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

黃忠想說,如果李易不收下禮物,他就只好帶着自己兒子回去了。

當然,黃忠不是真的狠心不在乎黃敘性命了,只是在這裡耍了個小心眼。

黃忠覺得,李易爲了面子,肯定不能看他兒子回家等死,無論如何都得把父子二人給勸回來,否則對李易的名聲影響非常不好。

只是,愛子心切,雖然名知道最後多半無事,可話到嘴邊,黃忠發現自己竟然有些不敢說出口了。

萬一李易不要臉面了,他還能真叫兒子去死?

黃忠這一遲疑,臉色也難看起來了,他是在怪自身,爲何行事如此猶豫,如此瞻前顧後。

瞧着黃忠臉上的糾結,讓李易不由想起了痔瘡,心中暗笑,輕咳一聲,適時說道:“黃將軍啊,這些東西我自然是萬萬不能收的,不過,既然黃將軍不願平白受了兩位神醫救治,不如效仿之前蔡軍師,將這些財物暫且交於我來保管,將來用於醫學堂建設,我也會命人篆刻碑文,記錄此事,黃將軍以爲如何?”

黃忠聽郭嘉說起過李易準備建書院的事,在他看來,此事雖然好,卻是極難辦成的,不過李易這麼說,也算是給了他一個臺階,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而且,在黃忠看來,所謂書院醫學堂,說到底不全都是李易自己的東西麼?

黃忠趕忙抱拳道:“一切全憑襄侯安排。”

李易笑了笑,又看了黃敘一眼,道:“今日黃將軍攜令郎同來,可是打算……”

黃忠點點頭,看着黃敘,目中閃過一絲柔色,道:“黃某準備明日啓程返回長沙,所以,準備今日就將犬子交託到襄侯府上,還望襄侯准許。”

對此李易自然是一口答應,然後黃忠再次道謝,又拉着黃敘低聲囑咐了許多話,大概就是叫黃敘將來聽話別惹事。

最後,黃忠與李易對視一眼,又低頭看了看自己兒子,深吸一口氣,便轉身上馬小跑着離去,不一會就消失在了路盡頭,只留下了一層淡淡的煙塵,似乎連半點留戀都沒有。

李易看着黃忠離去的方向有些出神,這個黃忠與他心中黃忠的形象稍稍有些不一樣。

這是一個當父親多過做將軍的男人,身上似乎少了一些一往無前的氣概,也沒有那種拼命一搏的絕死之氣。

原本黃忠曾與關羽在長沙一戰,那時候的黃忠單就身體來講,應該已經不是巔峰狀態,但仍舊與關羽殺到百餘回合不分勝敗,無愧老黃忠之名。

可現在的黃忠雖然更年輕一些,身體條件也更好,但李易卻隱隱有一種感覺,這時候黃忠撞上關羽,再來個百十回合廝殺,雖然不會丟了性命,但多半是要敗的。

可惜……

李易緩緩收回目光,看向站在不遠處低眉順目的黃敘,黃敘剛好也擡頭看了李易一眼,目光交錯,黃敘趕忙低頭,李易笑了笑,叮囑道:“你就與兩位神醫住在一起吧,不過,除了醫病,你的閒暇時間倒是頗多,可叫人來我這裡取些書看,莫要荒廢了時間。”

“是,知道了。”

黃敘趕忙低頭答應,雖然李易比他大不了多少歲,卻是感覺壓力很大,感覺這根本不像是自己的同齡人。

除此之外,黃敘對李易倒沒有太多的看法。

即便是知道李易可能想用自己來要挾父親,黃敘依然看的很開。

因爲他本就是將死之人,多活一天就是賺的,李易真要用他逼迫父親,直接自己抹脖子就成了,根本沒什麼好糾結的。。

李易叫人帶黃敘,還有他的幾個隨從入內安頓,然後衆人都等着李易下令出城,不想李易卻是站在門口許久不動。

典韋忍不住問道:“主公今日不打獵了麼?”

李易搖搖頭,眯着眼看了看左右街道,說道:“在襄陽能獵的差不多已經獵了,剩下的都是暫時不能下手的,所以,該換換地方了,惡來,叫人快馬傳訊賈先生,讓文遠帶五百騎兵到鄧縣駐紮,我現在就去找州牧請辭了!”

