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

報信小將的聲音非常洪亮,話語中的內容更是仿若驚雷一般,讓殿內過半的人都變了顏色,霎時間驚呼聲連做一片:

“什麼?”

“這怎麼可能?”

“孫策只有不到千人啊,如何能夠拿得下吳郡?”

“豈止如此,我還聽說……”

“噓——”

看着在座衆人議論紛紛,袁術雖然聽得不是很真切,但也猜到他們大概是在表達什麼。

其實,若不是因爲自恃身份,袁術自己都很想高呼一聲“這怎麼可能”!

不過,即便嘴上不說,但袁術臉頰上那微微抽搐的肌肉,還是將他此刻的心情暴露無遺。

李易一直在觀察着在場衆人的神色,多數人是驚呆狀,只有少數人臉上露出了喜色,但很快就皺起黴頭,這般情形,半點都不像是自家人打了勝仗之後該有的模樣,可謂詭異至極。

又瞥了一眼身邊的袁渙,這位也是滿臉的茫然。

李易眼眸子動了動,微微低頭,心緒有些起伏……

這個孫策,貌似比原本歷史上的要厲害啊,而且,展露的也早,難不成是因爲被自己刺激的緣故?

如此,是不是也代表着,一旦袁術稱帝,不,甚至不用袁術稱帝,孫策都有可能早早的從袁術集團中自立出去?

想到這裡,李易眼珠子就開始亂轉,開始動他的歪腦筋,盤算着怎麼樣的孫策,纔是對他最有利的。

甚至,如果能在自己與袁術翻臉之後,同時也讓袁術與孫策陷入內鬥,那就最好了。

“呼——”

上首的袁術吐出一口濁氣,他知道,孫策沒有膽子假傳軍情,但想想自己給孫策的那點破爛兵馬,終究還是沒忍住,用滿是疑惑的語氣問道:“你所言當真,若是誇大其詞,當知道軍法厲害!”

袁術後面的聲音稍顯嚴厲,若是一般人,被他這麼一嚇,可能都要兩股戰戰,但那傳訊小將,雖然單膝跪地,但腰板卻依然筆直,不卑不亢道:“啓稟使君,孫校尉確實打下了吳縣縣城,還特意讓小人爲使君送上盛憲首級。”

說着,那小將從背後取下一個木匣,放在地上打開,衆人探頭望去,又是一陣低呼,其中赫然是一顆死不瞑目的頭顱。

別駕閻象離席上前,仔細看了幾眼,輕嘆一聲,轉身向袁術說道:“主公,屬下早年與盛憲有些交往,認得這正是其首級無誤。”

袁術點點頭,知道這消息定然不會有錯了,便對閻象吩咐道:“盛憲雖然不遵上官命令,但念在他早年曾侍奉先帝的份上,便不追究了,由你安排,將他厚葬吧,另外,妥善安置盛憲家人,莫要牽連。”

“喏!”

閻象當即領命,緊跟着其餘衆人也回過神來,紛紛向着袁術道喜,還有什麼英明神武,什麼寬厚仁義,等等一堆馬屁,不要錢一般的往袁術身上甩。

袁術很滿意這種感覺,不過他也知道,現在首要還是吳郡那邊的事情,便擡擡手示意衆人安靜,然後看向傳訊的那個小將,之前光顧着想事情,現在仔細觀察,卻發現這小將很是英武,便笑問道:“我看你面容不俗,且說說姓甚名誰,如今在軍中是何職務?”

那小將抱拳道:“小人名凌操,表字坤桃,如今在孫校尉手下任軍侯!”

袁術點點頭,往旁邊一指,道:“來人,爲其增設一席。”

凌操似是沒想到袁術對他這麼客氣,呆了一瞬,這才趕忙謝過,在旁邊的末席坐下,雖然舉止上稍顯緊張,但也進退有度,沒有絲毫失禮。

袁術對凌操的表現很滿意,面露着笑容,只是這笑容之後卻多了一抹晦暗。

之前聽說孫策取了吳郡,袁術,還有其餘在座之人表情詭異,除了不敢相信孫策真的能做到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件事雖然對袁術有利,但同時卻也狠狠的打了袁術的臉面。

