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一章 驗證

清婉的長笛帶引着三角鐵小提琴和其他木管,讓大家一起組成了一副好像挺漂亮但也明顯小家子氣的畫面,然後又都自覺地隨着大提琴組洪鐘般的齊奏開嗓而變成背景。接下來六個小節的大提琴樂句顯得格外寬長而沉穩,浦海首演後曾被評價爲“浩瀚的波瀾不驚” ,不過今天紐愛的演繹似乎起了許多小浪花。

交響曲當然不能老是波瀾不驚,充分的寬廣穩重後,銅管帶着小提琴組開始展現出一些活躍,進而歡快,進而鮮明,進而絢爛甚至豔麗。

《楊景行第一交響曲》中那些過於賣弄的調調曾經被法國一個挺有影響力的樂評人不客氣地實事求是過,大致意思是鮮嫩的牛排上稍微點綴幾片輕薄的松露當然不錯,可是這位作曲家做的菜卻是一盤子又黑又厚的松露塊,而對稍有品位的美食家而言幹嚼松露都絕不會是味覺享受。這位樂評人甚至擔心楊景行會朝那些新世紀音樂家的路徑偏移,悲觀地預計或者警告楊景行將來能賺很多錢但不會在更艱難而光榮的道路上製造出更多更進一步的行業驚喜了。

從第二交響曲第二樂章的前幾十個小節來看,楊景行真是完全沒點進步,甚至可以說更墮落了。在這三四分鐘時間裡,臺上除了十六位民樂演奏家始終穩重端坐外其他樂手幾乎都先後動手獻藝了,人手越來越多後演繹出的樂曲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具體,尤其是小提琴組主角地位後,音樂色彩更迅速而強烈地濃郁起來,各個音樂要素都顯得那麼濃墨重彩,讓各聲部齊心協力地表現出對“交曲樂”這一音樂體裁的深入貫徹實施。

《楊景行第二交響曲》終於在第二樂章全面地“交響”起來了,樂曲越來越明目張膽甚至露骨地表現作曲家對音樂體裁的喜愛,恨不得調動所有要素去表現交響曲的全部優點。樂曲也毫不掩飾作曲家對音樂史上傑出作曲家的致敬或者模仿,就那麼堂而皇之地賣弄着自己的“綜合歸納”能力。

對於大部分普通食客而言,即便送上桌的頭菜是一盤光松露,他們大概都不敢立刻跳起來指責廚師的水準,沒準還會被餐廳的慷慨誠意感動呢,何況這松露雕刻點綴得挺精美。

臺上絃樂被管樂承託着一次又一次地變奏上行,讓聽衆一次又一次被驚喜並重新建立起更高期待。一眼看上去,聽衆席似乎又對舞臺建立起信任了,聽衆們普遍地專注着凝視着,畢竟現在的樂曲是最能讓他們感到熟悉親切的。

音樂“交響着”漸入佳境,不斷地爲聽衆確定和重現這門藝術的輝煌和偉大,眼看接下來的作總結並昇華的高潮就要呼之欲出,有些聽衆表現出的不光是對音樂的喜愛關注,甚至還有緊張關心。

一連串的情感上升之後,樂曲卻並沒迎來本該有的昇華,已經濃郁到有點膩的“交響曲”用一種超越常理的形式戛然而止。不同於浦海愛樂的無縫連接,紐愛在這裡進行了一點休止後才讓揚琴和三絃亮嗓。

幾十個樂手通力表現出的 “交響味”幾乎還沒完全散去,而揚琴和三絃一開始的音符又是那麼單薄,幾乎都要淹沒在“交響”的餘音之中,好在臺上的民樂演奏家們在氣勢上並沒顯得落下風。

可能是前菜已經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或者實力,或者是指揮家在樂章間的那回眸一眼具有威懾力,對作曲家又一次的“戲弄”,聽衆席不光沒有騷動,甚至連反應都沒有,沒人發出明顯的聲音,肢體動作也很少,似乎臺上的樂曲進行得理所當然都在預料之中,大家繼續專注着。

隨着揚琴和三絃開始互動並在彼此的支持中都逐漸豐滿起來,似乎有西方聽衆已經能領會到東方樂器的感情色彩了,在音樂色彩還不是十分明朗的時候就擺出了微微笑意。這少部分人的預判沒有錯,隨着其他聲部開始承託或者爭鳴,揚琴和三絃的藝術聯繫越來越緊密,彼此的音樂色彩也越來越明確,是毫無爭議的歡快,但也不同於歡慶,沒有歡慶那麼大手筆,但又多比籠統的歡慶更細緻清晰。

