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

對於孫家一門老小,孫堅,孫策,以及未來的弓腰姬,李易都是很喜歡的。

可是,喜歡歸喜歡,當足夠的利益在眼前時,李易便毫不猶豫的設計將孫堅給坑死了。

現在,面對孫策,李易心中同樣產生了一道殺意。

更準確的說,對孫策的殺意李易一直都有,只是今日格外明顯。

李易知道,將來讓他與孫策和平共處是沒有可能的,如果現在就殺掉孫策,可以預見,原本應該佔據江東的孫吳集團多半不會再出現。

所以,殺孫策,便是去一強敵。

可是,李易認爲縱然沒有了孫策,沒有了孫家,在大勢之下,天下一統之前,江東諸多勢力爲了在亂世中求存,勢必也會抱團形成一個集體,理所應當的,也會出現一個江東之主。

而李易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還需要謀劃荊州,然後就是覬覦或者防備中原勢力,短時間內根本無暇南顧,所以,那第一任江東之主註定不會是他。

孫策,固然有萬夫不當之勇,可看他的行事作風,卻是不善於收攏人心,江東落在孫策手上,絕對是一個處處漏洞的江東。

如果這一次的孫策依然中途身死,江東之主的位置還是讓孫權去坐,李易就更放心了,大名鼎鼎孫十萬嘛,吾有上將張文遠……

總而言之,有孫家的江東,沒有孫家的江東,到底哪個好對付一點,李易無法確定,也讓他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該用怎樣的態度對待孫策。

而李易思量此刻如果趁着孫策失神下殺手,雖然有很大把握殺掉孫策,但也有將自己折在此處的風險。

更不要說,即便動手後誰也奈何不得誰,但李易的人設卻是崩了,也是一種損失。

左右無法下定論,乾脆,李易便決定看“天意”了,他將那斷劍打向孫策,若是孫策倒黴被刺死,或者重傷,便是孫家氣數已盡,若是孫策僥倖逃過這一劫,李易只能說今日孫策命不該絕。

李易目光看着斷劍,雖然只是瞬息,他卻覺得這一刻的等待格外漫長。

不過,對孫策來說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感受了。

孫策的佩劍自然是極其鋒利的,當看到斷劍向自己刺來,孫策頓時亡魂大冒,不同於李易,孫策武功高強眼力極準,他能看出下一瞬這斷劍的劍尖必然會刺中面門,到時候就算僥倖不死,但臉上也得多出個血窟窿來,叫他如何見人?

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孫策忽然福靈心至,猛的張開口向斷劍咬去,不過他的臉色很是蒼白,因爲能不能咬住斷劍,孫策一點把握也沒有。

李易同樣神色緊張的看着孫策,小霸王或生或死,就在此刻了。

“砰!”

“啊!”

一聲悶響,緊接着一聲痛呼,斷劍落地,孫策捂住嘴巴蹬蹬蹬往後連退數步,一低頭,指縫間便有鮮血不斷滴落。

李易見狀,心中輕嘆了一聲,也說不好是喜還是憂,壓下了補刀的衝動,上前兩步,緊張的關切道:“伯符,傷到了哪裡?”

孫策警惕性很高,雖然詫異李易沒有趁機對他動手,但還是將一尺斷劍在身前一橫,警告李易不要靠近。

李易無奈,攤攤手又退了回去,孫策見李易如此總算是稍稍放心,低頭吐出一口血水,其中赫然還有兩顆白花花的門牙。

孫策舌頭在口中舔了舔,頓感欲哭無淚,剛纔他咬的太早,門牙算是與斷劍同歸於盡了。

“呂……”

孫策一臉憤恨的看着李易,想說些什麼,但這一張嘴,卻是嘴巴漏風,聲音直接跑偏,不由臉色臊紅,頓時又把嘴巴閉住。

李易想笑不能笑,憋的臉上的肌肉都要抽筋了,趕忙一低頭,隱藏了臉上的表情,向孫策致歉道:“伯符,都是我不好,是我失手了,其他事情以後再說,你現在快些回去找人看看傷口如何,若是你那裡沒有醫師,帶個話,我可去城中爲你請來。”

李易這態度可謂是十足的仁義君子,但孫策就是渾身不得勁,雖然沒有證據,但真的感覺李易每句話都虛僞之極。

不過,孫策心中更多的卻是一種無力。

孫策知道,今日已經沒有機會再殺李易了,這刀槍不入,揮掌斷劍的手段,叫他奈何?

