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度遼將軍

衆所周知,北方遊牧民族對於中原農耕民族的劫掠滋擾就從來沒有中斷過。

尤其是最北邊的幽、並、涼、雍等地,百姓們除了要在冬天抵禦嚴寒,還要防備時不時會冒出來的強盜。

不過,大多數遊牧民族南下劫掠會發生在冬春之際,此時遊牧民族缺糧少食,便會到看上去比他們富裕的漢人鄰居那裡順些東西,若是漢人不配合,便會用刀弓說話。

然而,建安六年春夏,幽州鮮卑、烏桓等胡族十分反常地連連南下侵擾,足跡遍及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各沿邊郡縣,即便是廣陽、涿郡等靠南的郡縣也不能避免。

幽州刺史袁熙命令麾下兵將還擊,然而卻收效甚微,往往派去阻截的兵馬還沒趕到,胡人便已經驅趕着搶掠來的物資人口遠去,只留下一個個飽受殘害的裡聚。

對於異常囂張的胡人,袁熙自然咽不下這口氣,於是親領手中兵馬,出廣陽,入上谷,欲要追擊一股胡人大部隊。

不料在居庸以北的山谷裡,卻遭到胡人的伏擊,面對有備而來的胡人,幽州兵雖奮力抵抗仍無濟於事。

在付出了數千兵馬的代價後,袁熙才帶人逃回了軍都山上的居庸關。

得勝後的胡人愈發囂張,分散劫掠各地,而袁熙遭逢大敗後竟不能制。

當袁熙迴轉薊縣,向各郡發文,要求各郡出兵一起應對胡人時,卻只有西邊的涿郡、代郡、上谷郡迴文響應,而東邊的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卻絲毫沒有反應。

如今的漁陽太守是郡人鮮于輔,其人曾是大司馬幽州牧劉虞手下從事,因劉虞之死起兵與公孫瓚交戰。

然而,在公孫瓚敗亡後,卻沒有投靠曾經並肩作戰的袁紹,而是在長史田豫的勸說下隔開袁紹向曹操示好。

曹操對此大爲欣慰,授予鮮于輔建忠將軍,都督幽州六郡,堪稱是與袁紹所署的幽州刺史袁熙作對。

袁紹聽聞後自然是氣炸了肺,奈何當時急於南下征討,沒工夫去處置尚沒有公然與袁紹作對的鮮于輔。

官渡之戰時,鮮于輔更是暗中沿着海岸邊前往曹營拜謁,深受曹操禮遇,再拜左度遼將軍,封南昌亭侯。

此事鮮于輔雖然做得隱秘,潛回到漁陽後還準備悶聲發大財,繼續首鼠兩端。

不過有人卻不會爲其保密,在有心人的透露下,這項任命也傳入了袁紹、袁熙父子的耳中。

袁氏父子自然目鮮于輔爲眼中釘肉中刺,尤其是袁熙,對於近在咫尺的鮮于輔恨得牙癢癢。

鮮于輔對袁熙的命令本就陽奉陰違,這一回更是連樣子都懶得做,還把袁熙的使者截下,不讓他們去到更東的右北平、遼西二地。

袁熙得知後差一點就帶兵去漁陽與鮮于輔分說一番,好在手下幕僚拼命勸止這才作罷。

而事情怪就怪在,此番胡人南下劫掠騷擾,以東邊的廣陽、上谷、代郡損失最爲慘重,抵禦更廣的漁陽、右北平、遼西卻情況尚且可以接受。

這詭異的情況要提到幽州地區另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廣陽人閻柔。

閻柔的身世也堪稱勵志,他小時候被南下劫掠的胡人給劫走。

但來到胡人部落後,卻一番摸爬滾打,得到了胡人的信任和敬重。

在劉虞與公孫瓚相愛相殺的時候,閻柔得到鮮卑人的支持,殺了烏丸校尉邢舉,佔據了寧城。

其後,閻柔又帶着胡騎與劉虞的屬下鮮于輔、齊周、鮮于銀等人合兵攻打公孫瓚,大敗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

