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樂觀派

與美國不一樣,牧浩洋似乎不大關心中東的局勢。)

十一月三日,與戚凱威面談後,牧浩洋簽署了戚凱威遞交的作戰計劃,讓戚凱威把部署在北方防線上的部隊縮減到四個主力集團軍,抽調出兩個主力集團軍充當戰略預備隊,其中一個主力集團軍派往中東。

幾天後,牧浩洋正式授權戚凱威全權負責中東戰爭。

也就是說,牧浩洋把中東戰爭的主導權全部交給了戚凱威,只有在申請增派作戰部隊的時候才需要向總參謀部彙報。

到此,中國派往中東的軍隊已經達到三個集團軍。

兵力上,中國陸軍的三個集團軍有十二萬人,而美國陸軍的四個師大概只有九萬人,因此美以聯軍依然沒有優勢可言。

有趣的是,戚凱威在接受任命之後,並沒有去中東,而是讓同時被任命爲中東戰區參謀長的虞世輝負責前線指揮。當時,戚凱威留在國內的陸軍司令部,正在策劃更加重要的作戰行動。

也就是說,當時連戚凱威都不大重視中東戰場。

牧浩洋與戚凱威這麼做,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軍事情報局在十一月二日向總參謀部送交了一份至關重要的情報,俄羅斯正在向高加索地區集結兵力,在三個月內攻打伊朗的可能性大增。

事實上,這正是馬歇爾主導下的美軍在中東戰場上邁出的第一步。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馬歇爾出任參聯會主席之後,跟盧卡斯交談了數個小時,對美國面臨的戰略局勢做了全面分析,大幅度提高了俄羅斯的戰略價值,因此要求總統儘可能快的說服俄羅斯參戰。

在這個時候,馬歇爾表現出了遠超喬丹、甚至比麥卡錫還要出色的靈活手腕。

讓總統相信了俄羅斯的重要性之後,馬歇爾沒有提出讓俄羅斯向中國宣戰,而是走了一條較容易被總統接受,也較容易成功的線路:讓俄羅斯入侵伊朗,藉以壓縮中國在中東的活動空間。

這絕不是馬歇爾心血來潮的想法。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戰爭爆發前,馬歇爾就主張先在中東開戰,而且提出了與俄羅斯聯合進軍中東。在他的戰略規劃中,美軍將首先在西太平洋上採取守勢,同時集中兵力奪取印度洋的制海權,完成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再以攻佔中東地區,鞏固美國在歐亞大陸交匯處的地位。

在這套戰略中,俄羅斯從高加索地區南下,將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原因很簡單,在美軍控制了印度洋之後,只要俄羅斯能夠攻佔伊朗,中國與中東的聯繫將全面斷絕。

戰後,很多人對馬歇爾的戰略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甚至認爲能使美國獲勝。

從某種意義上講,馬歇爾的這套計劃確實具有可行性,而且在其他條件得到滿足後,也確實有可能使美國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問題是,馬歇爾這套戰略,存在一個致命缺陷,即無法速勝,將毫無懸念的讓第三次世界大戰演變成一場持久戰爭,最終成爲中美兩國綜合實力的全面對碰。

也正是這個原因,馬歇爾的戰略沒有獲得支持。

要知道,在戰爭爆發前,美國從上到下,大部分人都把希望寄託在速勝上,甚至很多人認爲只有速勝,纔有希望取勝。

事實上,直到二零五三年,都有人堅信美國有機會迅速取得勝利。

所幸的是,到了二零五二年十二月份,美國高層,特別是總統盧卡斯、國防部長麥卡錫等人都已認識到,美國不可能迅速取得勝利,即便接下來的作戰十分順利,戰爭也肯定要拖到二零五四年底。

也正是如此,馬歇爾的戰略計劃纔有了用武之地。

十一月三日,盧卡斯就給俄羅斯總統打了電話,並且再次委派副總統前往莫斯科,給俄羅斯做思想工作。

根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俄羅斯當局已經在原則上答應了美國的請求。

在戰略層面上,對俄羅斯當局來說,這也是一個風險較小的選擇。

要知道,俄羅斯根本沒有完成戰爭準備工作,即便立即進行戰爭動員,也很難在二零五三年達到最佳狀態,而中國與美國都能在二零五三年上半年進入全面戰爭狀態,特別是中國的戰爭動員速度非常快。由此產生了一個結果,即俄羅斯當局在考慮參戰的時候,首先得考慮來自中國的威脅。

說得簡單一些,俄羅斯當局並不希望在完成戰爭準備之前與中國交戰。

這完全可以理解,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以及與美國並列第一的空軍。在第二次印度洋戰爭中,中國陸軍僅用幾個月就征服了整個印度,而且遭受的損失微乎其微。雖然俄羅斯的國土面積更加廣袤,自然環境更加惡劣,但是俄羅斯沒有印度的人口資源,也沒有印度那樣龐大的陸軍。在戰爭爆發的時候,俄羅斯大部分將領的態度都很悲觀,甚至很多人認爲連一年都堅持不了。

向伊朗宣戰,正好可以避開中國。

要知道,伊朗不是中國的盟國,也沒有與中國簽署任何秘密同盟條約,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中國的潛在威脅。別忘了,中國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之後,開始扶持埃及與敘利亞,而這兩個國家早就不是伊朗的盟友了,反而成爲伊朗稱霸中東的攔路虎,或者說是幫助中國控制中東的幫兇。

這樣一來,中國沒有理由爲了伊朗向俄羅斯宣戰。

雖然,俄羅斯當局非常清楚,中國爲了保護通往中東的鐵路,很有可能出兵伊朗,但是中國也不會急於跟俄羅斯宣戰,因爲中國首先得應付美國的威脅,在獲得了戰略優勢後,纔會出兵俄羅斯。

