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十一比八

因爲J-10A機羣轉向規避、FBC-1C機羣較晚到達,所以攔截J-11B機羣的戰鬥最先打響。

八架F-15C首先投入戰鬥,在六十公里外,各用三枚AIM-120C攻擊三個目標,確保每架J-11B遭到兩架F-15C交叉攻擊。

幾乎同時,十二架J-11B已經上升到七千米,隨即發射了PL-12中程空對空導彈。

發射導彈後,雙方立即進行切向機動。

美軍指揮官的判斷沒有錯,J-11B機羣不是執行轟炸任務,而是僞裝成攻擊機羣、從超低空進入的制空戰鬥機。

威脅消除前,F-15C不會離開戰場。

攻擊得手前,J-11B不會轉向返航。

雙方沒有拉開距離,還在繼續接近。

此時,美軍的系統優勢顯現了出來。

做切向機動、規避對方發射的導彈時,F-15C根據E-3D提供的戰場信息,用無線電中繼制導方式,把AIM-120C導向目標。

雖然PL-12也有無線電中繼制導模式,但是J-11B無法用KJ-2000提供的戰場信息引導導彈。要想引導導彈,J-11B得用火控雷達照射目標。因爲J-11B只有四條火控通道,最多能同時控制四枚中程空對空導彈,所以需要兩架J-11B放棄切向機動,通過戰術數據鏈協助其他戰機引導導彈。

不這麼做,J-11B發射的PL-12就成了無制導火箭。

J-11B不是沒有優勢,至少在載彈量上,比F-15C多得多。執行制空任務時,J-11B能在不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掛八枚PL-12中程空對空導彈與兩枚PL-11格鬥導彈,還能在翼尖掛兩具電子干擾吊艙。

F-15C用翼下主掛架的外側掛點攜帶一枚AIM-120C的情況下,也只能攜帶六枚中程空對空導彈。

放棄已經發射的PL-12,十二架J-11B還各有六枚中程空對空導彈,而F-15C只剩下三枚AIM-120C。

J-11B還有三次攔截機會,F-15C只剩下一次。

攻擊機會比對手多,J-11B機羣沒有分散。導彈告警機響起來後,十二架J-11B開始加速,擺脫逼近的AIM-120C。

雖然得到中繼制導,但是J-11B機羣做切向機動後,AIM-120C的飛行距離由六十公里增加到八十公里以上,超過了導彈的動力射程。隨着J-11B機羣加速,AIM-120C成了強弩之末。

此時,優勢不在J-11B手中。

J-11B加速之前,F-15C機羣就拋掉副油箱,向J-11B機羣轉向,沿最短航向逼近對手。

美軍飛行員非常清楚,J-11B在規避導彈的時候,無法引導已經發射的導彈。這是逼近對手,進行第二次攻擊的最佳時機。

憑藉優異的加速性能,F-15C在J-11B規避第一批導彈時,轉向鎖定目標。

再次發射AIM-120C的時候,F-15C機羣與J-11B機羣的距離不會超過四十公里。

這個距離上,不管J-11B如何機動,AIM-120C的雙發命中率也不會低於百分之八十。

在之前類似的空戰中,即便J-11B使用電子干擾設備、釋放拖拽式誘餌,被AIM-120C擊落的概率也在百分之四十以上。

F-15C搶先發動第二輪攻擊,局面對J-11B非常不利。

此時,最理想的規避方式不是繼續做切向機動,而是馬上爬高。如果能在導彈到達前把飛行高度提升一萬米,即到達一萬七千米高空,AIM-120C的威脅就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不能爬高一萬米,在導彈逼近後進行俯衝,釋放干擾彈與誘餌後再次爬高,也有很大的把握擺脫導彈。

如果繼續做切向機動,J-11B被擊落的概率肯定非常大。

只是爬高的時候,J-11B無法還擊。

還擊,還是規避?

J-11B的領隊長機迅速做出選擇,十二架戰鬥機再次向F-15C發射了PL-12導彈,隨後八架戰機爬高規避,四架戰機轉向迎戰。

依靠戰術數據鏈,四架迎戰的J-11B能爲其他八架戰機提供戰場信息,幫助其他八架戰機爲PL-12提供中繼制導信息。

這麼打,等於主動損失四架戰鬥機。

可是除此之外,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主動權不在J-11B手上,攻擊行動剛剛開始,現在撤出戰鬥,等於讓八架F-15C獲得了攔截攻擊機羣的機會。

雖然八架F-15C耗光了AIM-120C,但是還各有兩枚AIM-9X與一門六管航炮。

對付FBC-1C這類笨重的戰鬥轟炸機,AIM-9X與航炮足夠了。

對前出護航的戰鬥機來說,擊落防空戰鬥機,才能爲攻擊機羣掃清障礙。

爬升過程中,八架J-11B第三次發射PL-12,搶先發動第三輪攻擊。

這個時候,戰局逆轉,J-11B奪回了主動權。

面對分散的J-11B機羣,F-15C把發射的AIM-120C全都導向迎戰的四架敵機。因爲搶先發起第二輪攻擊,所以美軍飛行員有很大把握在PL-12進入自主攻擊階段之前,擊落引導導彈的J-11B。

