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誘敵

劉封這邊戰退了韓浩,早以餘光瞥見夏侯惇出了陣中,直奔其而來,心說來得正好。便棄了那倉皇而退的韓浩,手持雙刀迎向夏侯惇。

夏侯惇撥馬趕到,不由分說,手持長刀衝劉封脖頸便砍,劉封不敢怠慢,以雙刀架之,只一回合,便覺夏侯惇之勇武卻非常人所能承受。

只論臂力,夏侯惇便與劉封不分伯仲,然劉封卻是謹記此次乃是誘敵之術,不可太過剛猛,加之夏侯惇又仗兵器之重,一次交馬,劉封便顯出頹勢。

見劉封未佔上風,夏侯惇身後曹軍皆是高聲搖旗吶喊,更令夏侯惇春風得意,劉封卻是毫無懼色,二人剛側身而過便即刻撥馬而回,雙刀猶如暴雨梨花,輪番砍向夏侯惇要害之處,然夏侯惇何許人也,加之劉封並未盡全力,只空有招術,卻無幾分氣力,夏侯惇幾番招架,便策馬拖刀而退。

劉封心知此乃擅用長刀者慣用之回馬刀,雙瞳一縮,心中已是有了計較,一夾馬腹便策馬追去,待劉封策馬全速追來之時,夏侯惇便放慢馬速,只一呼吸間,劉封便到了夏侯惇身後,舉起一刀便砍向夏侯惇肩背。

正在此時,夏侯惇好似背後長眼一般,於劉封刀刃舉起之時急轉馬頭一轉身便讓開了背後空當,趁劉封收刀不及之時,將大刀掄圓,便向劉封胸腹橫砍而去!

黎闖於陣中觀看,雖早已得了劉封密令,只等其詐敗而歸便率部逃回,此時眼見那大刀已是到了半空之中,心中卻是狂跳不止。

這回馬刀黎闖早已有所耳聞,乃是刀法純熟之人方可用出,專等對方追擊心切,出手攻擊之時轉身,待地方攻勢用老,掄起大刀便砍,輕者將追擊之人擊落馬下,重者便會砍作兩截。

劉封見其刀鋒漸近,面上便露出恐懼之情,然而手中卻是不慢,那並未出手之刀猛然擡起,身體向後急仰,便欲格擋夏侯惇之回馬刀法。

夏侯惇見此情形,亦是面露猙獰之色,縱然劉封能擋住這蓄力一刀,亦會掉落馬下,到時只需一彎腰便可將其擒回陣中。

但這一刀落下,夏侯惇卻是一愣,劉封手中格擋之鋼刀雖被其擊落,飛出數尺,劉封卻是已將身軀貼於馬背之上,堪堪躲過這奪命一刀,正在夏侯惇發愣之時,劉封忽地一甩手,將另一柄刀自馬背上直奔夏侯惇面門擲出。

夏侯惇一目便是被流矢所傷,此時又見大刀飛來,狼狽低頭意欲躲避,卻是被那刀刃擦着面頰而過,一絲鮮血登時便自夏侯惇面上流出。

“豎子!今日必取汝性命!”本已佔盡優勢,卻反被劉封飛刀所傷,夏侯惇焉能不怒,眼見劉封此時沒了兵刃,便舉刀直奔劉封而去。

劉封費盡心機,等的便是此時,只見其面帶慌亂之色,伏於馬背之上便走,黎闖見劉封無礙,心知時機已到,上前將劉封接引回陣,便下令撤軍。

“前部隨我殺向新野,斬此豎子,活捉劉玄德獻與丞相!”夏侯惇此時怎能放任劉封離去,隨手抹了一把面上鮮血,下令後便一馬當先,直追劉封而去。

于禁,韓浩等人瞧見如此情形,也是不敢忤逆夏侯惇之命,於是便命五萬大軍全速前進,直追劉封所引那五百騎往新野去了。

劉封麾下那二百本部騎兵,這些時日在黎闖帶領之下勤練騎術,腳力,此時撤退途中十分迅速,除反應不及,以致落於隊伍後方數個新派騎兵被夏侯惇拍馬砍殺,劉封那五百騎兵幾無損傷,那夏侯惇所率之軍,馬步皆有,不多時便被劉封拉開了不少距離。