在彼此的歡愉和快樂的微妙對比之外,揚琴和三絃更統一地帶領這其他聲部逐漸達成情感色彩的統一,樂曲這又“交響”起來了,過程顯得效率而順利,至於作曲家是技術取巧了還是搞了什麼創造性勞動,也不是首演聽衆需要承擔判斷的工作。

總體看上去,對於第二樂章兩組民樂的合作形式,林肯藝術中心的聽衆基本上是接受了,觀衆席上很安分,許多人的神情還受音樂色彩感染顯得安心放鬆甚至開心,證明了紐約對文化的接受包容能力。

樂曲越來越歡愉,作曲家這一次似乎準備遵照更多人的習慣了,在足夠的歡愉之後要準備迴歸安靜平和。揚琴和三絃互相安撫着放鬆,感覺是把歡笑逐漸變成微笑,音樂走勢非常明顯,聽衆們的面部表情也寫滿了預判自信。

在音樂幾乎就要進入祥和之態的時候,突然晴天霹靂一般,琵琶組用一種近乎發泄的方式從天而降,雖然是重複着三絃和揚琴的動機主題,卻是完全不同的色彩表現,顯得那麼果斷堅決,就像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地瞬間出現在一片祥和的天空中並灑下霹靂色彩,可轉瞬即逝的兩個小節後又猛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觀衆席又有普遍反應了,不過不同於第一樂章聽見罕見樂器後的那種多少會顯得做作的新奇驚歎騷動,聽衆們這一次的反應要細微短暫得多但也真實得多,這次更像是人下意識的本能反應,不是聽高興了就給面子或者不高興了就喝倒彩,這次就是被突不其然地小驚了一下之後又本能地儘快控制住自己,大家表情多於動作,聲音幾乎沒有,並且大多能在琵琶消失前穩定下來。

忘情揮舞指揮棒的耶羅米爾肯定不知道聽衆有反應,甚至樂手們好像也沒留意,他們比聽衆更專注於音樂或者飯碗。

接下來,西方絃樂開始擔當重任帶着樂曲朝悲傷過度。大家普遍認爲音樂更善於表達悲傷,生活中總是嬉皮笑臉的青年作曲家在藝術創作上也沒露怯,成功地讓音樂廳進入了另一種聽覺視覺氛圍。

西方管絃極盡能事地撕心裂肺悲痛欲絕到讓人覺得無以復加的程度之後,聽衆席上是一片沉重,似乎男女老少亞非美拉們都有同樣的共鳴。而當由小提琴襯托着的琵琶跟有木管小號呼應的揚琴開始悽婉的對唱後,似乎大部分聽衆也能感受到那種專家所點評的不一樣的哀毀黯然忍淚吞聲,尤其是華人同胞,沉重之外好些人更憂心忡忡了。

不過接下來二胡和三絃共同表現的安定從容就很快地安撫了聽衆,接着還有西樂的那種寧靜包容,雙管齊下收效顯著,聽衆席越來越安分了,似乎沒有人再對臺上音色和旋律有新奇感,大家好像已經適應了作曲家的各種路數。

第二樂章第四部分表現的是莊嚴,樂曲現實用西樂交響表達那種肅穆和輝煌,然而再用二胡和琵琶當主角去隱含的體現莊敬威嚴,似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聽衆席上連換坐姿的動作都不多了。

當第二樂章以定音鼓具有威懾力的強奏結束,厚重的餘音之中,耶羅米爾沒回頭了,稍作兩秒鐘休息就用緩慢穩重的動作翻樂譜。樂手們也充分準備,接下來三四樂章可是沒得休息了。

觀衆們很自覺的樣子,保持了絕對的安靜,第一樂章之後那種互相觀望交流的動作變得非常少了,甚至華人同胞們好像也不愛製造熱鬧了,人多勢衆的浦音校友之間都沒什麼互動。尤老師小心左右觀潮了一下,好像沒什麼好看的和能跟主任彙報的,就也繼續盯着舞臺去了。

第三樂章開始前,臺上的紐愛首席威爾遜和浦海民族樂團首席琵琶王老師還互相微笑致意了一下似乎是惺惺相惜,可是在音樂開始後兩個人誰都沒客氣,首席小提琴用具有獨奏家水準的技藝表現具有炫技色彩的急速旋律,琵琶演奏家也已經對樂曲有了深刻的個人理解,輕重緩急充滿了夠同行細細品位的用心。

兩位首席之間本就火藥味十足了,而隨着彼此同伴跳出來助陣,兩條旋律還都越來越摩拳擦掌慷慨激昂,眼看着就要打羣架了要出大事了。還是有不少觀衆興奮了,雖然沒開口起鬨但也眼睛放光了。

