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準備坑黃祖

李易心中糾結,擔心其中哪一步算計出了差錯,影響大局,就在這時,郭嘉忽然道:“主公,我等爲何非要將袁術引來南陽邊界?”

“嗯?”

李易與賈詡看着郭嘉,賈詡若有所思,李易眼中更是流露出一絲疑惑。

李易想名正言順的招兵,想要兵器甲冑,這些都需要理由,然後才能得到劉表的點頭,所以,讓袁術在南陽來一場佯攻最好不過,也正是因此,李易纔會有風險,畢竟誰也不知道,袁術會不會腦袋一熱,轉眼就把演習變成實戰。

至於郭嘉的話,李易其實也想明白了,因爲豫章是袁術地盤,而豫章又挨着江夏,郭嘉是想把袁術引到江夏的邊界去折騰,這樣一來,南陽的風險就一縮小了許多。

“奉孝,你是想說江夏吧,可是如果將江夏當做踏板,且不論之後事情如何變化,我等在南陽又如何能招募兵馬?即便招募,數量也是非常有限。”

李易很直接的將心中疑問問了出來,因爲他相信,郭嘉不是胡言亂語的人。

郭嘉沒有着急答話,而是先在心中斟酌了一下,這才說道:“之前隨主公在襄陽,嘉知道蔡家,蒯家,乃是州牧左右臂膀,不過,後來與黃老閒談之時,談及江夏太守黃祖,這才得知黃祖對州牧忠誠,其實絲毫不亞於蔡,蒯兩家,甚是還要在兩者之上。”

“如今,主公交好蔡瑁,又與蔡……咳咳,將來蔡家縱然不能爲助力,也可保證作壁上觀,至於說蒯家,雖然蒯家勢大,終究是文人管事,缺少將才,儘管家族私兵不少,但當真打殺起來,我方有張遼徐晃二將軍在,並無需畏懼。”

“所以,劉表麾下,唯有黃祖坐鎮江夏,乃是主公心腹大患!”

“黃祖常年領兵,麾下戰將不少,論統兵作戰才能,按照黃老所言,還在蔡瑁之上,而且黃祖麾下兵馬乃是荊州精銳,僅僅明面上的兵馬就有兩萬人,如果再算上其家族私兵,甚至臨時動員百姓徵募,更是無法估量。”

“因此,將來主公欲取荊州,除州牧本身,還有荊南,這黃祖纔是真正的第一威脅,所以……”

郭嘉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有些陰測測的說道:“如果主公能夠借用袁術之手,不費一兵一卒,就能重創黃祖,甚是是讓黃祖身死,既能剪除劉表羽翼,又可打擊劉表聲望,可謂一石二鳥,豈不妙哉?”

李易聽的暗暗咂舌,郭嘉這傢伙平時蔫巴巴的,可關鍵時刻真夠狠啊,直接就把黃祖往死裡坑。

其實黃祖這個人吧,雖然原本孫堅是死在了黃祖手裡,但仔細看看過程,就知道,黃祖是撿了個便宜,真的名刀明槍幹起來,孫堅多半能碾壓黃祖。

但這並不是說黃祖就是廢物了。

黃祖的一生除去孫堅那次,雖然沒有什麼特別彪悍的戰績,甚至常年被東吳孫家壓着打,甚至是連戰連敗,但有一個不容辯駁的事實就是,江夏的土地沒有在黃祖手中丟去半寸,僅此一點,已經說明黃祖的本事了。

要知道,東吳那幫子人可不是吃閒飯的啊,文武配置也是相當豪華,黃祖能在江夏堅守多年,真心很不容易了。

之前,李易也想過接觸黃祖,看看能不能拉攏一下,只是連接觸的機會都沒有,這讓他很無奈,慢慢也就淡了這個念頭,卻不想,這回雙方可能發生交集,卻是直接要坑死黃祖。

李易一邊吐槽郭嘉夠狠,同時也是暗暗心動,如果能這樣幹一把,確實划算。

不過,這種大事肯定不是一拍腦門就能決定的,李易想了想,道:“此事不妥,風險實在太大,將袁術兵馬引來南陽,只要袁術不真個動手,我等可順勢招兵買馬,這是有利可圖,可如果袁術去了江夏,我等再想招兵買馬談何容易?”

“而且,袁術在南陽或許只是佯攻,可在江夏,一旦得到機會,袁術必然帶兵西進,進宮荊州,有道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屆時我等怕是要開始考慮如何自保了。”

旁聽的賈詡也是點點頭,他感覺郭嘉的想法有些犯險。

郭嘉卻自信滿滿道:“主公,嘉對此事另有看法!”

