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

話一說開,心情就敞亮了,再品嚐美味的時候,衆人都發出了和太史慈差不多的感慨。

暢快!痛快!

這下大家都用不着胡思亂想的瞎琢磨了,做事也不用顧慮多多,畏手畏腳,只要放手去做就行。摸索中的各項新政令,也用不着擔心一次不能到位,大可通過民間反饋,進行持續性的修正。

有齊威王當年的範例在,這種新模式理解起來也不難,何況還有糜竺在前面頂着呢。馬上就要成立的商會,算是這個模式的第一個試點,如果商會取得初步成功,接下來的農會、工會自然也不會有什麼難度。

肩上沒了壓力,先前的那些難題也就不再是難題了。

國淵決定將墾荒令做些修改,加點細則上去。以他的才幹,當然不會想不到這麼簡單的辦法,他只是擔心,修改王羽親手修訂的法令,會不會引起對方的不滿,因此第一時間就否決了,現在沒了壓力,自然就不需要那麼小心翼翼了。

既然東渡沒有政治宣傳方面的特殊意義,王修想得也不是那麼多了。既然主公認爲東渡對青州有益,那就進行唄,反正只要主公下命令的時候,是保持了理智的,那就不會錯,即便錯了,也是開拓時代必須付出的代價。

氣氛頓時熱烈起來。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絕大多數難題都迎刃而解,還有一些無法解決的,也只是暫時的。隨着新政的推行,會慢慢的被導入正軌。

晚宴一直持續到了深夜,在田豐這位老臣的提醒下,這才散了席。

賓主盡歡。

只有小孔明的心情有些複雜。拒絕了糜竺同車的邀請。他拉着龐統步行回程。

夜已深沉,無人的街道上靜悄悄的,只有水一般的月光灑在屋頂、地上,映出一片朦朧清涼的光暈。

“士元,你怎麼看?”諸葛亮突然沒頭沒腦的問了一聲,隨即又補充了幾句,讓問題更加明確:“青州新政,每一項單獨拿出來,似乎都是有前例可循。但與那些典故卻不盡相同,放在一起之後,更是一團亂麻,讓人慾辯無從,你覺得。這種施政方法,真能行得通嗎?”

龐統老老實實的搖搖頭:“我不知道。”

在他看來,青州的一切都很新奇,讓他大開眼界,而那位比他大不了幾歲的驃騎將軍,更是他所見所知的大人物中,最爲獨立特行的一位。

無論是在對待自己的親切態度上。還是在衆人面前揮灑自如的談吐舉止,亦或施政時大刀闊斧的魄力,都讓他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他覺得。這趟青州之行沒白來。

至於政務上的舉措對不對,老實說,龐統不怎麼關心,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來青州不是出仕的,而是求學的。那些舉措中的深意尚未理解。要怎麼去評判其對錯呢?

他曾經急切過,想着要改變現狀,一鳴驚人。可在與王羽見面後,他急切的心情平復了,因爲他感受到了對方的重視。他要一鳴驚人,本來就是希望得到認同,現在得到了,還有什麼可急的?

龐統很淡定,諸葛亮也習慣了好友的沉默,他喃喃道:“在荊州時,聽說青州的施政,我一直覺得,王將軍是個很霸道的人,在軍中和幕府中都是令行禁止,因此才頒下了諸多不怎麼合理的政令,可這兩天的所見,似乎不是這樣啊。”

他扳着手指,眉頭緊皺:“元皓先生乃是河北名士,其家族在鉅鹿很有名望;子尼先生是大儒鄭玄的高第,家世雖然差了點,可受的也是很正統的薰陶;叔治……可是,抑制世家,重視商業、農工並重這些政略都是不依常規的,可他們偏偏就視若尋常,真是太奇怪了。”

在諸葛亮原來的想象中,在王羽的淫威下,青州的幕僚們應該都是戰戰兢兢,小心過活,故而青州新政中這些倒行逆施的政策才得以施行。

可實際一看,王羽不但沒有他想象中那麼獨斷專行,與衆臣相處時,倒是好像朋友一般,隨意得很。就拿今天吃芥末的那個惡作劇來說,這種玩笑,哪是君主與臣子應該開的?

可王羽偏偏就做了,做得那麼自然,那麼隨意,那麼順理成章,絲毫沒有失了體統的意思。而青州衆臣也沒誰覺得羞憤又或怎樣,在回過味的那一剎那,這些智者臉上露出的,分明是長者對晚輩的調皮無可奈何,愛憐不已的神態。

這麼和諧的相處方式,即便是在以禮賢名士而爲名的劉表府上,也是不可能看得到的。

龐統話不多,但心思卻很靈活,他敏銳的感受到了同伴的煩惱,於是出言開解道:“反正這一趟沒來錯,孔明,你還是留下來多看看吧?”

“……”

龐統沒能得到迴應,但從同伴漸漸變得堅定的腳步中,他察覺到了什麼,於是,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一夜無話。

第二天也是個大晴天,龐統一早起來,發現負責接待的換人了。從荊州與三人一道同來的石韜不見了終影,代之的是個胖子——這不是尋常的胖子,通過昨天的晚宴,龐統已能認出青州大部分的重量級人物了。

“文和先生,怎麼是您來了?”諸葛亮也嚇了一跳,年紀再小,也不妨礙他理解賈詡在青州的地位,他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師啊!怎麼會來做接待這種旁枝末節的工作?王將軍對自己幾人到底有多重視啊?

