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

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

劉備眼神一凜:“大司馬出兵,那雲長也能順理成章的跟着盧師討董了。但如此一來,董卓或許會遷怒天子。”

“雖然董卓不會直接對天子動手,但一定會殘殺長安城忠於天子的公卿大臣,以此來警告震懾天子。”

“這聖旨一出,長安城又得流血了啊!”

劉備長嘆一聲。

偷送聖旨出關召大司馬劉虞勤王,對董卓而言劉協就是在背叛他這個尚父!

天子犯錯,遭殃的是天子身邊的臣子。

以董卓的兇殘專橫,又豈會不殺幾個公卿大臣來殺雞儆猴?

鄭平斂容道:“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天子要誅殺權臣,始終會有忠臣因此而流血的。”

“相對於洛陽事,我更擔心大司馬出兵,會讓關東局勢演變得更復雜。”

劉備想起了近日兗州刺史劉岱跟袁紹聯姻一事,眼神亦多了擔憂:“袁紹將妻小送到了東平國,又跟劉岱聯姻。”

“袁遺和袁敘也表示會支持劉岱在兗州的任何決定。”

“如今的兗州,除了泰山郡太守應劭、陳留郡太守張邈、濟北相崔言,都支持劉岱。”

“雖然我已經讓翼德時刻關注兗州局勢,但如今青州的騎兵都已經去了洛陽,劉岱真要殺崔言,翼德恐怕也難以馳援。”

“兗州的戰亂,恐怕難以阻止了。”

劉備不在意兗州由誰執掌,在意的是兗州亂象會讓青州的糧食籌措變得更緊張。

勸和袁紹和韓馥亦是如此!

青州最擔心的,便是其他州的戰亂引起糧荒!

這對如今需要向青州外購買糧食才能勉強維持日常糧食供應的青州而言,是致命的!

鄭平點頭道:“兗州的戰亂,本在預料之中,這是無法避免的。”

“並不是每個刺史,都會跟使君一樣,會先去解決州內饑民的溫飽。”

“他們只想將糧食囤積,然後招兵買馬攻殺不服!”

正說間。

人報琅琊諸葛玄求訪。

鄭平語氣一鬆:“是阿瑾的叔父來了,向荊州借糧的計劃有實施的可能了。”

解決青州的糧荒,鄭平現在就一個字。

借!

向幽州借、向冀州借,向兗州借、向徐州借,同樣也向荊州借。

這之前一直未向荊州借糧,一是沒有合適的人出使荊州,二是劉備的青州刺史還是個僞職。

但現在不同了!

劉備得到了青州牧的正式任命,也由宗正卿定了宗族世譜,已經跟劉表一樣是名正言順牧守一方的宗室大臣了!

按輩分,劉備還得喚劉表一聲景升兄。

兄弟之間,借點糧食應急,劉表多少也能賣點面子!

諸葛玄又曾是劉表的屬吏,跟劉備關係匪淺,這出使的人選也有了。

劉備亦是心中一喜,跟鄭平策馬返回刺史府。

一見諸葛玄,劉備便熱情的迎上賠禮:“讓胤誼先生久等了。”

諸葛玄有些驚訝劉備的熱情,連忙回禮道:“使君州務繁忙,是玄叨擾了!”

寒暄一陣。

諸葛玄詢問道:“劉使君,玄這次來臨淄城本來是想尋阿瑾的,但聽學堂的人說阿瑾暫代濟南國國相了。”

“玄頗爲不解,阿瑾尚未及冠、才學名望都不足,何德何能出任濟南國國相?”

“如此,豈非讓慕名前來青州的士子,以爲劉使君任人唯親、徒有虛名?”

“玄感激劉使君對諸葛一家的照顧,但不希望因爲阿瑾而壞了劉使君的求賢之心,還請劉使君能將阿瑾調離濟南國。”

劉備跟鄭平對了對眼神,苦惱道:“胤誼先生啊,讓阿瑾出任濟南國國相,實屬無奈啊。”

“青州凋敝,各縣百廢待興,能用的賢才幾乎都已經提拔重用了。”

“國相一職位高權重不可輕易任命,短時間內又尋不到合適的賢才出任,只能讓阿瑾暫代了。”

“不知胤誼先生是否閒賦在家?若能出任濟南國國相,阿瑾也能跟在胤誼先生身邊當個副手。”

諸葛玄頓時愣住。

怎麼就扯到我身上來了?

