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李輔國下江南

望着拜伏在地的杜鴻漸和微微垂首的李泌,李輔國暗暗有些得意。他心道:嘿嘿,任你們這些文臣武將再受皇帝欣賞、再有才幹又有何用?到了關鍵時刻,皇帝真正信任和倚重的還是咱家這些近臣。

一時間,李輔國頓時意氣風發鬥志昂揚起來。

他輕輕清了清嗓子,就在一側拜了下去道:“陛下,奴婢覺得李先生、杜大人言之有理,這天下終歸還是陛下的江山,安賊叛亂,各道兵馬奉召勤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那江南楊奇,若是敢不奉召出兵,就是朝廷叛逆,可待郭汾陽大軍收復關洛後長驅直入剿滅之!”

李輔國又惡狠狠陰慘慘地追加了一句:“陛下不妨點下欽差特使前往江南調兵宣召,奴婢不才,願意披肝瀝膽爲陛下分憂解難!”

李輔國這麼一幫腔,李亨終於還是拿定了主意。他奮然拍案而起,目光炯炯地望向了簡陋的大殿之外,用一種近乎亢奮的語氣再次下達了一道昭命。

很簡單,無非就是任命李輔國爲欽差特使前往江南宣召,調楊奇所屬江南兵馬渡江平叛云云。當然,關於孔晟的任命詔書,也由李輔國到時一併宣佈了。

李泌和杜鴻漸迅速地交換了一個眼神,都將陰沉的目光投射在一臉陰笑的李輔國身上。兩人都是何等心智謀略之人,焉能看不穿李輔國的那點心計。

他攬下這檔子事主動表示願意前往江南宣召,爲新皇分憂解難是假,藉機離開苦寒的靈武去江南繁華之地享樂、撈點好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效仿在郭子儀軍中監軍的權監魚朝恩,試圖去軍隊中“歷練”鍍金,爲將來更長遠的政治野心打基礎。

李輔國當天就辭別皇帝,帶着幾個隨從和數十名護軍乘車離開靈武趕赴江南宣召。這廝也真會演戲,當着皇帝的面跪伏在地痛哭涕零,再三叮囑皇帝自己不在身邊伺候務必要保重龍體,倒是讓李亨抹了兩滴感動的眼淚,一時情懷激盪,還賜了他一面金牌和尚方寶劍。

其實這些都是面子上形式主義的代表皇權的道具。在這亂軍縱橫、朝廷皇權式微的微妙局面下,未必就一定那麼好使。但對於擅長弄權和狐假虎威的李輔國來說,這就意味非凡了。

離開靈武之後,李輔國自知適逢亂世、一路之上亂軍四起,爲了保住自己的小命,順利完成任務,他也不敢怠慢,披星戴月小心翼翼地沿着“敵佔區”的邊緣繞行河東避開關內,晝夜兼程,準備從山南境內進入江南。

應該說他選擇這條路徑還是非常明智的。雖然繞行了數百里路,但絕對是最安全的。若是與安史叛軍相遇,哪怕是零星的散兵遊勇,他帶領的這支宣召隊伍也難逃覆滅的噩運。

李輔國在路上得知安祿山正在調兵遣將、派史思明、蔡希德發兵十萬進攻太原的消息,不禁暗暗嚇出了一身冷汗。若是安賊叛軍拿下太原,就可以由北道奪取靈武,直接消滅剛登基不久的李亨*。李亨要是完蛋了,他這個正當紅的權監也就談不上什麼前途了。

好在太原現在有名將李光弼在。李光弼和郭子儀是李亨登基稱帝后倚重的兩員主力大將,授李光弼爲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特命其爲北都太原留守,兩個月前,李光弼率軍五千離開靈武趕赴太原,承載着李亨新朝廷的重大使命。

但李光弼再有本事,架不住叛軍勢大兵衆。守不住太原,哪怕郭子儀在河東關洛一線再有作爲,也會被安祿山打通“後方通道”,洶涌的叛軍鐵蹄由太原北上,幾乎就能逆轉整個大局。

李輔國一個太監能有這番見識,也算殊爲不易了。只是他根本左右不了戰局大勢,只能懷着一顆惴惴不安的心更加焦躁不安地加快了下江南的速度。

說別的都是假的,保住小命纔是真的。李輔國決定,下了江南之後,暫時不着急返回覆命,還是要先觀望時局再定行止。若是李光弼守住太原,一切都好說,若是太原失陷,那他也不必回靈武伴君了,直接留在江南苟全性命再說。

靈武城。

西塞邊陲的秋天來得格外早。午後,蕭瑟的秋風漫卷過整個靈武城的時候,新皇臨時駐蹕的靈武都督府的正門洞開,兩匹棗紅馬上騎乘着兩名女子緩緩而出,馬後則跟隨着數十表情肅然腰佩長劍的宮衛。