沒有中繼制導,PL-12就成了無頭蒼蠅。

憑藉優秀的垂直機動能力,F-15C有很大的把握在最後關頭以俯衝方式離開PL-12的攻擊區域。

之前的空戰中,F-15C經常利用垂直機動規避來襲導彈。

只是,這次的情況有點不一樣。

八架J-11B在一萬五千米高度上轉向,向前下方八千米高度上的F-15C各發射了兩枚PL-12。

因爲用火控雷達鎖定了目標,所以八架J-11B還能同時引導已經發射的PL-12。

也就是說,每架F-15C遭到前後兩批總共四枚PL-12攻擊。

四架J-11B沒能擺脫二十四枚AIM-120C,八架F-15C也沒能趕在十六枚PL-12進入自主攻擊階段前進行俯衝。

大部分中程空對空導彈的仰射高度在一萬米左右,對俯射落差卻沒有多大限制。

限制導彈俯射落差的不是導彈自身,而是戰鬥機。

爲了擺脫迎面射來的PL-12,F-15C沒有爬升,而是立即俯衝。與J-11B一樣,到達低空後釋放干擾彈與誘餌,再全速爬升,用劇烈的垂直機動消耗導彈的動能,最終在爬升階段擺脫導彈。

八架J-11B沒再爬升,跟隨F-15C進行俯衝。

這麼做,不是爲了縮短高度差,而是把機頭指向F-15C,用火控雷達照射目標,把導彈導向F-15C。

擺脫第二批PL-12不是問題,可是要擺脫第三批PL-12就沒那麼容易了。

從時間上計算,F-15C通過爬升擺脫第二批PL-12的時候,將迎上正在俯衝的第三批PL-12。

在爬升階段遭到來自上方的攻擊,任何戰鬥機都沒有生還機會。

能擊落八架F-15C,損失四架J-11B就不算什麼了。

這個時候,戰局出現第三次轉變。

配合F-15C作戰的四架F-22A趕到,在四十公里外,向八架J-11B各發射了兩枚性能更加出色的AIM-120D。

爲了保證隱蔽性,F-22A的火控雷達只工作了幾秒鐘,隨即用E-3D提供的戰場信息引導AIM-120D。

盯着F-15C的J-11B沒有發現迫近的威脅,甚至沒有意識到F-22A已經逼近。

激烈空戰中,飛行員很難顧及全面。

只是,F-22A發射導彈的時間稍微晚了一點。

AIM-120D逼近前,J-11B發射的第三批PL-12已經進入自主攻擊階段,接下來的事情就與戰鬥機無關了。

F-15C的機動性能再出色,也很難在喪失了大量能量的情況下,避開PL-12。

只是,J-11B沒有立即改出俯衝。

如果有少數F-15C擺脫了PL-12,J-11B還能在迫近之後,利用F-15C規避PL-12的機會,佔據格鬥的有利位置。

也就在這個時候,F-22A發射的AIM-120D迫近。

對付俯衝的J-11B來說,規避AIM-120D的最好辦法就是繼續俯衝,採用與F-15C一樣的辦法,在低空拉起,消耗AIM-120D的動能。

只是,AIM-120D只飛行了二十公里就進入自主攻擊階段,仍然在動力射程之內。

即便J-11B及時爬高,AIM-120D也能在發動機熄火前追上目標。

打到這個時候,空戰已無懸念。

就算有少數J-11B能夠擺脫AIM-120D,也會在規避機動中消耗大量能量,被趕上來的F-22A用AIM-9X擊落。

沒有高度優勢、沒有速度優勢,J-11B唯一的選擇就是及時離開戰場。

因爲第二批PL-12還在追擊,與第三批PL-12前後夾擊,所以散開規避的八架F-15C無一逃脫。

八架J-11B的結局不比F-15C好多少。

規避AIM-120D時,六架J-11B拉起的時間過早,相繼被AIM-120D擊落,一架在幾乎貼着地面的高度上拉起,因爲做出錯誤選擇,在爬高的時候被AIM-120D擊落,只有一架在改出俯衝後沒有爬高,而是在不到五十米的高度上,利用地形做掩護,相繼投放了干擾彈與誘餌,才擺脫AIM-120D。

十一比八的交換比,J-11B沒有佔到便宜。

只是,J-11B做出了努力,而且收到了回報。

四架F-22A攔截J-11B之後,各剩下兩枚AIM-120D。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這點彈藥肯定不夠用。

第27章 戰略目的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33章 大膽直言第107章 臨時政府第89章 虛與委蛇第64章 三管齊下第38章 打工皇帝第100章 戰略大調整第222章 邊打邊談第237章 最後的反擊第184章 強攻第142章 無關緊要的反擊第234章 決勝點第91章 再接再厲第119章 技術就是力量第25章 走投無路第40章 援助戰第88章 十字路口第16章 巢臼第41章 糧食投資第21章 決戰開始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17章 從基礎做起第221章 經驗教訓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52章 兇猛打擊第199章 等不起第64章 孤注一擲第79章 撲火第17章 決戰之前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66章 回家第1章 海軍強國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55章 積極外交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153章 關鍵日第122章 新戰術思想第69章 休假第40章 積極主動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29章 爲下一場戰爭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89章 統一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37章 刺刀見紅第94章 J-20突擊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236章 億噸艦隊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72章 新崗位第65章 再次見面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192章 選擇權第91章 戰略突擊第240章 涉險過關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162章 彈雨第58章 功虧一簣第25章 先做準備第72章 傾其所有第37章 犧牲品第10章 裝甲主力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99章 戰爭動物第117章 防空作戰第11章 不可否缺第48章 外派第24章 重大發現第31章 不可避免第39章 戰禍第6章 軍事化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59章 再接再厲第63章 反導攔截第112章 了不起的勝利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7章 鋼鐵鯊魚第228章 毀滅性武器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306章 第一步第15章 預判第125章 鶴蚌相爭第56章 創新之舉第66章 起航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章 千錘百煉第265章 末日計劃第19章 伏擊第58章 搶先一步第46章 預料之外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54章 自亂陣腳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31章 出兵的價格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