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

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

劉艾蹙眉看向鄭平,下意識的以爲眼前這個青州別駕是在故意推諉。

“莫非劉刺史不想認這長安的詔令?”劉艾語氣有些不愉。

這千里迢迢的來青州,結果劉備還故意推諉不見?

如此怠慢天子使者,劉艾對劉備的印象瞬間不怎麼友好。

鄭平一如既往的瀟灑愜意,羽扇輕搖,安撫劉艾的情緒:“劉長史,你誤會劉使君了。青州凋敝,劉使君憂心幾十萬饑民溫飽不得不組織鄉民屯田。”

“但屯田對於鄉民而言,是很嚴苛殘酷的,稍有不慎就會讓鄉民們滋生怨恨。”

“因此劉使君爲了讓屯田的鄉民見證決心,每日都會帶着親衛營跟鄉民一起開荒。”

劉艾眉頭依舊緊蹙,顯然不怎麼相信鄭平兒的說辭:“按別駕的意思,本使要在這裡等多久?”

“這可說不準。”鄭平眸有黠意:“或許三日,或許半月,都說不準。”

劉艾愕然:“三日?半月?這青州政務,劉使君不用處理的嗎?”

鄭平笑道:“劉長史誤會了。使君不是不處理青州政務,而是這青州政務使君早已部署妥當,各級各部各司其職,即便使君一月不在,也不會影響青州政務的正常運轉。”

劉艾更是驚詫:“如此行事,劉使君豈不是”

雖然劉艾沒有將話說完,但鄭平也聽懂了劉艾的意思。

“劉長史是想說,使君在青州只是個傀儡刺史嗎?”鄭平笑道:“我理解劉長史的擔心,畢竟劉使君若在青州是個傀儡,那這天子的期望可就落空了。”

劉艾瞳孔微微一縮,掩飾道:“鄭別駕,你在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我是相國長史!”

鄭平笑而不答。

就在此時,一個騎卒返回,湊近鄭平身邊低語:“別駕,使君正在跟屯田的鄉民吃飯,暫時回不來。”

劉艾耳尖,聽到騎卒的低語更是驚詫:“劉使君真的去開荒了?”

“劉長史,在下又豈會騙你?”鄭平邀請道:“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劉長史可否願意跟我一起,去見見跟鄉民同吃同坐的劉使君?”

劉艾微微斂容:“我爲官多年,從未見過有刺史會親自開荒、跟鄉民同坐同吃。既然鄭別駕邀請,那就一同前往吧!”

見劉艾同意,鄭平準備了兩匹快馬,跟劉艾一人一騎前往劉備攜民開荒的地方。

青州有很多的荒地。

但開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的人力、物力不是單一的家庭能承擔的。

尤其是現在的青州,想要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的開荒就只能集中人力和物力。

“劉長史,前面就是劉使君今日的開荒地了。”坡頭,鄭平指着坡下已經開墾了一半的荒地。

劉艾眺望人羣,沒有尋覓到劉備的身影,疑惑問道:“劉使君不在這裡?”

鄭平哈哈大笑:“劉長史,莫非伱以爲,劉使君開荒還要穿官服或者錦衣嗎?往左看,布衣草履,正端着瓷碗,一邊吃飯一邊在給鄉民講話的那個就是。”

劉艾的瞳孔再次緊縮:“那是劉使君?”

若不是鄭平在,劉艾壓根就想不到,人羣中那跟普通鄉民沒什麼區別的壯漢,竟然會是青州刺史劉備!

在劉艾的認知中,即便劉備會去開荒,那基本上也是穿着官服巡視、偶爾下地揮一揮鋤頭,然後找人宣傳某某刺史跟鄉民一起開荒。

能做到這點,就能稱得上是體恤百姓了。

但現在劉艾看到的,卻是跟鄉民一樣布衣草履,不怕髒不怕累,跟鄉民吃一樣飯菜的劉備!

心情有些複雜的劉艾,正準備策馬去尋劉備,卻被鄭平攔住了:“劉長史,若你要見使君,得換身衣服才行。”

劉艾見鄭平熟練的從馬背的行囊拿出布衣草履,愕然道:“你要我穿這個?”

鄭平輕笑:“你是天子使者啊,難道天子不願意與民同苦嗎?”