當初在南陽,孫策以少勝多擒張允,用不過區區百人的兵力震懾新野大軍不敢出城,很是耍了一把威風,引得無數人爲之喝彩。

按說如此功績,孫策後來應該被重賞,但袁術卻是以孫策將張允得而復失,處事不當爲理由,將孫策的功勞一下子砍去了大半,最後只給他提了個校尉。

袁術此舉,很是小氣,不過也是他的無奈之舉。

孫堅死後,餘部全部投了名頭比較大的袁術,而孫策作爲孫堅長子,且勇武過人,因此孫策在這些人心中威望自然非同一般,甚至還在袁術之上。

這種情況對袁術來說是很難接受的,所以,袁術無奈,只能暫時壓着孫策,準備等時間長了,孫家父子的影響力淡化掉了,再對他重用。

原本歷史上的孫策,在袁術麾下的時候還算是比較安分的,但這個世界的孫策,因爲李易的關係,心中怨氣難平,一直都想找機會出頭,這明顯不符合袁術的要求,於是,袁術對孫策的打壓更加明顯,而孫策的反彈也越發激烈。

上次孫策勸諫袁術殺李易,當衆頂撞袁術,袁術很惱火,就乾脆將孫策給打發去了吳郡,只給孫策不到一千人,但偏偏任務還很重,又是讓他又是製作吳郡地圖,又是劫掠糧食,可謂是又苦又累,敗壞名聲不說,還擔着生命危險。

袁術這麼做就是想壓壓孫策的性子,卻不想,孫策會那麼猛,不但沒被袁術打擊到,反而以一千人,拿下了兵馬過萬的吳縣,還斬殺了吳郡太守盛憲,雖然這個結果非常可喜,促進了袁術的勢力擴張,卻也將袁術的臉面給按到地上去了。。

李易這會又低聲又向袁渙問詢了幾句,雖然瞭解的不是很全面,但也大概明白了孫策的境地,隨後就將目光放在了凌操身上,這位也是一赫赫有名的勇將,只可惜死的早了一些,否則將江表虎臣中絕對有凌操的位置。

袁術親自倒了一杯酒,讓人將之送到凌操手上,等他飲下,這才問道:“你且與我等說說,孫策是如何破了吳縣的,若是袁某沒有記錯,吳縣可是有過萬兵丁駐守,不是那麼好拿下的。”

面對袁術的問話,凌操沒有絲毫遲疑,便果斷道:“孫校尉在吳郡打探消息,得知吳郡都尉許貢與太守盛憲素有嫌隙,另外,吳郡另一位新任都尉朱治,乃是已故孫太守舊部,雖然不被盛憲信任,但人脈甚廣,於是孫校尉以厚禮贈於許貢,許貢與朱治聯手打開城門,放孫將軍入城,盛憲抵抗敗北,被孫校尉斬殺。”

“好,甚好,孫策勇武不亞於昔日文臺,且有謀略,輕兵巧取吳郡,此乃大功!”

袁術臉上滿是笑意,似乎真的很高興一般,然而,眼眸深處卻是藏着濃郁的陰霾,他麾下有少數人,也露出了跟袁術表情差不多。

袁術到了揚州後,並不是瘋狗,見誰咬誰,就好比盛憲,袁術也是先發了公函,讓盛憲來壽春拜會,只要盛憲來了,認可袁術這個頂頭上司,將來以袁術的心意爲主,那樣就可以了,吳郡太守還是盛憲的。

但是,盛憲卻是對袁術爲人很是不恥,不管是縱兵禍害百姓,還是無故發兵豫章,都讓盛憲不滿,於是盛憲不但沒答應袁術,反而回信大罵了袁術,讓袁術很是惱火。

之後袁術就有心拿下吳郡,但嘗試了不少手段,也花費了不少功夫,卻是沒什麼成效。

可是袁術都辦不到的事,結果孫策做到了,這讓袁術情何以堪?

這個情況,讓袁術更加不喜那些孫堅舊部,同時,也使得袁術在心中更加堅定了打壓孫策的念頭。

見袁術稱讚孫策,凌操也不問袁術會賞些什麼,直接就拜道:“小人替孫校尉拜謝使君!”

袁術笑了笑,擡手示意凌操重新坐下,又問道:“如今吳縣形勢如何,餘人可還心服,是否有宵小趁機作亂?”

凌操答道:“因爲孫將軍兵少,暫時只是鎮守吳縣一地,其餘地方,有幾股豪強擁兵作亂,不聽官府號令,其中以嚴家兄弟爲最,孫校尉有意討伐,奈何兵力不足,是以此次除去向使君報訊之外,還希望使君來年能夠加派兵馬,將吳郡徹底平定。”

袁術一邊打開之前送來的信函,一邊點頭道:“此事當謹慎,具體稍後再議,你再說說吳縣之內情況如何。”

“喏。”

凌操應了一聲,繼續道:“斬殺盛憲之後,城內先後有郡丞,功曹,等數人引兵抗擊,最終被孫校尉一一擊殺,如今城內已經基本安定。”

袁術聽着凌操講述的時候,視線也落到了書信後半,心中頓時就起了一陣的怒意。

孫策太狠了,根據書信中講述,孫策基本將吳郡的高層官吏給殺了個乾淨,就剩下一個主簿,還是姓孫的!