第二次迪戈加西亞海戰,更加堅定了俄羅斯當局的這個認識。

當然,在很大的程度上,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認識,即中國在打通海路之後,不大可能爲了一條鐵路線在伊朗與俄羅斯交戰。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俄羅斯也有別的擔憂,即再不出兵伊朗的話,局勢很有可能發生劇烈轉變。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伊朗會在適當的時候向以色列與美國宣戰。

如果伊朗首先參戰,俄羅斯當局避免與中國交戰的基礎就不存在了。

綜合這些因素,俄羅斯當局只能答應美國的請求,而且可以藉此機會,向美國提出衆多條件。

根據戰後解密的資料,在十一月份,俄羅斯就向美國開出了價碼。

可以說,俄羅斯的胃口非常大,比如讓美國承認俄羅斯在戰爭期間控制的地區必須歸屬俄羅斯,或者由俄羅斯間接控制;承認俄羅斯在獨聯體地區的地位,並且容許俄羅斯出兵控制已經加入歐盟的幾個前獨聯體成員國;俄羅斯將在出兵伊朗之後,借道土耳其,而美國必須承認俄羅斯在土耳其的地位。

除了領土上的要求,俄羅斯還提出了物資與資金上的要求。比如在俄羅斯參戰後,美國每週爲俄羅斯提供十五億美元的無息戰爭貸款,每年爲俄羅斯輸送一千萬噸糧食、三千萬噸高品質鋼材、一千五百萬噸化工產品、三千萬噸彈藥、一千架作戰飛機、三千輛坦克、三萬臺軍用車輛等等。

當時,俄羅斯還提出了技術上的要求,而且主要是尖端軍工技術。

在衆多的要求中,最過分的是與歐洲有關的部分,即在歐盟參戰、並且成爲中國盟國的情況下,美國必須支持俄羅斯出兵西歐地區,俄羅斯將在戰後控制歐洲大陸,美國則只能得到英國、挪威、瑞典與丹麥。

可以說,這些要求非常過分。

事實上,也正是美國沒有答應這些要求,俄羅斯才一拖再拖,沒有在十一月參戰。

要知道,早在十一月初,俄羅斯就出兵高加索地區,控制了外高加索三國,打下了出兵伊朗的基礎。

拖延了一個月,主要就是美俄談判還沒結束。

到了十二月初,雙方終於在原則上達成了一致。除了與歐盟有關的條款之外,美國幾乎全盤接受了俄羅斯提出的要求。

到此,俄羅斯參戰已成定局。

根據戰後解密的資料,俄羅斯當局在二零五二年底很有信心,連俄羅斯總統都堅信中國不會爲了伊朗與俄羅斯開戰,甚至認爲只要俄軍在伊朗境內作戰,沒有進入伊拉克,中國就不會在二零五三年向俄羅斯宣戰。如果美國的戰略計劃實施順利,那麼中國將在二零五三年底喪失戰略主動權。也就是說,到了二零五四年,不管中國是否向俄羅斯宣戰,意義都不重要了。

毫無疑問,俄羅斯當局的樂觀情緒非常盲目,也非常不靠譜。

要知道,中國不是不會向俄羅斯宣戰,而是沒有足夠好的理由,而俄羅斯入侵伊朗就會成爲一個非常充分的理由。

Www▪тt kΛn▪¢ Ο 更重要的是,與俄羅斯交戰,對中國的總體戰略影響不是很大。

別的不說,在牧浩洋制訂的總體戰略中,陸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大陸上作戰,面向海洋的地面作戰,比如島嶼登陸戰,全部由陸戰隊負責,與陸軍沒有任何關係。如果說俄羅斯參戰有什麼影響,只能說中國空軍的壓力將大大增強,而且將主要集中在戰術航空兵上。事實是,這也不是大問題,因爲在海洋方向上,海軍航空兵可以承擔起大部分戰術任務,空軍只需要分擔一些戰略任務。

當時,戚凱威正在策劃的,就是與俄羅斯交戰。

第37章 小國海軍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79章 另闢蹊徑第5章 是戰是和第117章 高姿態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22章 出師有名第162章 彈雨第77章 誘餌第43章 薄弱環節第44章 艦炮怒吼第54章 生於憂患第75章 積極迎戰第50章 關鍵技術第62章 頭號王牌第50章 重創第29章 選將第54章 生於憂患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7章 緊急出動第4章 各算各的第223章 崩潰的徵兆第154章 總撤退第34章 公衆事件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24章 重大發現第76章 熱點地區第94章 技術軍官第237章 攻堅戰第18章 猛然覺醒第298章 決裂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86章 全面競賽第91章 浮上水面第44章 理想主義第80章 情況有變第16章 陰差陽錯第216章 遲來的醒悟第84章 轟炸機登場第5章 鐵娘子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23章 敵後營救第42章 開戰時機第101章 反擊第89章 輪番轟炸第53章 軍事部署第45章 阻止戰爭第120章 多面手第73章 外交戰果第41章 專業化艦隊第138章 警鐘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9章 備戰第131章 穩打穩紮第61章 唯一方案第32章 金融戰爭第87章 人挪活第20章 進攻意識第80章 情況有變第35章 聲東擊西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213章 作戰計劃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82章 擔憂第91章 浮上水面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30章 小事化大第56章 窗戶紙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5章 鐵娘子第9章 以退爲進第101章 反擊第56章 守株待兔第56章 抽身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62章 暗涌滾滾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81章 屏障第62章 戰術反擊第182章 風雲變幻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56章 放長線第48章 全身而退第189章 一錘定音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96章 部署到位第15章 千慮一失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16章 暗藏殺機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31章 接觸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93章 兩頭作戰第41章 順藤摸瓜第116章 幸運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