年長一些的女子大概二十五六的樣子,梳着貴族少婦常見的髮髻,披着深色的裘皮披風,眉眼間彌蕩着些許淡淡的哀愁之色。而年幼一些的女子,約莫二十出頭,面目清秀,一身勁裝,手執馬鞭,渾身上下透着一股巾幗不讓鬚眉的英武氣質。

兩女正是李亨的兩個女兒,年長的是二女寧國公主,年幼的則是五女紀國公主。

“二姐,聽說父皇冊封了一個名叫孔晟的少年士子,李輔國趕赴江南宣召已經有幾日了。”手執馬鞭的紀國公主笑道。

寧國公主矜持地微微一笑,“五妹,這兩日靈武城中到處都在傳唱那孔晟所作的詩歌,我最喜歡的是那首長恨歌,氣勢磅礴中又有哀婉的悽美柔腸,這少年郎當真是才華橫溢令人驚歎呢。”

“二姐,那少年其實也當真膽大放肆,皇祖父的宮闈他也敢妄議置評?!那種華麗萎靡的詩歌我不喜歡,倒是那首滿江紅頗爲不俗,透出些志向和骨氣,不過也頂多是誇誇其談之輩罷了——將來若有機會見到此人,我就當面問問他,他有什麼本事敢號稱‘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紀國公主話語中不乏譏諷之色,揮手甩了甩馬鞭,發出啪的一聲輕響。

寧國公主輕笑一聲:“五妹啊,你可別不服氣,亂世出英豪,這天下間的好男兒輩出,你怎知人家就不是真正的少年英雄?”

“你也別總是這般驕傲,誰都看不起……你年紀也老大不小了,到現在還不出閣,總不是一個事兒。”寧國公主又道。

紀國公主嗤笑一聲:“二姐,如果選不到稱心如意的郎君,我寧可不嫁,這可是父皇允准的。倒是二姐你,那鄭巽早亡,你總不能老這麼寡居着,該讓父皇幫你再選駙馬了。”

寧國公主聞言黯然垂首,再無多言。

紀國公主也似是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捅了姐姐的痛處,有些不好意思,就紅着臉在馬上向寧國公主低聲陪笑認錯,好一會就哄得寧國再展笑顏,兩女這才一起並轡前行,出城遊獵去了。

第570章 賀蘭堡(2)第142章 招夫(2)第761章 起兵(4)第177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3)第736章 能量異變(4)第492章 復出(8)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286章 軟禁!第218章 苦肉計第365章 誰和誰的局(1)第407章 十王宅(1)第719章 唐州(2)第246章 美人計(3)第216章 偷窺第59章 商賈龐家第46章 李輔國下江南第371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第718章 唐州(4)第145章 招夫(5)第193章 違抗軍令第590章 年少肝膽雄(2)第87章 各懷心思第333章 孤臣第21章 鴻門宴,殺機騰(3)第606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3)第491章 復出(7)第121章 驕傲清高潛在骨第49章 紅顏鑄劍第715章 范陽戰報第79章 夜行第304章 本官親自行刑!第121章 驕傲清高潛在骨第494章 復出(10)第655章 郎情(1)第171章 水很深第72章 義無反顧第415章 和親之爭(2)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634章 塵埃落定第149章 楊奇的危機第254章 雪荔(1)第672章 寒門崛起第479章 神秘地宮(2)第502章 大炮在轟鳴(7)第137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485章 復出(1)第364章 登臺亮相(5)第145章 招夫(5)第561章 凱旋門、會盟碑(4)第461章 賜婚?(1)第242章 政治聯姻(3)第95章 染血的陌刀(6)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640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3)第630章 屠寺(1)第341章 大朝會,大幕揭(4)第720章 唐州(3)第15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4)第503章 封賞第241章 政治聯姻(2)第627章 美人計、連環套(10)第295章 雷霆之怒(1)第278章 血濺鴛鴦樓(4)第566章 挽弓射大雕(2)第469章 抗婚(6)第13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2)第147章 脫身第312章 明珠有淚(3)第130章 車門山(1)第32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1)第134章 車門山(5)第709章 毀滅!第452章 力挽狂瀾(7)第354章 長安紙貴(3)第400章 太上皇還朝(4)第655章 郎情(1)第464章 抗婚(1)第461章 賜婚?(1)第81章 以德服人,以力服馬第314章 明珠有淚(5)第136章 脫身第299章 大軍北上第392章 冷酷無情(3)第488章 復出(4)第578章 賀蘭堡(10)第94章 染血的陌刀(5)第722章 大唐戰神(3)第23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2)第53章 垂涎三尺第484章 脫身(4)第203章 連升三級第496章 大炮在轟鳴(1)第529章 遣婚使、傷離別(2)第378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8)第280章 瞞天過海連環套(1)第745章 叛亂平(5)第524章 妥協第96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1)第507章 光明使(3)第125章 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