“奉孝請講。”

“喏!早在袁術爲南陽太守之時,如果袁術那時謀劃荊州,而不是引兵去戰董卓,以袁術麾下將才,還有袁家名望,此事大有可爲,只是袁術錯過時機,等到後來,袁術舉措失當,雖然兵鋒依舊強勢,與劉表交手勝多敗少,取豫章也是探囊取物,可袁術其實已經失了人心,麾下兵馬已經有了外強中乾之勢,如今袁術連揚州本部都不能平定,卻要圖謀荊州,呵呵,除非有主公爲他做策應,否則袁術想要成事,乃是千難萬難!”

“所以,嘉可斷言,袁術若舉兵進犯江夏,或許能得一時之利,但只要襄陽撐過月餘,然後派一員上將領兵反擊,袁術必然受挫,之後雙方多半會成爲相持之勢!”

似是怕李易還有不放心,郭嘉又道:“再說了,主公不是還有準備送與袁術的那一份‘大禮’麼?倘若袁術能在起兵之前亮出旗號,稱王,甚至是稱……嗯,屆時必然天下震動,袁術一時間就算再如何風光,等天下諸侯回過神來,等長安傳出討賊詔書,袁術必定陷入四面楚歌之境,能保全九江一地已是天大造化,至於說荊州,將再無半點危險……”

李易聽了郭嘉的講述,差點就直接點頭了。

這把如果成了,直接就把劉表與袁術坑大發了,光這種成就感讓李易有些躍躍欲試,好在李易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要以大局爲重。

於是,李易有道:“可是,如此一來,我如何能從中漁利呢?”

這回,沒等郭嘉開口,賈詡就先說話了,而且賈詡不愧是毒士,張嘴就是:“只要劉表與袁術相爭,主公可命親自提兵一萬,坐鎮南陽與江夏,只要戰局僵持,主公麾下兵馬就可成爲左右勝負的關鍵,那麼,便是做起起價,要錢要糧要兵甲,兩家通吃啊!”

“而且,之前劉表與袁術交手,連戰連敗,到如今已經是名聲大損,如今之所以能夠繼續安坐州牧之位,乃是因爲荊州已經太平,而州牧以仁義治下,所以,一切無礙。”

“可袁術再次興兵,劉表再次損兵折將呢?”

“到時候劉表的顏面怕是真的留不住了,這州牧之位,就算沒有主公爭奪,劉表也再難坐穩!”

“反觀主公,還未入襄陽,就在南陽廣留仁義之名,被百姓愛戴,之後主公讓袁術退兵,再次揚名,後來在襄陽城中種種,荊襄之地,斷然不會有人敢小視主公,如今主公更是興建書院,傳下蒙學經典三篇,易數之法一片,還叫世人廣傳醫道,這些皆爲聖人之舉,兩相對比之下,主公若有意州牧之位,荊州上下必然彈冠相慶啊!”

李易情不自禁的用力的握緊了拳頭,雖然賈詡的建議也很無恥,擁兵自重,坐吃兩家,最後漁翁得利,種種手段都不光彩,可不得不說,這一筆買賣如果做成,李易的收穫太大了,最終的是,李易還有機會早早的入主荊州,這個誘惑簡直不要太大。

而李易在這場佈局前期需要做的,只是忽悠袁術稱帝罷了,李易對於此事有着很大的把握。

不過,李易心中還有最後一點顧慮,道:“兩位所言可謂字字珠璣,此事必然成功,只是,如此一來,是否會對我名聲有礙?”

李易現在算是摸透了,名聲這東西,太好用了,寧肯在別的地方吃點虧,這名聲也不能壞了。

董卓名聲不好,死了。

曹操屠徐州,弄臭了名聲,以至於他下荊州的時候,老百姓死活都跟着皇叔跑。

這點都得跟着劉備學,經營一個好名聲兜底,隨時隨地都能玩一把鹹魚翻身,生命力簡直就像小強一樣的頑強。

李易如今在荊州順風順水,不光世家對他很歡迎,就連劉表父子也是欣賞,所以,李易寧肯放棄一些實際利益,放慢一些前進的腳步,也不願把名聲賠進去。

見李易關心名聲,郭嘉輕咳一聲,一本正經道:“李襄侯爲救諸葛,千里奔波入虎穴,仁義無雙!”

李易嘴角一抽,他讓蔡邕寫過不少類似的段子,叫人放出去,好給他增加名聲,可是想郭嘉這樣,當面念出來誇他的,李易還是頭一次,這感覺臉上燙的慌。

賈詡也是呵呵笑着,跟了一句,道:“李襄侯先誅董卓,再逐袁逆,可謂當今第一忠臣!”