跑了足有十數裡,劉封回頭看時,夏侯惇幾乎已無蹤影,此時距那博望坡尚有數裡之路,劉封擔憂夏侯惇前部步兵難以趕至博望坡,便又於黎闖處取了兩把刀刃,翻身引五百騎又殺了回去。

夏侯惇此時亦是引着千餘騎當頭追來,沒料到劉封尚有膽量翻身殺回,被劉封一陣往返衝殺之下,便損失了十餘騎兵,夏侯惇愈加憤怒,一心只想取了劉封性命以解其心頭之恨,便看準時機揮刀又與劉封戰在一處。

此番劉封又是咬牙與夏侯惇戰了二十餘個回合,眼見夏侯惇背後浩浩蕩蕩數萬步兵已然追至,便漸露敗像,一番招架後撥馬便回。

此時劉封所引那五百騎亦死傷數十,幸而其麾下那二百親兵因騎術過硬,更兼勤加操練,僅折損了數人,黎闖見劉封再次逃出對戰,便又是一聲令下,數百騎兵便緊跟劉封身後,又向新野方向撤退而去。

夏侯惇此次未能拿下劉封,已是起的目呲欲裂,拍馬便又欲追擊,此時于禁從後方趕上,伸手勸道:“將軍不可魯莽,恐中了那諸葛亮埋伏!”因夏侯惇出征之前,近日在曹營中頗有聲望的徐庶,便提醒其尤其防備諸葛亮之計策。

“諸葛亮何許人也,哪及我身經百戰?那新野兵不足萬,將不過十,縱有埋伏,吾十萬大軍又有何懼?勿要多言,快隨我前去斬了那黃口小兒,今夜便順勢踏平新野,擒了劉備!”

說罷,夏侯惇便又是一聲令下,身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追着劉封殺奔了新野。

劉封緩緩吊住夏侯惇,領兵向新野退去,心中思量是否再次回身衝殺一番,卻又心疼自己那二百親兵,正當左右爲難之際,前方一隊人馬自斜側裡忽地衝出。

劉封登時便挺刀來迎,走近細看,方知乃是劉備身披鎧甲,與糜芳親自引着一千軍士在此接應劉封。

“子威,隨吾再去衝殺一陣!”劉備眼見劉封無恙,五百騎兵亦是並無許多折損,心中十分欣喜,後方已是喊殺震天,想來那夏侯惇已在不遠之處,便欲親自出馬,將那夏侯惇徹底引入博望坡之中。

夏侯惇率部衝殺至此,忽見劉封身旁多了數人,身後軍士亦有增多,細看之下,居中之人氣度非凡,正是劉備!

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134章 巧取第33章 歸心第326章 爆炸性的消息第497章 要挾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184章 自立門戶第380章 幕僚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91章 孫權之謀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61章 公瑾之邀第554章 時間差第112章 站穩腳跟第39章 問計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45章 出使江東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第31章 浴血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13章 矛盾初現第207章 親自爲使(第一更)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268章 對峙第134章 巧取第176章 拔寨第47章 橫生枝節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54章 功成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78章 脫離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23章 山窮水盡第51章 見於堂前第49章 救美第34章 戰神揚威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86章 酒後真言第96章 提請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356章 甄氏之傷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99章 出逃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345章 識破第328章 期限已至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39章 問計第252章 說客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15章 智計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321章 諸葛亮的決心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83章 促膝長談第137章 凱旋第508章 變數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103章 茅塞頓開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278章 邀戰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54章 功成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382章 諸葛亮的動作第299章 行動第15章 智計第227章 碾壓(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