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重任(第一更)

劉封暗自猜測,因關西本就盛產騎兵,馬超所率軍中騎兵本就十分驍勇善戰,故虎豹騎中軍士,多半不弱於飛羽衛。

據劉封之前暗中遣人瞭解,那曹軍虎豹騎卻足足有六千之衆,尋常軍中統領,到了虎豹騎中僅可爲一小卒,縱使這般,曹軍將士卻依舊以進入虎豹騎爲傲,足以見得這支令中原之人聞風喪膽,曾經在剿滅袁紹及其子袁譚之戰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騎兵,在曹操近百萬大軍之中是何等地位。

但荊州之地,不產戰馬,與其相鄰的江東與交州,益州,皆不產戰馬,劉封的這兩三千匹戰馬,幾乎是分不少批次遣人在荊州各地暗中高價收購而來,如今襄陽被諸葛亮佔據,就算少量收購,也已經變得愈發困難,故劉封乾脆想要畢其功於一役,趁重建興古鳥道之際,使人在那西北方羌人處購買大量馬匹,但此事牽涉甚多,能否一舉成功,劉封心中亦是並無把握,故此並未在此與士夑提出。

劉封急需之物,除卻戰馬,便是鐵礦,劉封在長沙所組建匠人營,如今已然到了數百人規模,且在劉封提點之下,對原有冶鐵高爐進行了數次改造,使得其密閉性與爐被溫度皆有了不小提升,但與此同時,光是將全軍兵器盡皆更換成百鍊鋼所制,對鐵礦的需求便日益增多。

劉封原本一直在南陽附近秘密運送鐵礦,但如今諸葛亮佔據襄陽以北之地,劉封自是不能在越過襄陽前去開採,根據其前世記憶,南海郡中之地當有鐵礦存在,故此劉封才執意要借南海全郡之地,而並非是使得士夑允許其在郡中隨意出入,訓練水軍。

這鐵礦開採之事,在各地皆是絕密,故一旦發覺,劉封並不想過早使人知曉,畢竟兵器之利,乃是這亂世之中國之根本,劉封深知待得其將軍士兵器盡皆更換完畢之時,其戰力能夠有何等提升。

待得那時,一旦再與諸葛亮交戰,定會給其一個偌大的驚喜。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解決鐵礦之事,裝備數萬甚至十數萬大軍,與裝備兩千飛羽衛自然不同,所需也是數十倍。

這兩件事,在到交趾之前,劉封就連龐統與徐庶二人也是並未提及,但如今有了與士夑的一紙盟約,加之這兩千精兵停留在此地,戰馬與鐵礦,纔算見了曙光,劉封心中堅信,一旦興古鳥道可以作爲行軍之用,只需容納兩萬精兵,加之南中豪強相幫,他定可以出其不意攻入進桑關,自南方腹地直取成都,成都一旦得手,益州之地,盡歸劉封所有,加之南郡雄兵數萬,劉封相信諸葛亮在其兩下夾攻與曹軍虎視眈眈之下,絕難再保襄陽平安。

簽下盟約之後,劉封雖在心中做了這一番暢想,但面上卻並未表現出任何狂喜之情,只是與士燮瞭解了些許交州風情及特產之物,直到天色漸晚,在應允了士燮明日與其共賞交趾美景後,這才起身向士燮爲其安排的驛館之中走去。

劉封起身與士燮父子告辭之後,劉琦緊隨其後,也離了士燮府中,二人一前一後,走在交趾縣中的路上,直到距離士燮府邸已然十分遠了,劉琦纔開口道:“不知將軍此來,是否帶有琦妻兒之書信?”

