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用兵如泥

劉表話問出口,下面卻是一靜再靜,半個出聲的都沒有。

劉表目光掃視下去,很想要找個人訓斥一番,卻無奈的發現,這些人職位都太低,當不得一個州牧親自呵斥。

之前荊州上下都沒將收復南陽當做什麼太過艱鉅的任務,劉表與蔡瑁之所以雙雙親臨南陽坐鎮,與其說是用兵,還不如說是需要對外界表示出一種,荊州高層對南陽百姓很重視態度。

縱然如此,但劉表做事老到,新野城中官員的配置也不算差。

蔡瑁,文聘,張允,這些都是文武雙全之人,在劉表的計劃中,隨便三選其一,都足夠在南陽用武了。

但人要倒黴誰也攔不住,先是文聘藉口告病,然後張允被俘重傷,現在蔡瑁也生死不知,三個大將接連出事,直接就叫劉表手邊出現了無將可用的尷尬局面。

甚至,現在這種情況莫說是收復南陽了,缺了那三人,對整個荊州都是影響巨大。

至於其餘武將,比如說張虎、劉生,這二人雖然有些武力,但沒看過兵書,腦子不夠用,只能用於尋常戰陣對衝,如今城外局勢莫名,蔡瑁都栽了,就算這兩人主動請命劉表也不敢放他們出去送死。

哦,對了,劉表身邊還有個王威,這人倒是能用,但王威可是劉表的絕對親信,再加上新野本身也需要大將鎮守,除非是生死關頭,劉表實在不願放王威出去。

至於文官方面,劉表更是別有用心,只帶了一個龐季過來,但龐季剛剛被他擠兌跑了,劉表現在也沒臉叫龐季回來問策。

於是,劉表坐蠟了,最後左看右看,目光落在了李易的身上。

其實,不止是劉表,還有不少人也在往李易身上偷瞄。

如今新野城中,除了劉表就屬李易職位最高,而且人家不光腦袋好使,還是個與孫策單挑能佔便宜的猛人,所以,現在真要選將的話,李易絕對當排第一。

不過劉表沒有輕易開口,因爲他不清楚李易是否會答應,而且現在城外形勢不明,他也不知道李易到底有沒有救回蔡瑁的本事。

沉默了片刻,劉表吩咐道:“知會軍中各部,小心戒備,城頭守軍加派一千,謹防今夜有人襲城,另,多派斥候探查城外情況,如有軍師消息,第一時間報我!”

劉表的命令雖然沒什麼出彩的地方,但也較爲穩妥,叫不少人心中稍安。

不過劉表本人心裡的煩亂卻是絲毫不減,嘆了口氣,一擡手道:“武官于軍中待命,其餘人都散了吧。”

說罷,不待衆人反應,劉表便徑直去了後堂,衆人面面相覷,片刻後互相點點頭也紛紛退下。

李易同樣離開,雖然他很想出風頭,甚至很想親自救蔡瑁於危難,但這次兵敗來的太過突然,李易一點挽回的把握也沒有,而且蔡瑁也不值得他犯險,想想還是決定暫時不蹦躂了。

可是,李易想低調,有人卻是不讓,他剛剛走到縣衙門口,就被一個僕役從後叫住,說是劉表有請。

李易心中苦笑一聲,硬着頭皮去了白日與劉表談話的那間書房,只見其中除了劉表外還有一人,乃是荊州大將王威。

劉表明顯是有些急了,也不待李易見禮,便拉着他道:“如今新野城中可用之人唯有云龍與子重,雲龍可有計策應對眼前危局?”

王威站在一旁低着腦袋眉頭緊皺,他沒說話,在李易來之前劉表便問了他的意見,王威雖然有些謀略,但如今形勢也實在叫人頭痛,他只能說願意出城拼死一戰……

這話跟沒說一樣,所以,劉表只能問李易了。

李易堅持行了一禮,這才道:“易乃南陽太守,爲州牧分憂責無旁貸,只是……”

李易看着劉表難看的臉色,同樣苦着臉道:“只是對方情況不明,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易實在是不敢妄言,更不敢言出兵,否則怕是還要再敗啊。”

劉表也明白這個情況,心中難過,忍不住長嘆一聲道:“若是有仲業在此,安能叫袁術小兒如此欺我!”

王威面容嚴肅,好似沒聽到一般,李易卻是眉頭一挑,心道劉表也是急了,竟然說出了這種話,日後若是叫蔡瑁知道,必然心中不滿。

不過劉表倒也沒說錯,要是文聘在,新野的一把好牌絕對不會打的如此稀爛。

文聘作爲原本新野主將,在軍中威望甚高,但劉表來後,文聘告病歸家,雖然只是他個人表達對劉表不滿,但軍中許多人卻認爲是劉表故意找文聘麻煩,於是乎軍心大降,也讓劉表莫名背了個黑鍋。

這臨陣換帥,文聘沒有故意給蔡瑁使絆子,但上萬大軍的交割,還有城內外防務,這些事務何其繁瑣,豈是一兩天能弄爽利的?