可是臺上並沒真的打起來,都只是在叫囂,而隨着其他聲部逐漸加入開始叫得越來越囂張,場面簡直混亂起來。觀衆就越來越搞不清狀況了,不僅僅是專注,甚至是要努力地聽看着舞臺,嘗試把握音樂主題和走向。

隨着《楊景行第二交響曲》的第一次全奏出現,作曲家似乎已經對作品失去掌控了,聽上去是一片毫無頭緒的喧囂。如果這種喧囂持續的時間稍微長一點,那麼大多數聽衆肯定會失去他們的耐心。好在樂曲在混亂到極致後又開始了自我整頓,而且這個自我整頓過程還讓人不知不覺,顯得自然而然又讓人看不清門道,似乎是魔術一般,大家都知道肯定有什麼機關訣竅,但一時半會也參不透。

更多的觀衆並不會探究魔術原理,他們需要的只是那種驚奇吧,所以當樂曲進行演變到琵琶和小提琴互相呼應起來後,觀衆們也有點像看魔術表演一眼,全盯着舞臺連眼睛都不眨。

當艾弗裡費雪廳迎來《楊景行第二交響曲》的第二次全奏,同樣的素材變幻出了完全不一樣的音樂形象,這似乎就是魔術的高潮了,觀衆席上是一片的聚精會神不敢錯過分毫,當然也還有少數同行的震驚或者渴望。

當中西結合的四條旋律在行進中變得越來越融洽甚至緊密,音樂廳裡,舞臺上,觀衆席,簡直有了一種隱約的紀律感。這時候的中西樂手們幾乎全員開動,顯得毫無隔閡,臉上都寫滿了音樂藝術工作的熱愛。其實這次來美的十六位民樂演奏家中也有個別是被三零六所質疑的,但是這時候也散發出了充分的演奏家氣質,看上去也是那麼地深情投入。

觀衆席上,開場前的中西方明顯差異似乎也在音樂會即將結束的時候被融合統一了,看得到更感覺得到一種奇妙的整齊端正。這時候西方聽衆臉上看不出新鮮勁好奇心了,華人同胞們也再沒那麼明顯的親情或者義氣,大家的注意力只在舞臺上,表情只有專注,甚至好久都沒人朝作曲家這邊瞟上一眼了。

當四條旋律完全融合,在全團齊奏中曲子達到前所未有的明亮通透,然後在作品空前的中心合璧的形式和技巧的支持下,音樂更是走向輝煌壯麗,一條條旋律像是神話世界的五彩大樹參天拔起無限生長數百丈形成浩瀚的宇宙森林,或者乾脆有如繽紛星雲,作品形成的不僅僅是聽覺震撼,還有敬畏。

第三樂章的結束簡直雄壯,第四樂章馬上開始,怎麼又變得小情小調起來,一片端正肅穆的聽衆簡直不適應,要好一會才能放下第三樂章建立起來的豪情壯志,改而欣賞相比之下簡直娛樂性質的迴旋曲,不過當民樂的額卡農變奏曲也清晰起來後,樂曲的藝術性就大大超越娛樂性了。

從功用上分析,第四樂章可以看成是對全曲的一個總結和拓展,或者用浦音內部的說法,其實就是楊主任再一次驗證確定民樂已有的實力和有待挖掘的潛力。第四樂章的高潮雖然聽上去是全曲最高潮,但其實是對第三樂章的一種延續,在民樂的卡農變奏曲和西樂的迴旋曲碰撞會師之後,本就龐大的音樂素材就開始不斷地擴膨脹擴張,讓樂曲變得山呼海嘯勢不可擋。這時候臺上的樂手們簡直是卯足了勁咬牙切齒在演奏,好些觀衆似乎也在暗暗爲樂手加油。

民樂畢竟人手少,幾樣抓耳的音色在高潮中也差不多被淹沒了,不過隨着高潮的回落,西洋樂器逐漸停手,中華民樂又開始漸漸突出,一些着急的華人聽衆們又有點喜上眉梢了。

紐愛的樂手都停下來了,舞臺上只有民樂還在進行,四組民樂一起奏響的是最具有中國傳統色彩的旋律,熱烈的高潮之後迴歸到這裡,華人聽衆們聽得好像出神了,不過西方聽衆也沒抗議。

