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袁術欲稱帝

袁紹那個人還是不錯的,李易暫時還不想得罪,而且以李易如今的人設,也不能附和袁術對袁紹的攻擊,索性低垂着腦袋晃了晃,做出一副神色萎靡狀。

袁術也沒強求李易針對袁術說些什麼,畢竟好歹是他兄長,真那麼幹的話,顯得他薄情寡義,對名聲影響不好,當即便舍了袁紹,問道:“那其他幾處呢,應當如何應對?”

對於其他人,李易就無壓力了,說道:“其實,真到了那時,使君大事已成,甚至不用兵鋒威懾,只需一道命令傳遍天下,還有幾人敢抗衡天威大勢?”

“李傕郭汜二人,見識淺短,胸無大志,不過急功好利之徒罷了,而且他們與長安天子不合,此處可做文章,稍稍施展手段將之收服不是難事。”

“伏波將軍後人馬騰,爲人賢達,且在西涼勢力不小,但只要使君得長安,厚待當今天子,馬騰多半不會做他想,而且,縱然馬騰有意興兵,使君難道會畏懼於他?”

“最後,剩下的就是益州劉焉,這邊倒是有些問題,因爲益州道路崎嶇,易守難攻,發動大軍攻打耗費必然巨大,縱然以全國之力,也是極大負擔,與百姓有害,因此易也不知當如何處置最爲妥當,不過,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攻心爲上,攻城爲下,不戰而屈之,大概就是如此,這些全都是易一己之見,難免有許多疏漏,權且爲使君做參考。”

其實李易估摸着假如真有人得了天下大半,到時候益州不管是劉焉還是劉璋做主,只要給一個虛名的王爵,多半都是會投降的,畢竟大勢不可逆。

不過這些話李易就不與袁術說了,一來是說了沒用,二是他感覺自己剛剛那些話有些過於鋒芒了。

如此,李易算是將那些想法說完了,儘管只是框架,但主線調理非常清楚,聽得袁術心中連連稱奇,忍不住發自內心的讚歎道:“果然是出身鬼谷,雲龍此等見識,不知折煞了世間多少名士啊!”

一直旁聽的楊弘也是佩服,跟着唏噓道:“聽襄侯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楊某佩服萬分,只是可惜這把年紀,卻是白活了,唉!”

李易連忙謙虛,道:“使君,還有楊長史都過獎了,易心中雖然有些計謀,但只是小聰明罷了,實則上不得檯面,就拿南陽來說,易如今只是掌管宛城一地,便時時感覺心中憔悴,力不從心,實在當不得如此誇獎。”

袁術微微搖頭,他自打混跡官場,多半時間都是在當上位者,知道有些人善於出謀劃策,但讓他們具體做事情卻是差了一些,算是天生做謀臣的料。

可那又如何,能夠出謀劃策就已經很厲害了好不好。

袁術雙目放光的看着李易,如此人才,必須爲他所用啊!

李易被袁術的眼神看的後面有點發緊,但他今次見面的目標還沒有全部達成呢,只能繼續以之前略顯憂愁的語氣,一指那塊僞造的玉璽,繼續道:“傳國玉璽,乃是江山氣運之所在,據師門典籍所述,凡人得之,不過尋常美玉罷了,唯有人間帝皇,方能借助玉璽氣運,護持國家,因此,使君如今得玉璽,暫時確無大用,除非將來使君……那時自然可借玉璽氣運,金鱗化龍。”

李易中間省去的話,自然是讓袁術稱帝了,只是這事太犯忌諱,他不願意明言,反正袁術是能聽懂的。

如果李易剛剛看到傳國玉璽的時候,就和袁術說這樣的話,袁術心中肯定是懷疑多過信任,覺得李易可能是在忽悠他。

但現在不同了,李易花費大工夫,給袁術將局勢描述的一遍,表明除去袁紹和劉焉,天下間基本都是土雞瓦狗,對袁術沒威脅,可謂是形式一片大好,在如此情況之下,袁術的自信心肯定是空前膨脹,這時候再談到稱帝一事,袁術的節奏絕對要比原本歷史上快的多。

試想,等來年開春,袁術稱帝討伐劉表,自己各種插刀,氣的袁術嘔血三升,那畫面想想都美不勝收。

果然,就見袁術握着玉璽的手猛然一緊,連眼睛都有些紅了,不用說,李易的這句話,徹底打動了袁術,迫不及待的想感受一下所謂的氣運,也就是袁術現在的地盤太小,否則怕是一刻都不願意忍受了。

好在,袁術還保留着幾分理智,強壓着心中各種澎湃的念頭,再次將目光轉移到了李易的身上,無比炙熱。

李易,有大才,必須爲他所用!