諸葛玄婉拒道:“劉使君,玄雖然閒賦在家,但才疏學淺,又無功勞名望,若是直接出任濟南國國相,同樣會讓使君受人詬病的。”

鄭平卻是開口笑道:“胤誼先生過謙了。阿瑾曾說,胤誼先生跟荊州劉刺史有舊,不知胤誼先生是否願當青州的使者去一趟襄陽,請荊州劉刺史看在同宗份上,能借些錢糧來青州?”

“對於如今的青州而言,誰能籌措到錢糧,誰就有功勞名望!”

“待胤誼先生借得錢糧歸來,青州上下誰又能詬病劉使君?濟南國鄉民聽聞胤誼先生向荊州借錢糧的壯舉,誰又不會對胤誼先生感恩戴德?”

讓諸葛瑾擔任濟南國國相,除了濟南國國相暫時尋覓不到合適的人選外,亦是用來釣諸葛玄的魚餌。

尚未及冠、才學名望未顯的諸葛瑾來擔任濟南國國相,這勢必會引起士人的不理解,認爲劉備任人唯親、不敬賢才。

這不僅僅會讓劉備的聲名受到詬病,同樣能讓諸葛瑾承受莫大的壓力。

而聞訊的諸葛玄必然會來尋劉備!

雖然用這種方式來算計諸葛玄有些不地道,但除了諸葛玄外,青州目前是沒有任何一人能去荊州跟劉表敘舊的!

或許劉表能看在同宗的份上友情贊助,但絕不會多!

想說服劉表多借一些錢糧,需要一個跟劉表有舊、且能言善辯的俊才遊說、擔保纔有可能成功!

“這——”諸葛玄頓時遲疑:“劉使君,鄭別駕,玄雖然跟荊州劉刺史有舊,但劉刺史未必會借。”

鄭平笑道:“胤誼先生,自然不會讓你空着手去見荊州劉刺史的。劉使君會準備書信厚禮,跟你一起去見荊州劉刺史。”

“聽聞荊州劉刺史最喜經文,劉使君準備贈送荊州劉刺史五車經文,不是竹簡記錄的經文,而是用左伯紙刊印的經文。”

諸葛玄嚇了一跳:“五車左伯紙刊印的經文?”

古人常用學富五車來形容讀書很多、學問淵博,但五車竹簡的書跟五車左伯紙刊印的書,這數量是完全沒辦法相提並論的!

諸葛玄在琅琊家中見過劉備送給諸葛亮的紙質書籍,因此纔會被這五車左伯紙刊印的經文嚇了一跳。

那得是多少書啊!

“劉使君,鄭別駕,你真要送這五車書給荊州劉刺史,根本不需要我來出使!”諸葛玄語氣有些顫抖。

鄭平笑道:“但濟南國國相,需要胤誼先生這樣的才俊來出任啊!”

劉備亦是上前行禮,言辭懇切:“胤誼先生,存心算計本是無禮之舉!但青州困頓,若不用非常手段難以恢復往日祥和。”

“還請胤誼先生能看在青州尚未解決溫飽的幾十萬饑民份上,能承此重任。”

諸葛玄眼神有些複雜。

若論無禮,劉備和鄭平的算計也算不上有多無禮。

畢竟諸葛玄非但沒有損失,反而得到了名望和官職!

良久,諸葛玄道:“劉使君,鄭別駕,可否容玄去濟南國見了阿瑾再決定?”

思前想後,諸葛玄決定先去見見諸葛瑾。

雖然在琅琊老家時,諸葛亮盛讚劉備,但諸葛亮畢竟年幼,諸葛玄得聽聽諸葛瑾的想法纔能有所決定。

“當然可以。”劉備坦然道:“阿瑾這幾日也要來臨淄城彙報政務,胤誼先生不如稍待幾日?也讓我向胤誼先生多請教一陣。”

諸葛玄這次沒有拒絕,而是留在了臨淄城。

劉備替諸葛玄準備了最好的驛館來款待。

兩日後,諸葛瑾風塵僕僕的來到臨淄城。

見到諸葛玄後,諸葛瑾激動不已:“叔父,伱什麼時候來的青州?”

諸葛玄打量有些老成氣息的諸葛瑾,語氣亦是難掩關切之意:“剛來兩日,幾個月不見,阿瑾更沉穩了。”

寒暄一陣,諸葛玄問及了諸葛瑾在濟南國出任國相的事。

“阿瑾,你怎麼能答應出任濟南國國相?”

