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拒絕

“如何露出獠牙,纔是此時關鍵,子威需得說出一條諸葛亮無可辯駁之計,方能教劉皇叔甘心採納。”

“到時可行三條計策,上計爲使精兵星夜奔襲CD,直搗黃龍;中計爲詐取涪城,斬殺守將;下計爲退回荊州,再徐徐圖之。元直以爲,這三條計策,該當如何?”

徐庶聽罷,面上便露出豁然之情,笑言道:“士元先生所出,實乃是一條計策,又何來三條計策之說?子威將此計說出,定然可保那飛羽衛無憂!依照劉皇叔性情,劉璋與其乃是同宗同源,故絕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前去奔襲CD,如此便回荊州,日後再想取益州便難了,況其野心已被衆人知曉,曹操定會趁機先奪漢中,到時便失了先機,故而只有那詐取涪城尚可一試。”

徐庶一針見血,將龐統所言之計其中厲害盡皆說出,劉封聽罷亦是微微頷首,這等計策,縱然是諸葛亮亦是很難質疑。但劉封略一思量,便又出言道:“父親此番若得益州,必會直取漢中,到時荊州之地又當如何守之?依吾之見,孫權必不會甘心龜縮在江東之地,若荊州精兵盡去,恐其有所異動。長沙乃是我等根基所在,不可教其撼動分毫!”

龐統與徐庶聞言對視一眼,而後龐統銀牙一咬,湊到劉封耳旁言道:“將軍可否聽吾一言,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劉皇叔率衆軍前往益州,荊州正是空虛之時,既然孫權有意取之,我等又怎能無動於衷,不如我與元直留在荊州,到時以元直之名揭竿而起,將荊州收入囊中便罷!那數郡皆無大將,想來亦無甚難度,劉皇叔一旦得知此事,將軍再請命前來收復,到時荊州之地,便爲我等所有,再圖交州,以爲根基,而後滅江東,緩緩北進,則大業可成!”

劉封聞言再看向徐庶,徐庶亦是一般表情,劉封早已看出這半年間二人雖爲其多有籌謀,但在龐統這等大才眼中,劉封發展實是有些緩慢,且以義子之身,若要建功立業勢必不能久居人下受此等打壓,如今有此機緣,在二人心中自然是大展拳腳之時。

龐統之言,自然是句句珠璣,若真如龐統所言那般,劉封不出兩年即可坐擁荊州,交州,在過數年,南方之地,皆可圖之。

劉封心中何嘗不想如此,但卻生生壓下了贊同之言,微微搖頭,言道:“士元先生雖言之有理,但恕封不能如此……”

劉封之所以拒絕此事,自然並非是因爲那些個所謂的忠孝之虛名,那些不過是弱小者的諸多借口之一罷了,當今亂世,所要依靠的,唯有實力而已,且劉備自從趁赤壁之戰得了荊州,此時已然是正式躋身於一方霸主之中,劉封早已發覺其成了玩弄權術之輩,劉琦之事,便是前車之鑑。

但縱使如此,劉封卻是依舊不願此時便揭竿而起,在他心中,要做,那便要有充足的理由,強橫無比的實力,再以雷霆萬鈞之勢崛起,方能夠一舉成功,不然縱使暫時得了這兩州之地,兵將不足也是難以守衛劉封兩世爲人,心性已非昔日可比,他深知,更好的機會,一定會出現在隱忍和等待之中,並且多半不會太遠。

龐統與徐庶相互一眼,皆是苦笑起來,但隨即抱拳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助子威保全這忠孝之名也罷!”

此番未能勸動劉封,乃是二人心中早已料到之事,二人跟隨劉封已有不少時日,劉封心性二人自然知曉,劉封心中若無逐鹿天下,稱雄中原之志,便不會費勁心力將他們數人聚在身前,故劉封不贊同此事,並非是心中不願如此,不過是因在劉封心中,此時尚且不是最佳時機而已。

經過之前數次事件,二人對劉封審時度勢,運籌帷幄之能皆是心服口服,雖具體制定起計策來劉封比之龐統,徐庶尚且有些差距,但若論及掌控時事,佈局天下,二人無人敢說劉封便不如他。

“士元先生所提之計甚好,待得父親發兵益州,封定將此計奉上!”

劉封見二人並未對其有何不滿之情,心中方纔鬆了口氣,一臉笑意誇讚了龐統一句,便將此前之言揭了過去,劉封可不想二人再出言相勸,只因其心中所想,實與二人一般,若二人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劉封並不能保證其就下了決心答應二人,畢竟坐擁荊州,交州二地,對劉封之誘惑算得上是十分大的,到那時,他便也可算做是這中原大地上的一方諸侯了。

劉封此來,一則是教徐庶等人知曉劉備意欲發兵益州之事,二則是查看此處的五千人馬這些時日進展如何,畢竟劉備一旦率軍出了荊州,荊州之內一旦發生變故,危及劉封在荊州所建根基,這五千人馬勢必會出擊迎敵。

幾人商議完畢,劉封便着黃忠將人馬集結起來,劉封登高一望,只見這五千精兵幾乎皆是二十餘歲壯年模樣,既無老弱,亦無幼小,個個身材健碩,精神飽滿。

見此情形,劉封不禁心中暗喜,長沙一郡之地兵源並不多,能夠湊齊五千如此精兵,足見黃忠與徐庶二人在此事上用了不少心力,這五千人馬,若是以逸待勞,無心算有心之下,劉封相信縱使面對數萬之敵亦是不懼。

早在將徐庶派往長沙之時,劉封便囑託其定要實行精兵之策,便是兵貴精不貴多,如此所餘糧餉可將其戰力提升不少。

加之劉封命徐庶在之前那些鐵匠基礎之上又蒐羅了不少長沙與南郡鐵匠加入進來,組成匠人營,連同製作皮甲的裁縫,暗藏在長沙的匠人營已然有不下三百匠人,鐵匠便有兩百餘人,以百鍊鋼打造飛羽衛以及這五千人之兵器鎧甲,產能已是足夠。

正因這些舉措,這五千精兵方能以如此姿態出現在劉封面前,劉封看罷,將黃忠誇讚一番後,卻又是向黃忠與徐庶拋出一難題。

第9章 策馬送計第299章 行動第15章 智計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536章 晴天霹靂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517章 霹靂車第92章 緊鑼密鼓第141章 搶先一步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508章 變數第222章 前路兇險(第三更)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299章 行動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364章 垂釣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9章 策馬送計第21章 以退爲進第64章 一拍即合第20章 公子劉琦第49章 救美第32章 救弟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95章 金口玉言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340章 嶄露頭角的司馬懿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28章 一年之約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113章 面見曹植第52章 辯駁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99章 出逃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390章 勸說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第61章 公瑾之邀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227章 碾壓(第一更)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278章 邀戰第421章 長驅直入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475章 羣策羣力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59章 再得伊人第91章 孫權之謀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146章 發難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34章 戰神揚威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337章 後手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527章 論江東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377章 終親往第85章 尚有一事第4章 賜字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22章 大軍壓境第375章 止住損失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487章 司馬懿的連環計第41章 大軍又至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51章 見於堂前第566章 大殺器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349章 影衛初現第3章 父子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