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

之前李易忽然脫離大隊人馬南下,並沒有刻意避開袁術的眼線,而且也很難避開,所以,李易離開皖縣不久,袁術就拿到了關於李易在皖縣的情報。

最先看到李易去找一個沒什麼名氣的喬家,而且還把喬家一鍋端的時候,袁術可是楞了好一會,隨後就是哭笑不得。

他自然是從皖縣的縣令處得知了李易找喬家的真正目的,畢竟大家都是男人嘛,袁術是比較理解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對李易的這種行爲頗爲欣賞。

但對於之後李易面見陸康的這件事情,袁術的態度就比較認真了,爲此,袁術還特意叫了幾個謀士幫自己參詳一下,畢竟袁術對李易欣賞歸欣賞,但他腦子裡又不是隻有一根筋,只憑李易的一聲答應,真的對李易百分百信任了。

現在李易忽然與陸康這個在揚州很有名望的老傢伙見面,由不得他不小心。

不過袁術和他的謀士們拿着情報琢磨了半天,最後發現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次見面完全就是陸康一時興起想見李易,根本不像是早有預謀的樣子。

袁術又回憶了一下當初陸康來壽春見他的時候,陸康年紀已經很大了,看上去更是一副和垂垂老矣,行將就木的模樣,而且比較逗的是,陸康當時還帶了一個才四五歲模樣的兒子。

這樣老的老小的小,實在不像是會有太大威脅的樣子,於是,袁術這邊在討論無果後,也就將這件事情放下了,只是命人多留意一下皖縣的動靜,就將注意力轉到孫策剛剛打下的吳郡。

巧合的是,刺殺李易失敗後,剛剛回到吳郡的孫策,在袁術之後不久也得到了李易去了宛縣的消息,然後,孫策果斷的抓狂了。

因爲李易返程時沒有隱藏行蹤,於是孫策按照李易的行路方向,對照了一下地圖,發現李易肯定是要經過陽泉縣的。

孫策不知這一切是巧合,還是李易故意爲之,總之他是真的想要吐血啊。

脾氣大一些的程普更是提出要再去追殺李易,但孫策生氣歸生氣,腦子還沒糊塗,稍作猶豫後,雖然他也很想去,但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且不說追過去能不能動找到李易動手,更重要的是,孫策肩負的不僅僅有父仇,他還要帶着父親留下來的這些忠心的部將們打下一番基業,而之前藉口養傷離開吳郡那麼多天已經不妥,現在吳郡有許多事情都在等着他,袁術那邊也需要應對,如果再度因爲私事離去,那就太不負責了。

……

陽泉縣近來多事。

前些天因爲白鹿祥瑞引得許多人整日的進入山林中晃悠,最後更是驚動了袁術,袁術親自派人過來,查探過後,便下令不準獵殺白鹿,同時也放出了一個消息,說白鹿之所以在陽泉現世,全都是因爲揚州牧袁術賢明仁德的緣故,一時間還真的引了不少百姓爲袁術歌功頌德。

白鹿的事情在此劃上了句號,然後緊跟着,陽泉縣就迎來了新的熱鬧。

典韋一行人得到李易的傳信之後,不敢耽擱,一路急趕,在李易之前到了陽泉。

龐季在去南陽主動見李易之前,就被家中長者提點,說李易不是池中之物云云,然他的眼光要看長遠,所以,龐季想了想,不想讓揚州對李易生出多餘的警惕,就讓隨行的兵馬解除了正常狀態,暫時進入了“放羊”模式。

不過,典韋個人的派頭卻是沒有變化,依然豎着他那格外拉仇恨的旗號,大大咧咧的進了陽泉縣城,當天就引來了好大的一波仇恨。

因爲李易還沒到陽泉縣,典韋的時間寬裕,乾脆就在鬧市中選了個路口,把糜竺送他的一匣金玉之物往地上一擺,放言不服的人儘管上來挑戰,然後典韋就像開了掛一樣,一口氣連着打翻四十多個漢子,以至於無一人敢說不服,這讓典韋在陽泉縣迅速走紅,一下就成了名人。

之後典韋聽取龐季與半路匯合的徐盛的建議,又請了那些與他交過手的好漢在酒肆中瀟灑快活了一天,很是拉攏了一些人心,若不是典韋是李易的人,不然陽泉縣的這個“大哥”典韋是當定了。

不過,世上最爲複雜的莫過於人心,有人佩服典韋勇武,自然也就有人感覺典韋礙眼。

其中一位,正是典韋請陽泉縣中諸好漢的喝酒的那處酒肆的掌櫃,掌櫃讀過書,自詡雅人,典韋他們雖然讓他賺了錢,但掌櫃覺得這些人吵吵鬧鬧,毫無儀態,讓他的酒肆失了風雅,於是就仗着讀過書,訓斥了典韋。