劉艾看着滿是補丁的布衣,還有那粗糙的草履,咬了咬牙,將布衣草履換上。

“這相國長史劉艾,果然不同尋常,怪不得在董卓死後能被遷爲宗正。”鄭平微笑着打量將布衣草履換上的劉艾。

見劉備其實是不需要換上布衣草履的,但鄭平想要考驗下這長安來的天使器量如何,故意給了劉艾一個選擇。

“劉長史眉宇有慈祥,倒也不像奸邪之徒。”鄭平撫掌誇道。

劉艾看向鄭平同樣也換上了布衣草履,心中泛起了複雜的情緒。

劉備遠遠見到了鄭平到來,招呼道:“顯謀,你來得太晚了,只剩半個粗糧餅了。”

在劉艾驚詫的目光下,鄭平接過粗糧餅,然後扳成兩半分了一半給劉艾:“使君,這是長安來的天子使者,相國長史劉艾。”

劉備大笑,挽起劉艾的手臂來到場中,對鄉民們喊道:“鄉親們,這是長安天子委派的使者!我早說了,天子不會忘記鄉親們的。”

“這世間只有奸臣亂黨,矇蔽聖聽,才讓鄉親們受苦受難。”

“我們一定要相信,這世間是公道大義的,一時的困難苦楚不會擊垮我們的鬥志,只要還有拼搏鬥志,我們就一定能吃飽穿暖!”

劉艾被把臂同遊,還有些懵。

但下一刻,鄭平已經將手中的粗糧餅咬碎,一邊咀嚼吞嚥,一邊喊道:“鄉親們,世間有劉使君願意跟你們同吃同坐,亦有天子使者願意跟你們穿同樣的衣服、同樣的草鞋、吃同樣的粗糧餅。”

“因爲我們都相信,艱難的日子會過去的,今年的秋天,一定能有一個大豐收!”

“劉長史,你代表天子而來,可要給鄉親們希望啊!”

劉艾終於明白劉備和鄭平想做什麼了。

狠了狠心,劉艾將粗糧餅咬碎。

董卓雖然專權亂政,但對於公卿百官的飲食並沒有苛刻。

似這種粗糧餅,劉艾可沒吃過!

只感覺咬在口中不僅乾癟無味道,還極難下嚥。

“長史大人,你這樣吃會噎着的,來喝口水吧!”一個鄉民端了一碗水遞給劉艾:“這都是燒開後放涼了的白水,使君大人說這樣喝不容易生病。”

碗很乾淨,水也很清澈。

鄭平對於衛生條件一向很重視。

粗糧餅難以下嚥是因爲糧食不夠,所以摻雜了一些能使用的草葉樹根。

但這不意味着,鄉民吃的喝的就很髒!

劉艾微微一愣,但還是接過鄉民的瓷碗,混着白水將小半截粗糧餅吞進肚子。

平心而論,劉艾這輩子就沒吃過這麼粗糙的糧餅!

“鄉親們,天子的確很關心你們。”

“只是天子遠在長安,也難以如劉使君一般跟你們一起開荒。”

“因此天子才遣我來青州,封劉使君爲青州牧,又讓宗正卿定了宗族世譜,劉使君今後就是宗室大臣了。”

劉備和鄭平都將氛圍渲染到了這個程度了,劉艾沒有忘記給劉協樹立個好形象。

鄉民們頓時議論紛紛。

“青州牧跟青州刺史有區別嗎?”

“肯定有吧,青州牧肯定比青州刺史官大,否則天子也不會親自遣人來。”

“劉使君以後就是宗室大臣了,是不是就代表天子了?”

“天子的使者也跟我們一樣布衣草履,吃粗糧餅和涼白水,看來這個天子是聖明之君啊。”

“有劉使君這樣的好官,又有天子這樣的聖君,我們的苦日子不會太久了。”

“現在青州是很苦,但比起流離失所已經好多了,我們的家園很快就能恢復的。”

“天子萬歲!萬歲!”

“.”

鄉民的熱情,漸漸高漲。

劉艾驚愕的看着熱情昂揚的鄉民,心中大受震撼。

半個時辰後。

劉艾跟着劉備鄭平返回臨淄城,劉備遞給劉艾一個小瓷瓶,聲音頗有磁性:“劉長史,將膏藥塗在掌心,可以活血化瘀。”

“你剛纔其實沒必要跟我們一起揮鋤開荒的。”

劉艾剛纔受到震撼,主動提出要跟鄉民一起開荒,這手掌都紅腫了。

見劉艾雙手有些顫抖,劉備乾脆直接將膏藥親自塗抹在劉艾掌心。

“劉使君,多謝了。”劉艾揉搓雙掌,讓膏藥均勻的散開藥力,隨即感嘆:“青州有劉使君在,是青州萬民之福啊。”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當親眼見到了一個真實爲民的劉備,劉艾心中感慨良多。

尤其是,劉備還不忘替天子揚名!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劉備已經將這八個字,完美的在劉艾面前展現了!

