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

李易心中琢磨來,琢磨去,一時摸不透龐家的意思,對於接下來龐季的安置,更是把握不好分寸,不過當李易的目光落在典韋身上之後,關於龐季的問題隨即迎刃而解。

李易請龐季與典韋同去徐州,爲他向糜家提親。

龐季聽到這個命令後腦子是懵的,他沒想到自己剛來李易就給了他一個這樣的差事。

說起來這是信任,是挺重要的任務,但跟着典韋一起去,就有了一些打醬油的成分,更不要說龐季還是個新人,還沒在南陽熟悉呢,直接就外派出遠門,真心不合適。

龐季有心換個事情做,然而李易既然定下主意,就不會給龐季拒絕的機會,直接就開始給典韋安排此行的具體任務,還有種種注意事項。

龐季在邊上旁聽,剛開始只是感覺無奈,可聽着聽着,眼珠子都快要瞪出來了,這一趟去徐州,遠遠不只是求親那麼簡單啊。

雖然有些話沒有說明白,可龐季不傻,聽的出來,李易這是爲了將來入徐州而鋪路呢!

要知道,李易到荊州才幾天啊,就開始惦記徐州了,步子邁的也太大了,龐季真心不適應。

而且,龐季對此次徐州之行感到了強烈的不安,雖然他感覺典韋這人可以,可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一個渾身肌肉的傢伙去做,確定不會搞砸?

一時間,龐季感覺身上責任重大!

也正是因爲如此,龐季原本想推辭的話卻是說不出口了,如果是任務簡單,他能推,可面對困難,卻是萬萬推不得的。

就這樣,第二日一早,在李易的相送之下,以典韋爲正,龐季爲副,外加兩百多軍卒組成的求親隊伍,敲鑼打鼓的開始向徐州進發。

李易對於此事沒有隱瞞,很快,許多南陽世家都知道了事情原委,包括之前李易購糧被糜家拒絕之事,一時間怎麼想的都有。

除去那些比較正經的猜想,有不少人卻是以此推斷,李易必然極爲喜好女色,開始琢磨送個女兒侄女之類的與李易拉近關係,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安排完徐州之事,李易的日子就清閒了下來,雖然還有不少事情做,但一切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真正耗費心神的工作,全都讓李易的下屬們去承擔了。

不過,李易也就清閒了兩天,就被一封來自袁術的親筆回信的給雷的裡嫩外焦,七竅生煙。

“這……這是真的,你沒有開玩笑?”

李易帶着幾個謀臣,對着出使袁術回來的護衛進行問話,只是向來淡定的李易,此刻表情就跟吃撐了一般,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不時的恍惚一下,甚至連眼神都開始迷茫了。

而坐在李易旁邊的諸葛玄,更是一臉哭喪相,即便信箋自手中滑落也絲毫不覺。

至於賈詡郭嘉等人,卻是面面相覷,雖然剛剛得到的消息稍稍有些出乎預料,但自家主公的反應也太奇怪了吧?

那護衛也是跟在李易身邊的老人了,還是頭一次看到李易這般表情,心中緊張,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能硬着頭道:“書信所言不差,而且應該非是針對主公,我在壽春,並未遭到爲難冷眼,根據時間推算,早在我奉命前往揚州之前,袁州牧就已經將諸葛二公子收爲義子,每日帶在身邊,不單親自教導,還爲其聘請數位名師,此事在壽春已經是人盡皆知。”

“呼——”

李易情不自禁的拍了一下腦門,感覺眼前有點發黑,這個消息實在是太特麼雷人了啊,感覺就跟做夢一樣。

雖然知道因爲自己的穿越,在蝴蝶效應的影響下,肯定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一些改變,可李易怎麼都沒想到袁術居然會把諸葛亮收做乾兒子!

這特麼的哪跟哪啊,也太特麼的違和了!

李易能接受曹操與劉備燒黃紙拜把子,都不願相信袁術能跟諸葛亮看對眼。

沒辦法,這兩人的相性完全就是南轅北轍,相差的實在太多,讓李易如何能夠接受?

至於諸葛玄,現在只能唉聲嘆氣了,他是真的悲催啊,被人搶了地盤不說,連侄子都給人家搶走做了乾兒子,這世上還有天理麼?

李易的幾個謀臣,他們很理解諸葛玄的心態,甚至都有些可憐他了,但對李易的反應就完全看不透,一個個只好眼觀鼻,鼻關心,先靜觀其變。

李易揉了一下肚子,明明感覺肝兒疼,可爲什麼還有一種想要大笑三聲的衝動?