然而典韋是什麼人啊,如果你是他朋友,打他一下他也不當回事,可你一個沒什麼交情的掌櫃也想教訓他,就算典韋能忍,李襄侯的頭號護衛也不能忍,於是,典韋當場就罵了回去,而且典韋罵人可是什麼詞都說,掌櫃給懟的差點心梗,然後兩人就這麼結仇了。

之後典韋沒當回事,一點口角而已,但掌櫃卻是不甘心啊,便尋了一個能夠徒手擊殺惡狼的好漢,他倒也知道輕重,不敢做太過分的事情,只是想讓那個好漢將典韋的面子給落下來就好。

於是,典韋這天坐在路口與人聊天打屁的時候,終於再度有人挑戰,而且還是一個好手……

“砰——”

典韋一個閃身,讓開對面打來的拳頭,然後小臂一甩,拍在了對方後背上,那人悶哼一聲,跌坐在了地上,想要起身卻是晃悠了一下,又跌了回去,然而,他卻沒有罷休,還掙扎着要起來與典韋繼續搏鬥。

而典韋看着這個漢子,心裡卻是相當的生氣,而且腦袋有點大,他與人切磋,一直都是點到即止,對方知道打不過他,只要腦子沒問題,自己就認輸了。

可今天這個對手卻是毫無風度可言,而且腦子還不好使。

那漢子來挑戰典韋的時候滿身酒氣,走路都打晃,不過典韋自己也好酒,並沒有什麼好介意的,然而互報姓名的時候就不對勁了,典韋報出了自己的大號和外號,然而那醉漢卻是來了一句“老子是個死人,無名無姓”。

這擺明了是不尊重對手,也沒將典韋放在眼裡,典韋當時就不想跟他打了,感覺掉份,有幾個認識典韋的陽泉本地漢子更是要將那醉漢拉走,然而誰想到,醉漢雖然醉了,卻是有真功夫的,雙手劃拉幾下就把那幾個漢子給放到了,出了這種情況,典韋自然不能繼續袖手旁觀。

醉漢雖然能夠殺狼,虐菜的時候也是輕描淡寫,但不要忘記,典韋要不是被李易這個穿越者影響,那可是會上演“逐虎過澗”的超級猛人,因此,兩人一對上,醉漢除了剛開始以那種不要命的以傷換傷的打法叫典韋的節奏稍亂,之後就純粹是典韋在單方面虐人了,不過十幾合就把醉漢給踹翻了。

勝負已分的情況,正常人自然就罷手了,但醉漢卻只是發出一陣含糊不清的聲音,就爬起來繼續和典韋廝打,典韋無奈,只能接着,但連續將醉漢放翻幾次之後,典韋算是看出來了,這傢伙說是來挑戰的,其實是想讓典韋打死他!

典韋活了這麼大,就沒見過這種人!

趁着典韋再一次將醉漢打翻的空檔,早就看出苗頭不對的徐盛走到典韋身邊低聲道:“惡來,我打聽過了,此人不是陽泉本地人,甚至無人知其來歷,只聽說前些時日此人在山中獵了頭狼,入城換了些錢財,然後就日日醉酒,少與人說話,但常常自稱已死之人,他無家可歸,晚上都是醉宿街頭,不過很是有些武藝,且動手不知輕重,因此那些潑皮閒漢倒也不敢招惹他,而這人雖然糊塗,倒也沒仗着勇武欺負百姓。”

“那他幹嘛尋我等晦氣?典某又不曾欺辱於他!”

典韋甕聲甕氣的說道,畢竟換誰被這麼個醉漢纏上都會鬱悶。

徐盛看了看晃悠悠還想起來再斗的醉漢,目露失望之色,繼續道:“聽說他在前日的那處酒家欠了不少酒錢。”

典韋先是迷糊,隨後眼睛猛的瞪圓,徐盛怕典韋脾氣上來惹事,趕忙又道:“不過我看事情好像不是那麼簡答,若只是爲了幾個酒錢,他來打過一場,輸了就已經完事了,又何苦與惡來糾纏不休?所以,盛猜測,此人或許是有什麼心結或者冤屈,與惡來交手不過泄憤,順便求死。”

典韋聽了這個解釋,再看着已經重新站起來的醉漢,心裡更加的鬱悶了,無奈的問道:“那你說怎麼辦?”

