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人才選用

顏良被表拜爲度遼將軍的好處多多,不勝枚舉。

首先,他原先擔任的軍職是討逆將軍,屬於不常置的雜號將軍,秩比二千石,與秩二千石的太守、國相相比要低上半級。

然而度遼將軍卻是常置名號的將軍,秩二千石,與郡國守相同,且權職尤重,理論上可以管轄所有幽並地區的邊防事務,臨時調動指揮所有營兵、郡國兵馬。

度遼將軍作爲常置將軍,就正大光明地擁有了開府建牙的權限,其下可以置多部兵馬,各以校尉、軍司馬領兵,除此之外,還能置長史,從事中郎等文職。

長史相當於度遼將軍的大管家,署理所有文職事務。

從事中郎則相當於參謀官。

既然手裡權限提升,且鄴城還發來對於此前戰事中各有功將士的升遷令,顏良也就老實不客氣,把度遼將軍府的架子搭了起來,作爲對跟隨他多時的將士、掾吏們的升賞。

從鄴城發來的升賞令中,張斐、隗冉、顏枚被升爲校尉,昌琦、仲棟升司馬,不過顏良麾下軍制早有不同,此五人原先就擔任營督,這回也不過是秩祿上的調整,本職不變。

度遼將軍長史一任,顏良還是屬意張斐來兼任,此等文職工作向來是張斐所長,其資歷也足夠。

原先的右司馬隗冉升爲左司馬,右司馬的位置則由資歷最老的昌琦補上。

至於顏枚、仲棟各安原任,並不另署職務。

從事中郎從員額來說可以署任二人,顏良首先就想到了辛儒。

作爲軍謀掾的辛儒在這段時間裡的表現上佳,爲剿滅張燕建下大功,正可用此美職籌功。

不過另外一個員額顏良卻並沒有任命,他心裡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不過那人如今還並未完全爲自己所用,還需再試探試探。

