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

當下,劉封便俯身在士燮耳畔低語一番,士燮聞言,就連面上那層層疊疊的皺紋都好似要舒展開來一般,只因劉封所言,實在是讓士燮聞所未聞,但卻又句句直中交州軟肋,士燮心知若是當真按照劉封構想,在其有生之年,說不定當真可使交州百姓擺脫這蠻夷之名,與中原百姓一般無二。

“子威將軍所攜那兩千精兵,當真可留在我交州?”

“確是如此,這兩千精兵熟知我荊州練兵之法,若有其相幫,如此不出一載,便可使得交趾守軍亦有所提升,不光如此,我這兩千精兵留於交趾,還可將我荊州屯田之法教與交州軍民,使得日後這兩千精兵與交趾之軍糧餉皆可以自給自足。”

劉封這屯田之言一出,又是讓士燮面上紅光閃現,交州之民不似中原,向來不善種田,士燮這近二十載也未能解決此事,究其緣由,乃是因並無中原人士願意到此推廣這農耕之事,若當真劉封能讓這兩千軍士駐紮在此,大興屯田之事,交州百姓一見之下,定會自願加入,假以時日,交州便再無今日這貧瘠之態。

“不知子威將軍有何條件?”

經過今日與劉封交涉,士燮對劉封此人已然是有了不少了解,知劉封既不會使得其自身吃虧,也斷然不會白白坑害與人,其所出之言,所說之策,皆是有利於雙方之事,故士燮決計不再說那無用之語。

“封之條件,便是這兩千精兵駐紮在交趾郡中龍編縣,且那興古鳥道一旦貫通,還請威彥老將軍暫且保密,待封利用一番後,再行作爲通商之用。”

“此事自然並無不可。只是不知……子威將軍後續是否還會有兵馬前來?”士燮眼裡何其刁鑽,劉封說出此言後,士燮心中便是一動,隱約猜出劉封目的,但卻並未點破,只是如此問道。

“蒼梧既已然歸封所有,那蒼梧至交趾之間,自然是要多有來往,不過還請威彥老將軍放心,縱使封派遣數萬大軍來此,也不過是在此路過,定不會犯交趾分毫!”

劉封出言說得擲地有聲,此番也算是承認了其想要擴充那興古鳥道確是有所圖謀,但同時也明確其不過是想要在交趾借道,並且利用士燮與南中各路豪強之間良好關係使得大軍經過南中之時不會被那高原之上瘴氣瀰漫所害,如此,交州便算得上是賣了劉封一天大人情。

“燮既與子威將軍結盟,而子威將軍今日所提之事又對我交州皆是千秋大計,燮又怎能不知,燮在此保證,今後子威將軍但有驅使,燮無不從命,我交州與子威將軍,同進同退!”

士燮此番言罷,與士徽皆是站起身來,向劉封拜了數次,面色凝重,至此,劉封與交州纔算得上的當真成爲了盟友。

劉封此時亦是站起身來回禮,這短短一個時辰之間,雖已然將其此來所爲之事幾乎盡皆達成,但同時亦是與士燮許下了不少宏願,這些宏願,也並非是劉封無奈之舉,交州幅員遼闊,但士燮已然年過古稀,劉封內心深處對交州又怎能無甚期盼?故近些年來有士燮在此助其將交州發展一二,劉封自然無不願之心。

此來路途雖是艱險,也頗耗費了些許時日,但劉封在剛剛與士夑相見之日便將其目的達成,也是頗在劉封意料之外之事,雖之前劉琦在書信之中便大大稱讚了士夑不似那些亂世奸雄一般,但能夠雄霸一方之人,劉封又豈敢怠慢。

之所以率兩千軍士,一方面是將其留在在龍編拓寬興古鳥道以圖益州,另一方面則是看看荊州到交趾之間路途最多能容納多少兵馬同行,以備不時之需,除此之外,在出發之前劉封胸中準備了頗多詭辯之言,今日雖也用上了些許,但剛剛表露真心,士夑便與其達成了協議。

劉封能如此快便將此事辦成,最爲依仗者,一是劉琦之前在交趾時日已長,爲交趾發展也頗下了一番功夫,故此時士夑已然將劉琦當做了半個交州人,在劉琦滲透之下,士夑對劉封並無甚重大防備之心,更兼劉封在士匡之事上並未咬死不放,使得士夑父子好感大增。

二者便是士夑本就是個愛好和平,且事事以交州百姓發展大計爲主之人,交州兩條路徑連接外界,一條原被吳巨封堵於蒼梧,這也是士夑對那吳鉅萬分痛恨的原由,另一條興古鳥道,不但路途遙遠,多達一千餘里,沿途險塞之處,車馬幾乎不能行走,加之劉璋嚴守進桑關,對於士夑而言,也等同於一條廢道,劉封此來,先不論其他,這兩條道路皆可暢通,加之那帶領交州軍民屯田之策,便足夠士夑答應其那諸多條件了。

士夑既然認定了劉封所言之事,劉封自然也不想夜長夢多,當下便請劉琦親自執筆,將今日與士夑商定之事盡皆寫在一紙盟書之上,劉封與士夑盡皆確認簽下後,方纔作罷。

至此,劉封終於算是放下心來,他深知士夑乃是長者,在交州風評極好,對百姓尚且如此,自然不能違背其剛剛簽下的盟約。

至於其自興古鳥道與中原及他地通商之言,也並非是在欺瞞士夑,劉封如今的確急需在荊州南部以及交州建立其獨有的商道,並建立起規模龐大的商隊。

荊州五郡,加之蒼梧,南海兩郡,雖算得上是幅員遼闊,但劉封急需的兩樣東西,這荊州與交州卻是急缺,首要便是戰馬。劉封麾下精兵,現已然有了七八萬之數,但能夠裝備戰馬的騎兵,除卻飛羽衛外,只有不到千人,飛羽衛乃是劉封貼身之兵,故能夠被其他人率領迎敵的騎兵,幾乎便等同於沒有一般。

如今細數各方諸侯,江東水軍一時無二,而曹軍正是以騎兵見長,劉封在出發前往交州之前便得了戰報,曹操於潼關大破以馬超,韓遂爲首的關西軍團,決勝一戰所憑藉的,正是曹操麾下最爲精銳之虎豹騎。

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10章 終有一別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158章 獻圖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89章 再續前緣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173章 智取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92章 緊鑼密鼓第187章 王對王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61章 公瑾之邀第23章 山窮水盡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217章 孔明之謀(第二更)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87章 真真假假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75章 夜談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45章 出使江東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29章 收歸賬下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17章 誘敵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377章 終親往第170章 退張魯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254章 猜疑第55章 奇緣如此第383章 兩條路第331章 曹植之智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331章 曹植之智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152章 長沙密會第506章 城破之際第158章 獻圖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529章 神秘的書信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459章 最後的榮耀第253章 觀虎鬥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207章 親自爲使(第一更)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77章 反間計成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68章 江上交鋒第319章 分羹無望第67章 點將出徵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459章 最後的榮耀第473章 潁川鄧艾第293章 醒來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2章 江東來使第39章 問計第157章 拒絕第203章 圍魏救趙(第六更,爲侃侃溜溜打賞舵主加更)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135章 退敵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75章 夜談第318章 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