“怎麼,我不能來麼?”賈詡笑眯眯的說着,指指龐統,道:“我是來接你們的,今天帶你們去書院看看。不管怎麼說,你們正常的學業還是要繼續的,泰山書院草建,時間尚短,應該是比不過鹿門山的,不過這裡的教習倒也不比鹿門山差太多……”

“不敢。”龐統連忙謙辭。

鹿門山書院的頂樑柱是他叔叔龐德公,水鏡先生和黃承彥都有幫襯。而泰山書院的頂樑柱是王羽的老丈人蔡邕,其他諸如孔融、管寧、邴原也都是在青州,乃至中原享譽一方的人物。

更何況,路上他還聽說了不少小道消息,比如兗州名士邊讓對泰山書院頗有讚譽,客居徐州的大儒鄭玄也有意返鄉,在泰山書院出任教授之類。

兩家的學術水準到底孰高孰低,沒比過,誰也不敢做定論,可要說泰山書院的教習比鹿門山差,這就太離譜了,龐統可不敢坦然受之,讓叔叔遭世人詬病。

“用不着這麼小心,言者無罪,等到了書院,你就知道了。”賈詡臉上笑意不減,拍拍龐統肩膀,又溫和的向諸葛亮笑笑,示意二人跟着他走。

高唐城原本就不大,在袁紹攻城那一次,城內的民居也是拆了個七七八八,後來重建,直接就建到城外去了,城內除了軍政要員的府邸外,沒什麼可居住的地方。

賈詡一邊走,一邊介紹,龐統二人很快就對高唐城有了相當全面的瞭解。

“……中心的兩條大路與城門相連,將城內分成了四個區域,東北是各個官署所在,西北是住宅區,南城都是書院範疇,西面是經史政法類的,東面是軍事工藝類的,學員的住宿在城外……”

龐統很驚奇,忍不住的問道:“書院比官署還大?”

“是啊,書院裡有這麼多學生嗎?”諸葛亮也很詫異,緊跟着問道。

賈詡笑答道:“學生當然沒這麼多,不過遲早會有的,到時候,說不定整個內城都會讓給書院呢。”

“那官署呢?”諸葛亮覺得又一項常識被顛覆了。

“隨便換個地方唄。”賈詡聳聳肩,指指北面,又指指西面,一臉無所謂的說道:“北面三十里就是平原城,西面五十里是鄃城,城防修得都不錯,去哪兒都行。”

“……”諸葛亮和龐統對視一眼,眼中的驚訝都無以復加。

昨天去過驃騎將軍府,以爲王羽是故意要示人以節儉,搏個好名聲呢。結果現在這麼一看,人家壓根沒將這些當回事啊。建了個很有人氣的高唐城,卻不是爲了自己居住,反倒做好了給書院讓地方的準備,他這是圖一啥呢?

“有個繁華都會的好處很多,但沒必要和官署放在一起。官署辦的事,需要清靜,而書院要學的東西,卻與市井息息相關,所以書院留在高唐是最合理的……”

賈詡有問必答,但每次給出答案,都會給諸葛亮二人帶來新的疑問。傳統的理念,官署衙門才應該設在繁榮地帶,畢竟是管理百姓麼。而書院應該找個山清水秀,沒有人煙的地方,才方便苦讀。

“不然。”面對二人的疑問,賈詡擺擺手道:“學以致用,光是在深山裡閉門苦讀有什麼用?司農的官員若不辨黍麥,不知農時,何以司農?管理商業的若不懂行情,如何分門別類的管理、徵稅?更別提那些學兵法軍略,或是工藝的了,沒有實踐,光是讀書又有何用?”

疑惑愈深,兩個未來的大才,對青州的印象越來越清晰的同時,卻也越來越模糊了。

青州,真是個顛覆常識的地方。()

八六二章 四大主戰場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第66章 激戰大河畔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六三三章 張頜論武五三八章 一併解決三六三章 民心似水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一四九章 勢不可擋六九六章 三裡挑一一一四章 力戰呂布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七七零章 孔明的震驚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四七二章 煊赫軍威一八九章 黃巾大聯盟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四五八章 都會平地起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二三五章 正面強攻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一八六章 俊傑何其多七八四章 緩兵之計六一七章 泗水伏擊戰二一五章 螳螂與黃雀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七一八章 疾風出塞第80章 意外連連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八五八章 凌厲殺機第88章 一語驚四座六五四章 呂布的決定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九七四章 攻川部署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三九零章 八門金鎖四二四章 幽州牧劉虞五零二章 挑釁與暴怒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第81章 月夜私會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七零一章 震怖四方四八四章 東征之議一三三章 毒士毒謀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一零一章 漢帝劉協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第60章 誰人話忠義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二三四章 人心與偵查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一一零章 大鬧一場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九一五章 破箭之陣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二九一章 盡帶黃金甲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四二六章 招降納叛八一五章 貿易戰爭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二五二章 北行路上四七七章 高唐得勝山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第96章 一戰定河東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八九三章 大亂終起三七五章 求穩亦不得六二九章 江東十三騎第91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