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獻圖

“以半年爲期限,似這等戰力人馬,規模需得上萬纔可,且不可濫竽充數,依舊只要這等精壯之軍,武器裝備,皆要配備完整,不知元直與漢升老將軍能否達到?”

黃忠與徐庶聽罷面面相覷,只因能在半年之中神不知鬼不覺訓練出這五千精兵,在二人看來已然是足以爲之驕傲,本以爲劉封短期內並不會要求擴充軍力,卻不想劉封並不滿足於此。

這五千軍士,個個弓馬純熟,乃是以一敵十之軍,劉封卻依舊咬定萬人之數,就算是鎮守夏口的關羽,其麾下親兵也不過是兩千本部校刀手而已,其餘皆是劉備所派平凡軍士,劉封之雄心由此便可見一斑。

“我等定當盡心竭力,但不知子威要這一萬兵馬卻是爲何,五千人馬在此日日操練,若想隱瞞行蹤已然是十分困難之事,若是將人數發展爲一萬,怕是有被有心人發覺之險……”徐庶雖一口答應了下來,但卻也提出了質疑,發展一萬精兵並非難事,難的是這一萬精兵不能教任何無關之人發覺。

“當其足了一萬之數時,便不必在這崇山峻嶺之中隱匿行跡,這等虎狼之師,若不教人見識一番,豈不白白在這亂世之中做了一回軍士?”

二人聽罷,便不再多言,劉封這一步步走來,將諸多事情佈置的井井有條,每一步皆有其深意,他不想說,徐庶自然也不能強求,他的心思,已然放在瞭如何在半年之間將這餘下五千軍士籌措完畢之上。他心中隱隱發覺,劉封所定這時間,大概正是劉備發兵益州之時。

此間事情已了,劉封便匆匆與龐統返回了江陵城中,他心知值此臨近發兵之際,劉備隨時都有可能將其召入襄陽城中整裝待發,乃是最馬虎不得之際。

果然,在劉封返回江陵城中僅半月後,便得了劉備徵召,除關羽外,將張飛,徐庶與趙雲亦召進了襄陽,前來送信之人有言,益州張鬆自許昌迴歸CD途中被劉備與諸葛亮請入襄陽,召劉封等人前去乃是爲了作陪。

劉封聞言,心中便略知一二,因其與曹植幾乎每月皆有書信往來,前次書信之中劉封便詢問曹植益州與漢中之事,數日前得了回信,曹植便有言益州使者張鬆,前來拜會曹操,在驛館之中已然等候多日,曹操不願與其相見,只將其晾在驛館之中。

此番張鬆既然能來襄陽,便說明其並未在曹操面前討得些許好處,加之原本此人便與諸葛亮暗中有些往來,這纔到了劉備處,劉封深知張鬆此人定是左右搖擺之人,諸葛亮能得與其來往,必定是以重利誘之,此番之所以將衆人盡皆召入襄陽,想來亦是爲了震懾這張鬆,逼其投入劉備麾下。

果然,待劉封入了襄陽,劉備便遣其與趙雲張飛等人日日宴請張鬆,並與其說起衆人往日重重功績,如何殺得曹操人仰馬翻,倉皇逃竄,直將張鬆唬的瑟瑟發抖方纔作罷。

似此番足足宴請了張鬆五日,這一日劉備與諸葛亮盡皆出席,酒過三巡,劉備長嘆一聲,言道此番荊州乃是自孫權手中借得,如今其實則並無棲身之所,寄人籬下,頗爲艱難云云。

張鬆此人八面玲瓏,怎能聽不出劉備話中之意,在席間思索片刻,便是離席跪拜在地,向劉備以及席間衆人言道:“劉璋何德何能,不過從其父手中接過益州牧之職,區區張魯,竟不能敵,益州沃野萬里,戶口數百萬,當爲有德者居之,鬆與益州摯友法正,孟達三人,早聞劉皇叔仁義之名,已然做了打算,欲將益州拱手送於劉皇叔,今日之後,鬆便在劉皇叔麾下效命,劉皇叔之命,鬆無不盡力爲之!”