偏偏劉表還希望從速出兵,結果在種種因素影響下,新野大軍就像是個沒上油的機器一樣,看似堅固,實則到處都是漏洞,間接導致了張允與蔡瑁的連敗。

劉表現在想明白這些,卻是有些晚了,嘆了一聲,讓李易與王威坐下,然後取了一副新野周邊的地圖出來,希望與李易還有王威能琢磨出個辦法來。

三人對着地圖一研究小半個時辰就過去了,有軍士來報,說有近百荊州軍逃了回來了,確認身份無誤後已經入城,同時他們帶來了一個消息,對方的統兵主將乃是紀靈,至於兵馬多少,卻是依然不知。

至於蔡瑁的情況,同樣沒有消息傳回,因爲新野派出斥候的同時,紀靈那頭也沒閒着,同樣廣派斥候,雙方互相堵截廝殺,劉表這邊短時間根本摸不到紀靈麾下兵馬的動向。

劉表叫人去安排了逃回的敗軍,便再也坐不住,也不看地圖了,穿戴一番便領着兩人去了城頭,順便把張虎陳生兩個將軍也叫了過來。

一行人站在新野城頭,看着遠方的無邊夜空,皆是心生無力,

良久,劉表在城頭的青磚上狠狠砸了一拳,憤聲道:“難道就這樣一直坐看不成!”

衆人又是沉默,眼看劉表的好涵養都快要消耗殆盡的時候,李易忽然說道:“州牧,易有一策,只是還請州牧移步。”

劉表見李易有話說,頓時心中大喜,直接拉着李易往旁邊走了幾步,道:“雲龍有何破敵良策,快快說來。”

李易卻是苦笑道:“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哪敢談破敵,只是忽然想到一法,或可爲軍師多爭取幾分生機。”

劉表倒也不失望,雖然他心中有點忌憚蔡瑁權重,但沒有了蔡瑁,荊州他還真不好震住,當即道:“雲龍速速講來。”

李易點點頭,低聲訴說了一陣,只見劉表臉色有些糾結,李易只好勸道:“軍師乃荊州柱石,千萬不可有失,而且古之名將講究愛兵如子,用兵如泥,此法雖然會有些折損,卻也是堂堂正道。”

終於,劉表權衡了一番,還是決定採用了李易的法子,叫人點了兩千兵馬,分做二十隊,然後分三門而出,各選不同方向,急行二十里後折返。

此外,劉表又點三千兵馬待命,只等這兩千人探路返回,便做決定是否出兵。

李易的法子其實一點都不高明,劉表下令後其餘幾將頓時就明白,李易是把那兩千人當做斥候來用了。

紀靈佈下的斥候太多,等荊州軍按部就班清理掉斥候,恐怕蔡瑁早就涼了,甚至現在已經涼了。

於是,爲了爭取時間,李易便乾脆一下子派兩千人去,不信紀靈的斥候還能吃得消。

不過這麼做對士兵卻是有些無情,因爲與其說他們是去當斥候,還不如說是趟雷。

因爲李易根本不需要他們去打探消息,只要看看最後哪個方向的小隊死的人多,甚至是乾脆全軍覆沒,李易自然也就得知了紀靈主力所在。

而紀靈主力,多半距離蔡瑁不遠。

得虧荊州軍暫時不歸李易所有,否則他還真捨不得這麼用兵。

這個方法雖然不厚道,但效果的確不錯,過了不到一個時辰,各小隊中便有快馬陸續回來報訊。

二十支小隊,大多數只是與紀靈的斥候交手,損失不大,但西北方向的三個小隊卻是遭遇了埋伏,傷亡過半,而與他們距離較近的另外三支小隊則是壓根就沒有人折返,多半已經盡沒了。

張虎忽然站出來說道:“主公,我知道西北方二十里外有一處無名小山,早年被山賊佔據,雖然不高,但三面陡峭,只有東邊一條小路可通山頂,易守難攻,很是險峻!”

劉表等人本就覺得蔡瑁應該陷在那邊了,現在聽張虎講了地形,更覺得沒錯,畢竟軍中不乏新野本地人,戰敗後引蔡瑁去山上堅守待援的可能性很大。

當即,劉表向衆人說道:“我欲發兵相救,諸位覺得如何?”