還有,這袁術該不會陰差陽錯成了氣運之子吧?

連諸葛亮都收了,算不算是他的人生巔峰,是不是要逆天啊?

幾個深呼吸後,李易穩了穩心神,強自鎮定道:“此事具體經過,你且與我詳細道來,千萬不要有任何遺漏。”

“喏,事情是……”

隨着護衛的講述,李易算是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當初紀靈得到諸葛玄的家眷之後,並沒有欺凌他們,只是見了一面,因爲諸葛姐妹二人相貌秀麗,知道袁術秉性的紀靈便命人快馬加鞭,將這一家人送與袁術,算是拍個馬屁。

等這些人到了壽春之後,袁術自然是非常開心了,就以勝利者的姿態見了一下諸葛玄的家屬,一看之下,嘖嘖,果然很滿意,笑眯眯的就想將諸葛姐妹二人收入房中,任憑諸葛玄的妻子如何苦苦哀求,袁術都是不理會。

眼看諸葛姐妹就要落入袁術的魔掌,大堂之中,有人忽然仰天大笑三聲,聲音雖然略顯稚嫩,卻是中氣很足,直接轉移了袁術的注意力。

袁家可是大漢的超級豪門,聽到有人忽然大笑,而且聲音滿是嘲諷,袁術是打算好好教訓一下那人,不過,等袁術看清楚發笑之人後,火氣就散了大半,不但不怒,反而感覺有些好笑。

原來,發笑的是個十多歲的孩童,袁術這人就算再沒品,也沒有到跟一個孩童較勁的地步,於是就問左右,這小孩子是誰,然後得知,這是諸葛玄的侄子,諸葛亮。

當即袁術就來了興趣,諸葛玄的家眷全都是如喪考妣,怎麼這個小屁孩會卻面色如常,且如此大膽,好奇之下,袁術就問諸葛亮爲何笑他,還威脅諸葛亮如果不說出個所以然來,就要剁了他如何如何。

不得不說,許多名留青史之人,那真的是生而不凡,諸葛亮雖然小小年紀,也不知是看破袁術是故意嚇唬他,還是膽子真的夠大,面對袁術,還有袁術的衆多屬下的注視,不但沒有絲毫畏懼,反而對着袁術就是一通狂懟。

先是從兩家祖宗算起,也不知怎麼算的,反正左拐右拐,最後將袁術跟諸葛玄拉到了同一輩上,說袁術派兵攻打豫章已經是欺凌兄弟,如果再霸佔他的兩個姐姐,就是對他自己的侄女下手,是禽獸不如。

袁術不知多久沒被人罵過了,當時就聽的有點蒙,等他回過味來,諸葛亮已經把話題轉到了袁家的名頭上,大概就是說袁術在豫章打就打了,可諸葛玄與袁家有沒有仇怨,如果袁術要欺負諸葛玄家眷,必然叫袁家蒙羞。

最後,諸葛亮更是直言,袁術乃是揚州牧,諸葛玄是豫章太守,是袁術的下屬,袁術如果欺凌他們姐弟,豈不是叫治下所有官員寒心,這樣如何能夠服衆,又如何能讓揚州上下歸心?

可如果袁術能夠善待他們一家人,揚州世家必然會感念袁術仁德,會傳頌他的美名,揚州的諸多名士,也會聞風投拜。

袁術被諸葛亮一頓狂噴,起先雖然沒殺心,但也是很生氣的,覺得這小傢伙仗着伶牙俐齒,不給他面子,至於說諸葛亮噴他的內容,卻是沒當回事。

可等到諸葛亮說第三點的時候,袁術的臉色變了,因爲說到了他的痛處。

袁術如今名爲揚州牧,牧守一方,可實際上,他的情況比劉表在荊州的掌控力還要差一些。

劉表雖然無力掌控荊南,但劉表在荊北的影響力還是不差的,但反觀袁術,揚州六郡,只有九江是完全在袁術掌控之下的,豫章袁術能管理大半,廬江算是聽調不聽宣,至於說吳郡,會稽這些遠一點的,直接就完全不鳥袁術了。