“哈,啊——”

孫策踉蹌了一步,丟掉斷劍,似憤懣,似無奈,仰面望天,對空長嘯一聲,然後看也不看李易,連句話都不留下,掉頭就往回走。

李易見狀,趕忙喊道:“還請伯符稍後着人將張將軍送出,我會親自接應,至於古錠刀……”

李易頓了頓,見孫策背對他停下了腳步,方纔說道:“我此行輕裝簡從,古錠刀不曾帶在身上,日後你可着人來宛城尋我,我必然雙手將寶刀奉還!”

古錠刀確實不在李易身上,不過就算在,他今日也不會交給孫策,若是平時李易相信孫策肯定會履行約定,可這回孫策吃了這麼大的虧,鬼知道他會不會殺了張允泄憤。

至於孫策這邊,他明白李易是怕他反悔才故意有此一說,心中不忿,但也沒有說什麼,一邊將口中鮮血嚥下,一邊擡手招呼坐騎,然後撿起長槍便直奔營地而去,不過走到半路的時候,孫策又拉住了繮繩,調轉馬頭看向李易的方向。

今日孫策見李易其實還有一個目的,他想知道傳國玉璽的下落,只是之前心中火起,顧不得問詢便直接動了手,不過這倒也沒什麼後悔的,因爲孫策明白,李易這種虛僞之人,不管是否知道玉璽的消息,都很難與他講實話。

孫策有想過對外放出消息,說玉璽輾轉流落到了李易手上,肯定會讓李易焦頭爛額,可如此一來必然會叫亡父身上揹負污點,便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既然單槍匹馬不能殺你,待來日,我親提十萬精銳前來,再一決生死!”

心中默唸一句,孫策一握拳,重新拍馬前行,這次沒有再回頭。

李易在孫策走後,花了會功夫找到他那不怎麼聽話的寶馬,也溜溜達達的向着孫策駐地走去。

當他遠遠的看到兩個士兵攙着不知死活的張允往自己這邊走來後,李易想了想,越下馬背,從馬鞍後取出一柄格外鋒利的短刃,對着自己心口比劃了比劃,然後猛的往下一劃,靠外的幾件衣衫頓時裂開了老長口子,要不是還有一件裡衣完好,李易當場就得春光乍泄。

李易絲毫不覺這幅樣子狼狽,反而笑眯眯的很是滿意,然後稍作遮掩,就快步向那兩個士兵迎去。

瞧見李易,那兩個士兵心中都有些驚慌,他們知道自家威猛無敵的小孫將軍出去赴約,結果卻是一臉血的回來,說話還漏風,顯然是吃了大虧,現在他們要見這個比孫策還狠的人自然心中墜墜。

李易快到他們跟前時,停下腳步拱手一禮,道:“勞煩兩位了,我是李易,將張將軍交給我便可。”

兩個士兵本以爲李易應當是個兇人,不想卻是這般客氣,一時呆愣愣的,有點不知所措。

李易對他們笑了笑,隨後上前,絲毫不顧張允身上滿是血污,將他架了起來,然後輕聲呼喚道:“張將軍,張將軍?”

張允眼皮子動了動,然後緩緩睜開,迷茫的看了李易一眼,不見絲毫神采,緊跟着又張了張嘴,卻沒說出話來。

李易嘆息一聲,又道:“張將軍,我是來接你回去的,只是你傷勢太重,我還是把你放到馬背上吧,不過可能會拉扯到傷口,你稍稍忍耐一下。”

可能是聽到李易說要帶他回去,張允的眼睛中終於漸漸有了精神,忍着痛擡起頭,視線緩緩凝聚,最後落在了李易的臉上,

看到張允有了反應,李易長舒一口氣,道:“醒來便好,醒來便好,否則今生我心不安。”

張允嘴巴動了動,想要對李易說些什麼,但喉嚨乾澀沙啞,一直不能出聲。

李易見狀,安慰道:“張將軍莫要焦急,且讓我帶你回去,一切便都好了。”

張允腦袋有些僵硬的點了一下,他終於算是確認自己被救出來了,頓時悲喜交加,鼻頭一酸,淚珠開始在眼眶裡打轉轉。

天見可憐,不是張允不爭氣,實在是他活這麼大就沒遭過這份罪。

作爲武將,要是戰敗被殺也就算了,可孫策卻是將他帶倒新野城前,在衆目睽睽中牽狗般的溜達來溜達去,要用他去換什麼勞什子李易,當真是羞辱之極。

張允真的很委屈啊,鬼知道那李易在哪,跟他有半點關係麼?

