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

五三九章 夜宴議政事

衆人都很驚訝。

到現在,青州衆臣對自家主公的手段已經很瞭解了,信心更是十足,能理解的命令要執行,不理解的同樣也不會推託。

王羽若是隨口出個主意,解決了國淵眼中的難題,那是很正常的,誰也不會爲此而驚奇,非常人行非常之事麼。

但王羽用這麼輕鬆愜意的語氣,說了這樣的話,就由不得大家不納悶了。主公再神奇,也不至於把施政中遇到的種種干礙,和各個負責人能否解決得了這些事,都預先算計清楚了吧?

若果真如此,那就不是凡人所能擁有的本領了,而是天仙手段。

“若是主公您已經知道了,不如直接指點臣等如何?您不是常說,少點議論,多點效率麼?”王修本來憋了一肚子話要說,可被王羽這麼一震懾,千言萬語最後化成了一句話。

王羽翻了個白眼,看着自己這位頗具才幹的本家,曬道:“你不說,我怎麼知道?我又不是神仙,眼睛看看,就知道你心裡想什麼?”

可也差不多了。王修等人不約而同的在心裡接了一句,然後有鬆了口氣的感覺。

攤上個英明的主公的確很好,可這位主公要是英明的過了頭,變成妖孽了,就不會有人太自在了。這裡倒沒人想着背後搞小動作什麼的,但主公無所不知,一切難題到了他手上都迎刃而解,豈不顯得臣子們太過無能了嗎?

鬆口氣,衆臣紛紛將遇到的難題,亟待王羽做決斷的問題一一擺上了檯面。

有的和國淵的類似,屬於從前的政策不合時宜,需要與時俱進;有些問題則是上次合議遺留下來。或者在施行中慢慢浮現出的問題;還有一些是上次合議就沒想到,後來又遇到的。

五花八門,很多都涉及到政令的修改完善。

並非青州衆臣無能,實在是王羽進行的變革太大,又太快,既沒有參考的例子,有沒有磨合修正的時間,偏偏王羽這段時間又不在家,問題壓問題。最後就堆積成山了。

比如:在王修的主導下,金屬錢幣開始製作了,定重量、定大小的估算都完成,然後卡在了金屬錢幣的錢文上了。錢文就是錢幣上的圖案或文字,漢朝的五銖錢。上面是五銖二字,王羽的意思則是搞得複雜點,也好預防仿製造假者。

他說的簡單,施行起來卻很麻煩。當時王羽舉例說,正面用‘年號’加‘通寶’湊成四個字,背面則搞點複雜的符號上去,並以數字表明錢幣的價值。

別的倒還無妨。這年號卻是個大問題。

現在的初平年號,是董卓定的,青州若要沿用,一來不夠名正言順。氣勢上也弱了董卓一頭,搞得青州好像董卓的附庸似的;二來也不是很好聽。

可皇帝在董卓手裡,就算要改元,青州這邊也改不了。除非王羽自己要稱帝……王羽到底有沒有這種意思,或是想借着鑄錢之事。做鋪墊暗示,王修都無法做出定論,沒奈何,他也只能等王羽回來,再當面請問了。

此外,包括造船在內的各項東渡準備工作也是千頭萬緒。

在幕府內部對此有着不少的爭論。

有人認爲造海船不易,應該向遼東的盟友購買。早在中平年間,遼東的船隊就穿越渤海,往來於遼東與登萊之間了,以兩家目前的關係,只要付出足夠的代價,買船應該不會很難。

也有人認爲,既然王羽的意思是要從海外攫取財富,那規模應該是會日漸擴大的,自己沒有造船能力,還要進行這種規模的行動,那不是很容易受制於人麼?

持前一種意見者都是搖頭不語,雖然沒有反駁,但意思卻是明擺着的:海外到底有沒有所謂的金銀島還是兩說呢,就算有,滄海茫茫,能說找就找得到嗎?主公說不定也是一時頭腦發熱,與其大張旗鼓的興建船塢,製造航海的大船,還不如先搞幾艘船,慢慢對付着呢。說不定找幾年找不到,主公自己就放棄了呢?