閻柔有胡人支持,實力強大到連袁紹都默認了他烏桓司馬的地位,以控御北方胡人。

然而閻柔與鮮于輔一樣,都更看好奉天子的曹操,更拜託鮮于輔一同上表稱臣,曹操也大筆一揮直接授了護烏桓校尉。

嗯,有權人的手筆就是如此樸實無華,且枯燥。

閻柔與鮮于輔是爲曹操安排在幽州牽制袁紹的棋子,此番大反常態在春夏時候南下劫掠,絕對蘊藏着某種陰謀。

袁熙雖然知道在此事上的處置不漂亮,很不願意告知鄴城,然而他也知道事情若是再發展下去,別說東邊的三郡,便是西邊的三郡也將失去掌握。

不得已之下,便寫來了求援信,信中自然是把所有的責任盡數推諉到鮮于輔、閻柔,以及萬惡的鮮卑、烏桓人身上。

正在聽殿中衆臣僚商議的袁紹聞報心頭大怒,把文書直接一丟,命侍從讀給衆人聽。

衆臣僚一聽也是大驚失色,沒料到幽州的局勢竟然如此敗壞。

幽州與冀州、青州、幷州不同,乃是從死敵公孫瓚手中奪來,迄今不過兩年時間而已,統治基礎並不牢固,又有鮮于輔、閻柔等人掣肘,若是放任不理,絕對會有失去控制的風險。

衆臣僚馬上從論功轉變爲議論如何應對幽州危機。

有說發南皮、河間、博陵、安平等兵馬支援。

有說舉重兵拿下鮮于輔、閻柔。

當然,也有持安撫論調,認爲不宜多生事端。

這時候,不知道哪個小機靈鬼突然冒出來一句“顯奕公子於此事處置失當,不若以顏立善代之,技能酬其功,又能挾新勝之威以威服宵小。”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安靜了下來。

不得不說,此人的主意還真特麼的妙,簡直一舉兩得,不過卻忽略了袁大將軍的感受,讓袁大將軍撤下自己兒子,換顏良做幽州刺史,這不是赤果果的打臉嗎?

衆臣僚都不敢輕易接話,而那小機靈鬼也彷彿察覺失言,戰戰兢兢不敢再言。

主座上的袁紹的更是鐵青着臉,任誰都看得出他滿腔不快。

在這種尷尬的時刻,還需要level夠高的人出來解場。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逢紀出列道:“僕以爲,北地胡兒素來無信義可言,南下劫掠亦屬尋常,非爲顯奕公子之失也。”

此言一出堪稱是幫袁紹、袁熙父子解圍,其餘臣僚忙附和呼應,場面頓時和緩了不少。

袁紹也道:“然放任胡兒劫掠幽州郡縣,亦不可接受,元圖有何對策?”

逢紀道:“顯奕公子亦言,此番胡兒南侵,概是鮮于輔、閻柔等人暗中作祟,若能除此二患,無內賊呼應,胡兒亦不能爲亂也。”

袁紹聽得連連頷首,此二人繞開自己向曹阿瞞拋媚眼,早就上了他的黑名單。

袁紹道:“誠然,元圖以爲,當往援顯奕,令其擊破鮮于輔、閻柔二賊?可顯奕新敗,若要除此二賊,並少則無濟於事,兵多則難以調度,卻是兩難。”

逢紀道:“僕卻有一些未經深思的淺見,不知當不當講。”

袁紹道:“元圖但言無妨。”

逢紀道:“二賊中,閻柔性如胡虜,並不足慮,而鮮于輔世爲漁陽冠族,受郡人所重,又得曹賊所授僞職,實乃心腹大患。”

“曹賊先授其建忠將軍,都督幽州六郡,封列侯,又拜左度遼將軍,是爲鮮于之所恃憑。明公不妨拜一度遼將軍,以真討僞,以正視聽。”

袁紹聞言也是默然,逢紀雖然沒明指拜誰爲度遼將軍,但既有能力以真討僞的,又有資格擔任的,好似也就那一個,加上此人方立大功,也需封賞。

殿內明白人可不少,田豐、辛評等人早就從逢紀提出拜一度遼將軍時,便知道其意指何人,此刻也跟着附和起來。

殿中武臣之首的淳于瓊反應比田豐、辛評稍遲,但一轉眼就想明白了此中關竅。

若是顏良得拜度遼將軍,可實打實的是河北四州除開袁紹之外的武將之首。

放在官渡大戰前淳于瓊肯定倚老賣老看不得被人朝過,不過顏良如今對他有活命、挽救仕途兩重恩遇,其後又對他多有禮遇,他當然不會從中作梗,便也附和起來。

領頭的文武臣僚都表了態,餘下之人不管是明白的還是不明白的大都從衆附和,一時之間,“以真討僞,以正視聽”的呼聲竟然十分強烈。

袁紹沉默片刻後道:“元圖以爲當拜顏立善?”

逢紀卻並不接話,只答道:“選賢任能自有明公直斷,下吏不敢置喙。”

袁紹道:“顏立善如今掌常山之政,黑山之患尚未完全平息,若拜度遼,又將以何人接替?”

