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蓬勃發展

劉封助劉備除了劉琦之事,雖只有二人知曉,但劉琦許久未回夏口,劉琦家小便多有問起此事,讓劉封未能想到的是,劉備竟授意關羽對劉琦家小言道劉琦最後乃是出現在劉封府中,劉琦現在何處,唯有劉封可能知曉。

如此一來,劉琦之妻與其幼子竟到了江陵苦苦哀求劉封,劉封不能據實相告,乾脆爲其在江陵置辦了一座院落,只言劉琦遠在他鄉,劉琦妻子見劉封對其十分善待,久而久之便不再相問,只是在江陵城中安穩度日。

經由此事,劉封對劉備更是十分失望,劉琦對劉備一直以叔父相稱,縱使劉表身爲荊州牧之時亦是敬重萬分,而劉備此番竟默許劉封暗殺劉琦,並且事後推到劉封身上,雖說劉封向劉備提出此計乃實則是爲救下劉琦,但計策成功之時,亦是劉封對劉備失望之始。

在劉封心中,劉備對於其有恩的劉琦尚且如此,日後若是劉封威脅到了劉禪地位,縱使他過往有天下功績,亦是免不了殺身之禍。

至此,劉封心中已然是與劉備諸葛亮之流漸行漸遠,他本以爲憑藉義子之身,不世之功,能夠讓劉備如親子一般待他,但事到如今,他心中方纔明瞭,這等事斷然不會發生在他身上,漢末亂世,嫡庶尚且有別,又何況他這被稱爲螟蛉的義子?唯有未雨綢繆,纔不至於到時太過悽慘。

於是,劉封安下心來,專心治理南郡諸事,並且在江陵招兵買馬,並不時與其二位夫人在荊州之地往來遊玩,劉備與諸葛亮看在眼中,皆是對劉封這番表現十分滿意。

但讓諸葛亮頗有些意外的是,之前他在劉封親兵之中收買的那個英勇善戰之人,自赤壁後便並未向其回報,雖心中有些不安,但無大事不必來報,卻又是諸葛亮親自說出之語,於是諸葛亮只能當做劉封並無異動,但內心深處卻並未對劉封有所放鬆。

草長鶯飛之下,半年轉瞬即逝,劉備用這半年時日,已然是將荊州之地牢牢掌控,並積極招兵買馬,因荊州本就富庶,劉表在時又不喜征戰,加之劉備在荊州名望甚高,當地鄉紳富豪皆是慷慨解囊,以助劉備擴充軍資之用,到如今,劉備只襄陽一處便有不下五萬人馬,加之各個郡縣所徵之兵,至少可湊齊十五萬之數,較之赤壁交戰之前,變化可謂天翻地覆。

而劉封此時,乍看之下依舊如之前一般,麾下僅有一千五百親兵駐紮在江陵城中,並且不時操練陣法,除這一千五百人武器全部換成長刀之外,並無甚變化。

但若言在實處,劉封這半年間,發展並不比劉備差了許多,單說這一千五百親兵,劉封自信一旦到了戰場之上,足可以力敵萬人,甚至更多,只因這半年之中不但將其兵器全部替換成了那百鍊鋼刀,更是教習了其不下二十套對敵陣法,不論是何兵種,這一千五百親兵皆不懼怕。

一月之前,劉封已然將這一千五百親兵取名飛羽衛,由魏延任其都督,黎闖任其副都督,言明日後若有擴張,亦不可超過三千之數,劉封在何處,飛羽衛便在何處。這些細情,劉備與諸葛亮自是不知。

而在不遠處南郡與長沙兩郡相交之地崇山峻嶺之中,樹木環繞之下亦是有着一片不爲人知的土地,這片土地之上,由半年前的數百人在此操練,漸漸愈發多了起來,到如今已然有了五千之數,正是劉封着徐庶與黃忠在長沙暗中招募之精兵。

這五千人馬,多由黃忠教習,這半年之間,亦是戰力不俗,雖與飛羽衛仍有不小差距,但此乃是劉封所留後備力量,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出手,一旦這支大軍出動,劉封這些時日的謀劃,也盡皆露出了馬腳,這自然不是劉封此時便可以想象之事。

這一日,五千人馬依舊在山中演練,山中卻來了一行身着平凡百姓服飾之人,爲首者正是劉封,身後三人,分別是龐統,徐庶與黃忠,這乃是劉封半年之中第二次來到此地,雖其心中對這五千軍士十分看重,但若是時常偷偷離了江陵,難保不會被劉備與諸葛亮看出端倪,而此次帶領龐統前來,則是因其收到了一重要消息,須得與徐庶好好商議,好知日後如何發展。

“子威雖已隱忍半年有餘,但此時尚且不是將這隊人馬面世之時,何事須得我三人齊來?”徐庶對於劉封此番急匆匆將其與黃忠召至此地頗有些驚訝,剛一坐定便問道。

“元直有所不知,此番劉皇叔得了益州劉璋書信,劉璋爲北據漢中張魯,竟意欲邀劉皇叔率軍西進,助其共破張魯,想來此番西征已是不可避免,我與子威料定,三月之內,劉皇叔必定起兵,到時子威定會隨軍前往,我等在荊州如何行事,還要早做打算……”

未等劉封出言,龐統便先將此事向徐庶說了一遍,徐庶聽罷,面上滿是不解之情,問道:“劉璋盤踞益州多年,且益州之地並未漢中張魯所能吞併,何必求劉皇叔率軍協助,此並非驅虎吞狼之計,實乃是引狼入室之舉!”

劉封見徐庶一語道破天機,不由得淡然一笑,道:“此事諸葛亮想來已然籌劃了數月,自得荊州,諸葛亮便與益州張鬆過往甚爲密切,張松本爲追名逐利,不甘平庸之人,那劉璋又是劉焉幼子,性情懦弱,張魯本依附劉焉,見劉璋如此性情定然對其不敬,更兼曹操不時有徵伐漢中之心,內憂外患之下,劉璋又如何能夠看清形勢?”

“似如此,益州之地落入皇叔手中乃是早晚之事,我等在荊州這纔剛有些實力,子威數月後若隨皇叔前去益州,荊州形勢一旦有變,對我等並未有利之事……”

徐庶此言,顯然頗有幾分道理,一旦劉備遠征益州,定會留一大將守衛荊州,但此人卻絕不可能是劉封。

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377章 終親往第66章 斬使立威第337章 後手第40章 打頭陣第67章 點將出徵第340章 嶄露頭角的司馬懿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566章 大殺器第271章 親身犯險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152章 長沙密會第7章 收編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521章 假傳將令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34章 戰神揚威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315章 喜訊第319章 分羹無望第18章 戰後風波第210章 初見士燮(第一更)第344章 空城計第3章 父子相見第527章 論江東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59章 再得伊人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242章 生擒活捉第551章 重量級的疑兵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421章 長驅直入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317章 風暴第68章 江上交鋒第88章 再相見第359章 勢如破竹的諸葛亮第529章 神秘的書信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167章 痛處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406章 潁川迷局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78章 脫離第344章 空城計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102章 戰況第91章 孫權之謀第403章 星星之火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64章 一拍即合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46章 前路多艱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508章 變數第557章 劉封的真正實力第23章 山窮水盡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343章 親征襄陽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500章 鄧艾的堅守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255章 暗中出手第41章 大軍又至第430章 夜色驚魂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56章 無心插柳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236章 逃脫(第二更)第31章 浴血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47章 橫生枝節第57章 半日之緣第45章 出使江東第185章 劃地爲疆第48章 守城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