持後一種意見者雖然還在堅持,但反駁的聲音同樣也不大。

說到底,出海尋寶這種事,在華夏曆史上只存在於神話之中,沒人知道滄海對面到底有些什麼。

唯一可以借鑑的先例,就是秦始皇當年派遣徐福出海尋仙山的故事,可後人說起那件事,多半都是以總結教訓的角度出發的。徐福是個騙子,秦皇利令智昏上當了。徐福早就帶着五百童男童女,跑到不知名的地方逍遙去了。

儘管王羽在青州的威望極隆,但終究無法壓倒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更有人直接將他的東渡之舉和秦始皇扯上了關係,覺得他畢竟年輕氣盛,雖然能壓抑住開疆拓土的**,卻無法壓抑住內心與古之霸主比肩的野心。

所以,即便在青州內部,對王羽很信服的人當中,也有人覺得他是被一連串勝利衝昏了頭腦。

那些支持者中,也有很多人存的是其他心思。和鑄錢一樣,認爲王羽是在爲稱帝作鋪墊。想想也是,只要東渡取得一定的成果,他就可以自稱,在氣運上蓋過了秦始皇,這不是比單純的名聲要厲害多了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比比皆是。

政務本來就是很繁瑣的東西,裡面再加上點權術,就變成政治了,那是更加複雜的東西。就算賈詡,面對這麼複雜的形勢,也得小心翼翼,謹言慎行,生怕行差踏錯,何況其他人?

衆臣被此類問題搞得一個頭兩個大,偏偏王羽又一直在魏郡逍遙,不肯回來,不能當面請示,這段日子他們到底有多難過,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羽既然讓大家說,那誰也不會客氣,你一言、我一語的。等全部發表完意見,中天的太陽依然西斜,天色將晚,竟是傍晚時分了。

王羽一直垂着頭聽着,看起來很認真的在思考,但賈詡卻很懷疑,這位小主公是不是趁機在打盹,補充睡眠,至少後面是這樣沒錯。

“都說完了?”等到終於沒人說話了。他才擡起頭,環視一圈,見沒人再說什麼,這才拍拍手,籲口長氣道:“都這個時辰了。先吃飯好了,邊吃邊談。大家想吃烤肉,還是火鍋?嗯,天熱了,不然咱們還是吃生魚片好了,正好廚房有回來路上新制的芥末,大家一起嚐個鮮。”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對了,把其他人也一起邀來好了,人多熱鬧麼,別忘了從荊州來的那三位貴客。”

衆臣面面相覷。都是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主公請吃飯自然是好事,可看您這模樣,剛纔說的那一大堆,您到底聽進去了多少。還是個未知數啊?說好的一併解決呢?難道不用經過反覆議論磋商,三言兩語就能說明白的?

當然。也沒人會傻到拒絕。

主公的面子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自家這位主公除了打仗厲害之外,在美食方面也很有心得。冬天的時候搞了個火鍋,迅速風靡了大半個河北,連劉虞麾下的將士,對這種吃法也是頗爲推崇。據說那位烏丸校尉閻柔,就是一邊罵王羽,一邊無火鍋不歡的。

至於各種新式燒烤,更是層出不窮。通常烤肉,就是架堆火,拿叉子一插,烤熟了就吃,屬於比較上不得檯面的吃法,結果到了主公手裡,那花樣可就多了,鐵板燒、鐵網燒烤,還有各種熏製方法,以及五花八門的調料。

衆臣都覺得,自家這位主公就算沒有那一身的武藝和韜略,改行當個廚子,一樣能出人投地,名震天下。

這不,今天又有新花樣兒了,大家豈能錯過?

田豐刻意拖後幾步,湊到了賈詡耳邊,輕聲問道:“文和,生魚片就是生魚切片吧?可那芥末卻是何物?兩者同吃,莫非真有什麼特殊效果麼?”

賈詡攤攤手道:“元皓兄,你這就是問道於盲了,你家在河北尚且不知,問我這個西涼人,豈能解惑?”

