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

“鏗~~呯~~轟~~~”

“喲西!竹千代,你督造的這竿新式鐵炮,無論是射程、精度,都比以前的國友筒好了太多!更好的是,這竿鐵炮居然不用火繩點火就可以擊發,這樣一來,鐵炮使用過多受限於天氣的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哈依,多謝父親大人誇獎。說起來,父親大人果然不愧是東海道第一鐵炮高手啊,這麼遠的距離,仍然一炮中靶。”

“哈哈哈,可不要小瞧你父親啊,我雖然今年都六十二歲了,但仍然每頓吃得下三碗味增飯,而且不會吃飯中途不停的出恭哦。”

“哈哈哈哈~~~父親大人的才具,豈是廉頗可以比較的?”

一六零五年,日本國,江戶城。

此時即將年滿五歲的德川竹千代,正陪着日本國事實上的統治者德川家康在郊外一個隱秘的靶場,實驗他最近指導工匠做出來的新式鐵炮——燧發火槍。

熱兵器的發展,當然始於輕武器。而這裡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步兵使用的火槍或者說步槍。

最早的管制火器始於中國的南宋,之後隨着蒙古人的鐵蹄傳播到了西方。之後大約在十五世紀中後期,西歐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火繩槍。並在十六世紀傳入日本,日本將其稱爲鐵炮。在後來大明對倭寇的戰鬥中,日本人使用的火繩槍傳入中國,明朝對其進行仿製,稱爲鳥銃。

最早的火繩槍也好,或者鐵炮、鳥銃也罷。雖然威力都不小,在100米內重盔甲基本無法抵抗,但是其侷限性也很大。最直接的就是擊發方式需要明火,由此導致火繩槍受天氣的限制很多。

軍事的需要促進技術的進步,擊發裝置的落後促使各國的能工巧匠們挖空心思對其進行改良。先是弄出了輪轉火槍,後來在1547年,由法國人馬漢發明了燧發火槍。

(在歷史本位面,由於原先火繩槍生產商的巨大利益,出現了燧發槍雖然有了,但發明者卻反而被刺殺,法國的軍方藉口燧發裝置不能有效點燃火藥而拒絕使用的咄咄怪事。一直到17世紀中葉,燧發槍才普遍列裝歐洲列國的軍隊。)

擊發裝置改善後,歐洲人又開始追求火槍的更大射程和精度:火繩槍和早期燧發槍都是滑膛槍,槍管裡面是沒有膛線的——射程近,精度低。於是就有了在槍膛裡刻線進而提高射程和精度的線膛槍(來複槍)。

但是線膛槍的出現又帶來新的問題:這個時代的步槍都是前裝槍,子彈都是從槍管前部裝進去的。爲了保證子彈的射程,一般子彈的直徑會稍稍比槍管大一點——如此才能保證火藥被點燃後的氣密性。

以前的滑膛槍,槍管是基本光滑的,子彈雖然稍微比槍管大一點,但是隻要稍稍用力,還是可以把子彈比較輕鬆的送進槍膛的。但是槍膛裡有了凹凸不平的膛線後問題就大了:半天不能把子彈送進去,打一槍要比滑膛槍花更多的時間。於是歐洲各國就在到底是要精度還是速度之間糾結痛苦了好多年。

這種問題在歷史本位面一直到1823年,英國人借鑑印度當地土著的吹箭原理,提出了將子彈的外形由圓形改爲錐形,並通過加裝尾部膨脹材料達到密閉槍管氣體的建議。然後還是利益關係的原因,這一建議又很奇葩的被英國的軍方拒絕,最後反而在法國發揚光大。

1849年,法國人米尼按照英國人的創意,製造出來大名鼎鼎的米尼彈:子彈爲圓錐形,直徑比槍管小(塞進線膛槍也很輕鬆了),子彈底部有圓錐形空洞,事先用木塞堵住。擊發點火後,木塞膨脹,使得槍管內氣體不會泄露。由此解決了線膛槍的不足。

