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南陽功曹

如果現在在劉表面前的是他兒子,不用說,肯定是大聲呵斥,甚至來一頓棍棒教育也可以,不過李易與他有着不小的隔閡,劉表就算再生氣,也得考慮一下方式方法。

好在,劉表現在非常有耐心,因爲,他忽然覺得之前自己,還有蒯越等人對李易的種種提防實在可笑。

是,李易本身挺厲害的,但他卻有個致命缺陷,那就是沒有底蘊。

李易身邊也就張遼徐晃兩個將領勉強算是小有名氣,但也是沾了李易的光,真正本事怕是要在名氣上打個對摺,而除此二人外,盡是一幫粗鄙豎子,不堪大用。

劉表認爲,李易在用人方面如果不做出改變,沒有一二十年打磨,很難再有大作爲,甚至是一步步泯然衆人。

如果劉表是個小人,那自然是樂得看李易瞎折騰,可他本性寬厚,又感覺李易多半無害,就忍不住想要說教李易幾句了。

斟酌了一下用詞,劉表問道:“雲龍今日前來,是有意辭行吧?”

“州牧明鑑。”

對劉表猜到自己的來意,李易並不意外,坦然稱是。

劉表微微一笑,又道:“之後雲龍打算如何治理南陽?”

李易上輩子沒當過官,這輩子雖然一步步爬了起來,但一直都是在勾心鬥角,還真沒琢磨過這官該怎麼當,只能說道:“外部諸縣有州牧任命賢能,易不敢多問,至於宛城根本……暫且小心行事,休養生息,安定民心。”

李易說的話基本是廢話,不過劉表還是面露笑容表示讚許,因爲他感覺李易手下的人雖然不靠譜,細節之事李易可能也沒想好,但就李易本身的態度來看,應該不會冒失行事。

不過越是如此,劉表就越是不能看李易被一羣烏合之衆給帶歪了,問道:“那賈詡之前只是尋常幕僚吧,可有受過朝廷任命?”

李易想了想,搖頭道:“沒有。”

劉表又問:“郭嘉等人,之前可有爲官?”

李易如實說道:“郭嘉曾在袁本初帳下爲小吏,數月後因思家回返,其餘徐庶等人,卻是不曾做官。”

剛聽到袁紹的名號,劉表還稍稍有些驚訝,心想難不成郭嘉是被袁紹安排在李易身邊的?甚至於,李易身後就有着袁紹的手筆?

不過,轉念一想,劉表就覺得不太可能。

郭嘉這等性格,必然不被袁紹喜愛,縱然袁紹寬宏,不與郭嘉計較,但行事如此孟浪之人,斷然不可能被委以重任。

至於李易,如今袁紹在河北折騰的歡實,也是用人之際,如果李易是袁紹的人,肯定會再帶身邊重用。

劉表微微頷首,拋去雜念,很是懇切的說道:“雲龍啊,其實老夫本意是想要你在南陽爲明遠讓出一個空缺,不過此乃老夫私心,而且也知道如此必然叫雲龍爲難,所以,你若是不願,老夫也不會強求。”

李易趕忙低頭欠身,劉表如此坦白,反倒是叫他有些不好意思。

劉表繼續道:“然而,老夫聽你說了那些官員任命,卻是改變的主意,覺得明遠非去南陽不可!”

這回劉表的話音就比較重了,再加上之前的話語做鋪墊,可以說是鐵了心的要讓諸葛玄去南陽了,如此,李易就不好直接拒絕了,只能問道:“這是爲何?還請州牧明示。”

劉表看了李易一眼,發現他並沒有因爲自己的話就着急或者生氣,暗暗點頭,然後感慨道:“老夫初到荊州,荊州正是賊人橫行之時,形勢很是不好,然老夫獨身一人,身邊無一兵一將,你可以老夫如何能坐上州牧之位?”

劉表頓了頓,留給李易思考時間,但也沒等李易回話,就繼續說道:“老夫雖然武不能斬將奪旗,文采也只是勞煩一些友人謙虛擡愛,但老夫自忖爲人還算可以,略有幾分薄名,所以,荊州世家知道老夫做了州牧,不會橫行霸道,不會妄動兵戈,可以叫百姓專心生產,這才接納了老夫。”

李易深深一拜,這一拜真心實意,劉表是在教他做官,雖然不一定附和李易的理念,甚至不一定能夠在將來保證有用,但劉表的心意很實在,而且拿來佐證自省也是極好的。

劉表輕輕扶了一下,道:“所以,老夫要告訴你的便是,爲官者首重便是德行,德行若是不足,縱然身居高位也難保治下安寧,甚至,就連自身也是有如累卵!”