李易被他們兩個誇的臊得慌,佯怒道:“好好說話,我擔憂的事,如果憑藉兵馬,向州牧與袁術同時討要好處,這若是傳出去,世人會如何看我?”

賈詡搖搖頭,道:“主公這次卻是當局者迷啊!”

“哦?”

“只要袁術舉起反旗,只要主公最後沒有選擇袁術,那麼,大義就絕對站在主公這一邊,至於其他,全都是細枝末節,而且,如果事事都要斤斤計較,世上還有幾個完人?”

聽賈詡這麼說,李易算是坐下了最後的決定,下令道:“好,就依兩位先生所言,自今日起,軍中新老兵卒,全都抓緊訓練,另外,讓諸葛玄傳訊州牧,我因爲家事,不日將往揚州親見袁術,宛城政務之事,以賈先生爲主,軍中之事,以奉孝爲主,再有其他事宜不決,兩位先生斟酌行事,總之,一切以穩妥爲主!”

兩人見李易之前雖然猶豫,但坐下決定之後,已然已經是雷厲風行的架勢,剛開始還狠高興,可很快就感覺不對了。

郭嘉拱手道:“我等雖然算計頗多,暫時沒有疏漏,但有些時候畢竟不能事事全都在意料之中,屬下請隨主公同去揚州,萬一有事,也好爲主公參謀一二。”

賈詡同樣說道:“奉孝之前已經在襄陽與主公走了一遭,這次,不如就讓賈某前去吧。”

見兩人都表態要與李易同行,李易很是欣慰,畢竟袁術不是劉表,辦事沒那麼講究,這一趟是真的有奉先的。

不過,李易卻是果斷搖頭道:“不可,兩位先生爲我坐鎮後方就好。”

見兩人還要再說,李易直接道:“萬一有意外只是發生,我一人可以隨時脫身,可兩位先生同行,難免落入袁術之手,哪怕這個風險只是萬一,我也不願叫兩位冒險!”

兩人聽了,心中不由大爲感動,特別是郭嘉,再襄陽的時候,李易就特別在意他的安全,這回要去揚州,李易還是如此。

沒想太多,郭嘉又道:“張遼或者徐晃將軍,可與主公同去,他們都是武人,且武藝高強,必然不用主公多費心事。”

李易搖搖頭,他是打定主意,這次去揚州,重要人物一個不帶。

見郭嘉他們還要再說,李易只能道:“放心,讓趙大領百人隨我同行即可,至於其他,全都無關緊要。”

兩人間李易拿定了注意,沒辦法,只能答應,然後準備回去找趙大好好說道說道,這一趟千萬要機靈一些。

李易決定去揚州的消息,很快就在宛城傳開了,起先,許多人都很納悶,李易好端端的找袁術幹嘛,可聽說李易是爲了諸葛玄的家眷,一個個不由得生出了許多敬佩。

諸葛玄如今雖然是李易下屬,卻不是心腹的那種,而李易能爲諸葛玄如此,可見李易做人足夠厚道,叫人敬佩,於是,這一趟揚州之行還未開始,就先給李易拉了一波名聲。

不過,李易的下屬就不這麼淡定了,特別是張遼徐晃,兩天內已經是數次面見李易,希望能夠護衛左右,無奈,李易始終不允。

最火,張遼無奈建議要不要將典韋追回來,隨李易同行,不過這個建議,自然也被李易拒絕了。

當然,李易拒絕張遼他們的時候,對內原因是不願讓他們犯險,對外卻是,南陽百姓需要猛將守護左右,他李易豈能因私廢公?

不過,就在李易準備動身的前一日,忽然有壯士找到太守府,自言有些武藝,願以性命護送李易往揚州一行。

第84章 亂世百姓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233章 在路上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771章 投降第731章 有朋自遠方來,酒肉管夠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684章 大將軍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719章 呂蒙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286章 自家人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99章 三拜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138章 董卓,死!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259章 蒯家的決斷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771章 投降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602章 最大的贏家第673章 戰局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127章 張遼,見過主公!第28章 戒驕戒躁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635章 劉繇第535章 斷貢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299章 坑姐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374章 狼煙起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768章 自投羅網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53章 當街刺殺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後人?第750章 農商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176章 寶馬贈英雄第469章 散了吧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600章 龐統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613章 修仙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362章 火侯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72章 督軍有難事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682章 禁酒令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677章 關雲長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725章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第585章 揚州新格局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