軍中的其他調整還有,衛恂從石邑營第一曲副軍候正式轉正。

石邑營第二曲軍候蘇寧則平調至真定營第一曲擔任軍候。

夏侯衡、仲遐、趙霄、公孫壽各從屯長升副軍候等等。

根據袁紹的要求,顏良將分兵前往幽州協助平亂,那顏良就不得不考慮他離開常山之後的種種安排。

原先他人在常山,自信不會有任何人敢於不長眼跳出來搗亂,但他若是離開常山時間一久,難保有些人會生出別樣心思,所以顏良十分果斷地在常山境內做出了大範圍人事調整。

得益於從去年底持續至今的整肅吏治活動,督郵時苗等人在郡中查處了不少貪瀆枉法不堪任事的官吏,更有一些官吏經受不住巨大的壓力主動掛印而去,導致郡中有大把位置出缺。

而顏良到郡大半年裡,政治清明,又在剿賊之事上大建奇功,可謂是如日中天,在人事安排上更無人會表達異議。

原靈壽縣令陳正遷爲元氏縣令,雖然都是千石令,看似平調,但元氏乃是郡治所在,重要性不言而喻。

陳正本人又是職方掾,負責情報工作,正可作爲顏良離開之後,對於常山首縣的一層強力保障。

原先擔任五官掾的趙國人劉劭,被任命爲高邑縣令。

高邑作爲原先的冀州州治,與鉅鹿郡治廮陶縣接壤,乃是南下門戶,地位舉足輕重,如今爲高邑營駐地。

劉劭在與趙國國相陰夔的聯絡中出力甚多,又在文教方面頗有建樹,其人也較爲年長,出任高邑縣令也是衆望所歸。

空缺的五官掾由原文學主事掾張揖接任,所擔任的職事倒是不變,還是興學教化方面。

金曹掾顏佑則被升遷爲真定縣令。

真定是原常山王府駐地,與顏良的家鄉下曲陽相近,同在滹沱水沿岸,又是真定營駐地。

顏良將自己的麼弟顏佑安排在此,其用意自然是要確保家裡的安全。

空出的金曹掾一職由倉曹史沐接任,沐並在倉曹史任上辦事得當,將原先賬目混亂的郡中物資一一釐清,得到顏良的多次嘉獎,堪稱幹吏。

在整肅吏治中出力良多的中部督郵時苗被任命爲靈壽縣令。

靈壽縣中如今情況十分複雜,因爲原來山賊肆虐,許多沿山邊地荒棄。

而賊患消除後,許多地方大族便欲要染指,與各屯田部發生了不少衝突。

加上靈壽又是房山鐵官所在,匯聚了大量礦工苦役,來來往往商旅衆多。

以果然任事著稱的時苗去擔任靈壽縣令,自是最佳選擇。

而接任中部督郵的則是一個出乎意料的人選。

話說顏益從荊州回來後,便有些飄飄然不知所以,以爲自己建了大功,逢人便吹噓,每日裡與人飲宴不斷。

顏良知道後雖能理解年輕人容易膨脹,不過也不得不敲打敲打。

這次任命顏益爲中部督郵,便是要讓他接觸繁雜無比的俗務,讓他清楚認識到自己還有許多不足,還沒到膨脹的時候。

畢軌由主記史正式升爲主記掾。

決曹掾夏侯蘭則因爲辦事得力,有曉習軍法,被調入軍中的軍正系統。

決曹掾的職位則由原議曹史滿維接任。

說到滿維便要說一說他的同鄉仲長統,仲長統雖然成功便成顏良的***,但對於顏良多次徵辟卻先後拒絕,稱不願爲官,唯願遊歷各地,以增長見聞。

有後見之明的顏良知道此人有著書立說的願望,便也不苛求,只是贈予了大批財貨。

在井陘煤礦一事上出力良多的原鄉嗇夫陸康,先是被任命爲金曹史,這次又被升爲水曹掾,協助石邑縣長馬嶽疏浚郡中河道。

倒是功曹張廣、主簿田燦並無變動,這並不是顏良對他二人的工作不認可不重視,而是此二職乃是郡中右職,地位尊崇,顏良特意留下他們倆,以便在他帶兵離開常山後,與長史辛毗協理郡中政務。

當然,除開對於軍政兩邊的現有下屬升遷任用之外,顏良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做,那便是拉攏新加入的人才爲自己所用。