按說以袁家在天下的影響力,袁術的局面不該如此艱難,可壞就壞在,他剛入揚州,諸葛玄也沒惹他,卻派遣大軍奔襲豫章,將諸葛玄趕出揚州不說,還擄走了人家的家眷。

就軍事上來說,這個行動非常成功,可從正治上來講,袁術卻是虧大了。

有了諸葛玄的遭遇在前,別說原本就對袁術不感冒的人,就算是那些之前還對袁術抱有好感,或者說是心態中立的人,現在也都隱隱開始敵視袁術。

沒辦法,誰讓袁術太囂張了,今天能這麼對待諸葛玄,明天就能如此對他他們,爲了身家性命考慮,不得不防着袁術一手。

因此,在一戰驅逐諸葛玄,大勝開局之後,袁術在揚州不但沒能順勢打開局面,反而像是陷入了泥潭一般,處處行事艱難。

正是因爲有着這樣的現實情況,諸葛亮的一席話,給袁術打開了一個新思路,讓袁術準備在諸葛玄的事情上進行補救,於是,袁術就把主意打到了諸葛亮的身上。

諸葛亮小小年紀就能對着袁術面不改色,且振振有詞,袁術也是稀罕,感覺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值得培養,於是,袁術就拍板將諸葛亮收做義子,同時也打消了對諸葛姐妹的念頭,還安排人好生照料他們,不讓他們在揚州受了委屈。

然後,在多次接觸後,袁術發現諸葛亮這孩子了不得啊,聰明的不像個孩子,越看越喜愛,如果培養好了,將來可謂臂膀。

於是,袁術就開始走到哪就把諸葛亮帶到哪,對他比親兒子都親,以至於全城的人都知道,袁術收了個乾兒子,且極爲寵愛,若非如此,李易的護衛也拿不到這麼詳細的消息。

對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消息,那就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在豫章的時候逃脫了追擊,不過如今下落不明,袁術正在派人尋找。

聽了護衛的講述,李易再次捂臉,有些同情諸葛亮,也虧得他還是個小孩子,否則怕是得憋屈死啊。

不過縱然如此,李易也覺得諸葛亮每天看到他乾爹的時候,心中必然有着無數的神獸在奔騰。

捏了捏眉心,同情的看了一眼有些失神的諸葛玄,李易張了張嘴,也不知是該安慰他,還是恭喜他的侄子找了個好靠山,乾脆撿起掉落的信件,交給郭嘉賈詡兩人,問道:“兩位看看,袁術在信件末尾有說道,他對諸葛先生的兩位侄女視若己出,雖然已經許爲我的妾室,但我若想迎她們過門,需得親往壽春一行。”

兩人接過信箋查看,不過沒等他們看完,之前失魂落魄的諸葛玄就先望向了李易,張口欲言。

李易輕輕嘆息一聲,他真心覺得諸葛玄這運氣不是一般的背啊。

“諸葛先生有話直說就是,你我無需見外了。”

李易的說話聲音很輕,聽得諸葛玄心裡一陣泛酸。

諸葛玄原本是想說,如果李易去壽春見袁術,還請李易儘量想辦法,幫他將諸葛亮要回來,因爲諸葛玄知道,諸葛三兄弟中,就屬諸葛亮天資最高,可要是跟袁術這個混賬玩意呆久了,好好一塊璞玉說不定就毀了。

只是話到了嘴邊,諸葛玄又生生的嚥了回去。

之前李易願意用人情去求袁術,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被袁術拒絕,但袁術的拒絕也是有理有據,畢竟那是他乾兒子嘛。

所以,諸葛玄知道,再讓李易開口要人,真的就有點強人所難了,而且袁術那裡豈是說去就去的?

諸葛玄雖然不是沒有城府之人,但他心神動盪,幾乎將所有想法都寫到了臉上,李易一看,大概就猜到了他的爲難,也不問他,直接對衆人說道:“我欲往壽春一行,諸位怎麼看?”

諸葛玄愕然,猛的轉頭向李易,卻只見李易對他微微一笑,那表情彷如去見袁術就跟回家一樣,根本沒什麼緊張。

諸葛玄一時有些想不明白,李易去揚州,有多少是爲了他,還有多少是因爲別的原因。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份人情太大了,他諸葛家當不起啊。

諸葛玄還想說些什麼,賈詡卻是忽然大聲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啊!”

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748章 蒸汽機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176章 寶馬贈英雄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164章 讓權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693章 翁婿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748章 蒸汽機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310章 請留步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585章 揚州新格局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584章 劃地稱王,豈不快哉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592章 爭第660章 豫州規劃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469章 散了吧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345章 收凌操,圖謀孫氏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731章 有朋自遠方來,酒肉管夠第771章 投降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774章 破門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28章 戒驕戒躁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599章 段煨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195章 這個殺千刀的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514章 摧牆第509章 揚州情況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92章 疑兵之計?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93章 虎入困籠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505章 以死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