李易連連點頭,表示受教了,而劉表稍稍猶豫了一下,又道:“昔日董卓稱雄,天下無人能與之相爭,雲龍殺之除害,雖然此事是你一手推動,但歸根究底,卻是董卓失德所至,否則縱然你有心殺他,又何來那許多人相助?”

劉表的臉色稍稍有些複雜,畢竟不管是他,還是他面前這位,都是被董卓提攜過的,是受了董卓恩惠的。

“雖然你殺了董卓,世人稱你爲英雄,但恕老夫直言,以雲龍名聲,忠義有餘,仁厚不足,想要在南陽服衆,略顯單薄,雲龍以爲然否?”

“州牧所言,也是易心中顧慮。”

李易點頭,他知道自己的弊端,否則就不會讓出下面諸縣官員的任命了,正因爲知道自己管不了,所以乾脆交給劉表去管。

劉表微微一笑,面前這個年輕人真的很讓人喜歡,拋開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說,只是交談時的態度,就讓劉表感覺非常滿意。

“雲龍當知道老夫接下來要說什麼了,就是請德高望重之人相助,黃承彥之女拜你爲師,我本以爲你會請黃承彥爲郡丞,所以,對於南陽官員任命原本並不在意,可聽得你之前說的那幾人……唉,老夫實在是放心不下啊。”

李易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的笑容,因爲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劉表說的不算錯。

拋開穿越者的先知先覺,就看李易的文官團隊,也就是一個縣令的配置,寒酸的很。

看着李易的表情,劉表欣慰的捋了捋鬍鬚,笑道:“明遠出身琅琊,琅琊諸葛氏世代望族,子弟中多有爲官,而且名聲甚好,之前朝廷任命明遠爲豫章太守,與其說是老夫舉薦有功,還不如說是琅琊諸葛氏名望厚重,所以,雲龍若能以明遠爲臂膀,南陽世家必然心安。”

這回劉表沒能在李易臉上看到什麼明顯的表情變化,不過越是如此,越是擔心李易牴觸的厲害,又道:“明遠爲人中正平和,不喜與他人爭強好勝,也不是媚上欺下之人,之前在豫章雖然被叛軍所敗,但叛軍爲何不敢害其家人?正是因爲明遠品性高潔,叫他們心中有虧,這纔不敢下殺手。”

“所以,明遠若在南陽,只會盡心盡力輔佐雲龍,斷然不會有什麼小人行徑,這點雲龍大可放心。”

劉表說罷,就眼巴巴的看着李易,他自問能說的都說了,而且說的很直白了,李易應該會答應他吧?

而且,劉表可以發誓,這次他真的是百分百善意的。

當然,如果將來萬一南陽有變,他讓諸葛玄做些什麼,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李易微微低頭,一手摸索着下巴,看似猶豫,其實心裡卻是在想,讓諸葛玄做什麼合適。

最開始劉表說想讓諸葛玄去南陽,李易就已經在心裡同意了,且不管諸葛玄的品德與才學,就衝着他侄子,李易也會答應這件事。

甚至,李易之前還琢磨,怎麼將諸葛玄給騙到南陽去,而劉表的意思卻是正中李易下懷。

只是李易不能讓劉表把他當傻子來看,所以就不能答應的太痛快。

而且按照劉表的意思,很可能是打算叫諸葛玄去南陽做郡丞的,這可是南陽的二把手啊,就算是長大後的諸葛亮來了,李易也不會因爲他原本歷史上名聲大,就直接給予他高位。

否則讓最早跟隨他的那些人怎麼想?

片刻後,李易輕聲道:“殺董卓,賈文和助我良多,我也早早許諾以其爲南陽郡丞。”

劉表面露惋惜之色,不過也不是不能理解,而且聽李易的口氣,應該是願意接受諸葛玄了。

不想李易緊跟着又道:“我請郭嘉爲我謀劃,事先也允諾他南陽主簿一職。”

劉表深深吸了一口氣,差點沒心梗。

賈詡就算了,可聽李易的意思,那個郭嘉還是他用官位誘惑來的?

這……這簡直無法理解。

劉表正鬱悶,忽的回過神來,驚訝道:“雲龍難道有意讓明遠爲南陽功曹?”