眼瞅着袁術又要再次開口對李易勸說拉攏,楊弘瞧見,卻是心中擔憂。

李易的那些話對他同樣是震動不小,甚至還有些嫉妒,但楊弘分得清輕重,如此人才能爲袁術效力可謂再好不過,但是,在李易連番拒絕的情況下,袁術這回又是格外上心,如果再度招攬失敗,就算袁術不翻臉,之後也不好繼續開口,這可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楊弘心中一動,輕輕拉了拉袁術的衣襬,袁術疑惑,就見楊弘一個勁兒的給他打着眼色,皺了皺眉,若有所悟,只能暫且壓下了勸說的念頭,準備等李易離開之後,再與幕僚商議一下,如何讓李易爲他效力。

不得不說,這年頭但凡能打下一片基業的人,在面對人才的時候都是很有耐心的,雖然不敢說像文王拉車那樣誇張,但放下一些身段,收攏一點脾氣並沒有太大問題。

當即,袁術沒有再勸李易,卻是吩咐下去,今日中午大擺宴席,要求城中文武高官必須全數到場,不爲別的,就是要給李易把面子做足,這也是上位者手段,等你抹不開面子的時候,也就是投效之時。

如果不是李易打一開始就是別有用心,袁術的這一套還真的有可能奏效。

等到中午,袁術在那個剛剛被補上窟窿的大廳內擺宴,宴請李易,很親密的請李易坐在他身邊,以示重視,而且諸葛亮也被喊來了,還是跟在袁術身邊,那小模樣,完全就是一個聰明的乖寶寶,看的李易感覺很是好笑,暗暗嘆息沒有照相機,否則留影給二十年後的諸葛亮看看,絕對相當有意義。

袁術的兒子袁耀沒有出現,李易裝作不知的問了問,透露出結交之意,袁術無奈,只能藉口說袁耀身體抱恙,並且改天叫袁耀去拜訪李易云云。

最後就是袁術麾下那些文武了,參加酒宴的有二十來人,別看人不多,這些可是袁術集團中,除去仕官在外的所有核心成員了。

這些人大概是得到了袁術的提前授意,知道袁術想要招攬李易,再加上南陽對袁術的重要性,衆人都非常清楚,因此這些人對李易也很是熱情,並沒有發生有誰看李易不順眼,或者是心生嫉妒,就想要踩李易一腳的不愉快情況。

酒宴的氣氛很是其樂融融,就李易自己的感覺來說,縱然一些人對他的笑容略顯虛假,但李易也沒有感覺到多少敵意,相反,在李易的有心觀察之下發現,袁術團隊中大多數人的名氣相對之後真正“三國”中的名人們來說,並不是那般閃耀,甚至不少李易連名字都沒聽說過,但這些人給李易的感覺,卻沒有一個是庸才。

李易心中暗暗做了一個比較,他身邊的人才中,除去他親自花心思挖來的名人之外,真沒幾個能比得上面前這些。

只能說他們拜錯了主公,失去了大放光彩的機會。

除了才華之外,同樣讓李易很在意的,是這些人身上的朝氣!

可能是因爲袁術得了傳國玉璽,然後士氣大振的緣故吧,這些人雖然多是中年,性子也偏向沉穩,但言談之時眉宇間偶爾流露出的強烈的進取之意,卻是怎麼都掩藏不住。

這些人就像是一個個的小太陽,身上散發着無比炙熱的光芒,正等待着他們的時機到來,然後建功立業,跟着袁術席捲天下……

前提是如果他們能夠做到的話……

雖然李易斷定,這些人身上的進取心會在袁術稱帝后的一場場失敗中被磨滅乾淨,但李易的所見所聞讓他在心中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因爲算計利用了袁術,就將袁術這些人當做手心玩偶,作爲三國第一個稱帝的傢伙,袁術還是很有實力的,而且袁術在向外動兵之初,必然是雷霆萬鈞之勢,稍微大意就有翻船的可能。

“襄侯,請滿飲此杯!”

