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章 八月初一

劉宏對蔡邕的到來,抱有期待。因爲沒有好消息的話,蔡邕不會單獨跑來找他的。

“又有什麼好消息?”劉宏笑着問道。

蔡邕聞言從懷裡拿出一個紙質的小冊子,遞給張讓道:“回陛下,上月明德書院董明給下官寄來了一個全新的耕犁設計圖。如今這耕犁已經投產,並且開始使用。”

劉宏聽到董明的名字,皺了皺眉頭,接過蔡邕遞來的冊子,仔細看了看。看完了之後,劉宏臉上面無表情。

“張讓,趙忠,你們倆出去。”劉宏面無表情的說道。

張讓和趙忠兩個人聞言一愣,這還是開天闢地頭一遭。之前無論多大的事情,他倆至少也會有一個人在場。沒想到今天,僅僅一個小冊子,就讓劉宏做出了這麼大的改變。

不過兩個人也不敢忤逆劉宏的意思。弓着身子退了出去。出去之後,宮門關上。張讓和趙忠兩個人站在門口,互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一絲陰霾。

“陛下,變了。”張讓忽然出聲說道。

趙忠聞言搖搖頭,道:“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搞明白蔡邕所謂的全新的耕犁是什麼,還有那個小冊子裡到底寫了什麼。”

張讓聞言回道:“我偷偷看了一眼,好像是關於耕地的。但是時間太緊了,沒看到。而且當時陛下也盯着。”

“知道這些就夠了。”趙忠笑了笑。

張讓點點頭:“的確是夠了。讓孩子散出去,今天下午就把結果報上來。”

“如此,甚好。”

殿內。

蔡邕此刻心緒難平。這還是第一次,就他跟劉宏兩個人君臣奏對。一時間儒家大臣的尿性又佔了上風,恨不得立刻開口,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型教育現場。

不過,劉宏沒給他犯渾的機會。

“曲轅犁的功效真的有你寫的這麼好?”劉宏眯着眼睛,認真的問道。

蔡邕聞言,點點頭,壓下自己的衝動,回道:“卻是如此,甚至還可能更好。畢竟我們只有圖紙,做出來的效果可能沒有明德書院那邊好。不過就算如此,開墾效率也比之前提高了一倍。”

“好!好!好!”劉宏激動的站了起來,這個時候他連所謂的天子威嚴也不想保持了:“蔡邕,你做了一件大好事!”

蔡邕見劉宏這麼激動,心裡還是很欣慰的。畢竟這種利國利民的大事兒,皇帝高興成這樣,說明這皇帝還是心懷百姓的。

不過蔡邕也不打算居功:“陛下謬讚了。這圖紙是那董明設計的,製作出來的也是少府下屬的工匠。微臣,頂多也就是個跑腿的。”

劉宏不管這些,對蔡邕道:“大司農朕不放心,你全權負責曲轅犁的事情,兩年之內,朕要整個天下,家家戶戶都有一臺曲轅犁。”

“還需要耕牛。”蔡邕小聲提醒了一句。

“你想辦法!至少十戶要有一頭牛。”劉宏二話不說的吩咐下去。

蔡邕聞言頭皮都疼了。眼下大漢朝五千多萬人,可是這沒算上被世家豪族隱藏起來的人口,總的來說應該有六千萬左右的人口。這麼多人口,少說有五百萬戶。

依着劉宏的標準,他蔡邕要搞到數十萬頭耕牛。不過這件事他必須要辦好,爲了國家也好,爲了百姓也好。

蔡邕躬身,應了下來。

“大不了去求一下董伯照,他肯定有辦法。”蔡邕心裡想着。

劉宏對蔡邕很是滿意,想了想他又說了一句:“伯喈啊,你覺得曲轅犁最大的作用是什麼呢?”

蔡邕聞言,立刻回道:“自然是讓天下百姓增產增收了!百姓吃飽了,天下也就安穩了。”

劉宏聽到蔡邕的話,臉上依舊和顏悅色,心裡卻不由的嘆了一口氣:“唉,也僅僅是好用罷了。是了,他不過是個儒生罷了。我大漢朝,以王霸道雜之。是時候,找一個披着儒皮的法家臣子了。”

“你說的不錯!”劉宏收起自己腦海中的想法,笑着對蔡邕道:“曲轅犁和耕牛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

“喏!”

“去吧。”

蔡邕躬身離開。

只剩劉宏一人,他側臥在榻上。

“世家......曲轅犁.......授田......”他輕聲說着,可是聲音太小了,誰也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

......