典韋一怔,隨即臉上大喜,扯開嗓子應了一聲,便大步去安排了。

李易身邊其餘護衛,也是一個個面露喜悅之色。

雖然他們全都不是荊州人,不管在哪都是客居他鄉,但襄陽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過壓抑,太過沉悶,甚至連睡着都得睜開一隻眼睛才能放心。

現在,聽李易說要去南陽,衆人自然是心中歡喜,雖然宛城也是個陌生的地方,卻是李易的地盤,讓他們心中隱隱有種感覺,回到南陽就與到家了差不多。

李易的心裡也是稍稍有些觸動,不過很快就讓自己平復下來,招呼了幾個人,又提了昨日打的一隻獐子做禮物,改道緩緩向着劉表府邸走去。

等到了地方,李易將獐子交於管事,問詢後被告知,劉表還在與人議事,李易是現在進去,還是稍等。

李易自然是選擇等待,不過他想了想,又問是否還在議論諸葛玄的事。

管事覺得這不是什麼隱秘,李易遲早都會知道,便告訴李易,原來豫章那邊傳來了消息,那天城內守軍倒戈之後,並沒有對諸葛玄的家人下殺手,只是將他的家人送與了紀靈,然後被押去了壽春。

李易暗暗鬆了口氣,如此看來,諸葛亮應該是沒事了。

管事緊接着又說,諸葛玄的家人中應當有人趁亂逃了出去,不過消息有限,具體逃走的是誰,逃了幾個,卻是不清楚了。

李易點點頭,沒有花精力在此事上多想,只讓管事別忘記爲他通傳,便自己找地方等候去了。

結果這一等就是小半個時辰,喝光了整整一壺茶水,管事才說劉表有時間了,請李易進去。

李易屬於是外官,一般只要劉表不叫他,平時議事他是不會參與的,所以,說起來已經有三天沒見劉表了,可就是這三天,李易卻是感覺劉表似乎明顯老了一些,面露愁容,其中好像還夾雜着一絲絲的怒氣。

李易行了禮,在劉表旁邊坐下,關切道:“我觀州牧面有憂色,不知是有何爲難,若有用得着易的地方,州牧儘管開口。”

“雲龍有心了。”

劉表擺擺手,爲李易滿上茶水,問道:“你可知我爲何煩憂?”

李易正往外伸的手一滯,很是無語,怎麼還反過來問我了,難不成您老真的糊塗了?

劉表看着李易楞了楞,也回過神來,拍拍腦門,苦笑道:“糊塗,糊塗了。”

嘆息了一陣,劉表主動說道:“老夫還是爲了明遠之事啊。”

李易心頭一跳,我就是客氣一下,你該不會真讓我去找袁術吧?

李易暗暗嘀咕,好在劉表並沒有按照李易所擔心的發問,而是說道:“雲龍以爲老夫之後當如何安置明遠?”

對這個問題,李易稍稍有些意外,不過也鬆了口氣,只是心中確實不明劉表用意,遲疑問道:“州牧是指?”

劉表說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這下李易大概清楚了,於是果斷大道:“此事自然由州牧一言而決,易不敢妄言。”

劉表詫異的看了李易一眼,道:“你如今不過二十許,爲何卻與他們說出一般的話來?”

劉表口中的他們自然就是荊州諸位高層了,那些人中絕大部分都論年紀都足夠給李易當爹了。

李易不能說自己是穿越的,只好說道:“大概……是易與州牧接觸的時間多了,爲人也變得越發沉穩了。”

“你,咳咳,哈哈……”

劉表聽這話不由給氣樂了,揉着腰笑了好一陣子,許久才深吸口氣,定下神,擺擺手認真道:“明遠的身體狀況你也看到了,雖然當日悽慘了一些,其實沒什麼大事,早幾天就已經恢復如初,只是心中有鬱結,才顯得有些虛弱。”

“我本欲請陶恭祖或者孔北海做中人勸說袁術,不想剛剛得到消息,黃巾餘孽作亂,他二人此時正是焦頭爛額,我實在是不好相求。”

“萬幸從消息來看,袁術似乎沒有殺人之心,所以,我打算將此事暫且壓一壓,不過爲了不讓明遠胡思亂想,便準備與他分派一些差事,奈何一時卻是找不到合適空缺,所以,老夫很是憂心啊。”

李易微微點點,表示非常體諒劉表的難處。

諸葛玄原本是豫章太守,雖然就地域人口上來說,沒有李易的南陽太守分量重,但在“級別”上卻是一點都不差的。

現在諸葛玄被趕到了荊州,於情於理劉表自然是要負起責任的。

只是,再次向朝廷舉薦諸葛玄不合適,而且在家人平安回來之前,諸葛玄恐怕也是哪都不會去。

還有就是荊州雖然大,可安排的地方也很多,但對應太守這個級別的高位就那麼幾個。

荊南就別說了,劉表敢換太守那邊搞不好人家就敢扯旗造反,而南郡蒯良與江陵黃祖也都乾的好好的,而且是劉表嫡系,不可能平白給諸葛玄讓位置,最後就剩下劉表身邊的幾個品階比較高的官位,也都有人佔着。

如此一來,劉表就只能給諸葛玄“降級”了,好在諸葛玄性格不錯,也不會因此就覺得劉表是在折辱他。

只是諸葛玄原本的官位在那擺着呢,哪個做上司的願意有一個曾經比自己官還大的下屬?