“這道理某倒是明白,就是覺得主公今天的表現有點不對勁,到底怎麼不對勁,我也說不上來,反正就是……你想想他剛剛的笑起來的神態,好像他又要忽悠人了似的。”田豐憂心忡忡道。

賈詡灑然一笑:“既來之則安之,反正你也不是第一次被他忽悠了,想那麼多幹嘛?有美食就吃,有指示就聽着,這纔是爲臣之道。”

“你這滑頭……”

高唐的將軍府,就在原來的城守府所在,劉備也曾在這裡住過。後來高唐遭賊寇攻擊,劉備棄城而逃,城守府也是付之一炬,此後雖然又經歷過幾次反覆的修建,破壞,終究也未曾恢復舊日的盛景。

王羽入住高唐後,也沒在這方面花太多心思。對他來說,將軍府就是個象徵性的擺設而已,之前臨淄那座將軍府也是這樣,他前後在那裡沒住到兩三個月,倒有大半的時間在軍中了。

所以,眼下的這座將軍府遠稱不上富麗堂皇,只是功能還算齊全罷了。

王羽宴客的所在是在花廳,地方足夠大,擺設、陳列卻簡單之極。沒有藝術品或珍寶,只是掛了幾柄刀劍長槊,弓箭盔甲什麼的,不見富貴,唯有滿滿的威勢和殺氣。

青州衆臣對此已經習以爲常了,倒是新入夥的魏延、石韜、龐統大覺驚奇,黃月英則是一邊打哈欠,一邊抱怨說,這宅子建得有夠簡陋,知道的是將軍府,不知道的還以爲是臨時的營房呢。

諸葛亮卻是皺着眉頭一直沒說話,昨夜之事已經傳開了,衆臣都小心翼翼的和他保持了距離,生怕這個很喜歡找茬的臭屁小子把矛頭對準自己。不怕死的當然也有,田豐就對諸葛亮很有興趣的樣子,特意邀他坐在了自己身邊。

看着堂下羣英薈萃,王羽一時間也是志得意滿,先是擡手舉杯,說一聲‘盛飲’邀衆人同飲,隨即也不廢話,大手一揮,吩咐上菜。

主菜是生魚片,佐料是綠色的芥末,看得衆人都有些驚疑不定。生魚做主菜,即便那黃白相間的肉色顯得很漂亮,可依然顯得太過寒酸了些,不過跟這同樣寒酸的將軍府倒也相得益彰;而那芥末鮮綠鮮綠的顏色,又顯得頗爲可怖。

王羽一邊往碟子裡倒醬油,將芥末攪拌均勻,一邊向衆人示意道:“這是新捕撈的鮭魚,刺已經除過了,大家請放心食用,等吃完,咱們就好好說一說正事……嗯,什麼正事,很簡單,比如……稱帝的問題。”

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三百章 戰火卷中原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四二五章 身前身後名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九百章 馬超對策六五二章 激鬥與勝負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六四章 陣曰玄襄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第200章 以正對奇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第95章 黃巾力士三九四章 再失良機五二五章 日趨複雜一六七章 史無前例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第48章 陷陣亦無悔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六七三章 四方雲動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二零五章 嚴防死守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二三九章 威凌碧波上七五八章 一決勝負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第86章 河東會白波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五零八章 逆轉再逆轉九七零章 歲不我與三八二章 夜襲與潰敗一七二章 約法三章四七八章 徐州之亂第58章 亮劍誰爭鋒第7章 一諾千金重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一八八章 暗合經典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二六九章 針尖對麥芒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第34章 美人情深重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五四零章 稱帝之議第88章 一語驚四座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二九四章 催鋒破陣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一一一章 威逼利誘九七五章 吾志高遠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九一六章 狂飆猛進一零七章 風起雲涌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三二六章 引狼入室第74章 高調潛入七九七章 就是欺負你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一五七章 生子如鵬舉八五三章 賈詡論勢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四一三章 誰的逆襲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二一八章 換湯亦換藥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第82章 靈帝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