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章 炸爐了

在漢中開附小的事情可以說是一蹴而就。不管是董明還是劉備有意促成此事,因此兩人稍微商量了一下之後,劉備拍板決定在漢中九縣各縣先建一座明德書院附屬小學。

他倒是沒學馬維,把名字給改了。不過一共九座附屬小學,每個縣城都以縣名命名了學校名稱,用以區分。舉個例子,南鄭縣這裡的的就是明德書院南鄭第一附屬小學。日後肯定還會有第二、第三等等。

漢中這邊出錢出地方,董明出老師,來年開春的時候正式開學。

有了馬氏學堂的經驗之後,董明處理這種事情很是得心應手。馬氏學堂加上馬蔡兩家的孩子一起,一共也就四十多個學生,一個老師就能帶過來。暫時還做不到後世那樣分年級分科目,只能一個老師一鍋燴,三年一屆。

漢中這邊九所小學,也就是九個老師的事情。來年明德書院肯定會有一批學生出師,大多數是達到了資質上限,要想再有提高就必須在實踐中提高的學生。突出代表就是戲志才了。

說起來戲志才這些年跟着董明,最大的變化大概就是內政屬性提高了很多。至於其他的,剛見面的時候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事實上對於戲志纔來說,眼下再跟着董明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

安排完了附屬小學的事情,劉備提起了漢中發展的事情。之前董明答應過要派人來漢中調研,可是這段時間一直在上課,把這件事給忘了。

眼下董明當面,劉備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

“先生,我等來漢中也有數月之久,也摸清楚了漢中的情況。不過如今只是做了一些安民和勸課農桑的工作。正好此時先生在這裡,備想就如何治理漢中一事,討教一二。”劉備帶着請教的意味對董明說道。

董明卻也不會拒絕,只是道:“先說一說漢中的情況吧?”

劉備點點頭:“那是自然的。漢中郡共有九縣,北依秦嶺,南臨巴山......”

董明聽着劉備的敘述,不停地點頭。漢中這個地方,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在漢中盆地。盆地內氣候宜人,土壤肥沃,可以說是經濟中心南移以前重要的糧食產區。

更妙的是,這裡不但糧食產量大,礦產資源、林業資源都不差!往北可以直擊長安,入主中樞,往南可以殺入巴蜀之地,割據一方。可以說是亂世之中非常合適的起家之地了。

劉備被扔在這個地方,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董明都只能說是天意。假如接下來董明當鹹魚不管天下風雲只是教學生的話,那麼劉備肯定會比歷史上發家的更快!

無他,漢中一地,直接就鎖死了巴蜀,到時候巴蜀就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到時候他只需守住關隘,一路南下虎嗜鯨吞之下,幾乎可以一戰而下。

當然眼下,劉備還是個只想着發展漢中,爲大漢朝的偉大,增磚添瓦的好青年。

“先生,你覺得眼下漢中亟待發展的是什麼?”劉備問道。

董明笑了笑道:“不管在哪一個地方,不管多大的地盤。最先發展的都必須是農業。只有讓人吃飽飯了,治下才能安穩。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纔能有商業的繁榮。農業或者說第一產業是商業的基礎。”

“第一產業?”劉備咀嚼着這個新鮮的詞兒有些不明白。

“就是農林牧漁,你之前在洛陽聽過課,應該知道農業指的是農林牧漁四個方面吧?”董明解釋道:“對於漢中來說,最優先發展的肯定是農業和漁業。”

劉備聞言點點頭。

漢中雖然是個盆地,又在南北分界線上,事實上卻是個河網密佈的地方。別的說,後世南水北調工程中,漢中就是水源之一,僅此一項就可以看出來漢中的水資源有多豐富了。另外一個數據,漢中境內共有五百多條大小河流,也是水資源豐富的一個註腳。

如此豐富的水資源,帶來的必然是農業的發達和良好的漁業發展條件。至於林業和礦產資源這兩項,以漢末的技術和自然條件,就沒有哪裡是不豐富的。

“我給你的建議就是軍屯。”董明這也算是拾人牙慧了:“以軍隊爲單位開墾良田,修建水利,畜養河鮮。”

“軍屯?”劉備聞言眼前一亮:“還請先生詳細說說。”

“自當如此!”董明應了下來。

兩人一直聊到了晚上,中午都是邊聊邊吃。一直到了晚上所有的細節都敲定下來,兩人才伸了一個懶腰,起來走走。

與此同時,劉備也將自己記錄下來的東西轉交給了簡雍。後者弄清楚是什麼東西之後,開開心心的跑去加班了。

跟歷史上那個風雅有趣的簡雍不同的是,現在的簡雍除了風雅有趣之外,還變得雍容有度。可以說是目前劉備團伙裡除了劉備之外的二號人物。除了軍事上事情他從不插手之外,其他的大小諸事,都是他在幫劉備把關。