衆人自然不會有意見,但李易想了想,卻是說道:“發兵理所應當,但因爲之前的兵馬試探,紀靈或許已經猜到我方用意,所以,派出援軍可以,但最好避免與其直接接戰,否則可能被紀靈圍點打援。”

劉表點點頭,道:“雲龍說的在理,那紀靈匆忙調兵來戰,兵馬必然不會太多,這三千兵馬只要駐紮其側翼,叫紀靈天亮前不敢放心攻山即可。”

隨後,劉表又道:“誰人可領兵?”

新野城中能領兵三千的也就那麼幾個,王威願戰敢戰卻不能戰,自然是不出聲,而張虎陳生兩人雖然想去,但心裡沒底,怕這一去也栽了跟頭。

劉表無奈,而且他也不放心張陳連個人,於是看向李易,意思不言而喻。

李易拱手道:“啓稟州牧,易雖曾統領千餘兵馬,卻是不成真正作戰,今日更是夜晚行軍,恐力有不及啊。”

劉表眉頭微皺,懷疑李易是故意推脫,卻不知李易說的乃是實話。

雖然李易樂很意劉表出點洋相,卻不代表他就想看着荊州被紀靈打成狗。

所以,當李易看到劉表面露不滿之色,只好又道:“不過,州牧若是遣一正將領兵,我可爲參謀隨軍。”

“啊,這……”

劉表有些意外,也有些慚愧,感覺自己小人之心了,於是勸道:“這豈不是委屈了雲龍?”

李易搖頭道:“我爲陛下親口所封的南陽太守,如今軍師爲南陽身處險地,生死不知,我豈可因些許私名而廢公義?”

劉表頓時心中大喜,也不再管旁人意見,直接一點張虎,道:“張虎,你速速點兵接應軍師,路上切記多向李太守請教!”

“末將領命!”

張虎當即站出來抱拳接令,聲音洪亮,叫他自己去肯定有點慫,不過有李易在一旁跟着,他卻是踏實了許多。

李易這時又道:“易還想再保舉一人爲副將。”

劉表一怔,問道:“何人?”

李易說道:“便是這城門守將,姓王名義,之前見許多人喊他小王將軍。”

李易說罷,卻是見衆人全都看着他不說話,且目光有些奇怪,李易不由納悶,難道有什麼不妥?

“咳——”

少卿,王威清清嗓子站了出來,對着李易抱拳道:“難得李太守看中犬子,便叫他隨着李太守與張將軍去吧。”

劉表有點感慨的對王威道:“三月前我便要升他軍職,你卻說他年紀太輕,不夠穩重,將他打發來這裡守城門,現在雲龍也對他讚賞有加,你就莫要替他推辭了,此戰之後,便命他爲奮勇校尉,掌管葉縣軍事。”

王威感激涕零,連忙道:“末將代犬子謝過州牧!”

劉表將王威扶了起來,又看了李易一眼,心想李易並沒有在他頭痛的時候使絆子,反而獻謀獻策,甚是還願意領兵出戰……

在劉表看來,李易跟張虎一起去,跟李易自己領兵沒多少區別。

所以,劉表也願意表露一下善意,讓李易出言保舉的人坐鎮葉縣,算是告訴李易,自己輕易不會給李易背後捅刀子。

李易也笑着對王威說道:“那日我見令郎守城有方,年紀雖輕,卻是八風不動,氣度沉穩,還道是哪裡的俊傑,原來是王將軍家公子,當真虎父無犬子。”

王威臉色卻是有些尷尬,道:“犬子無知,那日冒犯了李太守,難得李太守不計較他的過失,改日我必叫他親自登門向太守賠罪。”

“哪裡哪裡……”

李易臉上笑呵呵的,心中卻是鬱悶非常,本想提拔個比較順眼的土著人才培養一點自己班底,沒想到那傢伙卻是王威的親兒子!

以王威對劉表的忠心,還有王義繼承下來的死板,叫兒子反他老子的水,難啊!

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359章 爲呂布謀兗州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736章 稱帝?第732章 趙雲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693章 翁婿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677章 關雲長第586章 袁紹來使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78章 天下?野心?第514章 摧牆第748章 蒸汽機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第750章 農商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547章 顧雍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583章 泥潭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計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616章 郭圖第395章 雙喜臨門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504章 請戰第447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1章 高順升官第3章 公孫將軍怎麼看?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91章 暗度陳倉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317章 諸葛瑾第222章 劉琦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740章 馬超第84章 亂世百姓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67章 保命靈藥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226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257章 伏完來信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643章 罵戰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第469章 散了吧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234章 張機的師弟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108章 賈詡第385章 張允要封侯|第262章 火炕第286章 自家人第725章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139章 挑撥離間 謝謝“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