忽的,袁術想起,孫策老家就是吳郡的,現在吳郡高官基本被殺乾淨了,兩個帶兵的都尉又是被孫堅策反的人,以孫堅早先留下的威望,如果孫策快速收攏了吳郡殘留的兵將,那麼……

袁術越想越是不安,他倒不是害怕孫策如何,畢竟誰也想不到孫策是原本孫吳基業的開創者,袁術擔心的是萬一孫策有異動,縱然可以順勢將之滅殺,但這種事情對他的名望,還有揚州整體的士氣,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心裡恨得牙癢癢,但袁術表面上還是很高興的樣子,又問:“朱治許貢兩位將軍現在如何,能否來壽春一趟,他們既然能棄暗投明,此乃大義之舉,袁某身爲揚州之主,不能不對其重賞啊。”

凌操又答:“因爲城池易主,爲保縣城百姓安寧,如今城防是由朱都尉軍負責,一時難以脫身,不過許都尉那邊已經做好準備,只等使君相召,兩日便可到達。”

之前袁術問話的時候,殿內還是有些人在小聲言語的,畢竟這件事怎麼說都是好消息,而且吳郡打下來之後,具體如何接管,後續也涉及了方方面面,這些都需要他們進行安排。

現在殿內卻是沒人再敢胡亂出聲,因爲通過凌操說的那些話,他們也品出不對味了。

殺太守,郡丞,功曹,又讓兩都尉之一的許貢來壽春,如此吳郡豈不是隻剩下了孫策還有與孫家交好的朱治,他這是想幹嘛?

袁術咬咬牙,還忍着性子問道:“如此,年後孫策當是與許貢一同歸來了?”

凌操微微躬身,低着頭道:“孫校尉殺入吳縣之時身先士卒,雖然得勝,卻也身披數箭,短時間內,怕是不好奔波。”

“砰!”

袁術再也忍不下去了,猛的起身,將手裡的酒盞摔在了地上,指着凌操怒喝道:“孫策莫不是以爲打下一個吳縣,便以爲可以背棄袁某;!”

凌操被袁術一罵,心中驚懼,趕忙離席,伏拜在地,道:“還請使君明鑑,孫校尉確實傷重修養,對使君絕無二心,當日破城時,有親兵意圖劫掠府庫財物,也被孫校尉當場斬殺,隨後就將府庫封存,說是在使君派來太守之前,任何人不得擅動,使君,孫校尉絕無半點對使君不敬之意啊!”

凌操這句話說的也算是誠懇,但袁術如何能信?

袁術冷哼一聲,對在座衆人問道:“諸位,如何看待吳郡之事?”

衆人面面相覷,一時無人開口,倒不是他們想不出辦法,只是此事來得太快,而且處理不好可能會影響很大,他們必須仔細思量,方纔敢獻言獻策。

換做平時,袁術肯定理解衆人,但此時他被孫策的所做所爲給氣到了,又是一聲冷哼,便要動怒,見狀,別駕閻象趕緊站了出來,對袁術說道:“主公,孫策不像是不知輕重之人,屬下認爲可以將其召回壽春養傷,然後另遣大將鎮守吳郡,如此一切誤會自然明瞭。”

袁術點點頭,他清楚,閻象雖然像是在爲孫策說話,可前提卻是讓孫策回壽春養病,可現在的孫策敢回來麼?

就在袁術要下令讓孫策回返時,凌操上前一步,再次拜道:“使君,孫校尉確實傷重,不好奔波,不過,孫校尉說了,帶兵在外難免會有閒言蜚語,爲表拳拳之心,希望使君可以應允,讓其弟孫權入壽春爲大公子伴讀!”

第480章 夏侯淵認了第53章 當街刺殺第619章 甄姜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56章 老夫與你有何仇怨第302章 給袁耀挖坑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333章 能躲多遠躲多遠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688章 亂世埋沒英雄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92章 疑兵之計?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374章 狼煙起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446章 不得善終第100章 果然來了第624章 謀定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54章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362章 火侯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428章 舍妹就交給襄侯了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455章 陳登第448章 荊南人事第226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634章 無間道第556章 攻城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613章 修仙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188章 借你家牆壁一用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736章 稱帝?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701章 副院長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519章 戰、和、退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685章 李進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34章 提議遷都第34章 提議遷都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624章 謀定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