可以說,張允現在這半死不活的狀態,一半是傷的,另一半是給氣的。

當然,張允還不知道他身邊這位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年輕人就是間接害他如此的勞什子李易。

李易安慰了張允,然後對兩個士兵道:“勞煩兩位助我將張將軍扶上馬背可好?”

兩個士兵見李易說話這般客氣,自然願意幫忙,當即三人一起動手將張允伏上了戰馬,疼的張允好一陣齜牙咧嘴。

李易又摸出幾個大錢送與兩個士兵做謝禮,然後就牽着戰馬慢慢往回走。

本來李易在路上想與張允多交流一下,不過見張允趴在馬背上蔫巴巴的樣子,索性就不開口了。

因爲張允太過虛弱,李易得騰出一隻手來扶着他,所以走的很慢,

這般磨蹭着過了將近小半個時辰,李易聽到路旁林中一陣聲響,停下腳步一看,只見是龐季從其中鑽了出來。

龐季看到李易,又看到張允,很是激動,將馬匹繮繩一丟,直接大步就往李易這邊跑了過來,口中喊道:“李太守,你沒事實在太……啊!”

正說着,龐季卻是發出一聲驚呼,原來他看到了李易身上的斑斑血跡,還有心口前的衣衫破損。

“李太守,你這是與那孫策交手了?可是有那裡受傷了?”

龐季一個激靈,趕忙上前,輕輕把住李易手臂,很是小心,看樣子就好像把李易當做重傷員了一般。

李易哈哈一笑,道:“叫子尚擔心了,我沒事,這些血跡是張將軍身上的,唉,張將軍的傷的太重了。”

龐季頓時鬆了口氣,不過也多看了李易衣服一眼,血可以是張允的,可這衣服必然是被孫策用利刃刺破,想到李易是爲了張允纔去見的孫策,心中感慨,不由又對李易高看一眼。

李易見龐季只顧盯着自己,便衝張允努努嘴,龐季這才反應過來,趕忙去問候張允。

不過相比對李易的態度,龐季對張允的問候完全就是套路了。

李易心中對龐季的表現甚是滿意,否則也太對不起他的這幾件衣服了。

張允知道龐季爲他見了兩次孫策,這個人情他必須得接着,勉力向龐季點了點頭,然後趴在了馬背上緊閉雙目,看上去很是疲憊,實際上龐季心中卻是種種念頭翻滾,因爲他已經從龐季的那聲李太守猜到了李易的身份。

這就是李易啊……

要說張允現在最恨的人,孫策絕對排頭一號,排第二個的就是害他連累受罪的李易了。

剛剛往回走的時候張允甚至已經開始琢磨如何慫恿劉表整治李易一番爲他出氣,可萬萬沒想到,幫他虎口脫險的和麪善年輕人,居然就是李易本人。

“唉!”

張允心中不由發出一聲悲嘆,他知道自己這罪算是白遭了。

他不是氣量恢弘之人,但也明白,被孫策欺辱,其實歸根結底還是他自己不敵被擒,至於李易,雖然也有一些干係,可李易將他帶回新野,救他一命,不但不欠他反而有恩,他日後若是給李易使絆子,鐵定是會人被戳脊梁骨。

於是,張允左思右想,只能把滿腔怨念放到了孫策身上,孫策非死不可!

張允忙着詛咒孫策,龐季又來與李易說話,他想要快馬回城喊人出來接應,但李易想了想,卻是要龐季留下來跟他一起走。

李易的解釋很簡單,他擔心孫策不甘,會反悔派兵追殺,有龐季在的話,關鍵時刻可以讓龐季帶張允先走,他自己留下來斷後,若是龐季走了,面對追兵李易一個人可保不住張允。

聽了這話,不管龐季還是裝死的張允,心中俱是感動,龐季更是直言李易仁義無雙。

當然,李易絕對不是那麼仁義的人,他其實只是不想龐季先回城,然後搶了他今日的風頭罷了。

第758章 四十萬大軍第735章 許攸獻毒計第164章 讓權第516章 運氣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164章 讓權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262章 火炕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217章 黃承彥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164章 讓權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446章 不得善終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302章 給袁耀挖坑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270章 準備坑黃祖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505章 以死明志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188章 借你家牆壁一用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99章 三拜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後人?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736章 稱帝?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771章 投降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217章 黃承彥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第159章 誰更適合做荊州之主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83章 大罵張繡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343章 安置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464章 你太讓我失望了第478章 委屈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