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殺人

第73章 殺人

“練氣?”

陸明的眼神有些疑惑,宋知書不是練氣大圓滿的修士嗎?

要煉什麼氣?他有些不解,看向宋知書,但不等宋知書回答,剎那間陸明明白這是何意了。

宋知書有一口鬱氣,今日歸來,只怕是想要煉化這口鬱氣吧,至於如何煉化,他隱約猜到一些。

一時之間,陸明有些沉默,他想要勸阻,可宋知書折身回來,就足以明白自己無法勸阻什麼了。

“宋兄,愚弟不去勸你,有些事情宋兄想清楚便可。”

這是陸明的回答,宋知書心中的鬱氣,他明白但自身無法感同身受,所以自己無法去代替宋知書去做什麼抉擇,既然宋知書做出這個選擇,他唯有支持,這纔是君子交友。

“多謝陸兄。”

宋知書朝着陸明微微作禮,隨後面向執法堂緩緩走去,只不過這一次他的步伐,格外的堅定。

望着不斷遠離的宋知書,陸明一語不發,只是快步朝着明月書院趕去,將這件事情告知文淵先生,怕到時候可能會出現控制不住的局面。

宋知書回來的消息,一開始只是小部分人知道,但傳的很快,許多人都在關注。

青山城,一座靈院宅府中。

白秋玉也得到了消息,臉上出現出微微的驚愕。

“白師兄,這宋知書纔出去了一天,怎麼就回來了?”

“下面的弟子說,他到明月城後,並沒有回家,看目標似乎是執法堂。”

下方數個外門弟子,將最新的情況回稟,每個人眼中都有些疑惑,明明離開先出去避避風頭纔是最好的選擇,誰知宋知書居然如此愚蠢回來了。

“終究是忍不住了嗎?”

白秋玉稍作沉默,繼而開口:“既然回來了,去的還是執法堂,想必心中還有不服,不過來了也好,走,去執法堂吧。”

說完,白秋玉站起身來,神色很平靜,執法堂如何,他宋知書能做什麼?又能做到什麼呢?

本來自己之前的計劃,就是要讓宋知書退無可退,然後去執法堂擊鼓討說法,這樣一來正好就是想要的結果,可沒想到對方退縮了,心中還覺得無趣呢。

白秋玉不怕宋知書不去執法堂擊鼓,就怕他不去,現在宋知書去了,他心裡更高興,一切都在預料中。

“是,白師兄。”

幾名執法堂弟子連忙開口,心想這宋知書也太沉不住氣了。

還有人心中不免嘆氣,宋知書啊,你走就走了,爲什麼還要回來呢?

所有的一切,都是註定了的啊。

隨即,在白秋玉的帶領下,一行人走出了靈院,離開青山城,而目的地正是執法堂。

而就在他們出發的時候。

明月書院中。

兩道人影相對而立,是周文淵和陸明。

就在剛剛,陸明已經將宋知書回來,並且前往執法堂的情況全部告知。

“老師,宋兄才隔了一天就回來了,想必已經下定決心,要將事情鬧大,學生無法阻止,老師我們該怎麼辦?”陸明開口,臉上帶着些許無奈之色。

因爲他知道,勸是很難勸回來了,爲今之計,就是想辦法如何應對突發的局面。

聞言,周文淵面色微微變化,快步向前走去,但很快就停下來。

稍作沉默之後,周文淵又回頭了,走到庭院中坐下:“既然宋小友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由他去吧,若是阻攔,只會讓他胸中鬱氣更甚。”

“老師,那我們就什麼都不做?”

陸明聽到後,先是一愣,然後繼續補充道:“老師之前好不容易勸解宋兄,去行萬里路,如今又怎麼由着宋兄去呢?學生有些不明白。”

“老夫之前勸解,是以自己的角度,給他指出一條正確的路。”

周文淵開口:“只不過我覺得正確的路,在宋小友看來,卻並不是如此,或許還截然相反。”

“這”陸明皺着眉頭,依舊有些不理解。

他覺得讓宋知書先離開,不僅是最正確的,也是最好的。

明知前方是深淵,依舊要跳下去,這不是勇,而是不智,雖然陸明心中對於宋知書所遭遇的那些事情,也有不甘,也有怒意,可有些東西,是不可撼動的。

“仙道,在於凝聚天地靈氣,修煉法力,強大己身,說白了就是想盡一切辦法得到力量。”

周文淵並沒有立即給出解釋,稍作沉思,繼續道:“可儒家不同,在於一個悟字,也就是爲什麼儒道的修煉,比仙道更難,因爲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人人的道理皆有不同。”

“就如天下間的那些大儒,明明讀的都是差不多的書,可爲什麼都悟出了不同的道理呢?”