衆人從袁紹的話風裡聽出來他似乎已經接受了任命顏良爲度遼將軍的建議,又聽聞常山相的位置要空出來,不少人大爲意動。

正當有人打算毛遂自薦的時候,別駕田豐卻道:“如今賊首張燕雖已伏誅,然茫茫大山中餘下的賊寇仍不在少數,若另選他將他兵往剿,定是大費周折。”

“下吏以爲,曩昔度遼將軍常駐五原柏曼,如今卻是爲了對付幽州之患,再駐紮在柏曼有失妥當。不若令顏立善仍領常山,以爲屯駐之地,更使其熟悉黑山谷地的部衆可以繼續剿滅餘賊。”

“至於幽州之事,可責顏立善分出一部兵馬,會同南皮、河間、博陵、中山等地兵馬一同往援,令其暫時節制可也。”

若真如袁紹之意,收顏良常山軍政之權轉拜度遼將軍便成了明升暗降,畢竟度遼將軍的頭銜還是空的,若無屯駐的根據地,便如同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比起逢紀而言,田豐不愧是什麼都敢說,察覺到袁紹的心思後立刻出言勸阻,以免真個做出這般決定後導致袁紹與顏良之間將帥失和。

有了田豐頂在前邊,逢紀也附和道:“僕以爲,別駕之言誠爲良策。”

辛評、淳于瓊等人也跟着附議。

袁紹這才發現,自己對於收顏良之權的心思是不是太過明顯了,以至於衆人都不贊成。

袁紹思忖片刻後道:“既然衆卿都持此論,那便表拜顏良度遼將軍,領常山如故,令其分兵一半北上幽州助顯奕平亂。”

“另發南皮、河間、安平、博陵、中山各地郡國兵一併往援。子經,你麾下烏桓突騎多是幽州人氏,也帶去協助顯奕吧!”

最終,袁紹還是作出了個看似十分扯皮的決定,雖然拜顏良爲度遼將軍,令其出兵北上,但並未明說此次平亂到底以顏良主導還是以袁熙主導。

最後更安排手下親信牽招帶烏桓突騎前往,不過只是說協助袁熙,此中私心不言自明。

對於袁紹這夾纏不清的安排,衆臣僚卻也沒有合適的理由反駁,只有田豐還待再言,但卻被身旁的辛評扯了扯袖子勸止。

殿議之後,出了大將軍府邸,田豐才問道:“仲治方纔爲何勸止我進言?須知令出多門乃用兵大忌,既令顏立善領兵平亂,便當由其節制諸路兵馬,不然恐怕還未與亂軍開戰,自身便亂作一團。”

辛評淡然道:“元皓兄能看出來,大將軍便看不出來麼?袁顯奕終是明公之子,總需給他留下幾分面子。且顏立善建功太多,亦非美事,有袁顯奕等人分擔一些,纔不至於爲人所忌。”

田豐嘆道:“我只怕多方掣肘,誤了正事啊!”

辛評卻是呵呵一笑道:“元皓兄卻是多慮了,顏立善每每總有驚天之舉,白馬、官渡時郭公則便試圖掣肘,其人如今何在?剿滅黑山時高元才又暗存私心,可結果如何?與其擔心顏立善,倒不如擔心袁顯奕會否自尋沒趣吧!”

田豐聞言也是莞爾,他如今也已經知道當初顏良爲了營救自己而作的那冊陰陽陳言,嘴上雖然不說,但心底對顏良也是佩服的。

田豐道:“顏立善此人貌似勇猛而實有七巧玲瓏心,若袁顯奕心存雜念,倒真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辛評點點頭,又打量了一眼四下無人,才說道:“此事既然已成定數,便毋須我等擔心。眼下大將軍身體抱恙,卻始終不能定下正嗣,實乃我等當首先考量之事也!”

田豐聞言也是十分警惕,觀察了下左近後低聲道:“仲治又要爲大公子作說客麼?我早有言不願涉及此事。”

辛評道:“此事終究不可避免,元皓兄又何必諱言?”

田豐卻不願多搭腔,只是搖搖頭拱拱手徑自離去。

辛評見狀也只得發出一聲長嘆,無奈離去。

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214章 回鄉第395章 長槊如林第57章 一逃又一追第58章 曹操的煩惱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70章 義陽少年魏文長第31章 魔改鹿車第450章 觀其言而察其行第76章 興師問罪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250章 解圍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466章 相爲情顛倒第397章 螻蟻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492章 反殺第597章 心懷天下第427章 誘餌第235章 北方有佳人第302章 人才難覓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76章 興師問罪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539章 此子斷不可留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561章 高邑侯第309章 孤女飄零第354章 龐德公的廳堂第361章 八卦傳統第404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4章 聯保連坐(慶祝簽約成功)第27章 城裡城外俱是大漢子民第581章 “刺”客?第386章 虎尾寨第43章 各顯身手第101章 決戰當在官渡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59章 將爲兵之膽第260章 難產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349章 學以致用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429章 山下鏖戰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402章 塵埃落定第415章 招撫第35章 沉痾難起第417章 幷州羣臣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54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85章 藥莊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50章 固辭東郡第273章 泜陽亭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28章 城外來客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580章 春華絕情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38章 城門告破第378章 踢毽子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497章 伏兵連環第23章 三個人三句話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216章 賞雪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200章 痛斥郭圖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531章 牽招與棋子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207章 思鄉少年第149章 新到貨的小鮮肉第349章 學以致用第544章 破虜障第208章 刺客侯第31章 魔改鹿車第279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529章 勸說第16章 走一步看一步吧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32章 隨手挖坑巧取豪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