“正是如此。”

李易點頭確認,劉表就更驚訝了,實在是功曹一職,雖然職位上不如郡丞,但手中權柄卻是太過厲害了。

對比後世來說,功曹大概就相當於什麼都能插上一手的副市長外加組織部長,主抓一郡人事任命,其餘政務也可參與一二,一點都不比二把手的郡丞遜色。

劉表給諸葛玄謀劃的位置是郡丞,或者退後一步的主簿,而功曹因爲關乎官員任免,劉表不想李易多心,原本壓根沒往這方面考慮,不想李易卻是主動把功曹讓出來。

這讓劉表在欣慰之餘,也不禁起了幾絲疑惑,略微琢磨了琢磨,就明白了李易的想法,忍不住在心裡罵了一聲小狐狸。

旁人做了功曹,可能會拉幫結派,以權謀私,但諸葛玄卻是不會。

首先,諸葛玄不是荊州人,在荊州也就劉表是他的舊識,與其他人牽連很少。

其次,南陽諸縣官吏都是劉表任命的,短期內諸葛玄不可能在他們身上做文章,而李易身邊的官員,都是李易自己人,諸葛玄同樣動不得,於是乎,諸葛玄這個功曹的本職工作直接就被砍去了大半,甚至是有名無實。

劉表暗道李易小家子氣,不過隨後又啞然失笑,換他是李易,大概會用同樣的法子來應對吧?

“如此,就依雲龍之言吧,以明遠爲南陽功曹吧。”

劉表雖然達成了目的,可心中還是稍稍有些遺憾,原本他還想爲李易推薦幾個德高望重的老頭子撐場面的,結果一個諸葛玄就如此累人,還是算了,而且有諸葛玄看着,想來李易也整不出什麼大問題。

諸葛玄的事情暫時就算是說定了,之後李易也沒有過問諸葛玄家人的事情,而是與劉表討論起了算術。

前些天劉表見到李易,也問過李易的“易數之法”,不同於劉琦那一竅不通的解釋,李易這個“創始人”親自講解,自然是讓劉表看到了一些門道,而且對此很是讚賞,說將來大有可爲,甚至還要上奏朝廷爲李易表功!

李易真的挺佩服這些古人的,他們的眼光與格局或許被時代所束縛,但當有人把一扇新的大門放到他們眼前之後,他們的嗅覺之敏銳,足以讓李易汗顏。

不過李易卻婉拒了劉表爲他上表的好意,讓劉表很是惋惜,覺得李易太過謙虛了,卻不知李易是擔心接下來的震驚一波接着一波,萬一小皇帝腦袋一熱,下旨把他召到長安,到時候李易去還是不去?

要知道,如今的天下格局,還不到毫無顧忌的時候,而李易也不願意做那個出頭鳥。

李易與劉表聊了一會,很快就確定了李易離去的時日定在十日之後,如果路途順利,李易可在臘月之前到達南陽,再晚的話,就太冷了。

之後,兩人又一起去見了諸葛玄,將之前商談的事情與他講了。

諸葛玄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有短暫的失神,明顯感到非常意外,不過還是苦笑着答應了,然後劉表又是一陣好言好語的安慰,大概就是說袁術那邊叫他不要擔心,自己正在努力想辦法如何如何。

李易默默的站在一旁,感覺諸葛玄其實並不想離開襄陽,那麼,劉表是覺得諸葛玄太麻煩了,所以故意將他弄出去的?

如果這樣的話,倒是可以考慮讓諸葛玄做個真正的功曹。

等李易離開劉表府邸,時間已經將近中午,走到門口,剛剛要上馬,李易卻是忽然想到,最近都沒有見到劉琦,而且劉表也沒有提到劉琦與李易同往南陽一行的計劃。

這件事既可以給李易長些臉面,對劉表劉表父子名聲也有好處,是雙贏,就劉表談話的態度來看,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難道出了什麼意外?

李易正想着,忽然鼻尖一涼,有些疑惑的擡頭向上看去,只見碧藍的天空不知在何時變得有些灰暗,而且,下雪了……

第599章 段煨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540章 贈劍第374章 狼煙起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362章 火侯第660章 豫州規劃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582章 迎天子入荊州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639章 陳到第749章 矛盾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425章 何人爲右軍師?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679章 根基盡毀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756章 西路軍,李傕!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773章 兵臨城下第165章 別怕,我會保護你的第748章 蒸汽機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80章 屠村第535章 斷貢第517章 鍾離城破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765章 平原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242章 又見蔡邕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737章 巡視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641章 殺人者,許褚!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228章 黃忠的選擇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677章 關雲長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685章 李進第509章 揚州情況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78章 天下?野心?第735章 許攸獻毒計第89章 兩個戲精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448章 荊南人事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255章 天子稱我亞父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410章 狼狽的袁術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41章 徐晃願聽先生趨使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159章 誰更適合做荊州之主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312章 徹底暗淡第569章 鄭家堡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369章 袁術使者第639章 陳到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679章 根基盡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