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

日本這個國家在歷史上的很長時期,都不是中央集權制國家。他的政權模式,更接近西歐中世紀的封君封臣模式。天皇是名義上的君主,徵夷大將軍是最大的軍閥兼總盟主,下面是幾十上百個獨立性很高的大名(縣長、鄉長)以及數量更多的所謂豪族(村長)。

1467年,日本爆發應仁之亂,當時的總盟主足利家徹底失勢,日本進入所謂的戰國時代,全國陷入了無休止的戰亂。

1560年,織田信長崛起。二十年間,織田家實力迅速增長,已經可以碾壓其他所有諸侯。但是在1582年,織田信長遭遇部將明智光秀背叛,遇襲身亡。織田家迅速分裂、衰敗。

豐臣秀吉作爲織田信長的另一名部將,繼承了織田家最大的遺產。然後通過各種手段,迅速的迫使日本其他諸侯降服,在名義上完成了統一,結束了日本的戰國亂世。

但是豐臣家的根基極不牢固,在其統一過程中,外交手段多過軍事手段。這就導致日本的諸多大名雖然名義上臣服於豐臣家,但是自身實力沒有太多的削弱。僅以那個時代最能體現日本大名實力的領地糧食產量爲例。豐臣家的直轄領地不過二百二十萬石,而身爲豐臣家大老的德川家康,卻有二百五十萬石的領地。

所以,在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開始各種搞事情,終於使得以豐臣家保護人,道義守護者自居的石田三成無法忍受,糾集了一批豐臣家臣對德川家康發動戰爭。起決定意義的一場戰役,就是關原之戰。

關原之戰後,石田三成被斬首,以他爲首的豐臣家文治派灰飛煙滅。豐臣家的直轄領地被削減到了80萬石,以前對德川家不滿的幾個實力較大,領地超過百萬石的大名,其領地也不同程度的遭到了削減。而德川家康及其親屬的領地,猛增到了六百萬石。佔全日本總石高的六分之一強。

西元1603年,德川家康進位徵夷大將軍,成爲日本事實上的統治者。

但是,這種統治比起中國的中央集權帝國體制而言,就鬆散得多了:德川家不過是又一個日本封建領主總盟主而已。雖說這個總盟主比前一任要有力得多,但總盟主之下,各個大名仍然具有高度的獨立性。

而且,此時的前一任總盟主豐臣家只是被極大削弱,卻沒有滅亡。雖說此時的豐臣家表面上石高只有80萬石,但是人家有底蘊(豐臣秀吉摟錢的本事一流),有商業(豐臣家的核心大阪,從這個時代起一直到二戰初期,都是日本的經濟中心),有同情者(豐臣家以前的家臣,在戰亂中失去了領地的浪人)。

所以,對於德川家康也好,身爲穿越者的德川竹千代也罷,都視豐臣家爲眼中釘,務必要除之而後快。

而且此時的德川家和歷史本位面比起來,還存在一個隱患:竹千代的年齡太小了。

看看德川家的前任豐臣家吧,豐臣秀吉早年無子,立了自己的侄子豐臣秀次做繼承人。結果等到秀吉晚年得到了兒子秀賴後,居然急不可耐的把培養了好多年,已經具備一定統治者素質的秀次給殺了。殺了也就殺了吧,關鍵是秀吉殺了秀次後,自己也沒活多久——他死的時候豐臣秀賴才五歲!

所以在歷史本位面,即便德川秀忠在決戰時刻主力不至,捅了那麼大一個簍子,家康還是忍了下來:一個成年的,已經有了一定經驗的繼承人,對家族的存續是極爲重要的。

但是在這個位面,由於須佐能乎在天空中的出現,導致德川家康一時心血來潮,直接給這個新生兒取名爲竹千代。由此導致德川秀忠會錯了家康的意思而切腹自殺。這就造成德川家的繼承人也和豐臣家一樣:掌舵者已經老了,繼任人還是孩童。

別提什麼須佐能乎的事情,日本人對宗教的態度是要比中國人好一點,但也僅僅是好一點點。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戰國亂世,此時的日本武士階層們,更看中的是誰能讓自己的領地得以保全,家名得以存續。在大家不知道這位竹千代其實是一位心智成熟的穿越者的前提下,由不得各路大名對德川家的未來心存疑慮。

所以,竹千代纔對德川家康說,這種燧發火槍得到量產後,乾脆提早出兵滅了豐臣家。既斷了有些野心家的念想,又能通過這場戰役展現德川家的實力。更重要的是,這位竹千代還想當總大將出徵,由此奠定在諸多大名、武士中的威望。

“竹千代啊,你爲什麼對豐臣家如此的敵視呢?”

我其實對豐臣家並不敵視啊,相反,在我們那個時代的日本,大家更喜歡豐臣秀吉而不是喜歡你這樣的老烏龜啊。可是我有什麼辦法?立場在這裡了,沒得選啊。

看着沉默不語的竹千代,德川家康乾脆蹲下身來:“竹千代啊,雖然經過戰國兩百多年,各種道義、信念都已經被糟踐得一塌糊塗。但是現在我們德川家已經取得了天下,就必須要帶頭講道義。否則未來這天下我們是坐不穩的。要帶頭講道義,我們就不能對豐臣家逼迫得過於明顯和嚴厲。我們需要反覆的給豐臣家機會,直到這些機會他們都沒有抓住,讓其他的大名都感到豐臣家無可救藥了,我們才能動手。這個,是需要時間的。”

時間?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了!哎,到底我們日本人數太少,由此導致天照大神在神界力量不足,居然把我送回了這個時代。要是把我送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多好啊,那時候的支那簡直弱得不像話!哪裡像現在這樣,明國雖然看起來壽命只有三四十年了,但只要穿越者稍稍撥亂反正,就能迸發出極大的力量!時間,我真的等不起啊!

“竹千代啊,就算我們不講道義,也要看看現在周遭的情況啊。”到底是把這位當做了繼承人,所以德川家康還是耐着性子繼續諄諄誘導:“你看,現在豐臣家的同情者是很多的,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都是很能打的名將。還有那個用一千多兵力拖住你三哥三萬大軍的真田昌幸,此時雖然是個浪人,但是隻要一有戰事,肯定會跳出來和我們作對……便是你的二哥秀康,他雖然是我的兒子,但因爲很小就去了豐臣家做人質,學習、成親、就藩,都是秀吉給他安排的。他對豐臣家的感情反而更深一些。這些人都還在,若是我們此時動手,那阻力是相當大的。人生,猶如負重遠行,欲速則不達。等待,是必須的,也是有意義的。”

我知道你這隻老烏龜很能活,從現在開始算你都還有十來年的壽命,上面說的那些人,大多數都被你熬死了。可是,十來年後,海對面的那位不知成長到了何等地步?十來年後拿下豐臣家,我繼承了你的位置後,我還要花時間去重新統合剩下的大名,建立中央集權,然後才能發兵渡海再次征伐朝鮮。可是那時候,搞得不好對面的那位都打過來了!

“今天就給你說這麼多吧,總之,耐心的等待吧!你是未來要掌控日本的天下人,充滿耐心,活得比所有對手都長,就是我們德川家最大的倚仗,這一點,你要記好了。”

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