揚琴、琵琶、二胡先後淡出,臺上耶羅米爾依然兢兢業業,其他樂手們也對肩負着最後重任的三絃演奏家們投以關切。

三絃奏響了第二樂章的大提琴長樂句,看得出來除了專業人士也還有不少聽衆對這個樂句有記憶,不過還是同行的表情更豐富一些。

三絃也一把一把地停手了,最後只留一把了,在音樂廳所有人的注目中彈奏好全曲最後兩個小節的十個音符。第二交響曲的紐約和浦海兩次演出其實差別挺大,不過樂曲最後了,耶羅米爾的表現跟連立新在浦海時簡直如出一轍,也是那麼地深情不捨。

耶羅米爾的動作比連立新還更做作,而演奏家也受了影響,最後兩個音符彈得太慢又稍微重了一些,不過這種無關大局的細節估計他們自己也不會太在意。

最後一個音符也落定了,演奏家保持了一會姿勢後擡眼看看,可耶羅米爾還沒收勢,似乎被定身了,又像在傾聽什麼。不過這會他什麼也聽不到,音樂廳裡安靜得跟高考考場一樣。

耶羅米爾已經定身三四秒了,可是並沒掌聲響起來,音樂廳裡還是一片寂靜。白天說得好聽的華人同胞這會也啞火了,根本沒人帶個頭,他們還效仿西方聽衆繼續看着臺上裝作事不關己,上午跟楊景行訴思鄉思親衷腸的人這會卻顯得那麼漠然。

耶羅米爾退步了,放下了在空中裝腔作勢卻自取其辱的指揮棒,然後似乎是個立正的姿勢,再轉身過來面朝觀衆席,倒也沒完全服輸,臉上依然是倔強和自傲。

不知道誰帶頭的,被指揮家這麼一藐視,就在一兩秒鐘之間,全體觀衆的手都拿起來了拍起來了,聽起來顯得非常整齊,簡直訓練有素,堪稱掌聲雷動。

耶羅米爾可能覺得自己贏了,就繼續他那種不得了的神情,只稍微扭動脖子達到威嚴的巡視效果。聽衆們果然怕了,持續鼓掌不說,有些人連表情都諂媚起來了。楊景行也啪啪拍手呢,雖然沒啥表情。

第一四零三章 能飛第一零七二章 互相配合第一百九十三章 安慰第五百零二章 禍首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五十二章 無關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一十八章 意外第九百八十二章 都一樣第八十五章 聚會第一零四二章 跟你有關係嗎第八百九十六章 不耐煩第九十五章 學期展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六十章 習俗第九百七十一章 笑嘻嘻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六十九章 感受第一零四二章 跟你有關係嗎第三百五十三章 升級第五百二十六章 很美第三十六章 重逢第一零九六章 老四加油第一零四五章 承載第一一三二章 高大威猛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予評價第九百二十八章 複雜第四百六十七章 想你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題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七十三章 拍攝第一一一三章 有人陪第三百二十三章 開幕式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耐煩第九百一十四章 不可思議第二百一十九章 純建議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五十六章 錯覺都二十六章 回家第二章 聯誼第四百零五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家世第一二六九章 共同目標第九十一章 新歌速成第三章 功夫第一零八四章 利用第一三九二章 平庸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六十二章 規矩第三百三十六章 原因第一四五零章 也挺好的第一四四三章 相生相剋第三百四十四章 安撫第八百五十九章 你走吧第一三二二章 搞不懂第九百四十章 承讓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二十五章 訣竅第三百五十二章 支持第一二三七章 抓緊點第八百零七章 一致第一一二一章 幼稚第八百零三章 都很好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六十六章 形式主義第一零六一章 四年第四百三十七章 教誨第九百三十五章 養育第一二七一章 甭客氣第十章 校服第一百零六章 歡送第四百四十六章 緬懷第一百四十九章 接人第九百六十四章 明確第四百二十九章 老實第十三章 以爛服人第一三六一章 極個別人第四百零二章 別脫第一零一七章 溝通第四百一十四章 滾滾滾第五百四十二章 站臺第一二一零章 常理第一三零九章 傳說第三百四十章 牛性子第一二七七章 躊躇滿志第一一五三章 專程炫耀第一零九三章 分量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題第一二八六章 很順利第一一零一章 不可理喻第五百二十八章 好巧第一四五九章 她先說第一四七六章 掙幾個錢第四百零二章 別脫第一一六二章 聯合起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相冊第八百一十四章 觀光第一零六六章 美女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天第一三零七章 拍馬屁第一零八零章 新臺階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七百一十五章 差別第一零九五章 無奈無賴第三百一十三章 二百五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謝第一三四九章 冷靜客觀第一二三八章 語境歡迎大家豐富小圈子 第六百四十二章 梳理第一一五一章 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