“原因就在於人之間的想法不同,宋小友有自己的路,自己的想法,他既然想到了,就要去做,在老夫看來,這是莫大的勇氣,因爲常人不可能擁有,而且老夫也爲他高興,因爲宋小友真正的明悟了。”

周文淵的想法很簡單,他在內心中並不認同宋知書所做,但並不代表這是錯的。

高興的原因也很簡單,讀書人能夠明悟道路,並且遵從內心去做,善莫大焉。

陸明聽到後,沒有說話,因爲心中也知道了。

只不過他依舊皺眉,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那如果宋兄,真將事情鬧大,遇到危險該怎麼辦?”

陸明是從實際角度出發,自己與宋知書乃君子之交,自然不希望對方出事。

“危險?明遠啊,宋小友他不會有危險的。”

明遠,正是陸明的字。

周文淵一笑,坐在椅子上,看着陸明,輕輕飲下一杯茶,繼續道:“宋小友,贈予我儒家一道天大的福緣和人情,不說那些背後之人想動他,就算整個太昊劍宗想要動,也絕不可能做到。”

話音剛落,周文淵眼神中浮現出一縷精芒,使得對面的陸明也心中微驚。

老師是讀書人,是正儒,一直以來對任何人都是和顏悅色,諄諄爲人解惑,從未露出過這等神情,可現在

但很快陸明卻想清楚了,讀書人成君子之道,教化世間,但並不代表沒有脾性。

儒家讀書人,可不只會悶起頭讀書寫文,還有大義,敢爲天下先。

他沒有說話,而是轉頭望向執法堂所在的方向,陷入沉思。

或許今日,發生的事情會超乎想象吧。

與此同時。

明月城中。

宋知書眼神堅毅,腳步堅定。

他走在城中的街道上,所有的景象都盡收眼底,周圍車水馬龍,行人來往,所有的一切還是和之前一樣,但又不一樣了。

他看到有修士因爲一點收穫,相約好友舉杯暢飲,相約一同築基,一如當初自己和李刀幾人。

他也看到有人巡山空手而歸,眉頭緊蹙,神情落寞,在爲日後的修行資源而發愁。

他還見到有人在道路旁爭執,言稱分配不均,控訴巡山區域被人私自劃分。

他又見到和王壯一樣的信差,步履匆匆,低頭快速前行。

他又見到凡人因交不起房租,帶着一家收拾細軟。

有人哭訴,有人忍氣吞聲,有人怒目相對。

一幕幕,皆有不同,一個個人,皆有不同的故事,不僅呈現在宋知書眼前,也映照在心中。

宋知書仔細的觀察這些,在思考,再也不是局外人,也是試圖瞭解他們的內心,感受着那些人的悲歡與離合,人人皆不同,但人人都有迷茫。

不由的,在其體內一道道浩然正氣不斷涌動,似乎被自己的心緒影響。

胸口中,那一股鬱結之氣,也完全呈現了實質,但卻沒有像之前一般,堵塞於內,它彷彿要從胸口衝出,而指向的地方,正是執法堂。

“完美練氣,煉化一口氣,而這一口氣的煉化,並不是修,而是行。”

宋知書自語,徹底明悟,隨着不斷前行,念頭逐漸通達,腳步速度也更快,但也更加的堅定。

不久後,他便走到了執法山下,然後沒有絲毫猶豫,踏了上去。

“這個人是誰,是要上執法堂嗎?”

“他是宋知書啊,不是說前兩天出去了嗎?怎麼又要回來?”

“傳言他被針對,朋友也被牽連,現在還關在我們執法堂,有人說是受了冤。”

執法山的道路上,一些執法弟子見到宋知書後,面露驚愕之色,有知道情況的人,更是道出些許內幕。

“宋知書不過是個雜役弟子而已,就算遭遇不公又如何,能做什麼呢?”

“是啊,他身後的李青舟師姐如今也在外面,沒人幫忙啊。”

“不管怎麼樣,且看他要怎麼做吧。”

而因爲宋知書迴歸的消息,很多人都知道了,所以在他身後,也跟着一羣人,想看看對方要怎麼做,其中不僅有雜役弟子,更有外門弟子。

隨着時間推移,約莫半個時辰後。

宋知書走到了山頂,雙腳踏在了執法堂的廣場上。

此刻,在廣場上已經有很多弟子了,他們都是得到消息的人,提前趕來。

不過大多數都遠遠望着,並沒有靠近。

至於執法堂弟子,在看到宋知書後,相視一眼,卻並未選擇前行。

宋知書對這些都視若無睹,行走在廣場上,向着裡面一步步走去,不急不緩。

“不對,他的方向是.鳴冤鼓?”

