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王陵迷蹤

朱七說他先後探查過太子和大夫墓,結果在大夫墓打通盜洞的時候封石斷裂,壓住了古墓中最重要的金井,他進去後第一眼就看見了九龍程瑞尊,本來大喜過望可當他看見裡面銘文時就知道是贗品,原封未動退到金井的地方。

可惜人單力薄擡不起封石,只看見半卷竹簡留在外面,朱七隻好隔斷繩索帶走,在當時的行當裡,朱七就是風向標,他到什麼地方就預示着一定有大墓。

爲了找尋虢國國君墓的下落,朱七在上村嶺一帶停留了太長時間,圈裡的同行也聞風而動,朱七心裡清楚這裡的古墓羣用不了多久就會被發現,爲了能掌握這些墓葬中出土文物的情況,絕對不能讓盜墓同行沾指,這才順水推舟讓應悔元把消息透露給田婉清。

“竹簡的另一半內容,悔元已經早就告訴您了吧。”田婉清苦笑。

“和竹書紀年上記載的一樣,九龍程瑞尊應該真的隱藏着長生不死的秘密,可惜虢國國君不得其解,自以爲是妄想食玉成仙。”

朱七指了指桌上的竹簡,告之上面記載的很清楚,我們連忙圍上去,竹簡上的文字詳細描述了九龍程瑞尊的來歷,以及至今考古學家都無法知曉的虢國秘密。

虢公征伐戎狄並且得到九龍程瑞尊,同時也得知了關於這尊器物的傳說,上面的玉豬龍具有通神的能力,若是知得其法便可長生不老,虢公將九龍程瑞尊帶回,爲了揭開永生的秘密,終日荒廢朝政迷信鬼神成風。

非但虢公一人如此,食玉之舉舉國上下效仿,爲了儘早破解九龍程瑞尊中的玄機,虢公召集羣臣集思廣益,長生不死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美事,大夫偷偷仿製一尊,最後當陪葬品一同下葬。

“這些事情我們已經知道,看起來這半卷竹簡併沒有我們想要的線索。”薛心柔看完有些失望說。

“剛好相反,這半卷竹簡上應該透露了真正九龍程瑞尊的下落。”朱七抽了一口煙不慌不忙說。

“有嗎?”葉知秋從我手裡拿過竹簡,認真重新看了一遍,表情依舊很迷惑。“沒有啊,這些記載頂多說明了九龍程瑞尊的來歷而已,並沒有提及這尊器物的下落。”

“我說過,九龍程瑞尊下落唯一的可能,應該在虢國國君的陵墓中,我找尋這個地方大半輩子,原本都打算放棄的。”朱七漫不經心回答。

“七叔,難不成您老找到了國君陵墓?”田婉清大吃一驚。

“真找到我還用得着跑這兒來和你們磨嘰。”朱七搖搖頭回答。“西周葬制中,諸侯國多采用羣葬,雖然有貴族和平民之分,但是墓葬羣的位置都在一起,可唯獨虢國古墓羣與衆不同,我始終找不到國君的陵墓,由此可見虢公下葬的時候刻意不想陵墓位置被人發現。”

“七爺,您剛纔不是說,虢國國君陵墓的下落就在竹簡之中嗎?”田雞問。

朱七的手指移到竹簡上,我們目光望過去,那行文字很簡短。

虢公崩,葬河水,尊器陪葬無蹤,復而鑄之……

“這句話說的很清楚,尊器指的就是九龍程瑞尊,最爲陪葬品下落不明,大夫才根據原來的器物重鑄九龍程瑞尊,也就是後來在古墓中發現的那個。”朱七手指往前移,在文字上點了點。“關鍵就在最前面這兩句話,虢公崩,是說國君駕崩,葬於河水。”

“河水?難道是水葬?”田雞大吃一驚。“那這事就可以到此爲止了,這都幾千年前的事,水葬上哪兒去找?”

“可是西周葬制中,諸侯國都沒有水葬的風俗,特別是在中原地區,這種下葬的方式聞所未聞,要知道歷來都講究入土爲安,何況還是一國君王,怎麼可能如此草率用水葬呢?”葉知秋眉頭一皺。

“這個問題糾結了我大半生,至於水葬的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首先不符合規矩,從未聽說過有國君會採用水葬的方式,再者水葬太過張揚。”朱七把手收回去平穩說。

“河水不就指的是江河嘛,難道還有其他的解釋?”薛心柔也一籌莫展。

“我推測了很久,河水應該是一處地名纔對。”朱七說。

田婉清沉默了片刻,連忙讓應悔元找來地圖,這是一張春秋戰國時候的各個諸侯國疆域圖,她在地圖上用紅筆畫出一個圈,是虢國曾經的版圖。

“如果河水是一處地名的話,這個地方無論如何都應該在這個紅圈之中。”

“爲什麼?”宮爵問。

“當時是春秋戰國時期,屬於亂世之秋,堂堂國君駕崩又豈會埋葬到別國的疆域之中,由此可見,河水這個地方應該在虢國的版圖之內。”我給她解釋。

“那不就簡單了,找到河水這地不就能找到國君的陵墓。”田雞興高采烈說。

“真有那麼簡單,你七爺如今就不會做在這兒了。”應悔元看向朱七。

“該找的地方我都找過,可以說任何有可能是墓葬的地方,我都探查過很多次,可奇怪的是,我竟然在虢國的疆域中找不到國君陵墓。”朱七嘆息一聲。

“河水……”田婉清目光專注的看着地圖。“我對虢國的歷史算是比較瞭解,可所有的文獻以及古籍中,從未提到過在虢國境內有河水這個地名。”

