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妙用

陸議很忙,與關羽吃了一頓飯,向大司農府交割六百萬新幣後,就急匆匆赴任嶺南。

這讓同樣急匆匆跑到江都來當御史中丞的廖立有些惋惜,不明所以,就直接拜訪李嚴。

廖立登門,帶來了湘州特產的一種氣味芬芳的新墨。

不同於過去條狀不規則的墨,他帶來的墨經過模具塑性,又很奢華的裹了一層……金箔,以至於整方墨如同一個碩大的金磚。

剛拿出來時,差點晃瞎了李嚴的眼睛。

確認是墨後,李嚴才長舒一口氣,埋怨不已:“公淵兄,如此雅緻的禮物,恐會滋生事端。”

若讓人遠遠看一眼,看到廖立送了他一盤子金磚……那就好玩了。

即將上任的御史中丞給了廷尉卿一盤子金磚,這流言一出來,洗都洗不掉。哪怕執金吾陳到回來,也調查不清楚。

何況,李嚴家裡有陶瓷、釀酒兩項產業,根本不缺錢。

偌大江都,最有錢的不是皇帝,被楊少府卡了錢袋子,一個沒錢的皇帝,自然不可能拉攏太多的人。

關羽也沒多少錢,他的錢都補貼到朝政預算裡去了。

最有錢的恰恰是李嚴,這幾年只進不出,乾的又幾乎是壟斷的買賣,怎麼可能缺錢?

李嚴雙手捧着金燦燦的墨磚竟一時走神,又鄭重打量廖立:“公淵兄,此物可殺人於無形呀。”

“不想還有如此妙用?”

廖立也來了興趣,被李嚴這麼一點撥,自然立馬就認識到自己弄的這些東西,用得好真能殺掉幾個人。

蔣琬、李朝、馬謖、向寵等人的面容浮現在他心裡,除掉任何一個人都是很賺的。

李嚴心裡頭也浮現幾個人的面容,有黃門侍郎諸葛緒、身爲公卿的秦宓。

心中癢癢,李嚴詢問:“公淵兄,此物可流通於世?”

“未曾,此等雅物哪能授予俗人?”

廖立解釋說:“我以金箔爲表,是爲封藏墨香而已。”

李嚴聽了緩緩點頭:“此物頗多妙用,不妨先進獻大將軍,使流通於江都。朝中奸邪若藉機取巧,我也好順藤摸瓜。”

“就依正方。”

廖立不準備參與這件事情,交給李嚴去佈置,等他接手御史臺後才能聞風刺探,根據流言進行調查。調查取證後,李嚴這裡只是個羈押囚犯、審判罪犯的地方。

暗暗慶幸徐庶調任兗州,把御史臺空出了出來。

一個握着御史臺負責偵查,一個握着廷尉府有斷案之權,這就是個催命的組合。

在大將軍反應過來之前,肯定能打死幾個守身不潔的人。

如果再有個執金吾,或司隸校尉、或江都尹加入,那就能組合成一個司法風暴,將一切不乾淨的敵人拉扯過來,撕碎。

整理情緒後,廖立端茶小飲,淺笑如故:“正方,陸伯言何故早早離京?”

“別無他故,乃大將軍惜陸伯言之才,欲徵拜大司農,並敘前功,以封縣侯。”

關中決戰擊敗吳質軍團後,田信上表二十一人封侯,陸議受封鄉侯,但又推辭了。實際只有二十位侯,其中爵位最高的是陳倉侯馬岱,是一個食邑兩千戶的縣侯。

一個公爵,一個縣侯,又是堂兄弟關係,自然地馬超、馬岱也就分家了。

田信所請的侯爵、食邑,都讓陸議推辭了,現在又怎麼能要關羽表封的縣侯?

