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領罰

“諸葛亮這廝,如此恃寵而驕,當衆便要以我立威,殺雞儆猴,這帳,你早晚要還!逐鹿中原前,便先將其徹底擊敗!”

劉封心知諸葛亮如此出言逼迫劉備,無中生有,句句言己之理,此次軍法已是不可避免,心中便暗自決心,不論代價爲何,這數年之內都要將諸葛亮這塊日後稱霸中原之絆腳石踢開。

念及此,劉封眉眼之間已是透出陣陣寒意,面對廳中諸人,亦不再掩飾其對諸葛亮之恨意,劉備見此情形,深知諸葛亮太過循規蹈矩,已然惹惱了劉封,剛欲開口再勸,卻聽得劉封生冷言道:“父親切莫再行維護封之事,既此次被其掌握這微末道理,封領了這軍法便是,然豈不聞將受命於君,理應審時度勢,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之理?不知軍師意欲對吾行何種刑罰,杖斃?斬首?”

說到最後,劉封更是向前兩步,步步直逼那面色依舊高傲,尚端坐於長椅之上的諸葛亮,諸葛亮眼見劉封目光極爲不善,心知此次吹毛求疵,並未達到其震懾劉封之用處,反激起了劉封無盡怒意,此時已然是騎虎之勢,心中亦是萬分煩悶。

“子威,休得胡言,軍師亦是爲維護新野軍紀,無奈之舉,何來杖斃,斬首之說?”

劉備怎會不知劉封已是怒極,又恐諸葛亮墨守成規,一旦出言迴應,則大事不妙,劉封于軍中屢立奇功,且今日處處以護得劉備周全爲先,劉備自不會只因此等無中生有之罪便將劉封嚴懲,如此重文輕武之做派,定會引得廳中將領心寒。

事已至此,諸葛亮心中暗歎一聲,雖其心中本非欲將劉封擊殺,卻被劉封以欲擒故縱之言置於尷尬之地,以劉封立威之事雖尚可進行,卻是失了諸位武將人心。

雖心有不甘,諸葛亮卻依然故作輕鬆之態,出言道:“主公,子威將軍所犯之過,絕不至此,然其領吾軍令在先,若不受罰,恐難以服衆,故以孔明之拙見,應處以仗刑,十仗即可。”

衆人聞聽孔明之言,皆是面面相覷,這十仗之刑,說輕不輕,說重,卻也不重,然劉封受了這十仗,便至少半月騎不得馬,使不得刀,只能靜養,皮肉之傷,在所難免。

“軍師,子威此次誘敵,立功不小,吾又恐夏侯惇此次大敗而歸,引得曹操親自領兵前來,可否將這十仗暫且記下,待我軍穩固之時,再讓子威領罰?”

劉備此時顯然嫌這仗刑有些重了,曹軍一年之內數次來犯,新野正是用人之際,若是劉封養傷之時曹軍在此來犯,新野守將便有捉襟見肘之態,故劉備心中對此頗爲不喜。

“父親無需體恤於我,今日便領了這十仗之罰,若是那曹軍明日便來,封亦會上陣殺敵,何懼之有,然此次封引誘那夏侯惇,卻是殊爲不易,特此懇請父親,將吾陣中繳獲之兵器鎧甲,用於裝備麾下士卒,若能滿足此事,封之心願足矣!”

劉封言畢,便單膝跪於劉備身前,拜了數拜,而後便挺身而起,立於廳中,靜待諸葛亮發號施令。

此事廳中諸將,就連關張二人亦是對劉封刮目相待,適才劉備出言求情之際,若是劉封微微退讓一步,那十仗便可免了,然劉封卻不以爲意,反爲麾下軍士求取繳獲裝備,此等豪氣,絕非一般將領可比。

“既如此,就依子威之言!子威麾下軍士所繳獲之物,皆歸子威所有!”劉備此時亦是無話可說,劉封有此請求,他又豈有不應之理,那關張等人,所繳獲之資亦是不少,戰後卻未曾提及半分。

此事有了定計,衆人便皆看向諸葛亮,看其如何發號施令,諸葛亮此時已是箭在弦上,面色一整,便高聲道:“偏將軍劉封,未從軍紀,私自率軍滯留博望,以致新野守衛空虛,故責其領罰十仗,即刻執行!”

劉封對此只是冷冷一笑,並未出聲,諸葛亮話音剛落,廳外便有兩名行刑軍士走入,將劉封請出議事廳,到廳外行刑去了。

行刑之時,兩名軍士各自手持一仗立於劉封兩側,劉封去了衣甲,坦然面對,暗中卻是調動渾身肌肉,準備抗下這十仗,並將損傷降至最低。

“啪!”一仗打來,響聲脆洌,周圍觀瞻之人皆是面帶不忍之色,而劉封卻是心中一陣疑惑,原來那一仗雖下落極快,落在劉封身上卻好似卸了勁一般,空有響聲,卻無實力。

“啪!”又是一仗落下,此次卻是並不似第一仗那般輕鬆,打得劉封牙關緊咬。

又是數仗落下,劉封便懂了其中緣由,左側那名軍士,仗仗皆是不使真力,而右側軍士則是認真行刑,仗仗到肉。

如此十仗結束,劉封臀腿之處已是顯出淤青,因只實受了五仗,劉封卻尚可堅持行走,於是並不需擔架擡回,只自己穿戴整齊,深深望了一眼並未用力的軍士,記住其面貌,便回了議事廳。

“劉封領罰完畢!”一入廳中,劉封便向諸葛亮高聲呼道。

衆人見劉封受了十仗,卻依然龍行虎步,並未顯出疲態,只是臉上隱隱帶有汗珠,證明其確實受了不輕的刑罰。

“既如此,便各自回府休整,子威尤其不得怠慢傷處,好生休養!”劉備生怕劉封再與諸葛亮起了爭執,加之天色已晚,便將衆人遣散回府。

“將軍,那諸葛亮竟對你施以仗刑?”

劉封剛一踏入府門,便見孟瑤與黎闖皆立於院中,面色十分焦急,顯是已然得知了劉封受刑之事。眼見劉封並不需左右攙扶,心中方纔略安。

“區區數仗,奈何不得我,他想借我立威,我偏不叫其如願,想來經此一番,那諸葛亮便不敢輕易招惹於我。此等小傷,靜養三日,自當痊癒!”

劉封將二人讓進廳中,叫二人寬心。而後便急切問道:“此次抵禦夏侯惇大軍,那二百騎兵損失幾何?”

第511章 擒徐晃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91章 孫權之謀第305章 捷報第364章 垂釣第360章 抱佛腳第305章 捷報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86章 酒後真言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3章 父子相見第335章 棋逢對手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23章 山窮水盡第210章 初見士燮(第一更)第85章 尚有一事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107章 曹丞相第70章 連環之計第31章 浴血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37章 凱旋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151章 齊頭並進第364章 垂釣第279章 服衆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308章 不同的境遇第63章 探虛實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242章 生擒活捉第173章 智取第308章 不同的境遇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176章 拔寨第276章 踏上歸途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340章 嶄露頭角的司馬懿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85章 尚有一事第416章 野心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114章 層層揭開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71章 捷足先登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107章 曹丞相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98章 灌醉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134章 巧取第376章 僵局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90章 以誠相待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295章 再見周瑜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334章 初爲人父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97章 萬事俱備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72章 暫且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