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

海外藩王的表態站隊重不重要?

非常重要。

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表忠心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場核心思想的大討論中,斷了一些讀書人不該有的心思。

從漢元帝開始,儒家獨尊已經一千六百多年了。雖說朱由棟這一次並不是要打到儒家,只是要改造一下,加一些新東西進去。但是,毫無疑問的,他的這個舉措,會引起廣大儒生,以及基本都是由儒生進化而來的大量官員的普遍不滿。

一個社會的讀書人階層集體對統治者不滿會產生什麼後果?可以參考一下東漢末年的董卓。

董仲穎在掌控東漢中央政府後,出於想和世家大族搞好關係共治天下的目的,拿出大把的實權官職安撫世家。結果這些傢伙到崗後幹了什麼?十八路諸侯反董聯盟!

當然,如今的大明,朱由棟牢牢的把控住了軍隊,諸侯割據的事情大家是別想了。但若是地方官們集體心懷不滿,紛紛懶政、怠政,甚至故意把政策曲解,把好事辦成壞事。那確實也夠朱由棟喝一壺的。

出於預防這種情況出現的目的,所以朱由棟才隱忍了十幾年。

在這十多年裡,他通過六大報日復一日的宣傳,逐步的掌控了輿論。通過清查黃冊掌控了基層。燕子銜泥般的通過方山學校,培養了數千名幹吏和官員。強化了東廠和錦衣衛等特務機構的辦事能力......有了這些,他纔敢對思想界下手。

但,即便如此,他也要防止官員們跟他玩辭職——大明的官員在這方面是有習慣的。更不用說,這會兒大明在海外有了四個朱姓藩屬國。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你這統治者不採納我的思想,那我就去其他國家。這其中諸如商鞅、張儀這樣的人,更是大名鼎鼎——你不用我?我去其他國家獲取高位後轉身過來弄死你!

所以,這時候的各藩王集體表態,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朱家是團結一心的,不認同皇上理念的官員,我們也不要!

無論何時,中國都是想做官的人遠遠超過官職數。在各地藩王集體表態後,大明內部辭職的官員肯定有,但絕對不會多到讓朱由棟感到頭疼的地步。

如此種種,都安排好了後,朱由棟就要亮出終極殺招了。

1620年的8月3日,在經過十多天的緊趕慢趕後,現任衍聖公孔尚賢的隊伍,終於抵達了通州。

作爲文臣之首,衍聖公的車駕一路之上當然不會碰到任何阻攔。但是這長途跋涉,對於一個七十八歲,已經是病入膏肓的老人來說,真的是拿命在拼。總算是心裡還有保住孔府一脈的頑強念頭支撐,孔尚賢一路之上雖然暈厥過好幾次,但終究還是吊着一口氣來到了北京的南大門。

“公爺,您還好吧?我們馬上就能上京津公路了,家裡在北京照顧門店的人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四輪馬車,還請公爺挪步換車。公爺,上了京津公路,路況就好多了。您在車上打個盹,我們就到北京了。”

“唔,嗯......”說話都費力氣的孔尚賢在幾個身強力壯的家丁的幫助下,緩緩的從自己家的雖然寬敞,但卻是兩輪的馬車裡出來,然後準備挪到旁邊更寬敞,穩定性和舒適性也更好的四輪馬車裡。

就在這個時候,一隊報童從通州城外涌了進來:“賣報賣報,今天早上剛剛出版的燕京日報。重大新聞,重大新聞,有學者發表文章,《文宣王后裔血脈考》,對現今衍聖公一脈的血脈純正性提出質疑!”

“什麼?”

正在吃力的轉移車駕的孔尚賢聽到報童的呼喊,整個人都要瘋了:如此文章,居然堂而皇之的刊載出來?這,這是要把現在的整個孔府都一掃而空啊!

“左右,趕,趕緊給,給......”

“是,公爺。”

早有下人惶急的找報童買了當日的燕京日報,然後在孔尚賢上車後,自有識字的下人輕聲的爲其念報。

“聖人後裔得封衍聖公,始於前宋仁宗皇帝。之後宋室歷代皇帝,皆賞賜厚封不絕。孔聖於華夏之功,厚矣。宋室待孔聖後裔,亦厚矣。然,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參天之樹,難免枯枝。靖康年間,半壁淪喪,高宗不得已南渡,建行在於臨安......”