“劉長史亦讓我欽佩,你是我見過第一個敢穿布衣草履、吃粗糧餅、跟鄉民一起開荒的天子使者。”劉備言語多了佩服之意。

回到臨淄城,劉艾當着臨淄城文武的面宣讀了聖旨詔令,又將青州牧的印綬交付給劉備。

這意味着,劉備正式有了任免青州諸郡國的權力。

從此不再是一個僞職了,而是天子詔令、皇權特許、牧守青州的青州牧!

“劉使君,有句話,我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待得衆官退去,劉艾有些猶豫要不要將盧植仗責關羽的事告訴劉備。

劉備笑道:“劉長史,這裡並無外人,你但說無妨。”

劉艾咬了咬牙,將盧植仗責關羽一事告訴劉備。

劉備下意識的看向鄭平。

卻見鄭平拍案而起,怒道:“盧尚書怎能如此對待雲長?一百軍棍豈不是三個月都下不了地?使君立即遣人去召雲長回來,我去譙縣請華神醫!”

劉備的眼神也瞬間變得痛苦,雙拳緊握:“盧師怎能如此?難道他忘記了青州牧對我有多重要嗎?”

“若沒有這個任命,我一直都是僞職,是沒有資格真正號令青州諸郡國的。”

“青州五十萬饑民皆系我身,勤王討董是大事,但青州萬民的溫飽也是大事!”

“我向陶使君和韓使君許了諸多好處,纔給盧師借來兵馬糧草,盧師怎能如此!怎能如此啊!”

劉備跟鄭平已經很默契了。

鄭平剛一怒喝,劉備就已經理解到了要義,這一陣痛苦而糾結的話,即便是劉艾也忍不住動容。

良久。

劉備向劉艾拱手致謝:“若非劉長史搭救,我恐怕就再也見不到雲長了。他日劉長史但有差遣,青州必定全力以赴!”

劉艾連忙扶起劉備道:“劉使君切勿如此,如今漢室瀕危,正需要更多如劉使君一樣的宗室大臣,才能力挽狂瀾,復我漢室榮耀。”

劉備語氣多了一絲驚訝:“劉長史,你跟董太師?”

劉艾沒有直接回答:“劉使君,我只能告訴你,我是天子任命的相國長史!”

這樣的回答,已經足以讓劉備和鄭平清楚劉艾的立場了。

劉艾沒有在臨淄城長待,跟劉備聊了一些洛陽戰事後,就準備返回長安。

若是在臨淄城待得太久,劉艾擔心董卓會起疑心。

城門口。

劉備和鄭平禮送劉艾離開。

看着長安方向,劉備的眼神多了幾分擔憂:“沒想到皇甫嵩會幫董卓,若不是董卓對皇甫嵩有忌憚撤了皇甫嵩的兵權,盧師恐怕得敗陣而歸了。”

皇甫嵩跟朱儁和盧植,都是靈帝時期的三大良將,如今卻是兵鋒相見,讓劉備唏噓不已。

鄭平眼神微凜:“皇甫嵩只忠於皇帝,對上叔父不足爲奇,使君也不必感慨。”

“如今董卓親自坐鎮洛陽,以叔父和孫堅目前的兵力,想要贏董卓幾乎是辦不到的。”

劉備斂容:“也就是說,這次聯盟討董,又失敗了嗎?”

鄭平搖頭:“失敗倒未必!劉艾身爲董卓的長史,但他忠的卻是長安的天子。天子本就聰慧,不會任由董卓專權的。”

“如今連董卓的長史都是天子的人,這長安城定然還有更多的忠臣義士在密謀討董。”

“現在董卓離開了長安,這長安城忠於天子的公卿大臣定然會有動作。”

“倘若我料得不差,去往幽州的聖旨也應該出長安了。”

劉備微微吃驚:“去幽州的聖旨?難道天子要召大司馬勤王?”

鄭平點頭:“大司馬受身份所累,若無聖旨,是絕對不會出兵討伐董卓的!”

(本章完)

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25章 謀士對弈,各掌天下大勢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187章 兄弟相會,劉備獲得玉璽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84章 志同道合,孔融盛讚劉備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請假一天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更新時間調整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115章 賢才齊聚,擁韓馥制袁紹第26章 十二策論,劉備立凌雲志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141章 表奏州牧,董卓拉攏劉備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301章 陷陣高順,敬英雄斥匪類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10章 惟賢惟德,劉備一訪鄭平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69章 上架感言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34章 堅壁清野,張飛的大耳刮第47章 皇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51章 盧植尚在,恩師厚德如父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37章 人心盡失,袁術又作死了第205章 人才濟濟,劉備喜得三傑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