“唉,太好的辦法沒有,不過,倒是可以這樣……”

徐盛低聲對典韋說了兩句,典韋連連點頭,他本就是個生冷不忌的人,只要不會影響到李易的名聲就好了。

恰恰此時,那醉漢揮着拳頭再一次向典韋撲來。

醉漢腳步踉蹌,他之前被典韋撂翻好幾次,縱然典韋沒有下狠手,但他已經不剩多少戰鬥力了,典韋直接迎上,輕輕鬆鬆的箍住醉漢,將他按在地上,對徐盛喊道:“文向,給我繩索!”

趁着徐盛找繩索的功夫,典韋又對旁邊看熱鬧的那些百姓們說道:“還請諸位做個見證,今日並非典某有意以力欺人,實在是這醉漢太不曉事,糾纏不休,典某無奈,只能暫且將他捆了,但也不會傷他,等他醒酒自然會將他放開。”

“典韋將軍請放心,我等自然願意做這個見證。”

“分明都是這醉漢無禮,也就是典韋將軍寬容,喚了我葉某人,此時必然叫他好看!”

“唉,幾口馬尿下毒就成了這副模樣,也不知是哪家的後生,丟人現眼啊!”

……

旁邊看熱鬧的百姓其實也早就看醉漢不爽了,只是醉漢整天醉醺醺的,又特別能打,所以平時沒人敢招惹他,可現在典韋都把醉漢的臉給按到地上了,百姓們自然再無顧忌,開始說這個醉漢的不是。

典韋見狀,臉上露出笑容,這時徐盛也拿來繩索,兩人合力將醉漢捆住,然後當着百姓的面,將醉漢放在了路口旁邊一個還算是避風的旮旯裡面,買了幾個餅塞給他,又貼心的找了些稻草將醉漢蓋上,免得把醉漢給凍死了。

醉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求死,被捆綁的時候還會掙扎,等真的被捆上之後,卻是格外老實,一動不動,任由典韋與徐盛擺弄。

醉漢的反應讓典韋詫異之餘也算是放心,又暗示一下附近的百姓,別趁着這傢伙醉酒,就過來欺負人,便也撤了,畢竟場子被醉漢攪合,再耗下去也沒意思了。

至於說要不要招攬這個醉漢,典韋卻是壓根都沒想過的。

其實,按照典韋的感覺,醉漢如果腦子清醒的話,武藝大概與徐盛差不多,奈何這個人的腦子貌似有問題,而且典韋也知道李易的忌諱,喝酒可以,但千萬別撒酒瘋,特別是武官,如果因爲喝酒誤事,就等着被李易穿小鞋吧,典韋對此也算是有體會的,所以,這個醉漢雖然功夫底子不錯,但典韋卻是丁點欣賞都提不起來。

在典韋等人散去不久,李易也到了陽泉縣,雖然已經有人去通知典韋了,但李易並沒有等着典韋接他,直接就帶着人入城了。

李易沒走多遠,就注意到旁邊有百姓議論典韋,李易仔細聽了聽,很是高興,對着身邊人稱讚道:“不愧是惡來,一路去往徐州未逢敵手,現在剛到陽泉,名聲已經人盡皆知,很好,趙大,你幫我記下,回去後要給惡來獎賞,莫要讓我忘記了。”

“喏!”

趙大應了一聲,然後拍馬屁道:“典統領武藝確實厲害,不過小人更佩服主公慧眼識人,若無主公,典韋統領縱然武藝再高,也難免會埋沒鄉野。”

李易聽罷哈哈大笑,他不介意身邊人拍馬屁,畢竟有益身心健康,不過李易也不會太過提倡這種行爲,所以微笑着不置可否,只是繼續往前走。

在經過一個路口的時候,趙大皺了皺眉,然後下了坐騎,開始給李易牽馬行進,因爲前面不知怎麼回事,路邊有十幾個小孩子在到處瘋跑,雖然可能性不大,但萬一驚了自家主公坐騎就不好了。

李易只是隨便掃了一眼,也沒在意,但剛走出兩步,李易就猛的勒住了繮繩,因爲剛纔那一撇,他好像看到了一個熟人。

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641章 殺人者,許褚!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441章 南郡之變第740章 馬超第486章 溫水煮青蛙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736章 稱帝?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228章 黃忠的選擇第435章 金雕入夢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425章 何人爲右軍師?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307章 糜家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595章 司馬氏第639章 陳到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684章 大將軍第54章第428章 舍妹就交給襄侯了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746章 分紅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469章 散了吧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634章 無間道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307章 糜家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53章 當街刺殺第95章 對不住了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777章 大漢永昌(終章)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433章 軍元券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67章 保命靈藥第468章 軍令狀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602章 最大的贏家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654章 以死謝罪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736章 稱帝?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536章 富春第310章 請留步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