劉琦自荊州離去之時,其妻剛剛爲其誕下一子,故劉琦到交趾之後,十分思念,但又恐諸葛亮與劉備發覺此事,只得萬分隱忍,連書信也不曾來往,直到得知劉備在益州死去,劉封自立於荊州五郡,劉琦方纔給其妻寫了一封書信,遣得力之人送往江陵,卻無奈江陵距此太過遙遠,劉琦收到回信之時,已然是近兩月之後,如此一來,一年到頭劉琦與其妻也不能往來幾封書信,又怎能解了劉琦這相思之苦。

原本劉琦以爲劉封會在與士燮交涉完畢後將其帶回荊州,但之前其全程參與了劉封與士燮之間交談,已然得知了劉封意欲將那兩千軍士留在交趾行那屯田之策,但卻並無將領隨性,心知這差事多半還是要落下他的肩上,雖心中有些許無奈,卻也知劉封能夠親自來此,皆是因對自己的信任,故對劉封,劉琦並無怨言,只有感激之情。

“此行因出發倉促,且需保密行事,故未曾使得嫂夫人得知,但封此來,卻可向公子保證一事。”

“何事?”劉琦聞言心中便是一動,心知劉封絕不會無緣無故向他人保證。

“如今交趾安穩,士燮父子皆非反覆之人,故封有意將我軍在交趾發展之事交由公子全權處置,待歸了江陵,尚有一大隊人馬前往此地,到時封便將嫂夫人與公子幼子一同帶往此地,公子以爲如何?”

劉琦聞言,面上登時顯出一片激動之色,此事卻是其萬萬未能想到之事,劉琦在交趾,雖名義上乃是漢皇親封荊州牧,但實際卻是唯劉封馬首是瞻,劉封將其妻兒留在江陵,雖是保護,但卻也是對劉琦的強有力遏制,使得劉琦不敢對劉封有任何異心。

本就生在一方諸侯之家的劉琦,對這些伎倆早已是瞭如指掌,本以爲劉封此番將這重擔交到自己身上,更加不會使得其與妻兒團聚,但剛剛念及此處,劉封便許諾將其妻兒一同送至交趾,劉琦怎能不感念劉封之恩情,當下向劉封拜倒在地,眼含熱淚不知何言以對。

劉封將劉琦一把扶起,雙手緊緊握住其雙肩,鄭重言道:“封對公子實無任何猜疑之心,公子原本在荊州所經歷之事,斷然不會發生在如今的荊州,交趾屯田及拓寬興古鳥道之事,還請公子盡力。”

心中有了底,劉琦便想到劉封之前對士燮所出之言,於是低聲問道:“主公可是想要經由那興古鳥道前往益州,而後……”

“正是如此,封已然命人四處打探,如今的興古鳥道,行人方可,但戰馬輜重等物進行頗爲困難,公子須得在這一年之間使得興古鳥道成爲可以行軍之路徑,能夠使得數萬精兵抵達荊州腹地,方纔是我將這兩千軍士留於此地之緣由。”

劉琦對荊州頗爲了解,心知諸葛亮佔據襄陽,且如今兵力比之劉封尚且多上一籌,劉封無奈之下才想得通過此處擴張,此事成與不成,關乎劉封能否在與諸葛亮甚至曹操的爭奪中佔據有利之地。

“琦,此番定不負主公所望,這一年間,琦已經將這條路徑探查了一遭,即刻便可着手打造此路!”

第37章 一戰成名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86章 酒後真言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217章 孔明之謀(第二更)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408章 往來博弈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51章 見於堂前第545章 雪上加霜的魏國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90章 以誠相待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121章 逼降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83章 龐統至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380章 幕僚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452章 說服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80章 龍潭虎穴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39章 問計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60章 危情初現第62章 宴無好宴第85章 尚有一事第293章 醒來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84章 志趣相投第2章 智勇退敵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497章 要挾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429章 順利出城第109章 妥協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107章 曹丞相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79章 再至柴桑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76章 良將賢臣第60章 危情初現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375章 止住損失第48章 守城的藝術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214章 重任(第一更)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380章 幕僚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5章 剿匪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26章 難阻頹勢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295章 再見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