至於劉備,每天就只需要處理政務做出決策,去軍營露露臉,喊一兩句是兄弟就一起來匡扶漢室就行了。

接下來,董明又在劉備的陪同下,在漢中好好玩了一番。尤其是跟來的諸葛瑾和郭嘉兩個小子,玩的可以說是非常的開心。倒是劉威,全程要照看這兩個熊孩子,頗有些疲憊。

八月初十,董明與劉備告別。

劉備樂呵呵的出城送了十幾裡地,纔跟董明依依惜別。後世之人總覺得劉備是一個僞君子,但是仔細想想,哥們裝君子裝了一輩子,跟真正的君子相比又有什麼區別呢?

董明對劉備是否是僞君子一點兒都不想探究,他只要知道,眼下的劉備是一個熱忱的心懷漢室的年輕人就行了。大漢朝的穩定需要這樣的人,他董明需要大漢朝的穩定。

這就足夠了。

回到了書院,董明剛剛走到書院門口,就有學生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

“老師!老師!大事不好了!飛虹道長又炸爐了!”

董明眼皮都沒擡,道:“他不是經常炸爐嗎?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這一次不一樣!後山的火藥坊被炸沒......”來報信的學生沿着吐沫,小聲的說道。

“什麼?!”董明滾落馬下,一把抓住報信的學生:“當值的火藥坊學生是誰?飛虹沒事吧?”

“還不知道,大家都慌了手腳。”報信的學生名叫馮輝,也在董明心中那份明年的出師名單上:“學生本來是打算去請作坊的師傅過來的。”

“不用了,爲師去看看。”董明臉色嚴肅,當先走進書院,直奔後山而去。

飛虹道士死不死的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當值的學生可不能出事情,這可是都是未來大漢朝這艘破船能否煥發新生,劈波斬浪的種子啊。

少一個,都得心疼好久。

152章 徐庶的自由戀愛234章 科考(一)044 馬明的眼淚287 進擊的袁紹!!奧利給!219章 張讓覺得自己太難了303章 亂戰424章 國家分配媳婦兒?181章 原來是先生當面390章 袁家錢莊的問題310章 鹽場的問題005章 眼力138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中)407章 遇刺049章 我,劉備,喜怒不形於色025章 徐暖010章 即將而來的旱季192章 來自何皇后的惡意150章 周韓氏160章 破案045 士子逼宮002章 算學086章 要更努力才行074章 解圍和被圍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101章 南陽世家275章 洛陽、幷州和鹽場054章 教學121章 耕牛、耕牛368章 人跟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236章 科考(三)211章 王越和續命丹096章 曲轅犁和劉琦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210章 凱旋而歸004章 也不知道算不算見家長266章 規劃、決策和執行261章 製鹽355章 計劃通404章 去陳留之前259 科學司投入使用343章 還有誰!372章 陳到的環數和黃敘的機智282章 劉宏派人刺殺董明197章 董家261章 製鹽298章 戰起076章 東中郎將董卓025章 徐暖185章 董明與蔡邕的謀劃346章 董明的反應398章 你跟我去賣酒363章 明德書院·新089章 石灰岩和飛虹216章 無雙王越190章 王韋個濃眉大眼的背叛了?177章 益州黃巾026章 徐庶家116章 孫堅孫文臺050 打架了210章 凱旋而歸245章 變法第一槍(二)385章 臣有本奏369章 武舉208章 劉宏,你是要坑老子啊092章 第一課黎明之前164章 要結親了嗎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219章 張讓覺得自己太難了137章 十一月,風雲變幻(上)244 狀元郭嘉、榜眼高尚037章 紀效新書426章 周福和張寧053 章 彭城來人381章 魯肅、荀彧315章 劉宏,不行了403章 意外198章 要開始了225章 好你個楊彪134章 機關算盡,一地雞毛003章 紙張342章 楊修和鹽場的意外134章 機關算盡,一地雞毛313章 渤海高氏011章 返回419章 想當工部尚書295 洛陽的動靜335章 嚴佛調424章 國家分配媳婦兒?429章 工部塵埃落定379章 劉辯的小心思119章 明德書院的第一批畢業生241章 放榜334章 道統之爭?119章 明德書院的第一批畢業生188章 何進請立國本415章 陰白391章 跟系統攤牌了!088章 研究334章 道統之爭?155章 學醫救不了大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