之前劉表就是在與衆人商議,看看將諸葛玄推薦到哪裡去做個郡丞,結果衆人一推四五六,哪邊都不要諸葛玄,很不給劉表面子,偏偏劉表還發作不得。

所以,看到李易後,劉表才忍不住有了幾句抱怨之語。

李易微微沉吟,他說不好劉表是單純的抱怨,還是在博同情,然後好找藉口把諸葛玄安排到南陽去。

李易連連點頭,面色嚴肅,表示非常理解劉表的難處,不過他就是不說話。

劉表見李易這樣,心裡不禁有些急了。

南郡與江夏,其中高官基本都是“滿編”狀態,也就南陽是個老大的空殼子,很方便往裡面塞人。

不過,鑑於之前李易讓出了地方縣城的人事任命,劉表還是很注意吃相的,所以一開始根本就沒把主意往李易身上打。

只是劉表麾下那幫高官實在是不給州牧大人面子,堵的劉表也是沒辦法了,剛好李易上門,這纔想試探一下李易的態度,見李易不說話,劉表也只當李易是不願意諸葛玄過去。

劉表很理解李易的想法,估計李易認爲他是要把諸葛玄埋在南陽做棋子。

對此劉表很無奈,他這次的目的真的是很單純的。

等了一會,見李易還沒有開口的意思,劉表忍不住了,再次爲李易斟了一杯茶,輕咳一聲,厚着臉皮道:“雲龍那邊可有空缺?”

李易暗道果然來了,忍着笑,然後一本正經的答道:“我欲以涼州賈詡爲郡丞,潁川郭嘉爲功曹,徐庶爲主簿,石韜爲督郵……”

李易說的這些人事安排,除了賈詡的郡丞,其他都是從高往低排列,然後填上人名隨口說的,就是要告訴劉表,我這裡也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沒空位啊。

劉表聽了李易的話,登時氣的鬍子都差點翹起來了,這特麼的全是胡來啊!

那個賈詡他聽說過,有些小聰明,但是德行不足,還有點黑歷史,這人竟然能當得上郡丞高位?

還有那個叫郭嘉的,劉表見了幾次,感覺這人貌似很聰明,心中好奇就叫人打聽了一下,結果得到的消息直叫劉表胸悶。

原來那郭嘉品行不堪,基本上隔天就要去青樓妓館中快活快活,醉酒之後更是言語無狀,嘻嘻哈哈,又唱又跳,丟盡了文人的臉面。

可就是這廝,要當南陽主簿?

至於徐庶石韜,劉表根本沒聽說過,不過由小見大,估計也不是什麼風流高雅之人。

劉表感覺心口有點痛。

他本以爲李易會藉着在洛陽時候的交際,請一兩個有名望的人過來,就算請不來他們,也會讓黃承彥出山,總之是要有名士坐鎮的。

可結果,就弄了這麼一羣烏合之衆,玩過家家麼?

劉表喘了一會,看着李易的目光漸漸堅定起來。

原本劉表覺得李易當真拒絕的話就算了,諸葛玄的事自己另想他法,現在不成了,諸葛玄必須去南陽,不能叫這些蠢材把南陽給玩壞了。

第768章 自投羅網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188章 借你家牆壁一用第79章 胡車兒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164章 讓權第516章 運氣第60章 封官許願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510章 分兵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777章 大漢永昌(終章)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397章 點將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701章 副院長第109章 陷陣一營,可敵萬人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7章 酒尚溫第102章 貂蟬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281章 放袁術的鴿子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167章 金腳趾跑的快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482章 不接招第625章 襄侯欺人太甚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654章 以死謝罪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44章 我來勸將軍消消火(求收藏)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第446章 不得善終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56章 老夫與你有何仇怨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460章 劉備送禮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612章 飛仙崖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731章 有朋自遠方來,酒肉管夠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41章 徐晃願聽先生趨使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737章 巡視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103章 閨蜜是用來插刀的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448章 荊南人事第482章 不接招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