新野,明德書院。

董明站在講臺上,口若懸河,旁徵博引。

“雖然農耕文明的生存土壤是廣大的鄉村,但是農耕文明的中心一定是城市!爲什麼是城市呢?因爲城市不僅僅是權力和精神世界的中心,也是手工業、商業的聚集地。”

董明頓了頓:“在這裡,我解釋一下什麼叫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其實就是人類自古以來所創造的具有價值的非物質的造物總和。包括不限於文字、書籍、思想等等。”

看到學生們聽的很認真,董明繼續道:“說回剛纔的話題。只有人口數量和密度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文明才能產生。同時也只有在文明產生的同時,纔能有科技的進步。因此,城市是文明出現的特徵之一,不管是農耕文明還是遊牧文明。”

“我們今天,從冶金開始講起.....大家翻開書本,翻到《青銅與鐵》這一篇......”

董明的課越來越複雜,學生們聽的也越來越吃力,無奈之下他只好放慢上課的速度,一點點的推進。

“除了文字,準確的說是完整的書寫系統和城市化以及有組織的社會之外,冶金技術可以說是一個文明開始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冶金技術既是衡量文明程度的標尺,也是文明發展的結果。”

學生們聽的有些懵,董明只好停下來一點一點的解釋。直到所有人都理解了,才繼續講下去。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幹事業嘛,可不就是開頭難?更不要說董明要做的還是要改變整個時代的事業。

課程緩慢的推進着,大漢朝這艘破船也在修修補補中緩慢的邁向未知的未來。

中平二年五月,太尉鄧盛被罷免,河內人張延從太僕的位置上挪到了太尉的位置上。張延名聲不大,卻是張良之後,屬於熬資歷熬上來的。

六月,天下太平。只有少府在洛陽等地推行曲轅犁。新式的耕犁提高了洛陽地區的生產力,節省了很多人力。但是卻導致了大批的農民沒有事情做,徒增了許多事端。

爲此,劉宏直接下掉了河南尹和洛陽令。

七月,皇甫嵩被罷免,削奪封戶六千。改封都鄉侯,食邑二千戶。事實上,皇甫嵩敗了嗎?並沒有,都是十常侍的一張嘴,瞎說的。

當初皇甫嵩征討張角時,途經鄴地,發現中常侍趙忠住宅超過了規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沒收。另外,中常侍張讓向他索要五千萬錢,他不肯給。

於是趙忠和張讓聯起手來,劾奏皇甫嵩連戰無功,耗費錢糧。劉宏當時心有顧忌,再加上皇甫嵩的確沒講北宮伯玉等人拿下,所以也就順水推舟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車騎將軍印綬。

八月,司空張溫領車騎將軍,征討北宮伯玉。

中平八月初一,劉備派人來明德書院,邀請董明前往漢中。董明直接給學生們放了七天的假,帶着幾個學生,欣然而往。

這一次,是去看漢中推廣曲轅犁的成果的。

411章 回到洛陽137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上)346章 董明的反應097章 劉備真真好厲害089章 石灰岩和飛虹425章 皇甫叔獻和皇甫叔侯188章 何進請立國本064章 明德書院048章 徐盛和徐暖251章 萌芽087章 作坊309章 那麼新的開始了!049章 我,劉備,喜怒不形於色268 軍屯出問題(二合一)249 孫挺進洛陽109章 戲志纔要離開了203章 是時候了412章 變化407章 遇刺266章 規劃、決策和執行387章 教育司354章 三處產業067章 周福003章 紙張042 無欲則剛100章 歸來187章 董明升級了156章 郭嘉的志向021章 劉表324 請吃飯302章 世事變幻,計謀比不上莽夫397章 殷鑑不遠042 無欲則剛022章 驚變152章 徐庶的自由戀愛073章 變化(感謝蝸居槽的打賞)199章 整裝待發382章 關於小學071章 朱儁兵敗198章 要開始了376章 放榜333章 武舉豐收、進士風波388章 泡澡262章 錢莊開業,糜竺來見098章 曲轅犁279章 劣勢313章 渤海高氏114章 徐盛來了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063章 唐周跑路了403章 意外202章 茶涼了,換杯熱的便是035章 公達拜託了389章 不給放假可還行099章 推廣066章 進擊的劉宏226章 建設兵團252章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一)370章 有一說一,趙雲第一?011章 返回060章 暗殺202章 茶涼了,換杯熱的便是182章 太常董明277章 以碗算人242章 前三甲164章 要結親了嗎040章 董明的粉絲劉玄德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下)129章 韓遂和董卓的逆襲200章 皆大歡喜169章 黃忠的求助006章 諸葛珪298章 戰起416章 十一月073章 變化(感謝蝸居槽的打賞)109章 戲志纔要離開了316章 安玄和尚和劉宏的遺願111章 有大漢特色的學田制度005章 眼力013章 劉威受傷127章 孫挺的野望011章 返回099章 推廣102章 邸報260章 科學司的生財之道052章 上奏232章 變法(三)229章 劉宏想賭一把?258 袁家錢莊041 陽謀207章 荀沂358章 荀316章 安玄和尚和劉宏的遺願370章 有一說一,趙雲第一?020章 再加一個弟子060章 暗殺403章 意外124章 二爺睜眼129章 韓遂和董卓的逆襲331章 又到科考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