“難不成宋知書要敲響鳴冤鼓,不可能吧,鳴冤鼓雖是宗門設立,給下面弟子鳴不平的,但多少年來,都沒幾個人敢真正敲響過啊。”

“有什麼不可能的,看他這樣子是鐵了心,只不過就算勝了如何,代價很大的。”

有弟子看着宋知書前往的方向,頓時猜測對方可能要擊鼓鳴冤。

鳴冤鼓,是宗門先賢留下來的,算是一件法寶,雖然沒有什麼特殊能力,可一旦敲響,那便會震動整個執法堂,九城、乃至於外峰和內峰,都會知道,然後被無數人矚目。

確實,敲擊鳴冤鼓是對待不公的最好辦法。

宋知書可真的能成功嗎?

所有人都在靜靜地看着。

宋知書,也距離鳴冤鼓越來越近。

“宋師弟,不可。”

但在這時候,一道聲音響起,是劉長卿,他走過來低聲出言進行阻止:“宋師弟,你如果這樣做了,那事情就很有可能鬧大,到時候很難收場,要忍耐。”

劉長卿語氣鄭重,他是執法堂弟子,也知道很多東西,知道宋知書和朋友都遭受了不公。

但現在的問題就在於,那股勢力很強,即便李青舟來了也無法收場。

“劉師兄,師弟我如今這般的處境,伱還願意出言勸解,好意師弟知曉,但師弟意已決。”宋知書看着來人,面色溫和且平靜,最初認識劉長卿,對方是想通過自己結識青舟師妹。

這沒什麼,天下熙熙皆爲利往,不過今日能選在衆目睽睽下與自己搭話,顯然冒了很大的險。

雖不知道他宋知書被人針對,只要親近甚至有一點關係的人都會被牽扯進去呢?

劉長卿這麼做,完全就是將自身利益拋之腦後了。

“師弟,你敲響鳴冤鼓,才真是上了當。”

劉長卿低聲開口,然後微微轉過頭,看向另外一個方向。

宋知書也投去目光,只見在不遠處,白秋玉正帶着一羣人走過來,帶着些許笑意。

他環抱雙手,身軀筆挺,就站在那裡,神色異常平靜。

執法堂弟子見此,都沒有說話,因爲他們知道,宋知書無論做什麼,都不可能撼動白秋玉,這是身份、也是階級的差異。

同時也有人搖頭,明明知道有人設下圈套,拿你立威,還走回來,當真愚蠢啊。

宋知書沒說話,繼而望向劉長卿:“劉師兄,你離開吧,切勿被師弟牽連。”

說完,他微微作禮,然後頭也不回朝着鳴冤鼓的方向走去。

劉長卿見此還想追上去再說點什麼,可身旁的一名執法堂好友卻及時將其拉着,並且搖頭,示意不要再管了,否則真的會出事。

“白師兄,要不要阻止他?”

另外一邊,一名外門弟子走到白秋玉身邊開口。

覺得鳴冤鼓一但敲響,怕是會有些麻煩,可以先動手阻止。

同時許多執法堂弟子也看過來,白秋玉雖只是外門弟子,但兄長白昊辰執掌執法堂,又有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在,所以白秋玉的話顯然也很重要。

“隨他。”

白秋玉卻一笑,然後微微罷手,就站在原地,示意所有人都不要阻止。

他就是要宋知書敲響鳴冤鼓,不然怎麼能借機會將事情鬧大呢,一切都在計劃當中。

至於最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白秋玉心中非常自信,李青舟在,或許會很麻煩,可如今憑藉宋知書一名區區雜役弟子,能翻牆什麼風浪。

而不遠處的執法堂弟子,見到白秋玉的手勢後,也沒有多說什麼,默默退下。

宋知書就這樣暢通無阻的走到了鳴冤鼓下方,在他面前,就是鼓錘。

只要拿起,鳴冤鼓一響,不只執法堂,九城都會震動。

可宋知書就站在下方,沒有了動作。

“怎麼不動了?”

“難道這宋知書還心存猶豫?”

有弟子看到這一幕,相視一眼,有些疑惑。

宋知書當着所有人的面,走到執法堂,走到鳴冤鼓下,卻不敲響,無疑會成爲所有人的笑話。

“白師兄,他好像不敢敲。”

白秋玉旁邊,一個外門弟子開口。

其他人也不由浮現出嘲弄,宋知書做出這麼大的陣仗,關鍵時候卻要猶豫,如何不好笑?

“不敢敲?”

無需他們提醒,白秋玉也看到了,皺起眉頭。

自己可是準備了一系列計劃呢,就等着你落入圈套,現在站在那裡不動手,哪裡能夠答應?