推辭田信表封的侯爵,是爲了在以後受封,免得封無可封。

聽到這麼個內情,廖立也就恍然,心中那點嫉妒也就煙消雲散了:“不愧是江東名士,此等器量非我能比呀。”

李嚴聽了也是心有慼慼,他雖爲九卿,可現在想要封侯實在是太難了。

既沒有可靠、紮實的軍功,也因爲東征之役的敗退深深的鬧了大將軍,只要大將軍還在一天,他就別想封侯。

瞅着一種北府少將們封侯……哪怕是亭侯,那也是侯,從身份上來說就有了本質差別。

一個可以立家廟,一個不能,這就是本質的區別。

另一邊陳到在鹿門山轉了一圈後也回到江都,正式拜見關羽,遞交一份他再三排查後的名冊,由關羽細細審視。

關羽木着臉,從決定聽從陸議的意見,全盤犧牲益州豪強後,他神情就少了變化。

換先帝重生,恐怕也不會太過優渥的對待益州豪強;若不是陸議點醒自己,自己還將繼續優待益州。

到底是哪些人,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自己的判斷?

益州,就缺一場針對豪強的檢地、清查戶口,唯有粉碎豪強,才能讓廣大的益州百姓沐浴新朝的德政。

只要想起益州還有大約百萬規模的隱匿人口……還如何能生出好感?

粉碎豪強,上利於國家稅收,下利於百姓生聚。

而現在,又有魏國奸細嫌疑的名冊擺在面前……能上這個名冊,就說明真的有嫌疑。

令他詫異的是裡面出現一個怎麼都不應該出現的名字:龐山民。

關羽狐疑看陳到,陳到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這只是一份嫌疑名單,不是處決名單。

自己肯定要調查的,難道龐山民真的有問題?

想若無其事壓下此事,再遣人詳細調查。

可怎麼都忍不住,關羽詢問:“龐先生是和緣故?”

“龐先生乃系漢臣,卻有通敵嫌疑。所圖謀,僕以爲應是鹿門山。鹿門山若以私學廣大興盛於本朝,則龐氏受益不盡,可追汝南袁氏昔年威風。”

陳到說完垂頭,鹿門山在朝廷與北府之間左右橫跳,跳的好自然能節節高升,跳的不好則身形分裂,一左一右。

現在已經引發習、龐兩家的對半均分,兩個家族混在一起被一刀分開,分投一方。

如果再等不到轉機,鹿門山明媚的前景將成爲泡影。

龐山民爲此使用一些出格手段,也就很正常了,不算離譜。

關羽又看了看名冊,裡面還有夏侯尚、曹植的名字,他多少清楚一點夏侯尚的蹤跡,沒必要追着不放。

夏侯尚也就兩個作用,論統兵才能……現在不缺這麼個軍事統帥,所以夏侯尚唯一的作用就是起一箇中介的作用,將魏國那些離心離德的官吏聚合起來,然後在決戰時發揮出巨大作用。

曹植則不同,曹植在曹魏的基本盤是漢室舊臣,被曹操、曹丕斬殺一空,曹植實際是最沒有根基的人。

現在竟然也攪合進來?

估計是許多入漢的奸細與曹植有書信、交際往來,曹植很大可能是被利用,或者是主動被利用。

關羽決定找曹植好好談一談,希望能勸住。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敢賭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七百四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一十章 交匯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三百一十一章 洞悉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事第七百一十章 窘迫第七百六十八章 夜深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同一片星空第七百零四章 非法伐魏第三百二十七章 變數第五百八十一章 膠着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三十章 童謠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變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七章 夷營督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六百五十五章 稅多多第七百零九章 姜維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一百七十五章 辰時第四百二十六章 輕重有別第一百五十三章 放血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七百八十六章 主次矛盾第二百零三章 受辱第三百五十七章 休緩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交鋒勇士舉義第七百四十四章 夏州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一百四十二章 擄之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七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四百六十四章 顧慮長遠第七百三十六章 人情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四十九章 赤袍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四百九十七章 套馬索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六百九十五章 白馬尉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四百五十八章 司馬門第六百九十二章 鬥獸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五百六十章 一錯再錯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隱患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見第八百六十六章 必然的一刀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五百三十九章 困束第三百六十三章 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