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

少府衙署,楊儀撫琴自娛,只是眉頭不時淺皺。

大將軍已經決定對益州豪強砍一刀,這是朝廷目前減負、開源、節流的巨大舉措,也是當下行之有效的妙招。

可益州人自然無法接受,就連大司農府也有些扛不住這股洶涌潮流。

廢除直百五銖,作爲曾經的發行、鑄造機構,王連領導的大司農府首當其衝;然後是實際治理益州的丞相府。

現在不僅要把丞相架到火上烤,也要把王連、大司農府一起燒烤。

可面對益州這麼大的窟窿,深不見底的窟窿,如何能填補?

幾乎無法填補,只能希望益州豪強見好就收,不要尋釁滋事,去做什麼挑戰朝廷威儀的蠢事。

“楊公,大司農府又有公文送抵。”

聽到屬吏報告,楊儀也不回頭,琴音不止:“留着,不做處置。”

“喏。”

屬吏告退,楊儀才停了撫琴,翻開王連發來的公文,王連詳細、着重講述了目前益州穩定經濟結構的重要性。

如果要分解益州豪強,必然失信於天下豪傑……今後朝廷如果遇到棘手的事情,想要再刊行直百錢、值十錢,或當五錢這種大額錢幣,那必然會引發市場的牴觸。

有益州豪強前車之鑑,誰還敢賣大宗物資給朝廷?

然後呢,現在正是朝廷與北府磋商南陽移交的關鍵時刻,正是益州穩固的局面,纔是朝廷敢打內戰的決心源泉所在。

若現在分解益州豪強,雖然有長遠的好處,可對眼下來說等於壯士斷腕,不利於戰。

這可能是一個北府的陰謀,正是利用了大將軍對北府的信賴,這才逼着益州自亂陣腳,逼着丞相收拾、拆解益州豪強。

對此楊儀唯有冷笑而已,見王連幾封公文都是這類說辭,沒什麼新意。

又嫌棄王連抱病書寫,隨手將這些公文丟在角落後,就去門口廊下的木盆裡清洗雙手。

“楊公,御史臺廖公來訪。”

“快!快快有請……不,還是我親自去迎。”

楊儀說着挽起雙袖在木盆裡又狠狠洗了洗臉,就隨意用寬大雙袖擦拭臉頰,朝中門走去。

他以隨意姿態來到前門,這裡廖立已經下了驢車,正雙手叉腰在前院圍着牆角梅樹細細打量,這些可都是楊儀平日裡親自裁剪的園藝結晶。

廖立很是欣賞,自田信酒後砍掉關平院中栽植的梅樹後,許多人深刻認知到了其中的哲理,家裡有梅樹的就栽植的牆角,沒有梅樹的也就種幾株,希望能以梅樹堅韌、自強不息的精神能薰陶子弟後人。

看着少府衙署前院種瞭如此多的梅樹,可見是多麼的推崇梅花傲寒、自強的精神。

“公淵兄!別來無恙乎!”

楊儀剛走出中門就見廖立右臂挽袖露出手肘,正去摘一簇將要綻開的梅花枝條,廖立身邊跟着親傳弟子馬承,現在的馬承穿樸素的青布短衣,額間卻扎一條華麗的五彩絲綬編織的護額,頭髮是很顯眼的,且茂密的短髮。

只是隨意瞥一眼看到半大少年那濃密短髮,就讓最近深深爲頭髮而憂心的楊少府有些觸動,隨即就坦然了。

人嘛,誰都有個濃密頭髮的美好少年;別看這小子現在一頭濃密,說不好到自己這個年齡,比自己還要不如。

這年頭,摘了冠帽……戴假髮的官吏也不在少數。

也只有一起泡過澡、洗過頭,才能知道對方的真實情況。

廖立可沒楊儀那麼多心思變化,他摘下帶花苞的枝條,送到鼻孔前輕輕嗅了嗅,去看楊儀時的笑容更燦爛了:“威公庭前梅花早發,是何緣故呀?”