在六山學院建成後,常山便涌來了兩波大的人才潮。

第一波便是跟隨張臶前來的弟子門生,以幷州與司隸人氏爲主,其中有常林,楊俊,王機、王昶,郭淮、郭配、荀緯、苟靈,浩周、秦壽等等。

第二波便是荊州北上的士人羣,其中有崔鈞、龐統、劉廙、張機、徐庶、石韜、孟建、陳靖、王粲、士孫萌、裴潛、司馬芝、蔡睦、魏延、傅肜、馬鈞等。

中間零散的還有崔林,崔虞,吳質,劉楨等人才來到。

顏良對這些士人不可謂不重視,他在六山學院周邊廣建學舍,免費提供給前來的士人使用,更提供衣食車馬以爲用度。

對於居家前來的士人更是優待備至,可以優先分給田宅,助他們在常山安家立業。

顏良更命手下的官吏們頻繁與這些士人們飲宴唱酬,一來拉近關係,二來潛移默化地把顏良的政治主張,在常山軍政兩道上的施爲展示給士人們看,以吸引他們出仕。

便是顏良本人也多次前往六山學院,與張臶和衆士人、學子們公開暢談國事兵事,談如何能讓天下恢復太平。

在顏良的刻意爲之下,這些士人也受到極大的影響,不少人接受了顏良的徵辟表舉,在常山爲吏。

常林與楊俊二人在張臶弟子中最年長,德行最爲人所稱善,顏良分別表二人爲欒城縣令與南行唐縣長。

崔琰的從弟崔林也有才幹,被顏良表舉爲蒲吾縣長。

王粲被表爲元氏縣丞,士孫萌被表爲高邑縣丞,裴潛被表爲真定左尉,司馬芝被表爲九門右尉。

石韜被表爲井陘左尉,孟建被表爲石邑右尉。

荀緯被表爲靈壽縣丞,王機被表爲平棘左尉,浩周被表爲上艾右尉。

其餘如蔡睦、王昶、郭配、劉廙、劉楨、苟靈等人各被闢爲文學掾、議曹掾等清貴職務。

不過其中還是有一些例外,比如天水人秦壽和濟陰人吳質便主動應募爲郡中幕僚,成爲裡軍謀系統的一員。

而顏良最爲重視的人裡,自當屬龐統、徐庶、魏延、郭淮、張機、馬鈞等數人。

張機與樊阿見面之後,二人便成爲了忘年交,一天十二時辰裡,至少有一半時間待在一起。

樊阿對於張機這個小年輕在醫學上的造詣驚歎不已,稱其日後定然能成爲其師華佗一般的天下名醫。

張機則大爲謙謝,連稱不敢比擬神醫華佗,連稱醫學一道如瀚海星雲,至今不過略識一二而已。

顏良自然知曉張仲景的才能,便讓張仲景給樊阿做了副手,一起主持神農學院的醫學教學,以及常山各地醫學院的籌建管理事宜。

而馬鈞則被顏良徵辟爲工曹掾,親自交代他,若是他對於日常所見的各項機械工具類,都可提出改進建議與思路。

還授權馬鈞但凡涉及某項研發所需經費在五萬錢以下的,可毋須批准立刻從郡府請款施行。

若研發經費在五萬錢以上的,則呈送給顏良親自過目定奪。

馬鈞初一聽到這個授權時都嚇了一跳,表示聞所未聞。

他以前爲了鑽研某個物件,大都是自行寫寫畫畫來運算改進方法,對於具體的實施往往慎之又慎,唯恐浪費了人工錢物。

PS:今天來不及寫,差幾百字先代替下,稍後更新。順便一提,這章交代下過場,之後就要去幽州浪了。

左將軍領豫州刺史郡國相守: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滅,污辱至今,永爲世鑑。及臻呂后季年,產祿專政,內兼二軍,外統樑、趙;擅斷萬機,決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內寒心。於是絳侯朱虛興兵奮怒,誅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興隆,光明顯融:此則大臣立權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騰,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民;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犭票狡鋒協,好亂樂禍。幕府董統鷹揚,掃除凶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故遂與操同諮合謀,授以裨師,謂其鷹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輕進易退,傷夷折衄,數喪師徒;幕府輒復分兵命銳,修完補輯,錶行東郡,領兗州刺史,被以虎文,獎蹙威柄,冀獲秦師一克之報。而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故九江太守邊讓,英才俊偉,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論不阿諂;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自是士林憤痛,民怨彌重;一夫奮臂,舉州同聲。故躬破于徐方,地奪於呂布;彷徨東裔,蹈據無所。幕府惟強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捲起徵,金鼓響振,布衆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復其方伯之位:則幕府無德於兗土之民,而有大造於操也。

後會鑾駕返旆,羣虜寇攻。時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離局;故使從事中郎徐勳,就發遣操,使繕修郊廟,翊衛幼主。操便放志:專行脅遷,當御省禁;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臺,專制朝政;爵賞由心,弄戮在口;所愛光五宗,所惡滅三族;羣談者受顯誅,腹議者蒙隱戮;百僚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

故太尉楊彪,典歷二司,享國極位。操因緣眥睚,被以非罪;榜楚參並,五毒備至;觸情任忒,不顧憲綱。又議郎趙彥,忠諫直言,義有可納,是以聖朝含聽,改容加飾。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國。又樑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71章 人心似老二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389章 老槐谷第39章 血肉泥沼第6章 施之以恩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28章 大黃弩第161章 夜劫曹營第422章 張燕託孤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339章 杜令君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6章 施之以恩第480章 分酒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266章 常山錢莊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42章 誤中副車第26章 真小人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565章 誇誇羣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237章 福利彩票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第55章 關羽豈等閒第185章 官渡迷局第190章 于禁之毅重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377章 踏春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274章 禮賢下士第581章 “刺”客?第512章 兵分三路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295章 軍制變革第449章 黑山後事第486章 談判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386章 虎尾寨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164章 貧寒少年發跡史第436章 車輪戰法第148章 戰後處置第96章 嘆世間奸人多當道第253章 殺賊討逆第168章 成陽仲氏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129章 月黑風高第378章 踢毽子第398章 追擊第320章 背水一戰第554章 甜蜜的煩惱第410章 誘之以利第525章 天津港建設計劃第124章 新官上任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88章 逢紀的好意第530章 忠於社稷百姓第216章 賞雪第500章 寧城亂第258章 神射手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311章 黑山大練兵第592章 原來是種馬劇本第384章 進山第244章 比武大會第210章 老袁與小袁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246章 紅紅火火第521章 泉州的價值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