“你可知你這年齡、才學和名望,驟然出任濟南國國相,會讓劉使君聲名受損的。”

諸葛玄略有責備之意。

諸葛瑾卻是不在意地道:“叔父,你誤會了,我只是暫代濟南國國相。濟南國的重大決策依舊需要由刺史府來決定的。”

“其實這濟南國、齊國和樂安國的政務都是如此,三國的國相都沒有獨斷權,一直都是由刺史府兼管的。”

諸葛玄輕斥道:“即便如此,你也不能隨意答應啊!你不答應,劉使君就可以選任比你更有名望才學的士人擔任。”

“這不行啊!”諸葛瑾苦笑道:“兄長說了,這濟南國國相我必須得暫代。否則叔父就很可能不來青州了。”

諸葛玄一愣:“兄長?你堂兄?”

諸葛瑾搖頭:“不是琅琊諸葛家的堂兄,是青州別駕!”

諸葛玄沉默。

本來還有些奇怪,劉備和鄭平爲何非得算計自己,原來還有自家侄兒參與其中!

“阿亮怎麼沒向我提及,你認了鄭別駕當兄長?”諸葛玄有些氣悶。

諸葛瑾連忙給諸葛玄倒了一樽白水:“阿亮眼中只有劉使君,一直覺得我跟顯謀兄長結義的事影響了他跟劉使君的輩分。”

“又怎麼會主動提及?”

諸葛玄手一抖,差點將水灑落。

我這離開幾個月,阿瑾和阿亮怎麼全都跟變了個人似的?

跟諸葛瑾聊了這幾個月之前的事,諸葛玄不由暗歎。

兩個侄兒一個崇拜鄭平、一個崇拜劉備,待出閣的侄女還似乎患了相思病,讓他這個當叔父的想跑都沒法跑了。

“罷了!”

“雖然劉使君和鄭別駕有算計之心在,但對於諸葛家而言卻是有利無弊。”

“兄長早逝,阿瑾和阿亮能遇到貴人,也是他們的福分。”

“但阿瑾還年少,過早涉足官場對學業不利,我這個當叔父的不能不幫襯啊。”

諸葛玄心下坦然。

囑咐諸葛瑾不要驕矜自傲後,諸葛玄回到刺史府來見劉備和鄭平,同意代表青州出使荊州。

劉備大喜:“有胤誼先生相助,再有這五車書籍,想必景升兄不會拒絕借糧的。”

當即。

劉備任命諸葛玄爲青州從事,又給諸葛玄配了五十精卒護衛、自東萊郡調回魯肅當護衛統領,押送五車書籍南下徐州,走下邳入江淮前往荊州。

魯肅弓馬嫺熟、又頗識大體,在太史慈麾下也歷練了一段時間,有魯肅跟着,劉備和鄭平也能放心。

目送諸葛玄遠去,劉備暗暗鬆了一口氣:“若景升兄肯借糧,即便兗州和冀州都有戰亂,青州也不會陷入絕境了。”

兗州戰亂,劉備阻止不了。

冀州的戰亂,劉備同樣阻止不了。

雖然袁紹答應了分治冀州,但不論劉備還是鄭平都清楚,這只是袁紹的緩兵之計。

一旦袁紹有了機會,一定會再次跟韓馥爭奪冀州。

而現在的劉備很難再介入!

鄭平目光微凜:“話雖如此,但冀州戰亂能阻止還是阻止的好!多派遣些探子去涿郡吧。”

“儘可能的探清大司馬的動作,以及公孫瓚的舉動!”

提到公孫瓚,劉備頓時沉默。

在涿郡的時候,劉備跟公孫瓚就十分熟悉了。

兩人一個是涿郡豪俠,一個是太守女婿,又同時拜入盧植門下,關係匪淺。

上一回張飛去幽州,公孫瓚更是豪爽的借給了劉備五百騎兵,至今也沒催促劉備歸還。

“顯謀,伯圭兄跟大司馬之間的矛盾,真的難以調和了嗎?”劉備有些憂傷。

不論是劉虞還是公孫瓚,劉備都不希望任何一方受到損傷!

但劉備又深知公孫瓚的個性,一旦公孫瓚恨上了某個人,那幾乎是沒有和解的可能。

鄭平輕嘆:“使君,你比我更瞭解公孫瓚,倘若你都不能調和公孫瓚跟大司馬的矛盾,我亦是難有良策。”

“大司馬和公孫瓚之間,只能選擇一個!”

“使君,你現在是青州牧,天子正式冊立的青州牧!”

“要匡扶這漢室天下,不能只講私情而不顧大義了!”

劉備沉默。

良久。

劉備長嘆一聲:“只希望伯圭兄,行事不要太過激了,否則,我很難抉擇啊!”

(本章完)

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33章 白水草蓆,鄭平設宴立威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請假一天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89章 南結陸康,鄭平再布遠略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今天停電了,只有一更哈請假一天第196章 幽州驚變,劉備面臨抉擇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298章 劉備長子,夢日月故名昭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