劉備等的便是此言,但此時卻是一副驚訝之態,連連擺手道:“子喬何處此言,吾與劉季玉乃是同宗同族,又怎能忍心奪其基業?子喬此言,莫不是醉話?”

事到如今,張鬆又怎能相信這同宗同族之語,心知劉備口出此言,只是試探其是否當真能對劉備有所幫助,張鬆在劉璋麾下只是一別駕,更兼身材矮小,面容醜陋,若非如此,亦不會赤壁之戰前後兩次到許昌意欲助劉璋與曹操交好,皆被曹操百般羞辱。

“皇叔有所不知,鬆此番前去許昌面見曹操,曹操對劉璋甚爲不耐,直言不日便要出兵,將張魯與劉璋盡皆覆滅,皇叔若不趁此劉璋修書相邀之際率軍前去,恐爲曹操捷足先登,到那時悔之晚矣!”

“哦?竟有此事?那曹操實乃是竊國之賊,益州之地,萬萬不可落入其手中,似如此,吾便應了劉季玉之邀也並無不可,但人盡皆知,蜀中之地,道阻且長,恐並非數日便可到達……”

劉備說到此處,輕輕一撫長鬚,看向張鬆,張鬆哪能不知劉備心意,當下高聲道:“鬆知皇叔此去頗爲艱險,故來此之時已然將益州種種艱險,盡皆寫於此圖之上,皇叔得了此圖,益州無處去不得,縱然明日出兵,亦是並無險阻!”

張鬆說罷,便就地在其衣袖之中抽出一卷圖畫,劉備見之眼前一亮,忙命下人將那圖卷呈到案上,一看之下,只見蜀中山川地理,路程遠近,甚至府庫錢糧,駐軍多少,盡皆有所體現,不由得心中大喜。益州本就是易守難攻之地,劉備雖得了劉璋書信,但亦是不願貿然率軍前往,到時一旦事有變故,很可能無法打開局面,如今得了此圖,這諸多事宜便盡皆得到了解決。

“既然如此,此番前去助劉季玉抵禦那漢中張魯,吾定會一舉勝之!子喬只管前去稟告劉季玉,待吾整頓兵馬,將荊州佈防妥當便可前去相助!”

此番酒宴結束,劉備便將張鬆遣回了益州,張鬆乃是賣主求榮之輩,曹操出兵赤壁之前,其便前去拜會,未得善果,此番又去,曹操依舊不願相見,這纔將這本欲獻與曹操之圖獻給了劉備,劉備又豈能不知,故劉備只將張鬆當做信使一般,具體事宜,並不想教其知曉。

第34章 戰神揚威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545章 雪上加霜的魏國第32章 救弟第83章 促膝長談第563章 慌亂的曹植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280章 暴怒的消息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93章 孤注一擲第167章 痛處第226章 另有玄機(第二更)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13章 矛盾初現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49章 以戰養戰第350章 得知消息第76章 良將賢臣第277章 得與失第135章 退敵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279章 服衆第77章 反間計成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207章 親自爲使(第一更)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321章 諸葛亮的決心第283章 龐統至第129章 情勢不利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382章 諸葛亮的動作第33章 歸心第185章 劃地爲疆第380章 幕僚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390章 勸說第551章 重量級的疑兵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277章 得與失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13章 矛盾初現第283章 龐統至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277章 得與失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1章 千人守城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71章 捷足先登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11章 救駕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278章 邀戰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135章 退敵第380章 幕僚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89章 再續前緣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566章 大殺器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321章 諸葛亮的決心第278章 邀戰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51章 見於堂前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158章 獻圖第187章 王對王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344章 空城計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83章 促膝長談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48章 守城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