隨即,白秋玉向前,走到了距離宋知書不遠處,駐足停下,然後開口:“宋知書,我知道你要心有不甘,遭遇不公,既如此,那你就敲響鳴冤鼓,發泄你的怨氣,拿回你的公道,我白秋玉一定奉陪。”

若說之前他還能忍下不說話,可到現在卻有些心急,不敲響鳴冤鼓自己怎麼發作?

怎麼藉此機會告訴所有人,有些人物是無論如何都不可得罪的呢?

立威,就要立的徹底。

話音落下,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在宋知書身上。

事情都到這地步。

若是有點意氣的話,不敲肯定不行。

而此時,宋知書沒有開口,只是轉過身軀,面色平靜地看着白秋玉。

是他,因一己私慾,奪了自己的聖人劍胎,是他,利用手中權力,構陷李刀,也是他,散佈言論,逼得王壯離開明月城,最終家破人亡。

到了如今的關頭,依舊設下了圈套,要置自己於死地。

隨着宋知書不斷回憶,胸口中那股鬱氣不斷震盪,似乎開始沸騰了,積攢到了極致。

體內的浩然正氣,更是全部匯聚起來,遊走在四肢百骸當中。

宋知書看着白秋玉,感受着兩股氣息交織。

嗡嗡~

陡然間,儲存袋中的聖人劍胎,似乎感受到宋知書的心意,嗡嗡作響。

僅僅是在下一刻,宋知書突然擡起頭,眼中精光涌動,周身所有的法力翻滾,加之所有的浩然正氣,以及胸口的那一股鬱氣,一瞬間被他注入了聖人劍胎當中。

“殺!”

隨着宋知書的聲音。

聖人劍胎出現,卻再也不是之前那般普通不起眼的模樣,直接閃耀出各種華光,璀璨奪目。

咻~

瞬息間。

聖人劍胎爆射而出,快到在場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化作一道流光,直入白秋玉的脖頸處,而後光芒大盛,激發出前所未有的威能。

噗嗤。

這一刻,鮮血四溢飛濺,澆灌在地上。

這一刻,白秋玉身首分離,周身經脈崩斷,氣息瞬間削弱,直至虛無。

這一刻,白秋玉身軀傾倒,飛起的頭顱臉上帶着疑惑,以及難以置信。

緊接着,那顆頭顱重重落在執法堂廣場,滾燙的鮮血蔓延而出,止都止不住。

死了!

白秋玉.死了!

身首異處!

安靜!

安靜!徹底的安靜!

震驚!

震驚!徹底的震驚!

執法堂廣場,無數人愕然,瞪大了眼睛,看着倒在地上,已然身首異處的白秋玉,然後又看了看不遠處出手,但臉色平靜的宋知書,面露癡呆之色,手腳冰涼。

因爲每個人都意識到,要出大事了!

(本章完)

第13章 突破第86章 封城第119章 雲州第92章 良知第122章 抉擇第96章 麻煩第100章 送客第23章 改制第154章 鬧大第89章 妖魔第19章 驚喜第128章 意志第13章 突破第59章 圓滿第22章 修改一下最近章節第39章 規矩第150章 執劍第73章 殺人第53章 算計第125章 準備第111章 春秋第107章 天魔第108章 魁首第24章 雜役第59章 圓滿第91章 聖教第9章 洗髓第108章 魁首第150章 執劍第34章 院長第157章 交談第56章 詩會第74章 築基第102章 聖心第126章 開始第154章 鬧大第10章 天哭第146章 入城第46章 儒家第89章 妖魔第85章 劍令第50章 大儒第102章 聖心第121章 拉攏第72章 練氣第21章 無解第66章 探監第116章 道子第128章 意志第17章 遇險第10章 天哭第34章 院長第41章 大學第6章 四書第9章 洗髓第3章 仙緣第79章 啓程第115章 終離第56章 詩會第158章 儒家第46章 儒家第29章 劍胎第91章 聖教第96章 麻煩第23章 改制第36章 出頭第154章 鬧大第123章 熬煉第14章 漲租第68章 狠辣第85章 劍令第31章 劍威第18章 斬妖第41章 大學第134章 邀請第21章 無解第150章 執劍第88章 講學第130章 聖意第142章 消息第2章 秘密第96章 麻煩第132章 奪魁第125章 準備第25章 巡山第19章 驚喜第9章 洗髓第153章 點醒第93章 衝突第129章 學說第77章 掌教第67章 私刑第2章 秘密第47章 天雷第47章 天雷第86章 封城第89章 妖魔第36章 出頭第144章 拒絕第163章 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