“公淵兄學識淵博,這可是有意刁難小弟。”

楊儀上前靠近也摘了一朵,訕笑:“庭間多有新栽之樹,應該是氣候有差異,誤以爲時節有變,這才早早萌發。”

恐怕都是新栽的梅樹纔對……畢竟入秋後纔是移栽樹木的好時節,這少府衙署才建好幾年呀?

廖立笑意更勝,與楊儀並肩走向中門,講述來意:“適才拜謁大將軍,大將軍決意以新錢兌換舊錢,以一折三。回收舊錢,鑄造新錢。”

“威公呀,大將軍立意明確,恐難再動搖。”

“鑄幣之事原本由大司農府分管,又有工部、戶部參與,頗多不便。比起這些,大將軍更信賴少府。我聞先帝時期各地司金中郎將多有不法事,故此番少府鑄發新幣時,則由我御史臺協同參與。”

“哦?竟有如此好事?”

楊儀一副深以爲然的模樣,很是感動:“還是大將軍知我,當年陳公再三推讓鑄幣之事,就因此事牽扯過多,污者難察其污,清者亦難自證其清白。今有御史臺協理鑄幣、兌幣之事,我無憂矣!”

廖立滿意點頭,楊儀漫步在花苑石子路上,繼續說:“朝中因益州之事紛紛擾擾,朝官屢有鬥毆、廝打之事,令大將軍十分不滿。就此事,威公如何看?”

“公淵兄,大將軍體量我少府難處,少府自然唯大將軍馬首是瞻。”

楊儀說着駐步,以端莊、肅重的神情表態:“今天下各州,唯有益州豪強兼併田畝,壟斷山川之利。至如今,嶺南偏遠之地尚能徵租,益州卻是水潑不入,猶如國中之國,此一眼可見之事,宜早做處理。”

少府是不能徵稅的,徵稅是大司農府的事情,這是國家財政。

少府徵的是地租,山林湖泊礦藏以及狩獵,都在少府管轄範圍內,這是皇帝自先秦以來的私產。

地方豪強想要開發,就必須得到少府的授權許可;要麼合作性質的給少府分成,要麼給開發許可性質的固定地租,再要麼由少府主導,將開發者納入少府,成爲少府的一部分。

少府有三種經營模式,可供各地豪強、志士、商人選擇。

可益州已經有成熟、穩定的開發產業……又覺得朝廷虧欠、辜負他們太多,也就無視了楊少府的好意。

楊少府自始至終沒從益州那邊收多少地租,要說有極大好感,這纔是自欺欺人。

如果可以,楊少府是不想收固定地租的,也不想拿分成,楊少府想恢復少府的昔日榮光……由少府衙署在各郡設立專管的機構,由這些機構僱傭當地士民開發當地的資源。

百萬僱工不可能,等人口恢復,來個三四十萬的僱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前景是美妙的,可這一年來,益州方面遲遲打不開局面,怎麼能讓楊少府滿意?

楊少府的態度令廖立滿意,約了個時間一起釣魚後,廖立就向廷尉府趕去。

青壯年朝官脾氣大,言語衝突引發鬥毆廝打這種事情總不能不管,也就統統拉到廷尉府先關起來。

身爲朝官,誰沒有幾個鄉黨?

小的打架都打了,現在輪到老的去撈人。

第十八章 先登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二百一十九章 暨豔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斬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地制宜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二百八十八章 想明白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二十七章 平魯城第六百零五章 隱居第五十章 計較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第八十二章 貓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九十五章 借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繼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二百零六章 板甲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一百一十九章 趨利第六百一十五章 彼此黑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五郡公舉第五百三十四章 象邑動員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九章 局勢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四十一章 私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三百二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一百五十章 威望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六百五十八章 忠君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二百五十八章 開幕第三百八十九章 附議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靜制動第四百九十二章 盛世第一百零七章 西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一百零四章 毒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九十四章 議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六百七十一章 神器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子升斗第六百三十二章 駁封第二百五十章 臺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六百四十一章 對話第一百零九章 主動第六百五十二章 盛春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