至此,前裝火槍的速度、精度、射程、擊發裝置等等問題,均基本得到解決。前裝槍至此發展到大成階段。不過,巔峰的前裝槍沒能在戰場上闖下多大的名頭。因爲,得益於冶金水平的提高,到了這個時候,後裝槍已經問世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M1841。

以上這些知識,朱由棟大概知道一些:比如,他還是知道燧發槍的,也知道米尼彈的。但是米尼彈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抱歉,他不知道——他是醫生加歷史愛好者,不是軍事愛好者。

而這些東西,日本的這位穿越者,現世名爲德川竹千代的,全部知道。

因爲,在穿越之前,他的本職工作,是一名漫畫家。

不要看不起漫畫家,日本漫畫界的競爭之激烈,不比起點上的殘酷少上半點。

作爲一名漫畫家,除了基礎的繪畫手法和想象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基礎知識打底。天朝的八零後大多都看過聖鬥士星矢,應該能夠在書裡看出這部書的作者對希臘神話體系有很好的知識儲備。九零後大多都看過火影忍者,誰敢說作者只有想象力而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零零後應該都看過進擊的巨人,裡面人類兵團的裝備,雖然科幻,但也有很高的物理依據……

而這位穿越的漫畫家,他擅長的本來就是軍事漫畫。畫的都是反應日本****思想的戰國時代、二戰時代等大背景下的漫畫(這種漫畫在日本多得是,但是在國內不容易見到)。這樣的人,或許比不上真正的軍事專家或者工科男,但是對軍事科技的發展,其基本脈絡還是清晰的。

在穿越過來四年後,他也正式開蒙了。德川家康派來指導他的老師,分別是武力擔當本多忠勝、智謀擔當本多正信以及財務總管大久保長安。

結果是,雖說由於身體的原因,這位竹千代在武力上沒法有更多的驚豔之處,但是在謀略和對財政的敏感上,本多正信和大久保長安很快就徹底服氣了。

從1604年起,這位竹千代開始操起了老本行:畫漫畫。漫畫的主題就是戰國二百年。

在這部漫畫裡,德川家的武士當然是個個相貌英俊不凡,品格極爲高尚,武力人人出衆。而德川家的敵人豐臣秀吉嘛,當然是被畫成了一張猴臉。

這種二十世紀纔開始出現的宣傳表達方式一經在這個時代出現,其引發的效應是極爲轟動的。整個日本的武士、公卿乃是豪商們,紛紛開始以更謙卑的態度對着德川家搖尾乞憐:這個時代的日本人,更看重的是名垂青史,而自己將來如何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好形象,這部漫畫的作用就太大了。

除此之外,這位竹千代花了很大的力氣和精力,指導日本的鐵炮生產工匠們,大力的進行新一代火槍的研製。

平心而論,在歷史本位面上,火繩槍的巔峰並不在歐洲而是在日本:火繩槍傳入日本的時候,正是日本的戰國時代。整體的戰亂局面,促進了火繩槍的發展。從槍管質量、火藥配比、火繩材質等諸多方面,日本的鐵炮,確實都超過了明朝的鳥銃。

所以,日本有研製新一代火槍的技術基礎。

作爲穿越者,竹千代當然是想直接一步到位開發後膛槍,但是在實驗了無數次之後還是不得不接受失敗的結果:後膛槍的擊發裝置是一顆擊針,這顆針對一個國家的鍛造水平是有極高要求的。同時,高強度彈簧、螺桿什麼都沒有,後膛槍怎麼做得出來呢?就是把後膛槍造出來了,定裝銅殼子彈要想量產,那纔是能折磨死人的東西。

於是竹千代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做燧發槍。而且是一步到位的燧發槍:擊發裝置採用燧石點火,槍管裡有膛線,子彈爲米尼彈。這已經是前裝槍的巔峰水準了。

“父親大人,如果這樣的鐵炮能夠大量生產了,我們可以提前對豐臣家動手了麼?”

第二六零章 大阪的夏之陣(六)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五八零章 歐洲的科學家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