聽到有人向自己敬酒,李易自然來者不拒,笑着舉起酒盞,不過看着向他敬酒的人,心中卻着實有些奇怪,因爲這酒宴之上,對他敬酒最多的,不是袁術,也不是最先認識的紀靈,而是一個叫做袁渙的傢伙。

說來慚愧,儘管是穿越者,但李易對袁渙真心是一點印象都沒有,根本不知道這人是誰,甚至,李易還一度以爲袁渙是袁術的親戚,好險沒鬧出笑話來。

也就是這個袁渙,頻頻向李易敬酒,擺明了對李易興趣滿滿的樣子,甚至把本該在李易這邊的楊弘都給擠開了。

“請!”

李易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對袁渙和善的笑了笑,雖然沒感覺到什麼惡意,但他此行算計太多,容不得半點差錯,保險起見,李易並不打算在計劃之外延伸出太多的私人交往,因此,對於袁渙的接近,雖然李易很客氣,但並無多少明顯的親近。

可袁渙也不知是怎麼想的,依然鍥而不捨的往李易這邊湊,若非李易看這傢伙一臉正氣,甚至袁術都對袁渙非常客氣,李易差點就忍不住生出一些不可描述的想法了。

袁術自然是看到了袁渙刻意接近李易,實話說,他也納悶,不過袁渙的人品非常牢靠,袁術不但沒多想,反而樂得如此,更是主動爲李易引薦,直言天下功曹之中,清正秉直無人能勝過袁渙。

袁術這麼高的評價,着實讓李易意外,在心裡暗暗將袁渙這個人記下。

又是幾杯酒下去,看到袁渙終於回了自己位置,袁術讓李易坐到他身邊,問道:“今日爲雲龍準備這接風酒宴,可還滿意?”

李易此時已經不再是之前與袁術談論大事時那帶着淡淡憂傷的模樣,爽朗笑道:“今日酒宴之豐盛,易今生僅見,之後三月,怕是要食無味了。”

李易說的雖然略有誇張,但也不算太過分,袁術這邊的吃喝待遇真心夠好的,其中有些東西,他見都沒見過,估計是在後世滅絕的動物,如今,卻是被上了桌。

袁術哈哈一笑,對李易回答很是滿意,又眯眯眼指着大廳中那些扭來扭去的舞姬道:“這些女子姿色如何?雲龍若是喜歡,儘管全數帶走。”

幸好李易嘴裡沒酒,否則全都得噴袁術臉上。

李易抽抽着嘴角,看了一眼跪坐在袁術身邊做懵懂狀的諸葛亮,一邊心裡不斷吐槽,一邊說道:“多謝使君好意,只是易如今正修身養性,不敢近女色。”

這年頭大家族中多養有歌姬美婢,或用來歌曲取樂,或者贈人待客,都是比較正常的,因此,袁術完全不覺得他當着諸葛亮的面送李易幾個歌姬有設麼不妥,反而對於李易那明顯是找藉口的回絕感覺好笑,以前輩姿態勸道:“大丈夫快意行事,雲龍無需太過矜持,否則豈不是叫人笑話?”

李易那個汗顏啊,雖然他是後世之人,穿越時更是自動把節操過濾掉了,但對那些世家之人動不動互贈歌姬的事情還是沒法子接受。

如今他的太守府中,就一個舞姬都沒有,宴請南陽世家的時候,也從來沒有過“歌舞助興”這一節目,爲此還有人旁敲側擊的問過這是爲什麼。

李易心想的是,好看的自己看就行了,是不會拿出來分享的,不好看的,那就乾脆不看了。

不過,李易給外界的回答卻是相當高大上——百姓困苦,我爲南陽之主,有何顏面以歌舞爲樂?

袁術不知李易想法,完全就是一副要拉他下水的樣子,甚至這邊動靜還驚動了旁人,李易無奈,只能壓低聲音道:“此次求得諸葛二女,已是不易,若是在收了這些……恐怕等易回到南陽之後,只能夜夜睡書房了。”

李易這話乃是無奈的推脫之舉,而且找這樣的藉口,也不至於得罪袁術,不過李易卻沒有注意到,袁術聽罷之後,先是露出好笑之色,緊接着若有所思,最後目光大亮,不過很快,那目光就被臉上的笑容所掩蓋。

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510章 分兵第71章 入營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504章 請戰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164章 讓權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536章 富春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第54章第401章 殺機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544章 一言爲定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233章 在路上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633章 求收留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632章 劉繇可與李易一戰第92章 疑兵之計?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60章 封官許願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343章 安置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後人?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247章 襄陽來訊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荊襄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369章 袁術使者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612章 飛仙崖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97章 居然是你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722章 田豐剛烈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583章 泥潭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599章 段煨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345章 收凌操,圖謀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