朱七又從身上拿出一樣東西,那是一張保存完好的絹布,小心翼翼平鋪在桌上,告之這絹布是當年和竹簡一同從大夫墓中帶出來的。

絹布上繪製的也是地圖,不過是更加詳盡完整的虢國版圖,一城一池甚至每到關隘都鉅細無遺的標註,上面詳盡的寫着地名。

“這絹布和竹簡是在一起的,我尋思應該有很重要的作用,就一同帶走,可琢磨了幾十年也沒看出端倪。”朱七解釋。

我們目光全都注視在上面,雖然這張絹布年代久遠,可繪製出來的版圖和如今的地圖大同小異,即便標註出詳細的地面,可是依舊沒有出現河水這個地方。

“幹嘛要留一張虢國的地圖在墓裡?”宮爵喃喃自語,來回在兩張地圖上對比。“也沒瞧出有哪兒不同啊。”

“有,還是有不同的地方。”田雞說。

“什麼地方不同?”我們異口同聲問。

“你們看,原來的地圖上這裡有一條路,而現在的地圖上卻沒有。”田雞手指在兩張地圖的某處說。

還真如同田雞所說,現在的地圖上沒有那條路,葉知秋連忙問:“田姨,您對虢國的歷史最爲了解,這條消失的路原本幹嘛用的?”

田婉清在兩張地圖上對比了很久,搖搖頭回答:“這不是路。”

“那是什麼?”

“這是河道,現在的地圖上沒有,想必是斷流了。”

“斷流的河道……”我猛然站起身,震驚的看着現在的地圖,手指在上面搜索這條斷流河道的源頭,當我看見寫在源頭處的文字時,頓時大吃一驚。“河水!河水不是地名!”

“不是地名?”朱七連忙取下嘴角的煙桿。“你認爲河水指的是什麼?”

“河水指的是河流的名字,而且還是我們衆所周知的一條河流。”我興奮不已回答。

“有叫河水的河流?!”田雞撓撓頭。

“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旁邊的葉知秋恍然大悟說出聲。

朱七一怔也慢慢站起身,震驚無比的沉默良久:“你,你是說河水指的就是黃河!”

黃河在春秋時期就被稱之爲河水,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之中,而且後來的文獻中有明確的描述,把古代華夏的四條自有源頭並獨流入海的大河分別是江、河、淮、濟稱爲四瀆。

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爲宗……

黃河在四瀆中便是河,河水指的就是黃河之水。

“虢公崩,葬河水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虢國國君駕崩後,埋葬於黃河沿岸的某地。”葉知秋興奮的大聲說。

“那麻煩就更大了!”田婉清非但沒有開心,面色更加凝重。

“爲什麼?”宮爵問。

“若是沒有修建三門峽大壩,沿着虢國境內的黃河河道探查,雖然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但至少還是有希望的,可是如今這片區域已經完全被淹沒,若是虢國國君墓在河道沿岸的話,根本沒有機會再找到。”

“婉清,這事恐怕沒那麼簡單,春秋戰國時期黃患就開始嚴重,若是把陵墓修建在河道邊,一旦黃河氾濫陵墓勢必會被淹沒,虢國國君不可能沒想到這一點啊。”

“虢公當然想到了,不過此人爲了不讓自己陵墓被發現,反其道而行之,我們之前的推測是錯誤的,國君墓並非在靠近河道的地方。”我來回看着桌上兩張地圖,豁然開朗的淡淡一笑。“我知道國君墓在什麼地方了。”

……

第499章 俯視衆生第494章 一網打盡第475章 神血第406章 首長第738章 人鬼初分第643章 離情別緒第586章 王冠第236章 魔國雙城第146章 鯨吞水第573章 君臨天下第731章 意外收穫第234章 借刀殺人第45章 機關鑰匙第167章 大漠疑宮第746章 龍盤北斗第103章 捨己爲人第578章 生離死別第252章 人不可貌相第710章 揚州十日第115章 不速之客第79章 神之禁地第59章 絕密檔案第280章 洋耗子第522章 通天塔第519章 諸神之界第735章 陰陽交替第235章 九黎聖城第662章 函谷著書第279章 交易第573章 君臨天下第590章 欲擒故縱第119章 吟香醉月第253章 暗涌第722章 索倫杆第114章 酒入愁腸第589章 追根究底第199章 九州龍脈第44章 青銅鐘第623章 萬壽疆域第401章 117第212章 劫後餘生第47章 九五方陣第696章 顛覆第416章 蠱雕第198章 天璣宮第704章 有緣無分第468章 神的傑作第694章 莫逆之交第308章 河東獅第275章 生不如死第274章 身不由己第446章 信仰第532章 試煉之牆第80章 獻祭第757章 龍骸第242章 心狠手辣第652章 偃師造人第583章 推心置腹第607章 假手於人第690章 不死不休第558章 征伐四方第187章 孔雀暖玉第83章 百步穿楊第189章 死亡陷阱第224章 龍跡第541章 亡者的彼岸第22章 借屍還魂第721章 井卦第549章 全息圖第146章 鯨吞水第714章 付之一炬第430章 起源第586章 王冠第727章 黃紅帶子第411章 蓬萊仙島第493章 妖言惑衆第550章 神塔的秘密第209章 明堂天宮第440章 視死如歸第249章 輕車熟路第510章 旁觀者清第535章 遺忘的真相第534章 追蹤覓影第66章 遺忘的時光第593章 承諾第632章 天子遺詔第79章 神之禁地第282章 鳳阿嶺第17章 不共戴天第261章 險象環生第4章 北邙陰棺第125章 天字一號第577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0章 四腳蛇第421章 人臉子母蛛第456章 蠱毒第222章 秦代竹籤第542章 山洞謎窟第496章 有恃無恐第188章 九龍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