這篇文章講的,就是靖康年間,金人入侵,北宋滅亡,趙構南下的故事。

趙構南下的時候,當時的衍聖公孔端友帶着部分族人,孔子木像、吳道子繪孔子像以及至聖文宣王廟祀朱印等物品南下。然後被安定下來的宋高宗安排在衢州重建衍聖公府,是爲南宗。

而曲阜老家負責看家護院的孔端操,先是被當時的漢奸政權‘僞齊’冊封爲衍聖公,然後又被金人封爲衍聖公,是爲北宗。

金朝末年,在蒙元的打擊下,金朝丟掉了河北地區,遷都到開封苟延殘喘。於是北宗又分爲兩支,金朝的開封一支,蒙古控制的山東曲阜又一支。

1234年,蒙古滅金,北方二支合而爲一。1276年,元滅南宋。當時的元世祖忽必烈認爲南宗擁有三大信物,是衍聖公一脈的正宗。就想任命南宗的族長孔洙擔任衍聖公。孔洙對元朝政府給予自己的各種虛職接受了,但是對衍聖公這個爵位堅決不受,並且表示自己的祖籍雖然在山東曲阜,但是自己出身在江南衢州,自己的老母親也在衢州。所以,必須要回衢州去盡孝。

孔洙在當時的大勢下,儘自己最大努力維護了孔氏後裔的尊嚴,但也讓南宗一脈徹底的退出了衍聖公這一爵位的承襲。

北宗原是小宗,在南宗退出後才得以獨享衍聖公的稱號。即便如此,北宗內部也是矛盾重重,爲了衍聖公爵位的爭奪,在元朝短短的幾十年統治時間裡,已經是豬腦子打出狗腦子,多次發生北宗內部人員上書元朝皇帝,狀告現任衍聖公血脈不純,要求更換衍聖公的狗血事情。

這篇文章在回溯了孔府自北宋年間開始,一直到大明立國這幾百年的恩恩怨怨後,其作者不無嘲諷的說道:北宋滅亡,衍聖公府留守人員屈服於僞齊的冊封也就罷了——好歹還是漢人嘛。怎麼後來又對着女真人和蒙古人的皇帝下跪?需知,聖人最看重穿衣服是不是右衽,頭上有沒有冠了!

作者又說道,人呢,面對屠刀的時候害怕實屬正常。你們這些聖人後裔不能學子路那樣君子死不免冠也就罷了。但是,你北宗就不能學學南宗,來一手婉拒麼?結果呢,你們非但不學南宗,還主動的湊上臉去跪舔。後來乾脆爲了衍聖公爵位的爭奪,自家親戚開撕,拱手把衍聖公爵位的決定權交給了蒙古大汗......

而且,在這裡面最關鍵的是。你們這羣爭來奪去的人,幾乎所有人的血脈都有問題:當年衍聖公位置的爭奪,讓忽必烈都看輕了華夏的儒生,覺得至聖先師的後人都是這幅模樣,華夏的讀書人也基本都是不要臉。所以後來孔家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衍聖公不說,便是孔家族長也多次靠元朝皇帝來決定由誰擔任——而且好幾次元朝皇帝都故意安排血緣有問題的人來擔任衍聖公。

事實上,這段話裡,前面大半都是史實,就最後一句有問題:元朝皇帝對於誰來繼承衍聖公爵位還是很慎重的。

但是,大元都滅亡那麼多年哪,黃金家族現任大汗林丹汗這會兒已經被曹文詔追到了大漠以北。屎盆子扣在元朝皇帝身上又怎麼了?誰能爲元朝皇帝辯解?

“呵~吸~”聽着身邊的下人輕聲念着報紙,孔尚賢全身不由自主的加速抖動起來,其呼吸和心跳的節律也越來越快。到了最後,他騰的一下坐了起來,大吼了一聲:“豈有此理!”然後雙眼一閉,竟是登時氣絕了。

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點爭奪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三六七章 開陽御駕親征(二)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七四三章 大明發行紙幣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