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

“殿下,諸位同僚,近三天來,戶部做了非常詳細的調查。調查樣本以京官、順天府各級官員、大興縣各級官員、胥吏、差役等爲主。共計走訪、調查600人。其中二品一人、三品五人......不入流一百三十六人,應役者一百五十五人......

總體而言,經過走訪和戶部粗略的測算。戶部認爲,如果要給全國官吏漲薪俸。大致建議是:其一,各差役不予考慮。其二,各吏員,按照在衙門做事的年限不同,分別予以每月3到4元的薪俸。其三,各級官員的薪俸,戶部做了一個表格,請殿下和各位同僚審閱。”

接過許弘綱遞交的方案,朱由棟直接翻到最後,大致的掃了一下戶部對各級官員新俸的意見:

正一品,月俸300元。從一品,270元......正七品,20元......從九品5元。

穿越過來這麼多年了,朱由棟對兩個時代的物價都相當的瞭解。所以,他心裡其實是有換算比的。大致來說,大明實行幣制改革後,現在發行的一塊銀元,其購買力約莫和後世的250塊人民幣相當。

如果按照這個比值換算過來,那麼,大明的一品大員的月薪,就相當於7.5萬元人民幣。一個縣太爺則有5000塊人民幣的收入。最低級的九品芝麻官是1000塊,而不入流的吏員其收入在750~800元之間。

“嗯~~”朱由棟長考了一陣後開口道:“衆卿,你們覺得如何啊?”

但是這個問題問出去之後,相當長的時間裡,參會的官員們都沒有開口。

朱由棟稍微愣了一下後,馬上就反應過來了。

製作這個方案的是許弘綱,他身爲高級官員,其屁股本來就是歪的。所以,他這個方案,把三品以上大員的月俸定得極高——從三品都是180元。然而,從正四品開始,這月俸一下子就掉到了100元——近乎腰斬。

而今天能夠坐在這裡的,基本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員。

他們怎麼好開口說話?

深吸了一口氣,朱由棟道:“大司徒。”

“臣在。”

“這個方案孤微調一下,從正四品開始,每個官員的月俸增加五元。不入流的吏員每人每月增加一元。然後你用這個微調過的方案計算一下,如果如此執行,我大明每月給官吏發薪俸,會花掉多少錢。”

“是,請殿下稍等片刻,臣去去就來。”

大明朝現在的官員大約是八萬人,其中文官約莫兩萬三千餘人。武官五萬六千多人。之所以在崇文抑武的大環境裡還出現這樣的情況,那當然是因爲衛所制度——衛所的各級小旗、總旗啥的都是要算爲武官的——武官也是官。

在兩萬三千多文官裡,一二品大員當然極少,更多的是七八九品的低級官員。不入流的吏員呢,這個估計吏部尚書都不清楚。但大概估算下來,至少不下五萬的。

“殿下,臣按照您的要求重新計算了一遍。如此算來,不算武官,只算文官的話,按照這套新方案,朝廷每月要發放五十七萬五千元,一年就是六百九十萬元。而吏員,按五萬人計算,每月是十七萬五千元,一年是二百一十萬元。兩者合計,九百萬元。”

“嗯......”起身,揹着手在會場裡繞了幾圈。朱由棟在衆臣希冀的眼光中開了口:“這是涉及到國家根本的大事,孤要向皇爺爺稟報。不過諸位且放心,這個方案,孤原則上同意了。”

“臣等多謝殿下體恤。”

“殿下?”

“嗯?大司馬有什麼要說的?”

“殿下,這薪俸調整,臣是極爲贊同的。只是調了文臣和吏員的,那武將們呢?就算衛所兵按照祖制不發放俸祿,這軍鎮兵的將領、士兵們的薪俸是不是也要調整一下?”

“嗯,大司馬提醒的是。這樣,兵部要提前發文下去,軍鎮兵這邊的薪俸肯定是要調整的。但是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慢慢做過來嘛,讓他們稍安勿躁。”

太孫殿下深得軍心,所以他敢說這樣的話。再說了,拋開那些已經逃亡得只剩下一個架子的衛所們不提。便是現在大明的軍鎮兵,他們的月俸已經不低了:一個招募來的士兵現在每個月可以拿到1.5塊銀元,將領們自然拿的更多。而且就算是軍鎮兵,也是有自己的駐地的,多少也有些產出。所以,部隊的薪俸提升,可以稍微緩一緩。

“大司徒。”

“臣在。”

“這個方案裡,除了文官和吏員,孤沒有看到服役的胥民其月俸是多少啊。”

“啊?殿下,百姓爲國家服役,乃是祖制。是沒有任何酬勞的,這個,臣實在不知殿下還有給這些人發俸的打算。”

我怎麼會不想給這些傢伙發放俸祿呢?這些纔是最接近百姓的人。百姓對政府的觀感,正是從他們身上纔會有最直觀的感受啊。

文官二萬三,吏員五萬。毫無疑問,以中古時代低級緩慢的行政效率,這不到八萬的文職公務人員,是無法對一億多人進行有效管理的。哪怕明代政府機構和現代政府比起來,少了很多工作(比如公共工程、環保、衛生、社會保障等等)。但即便如此,這點公務人員,還是太少了。

所以,整個大明各級政府裡,還有更多的差役(胥)。

(吏是固定的職務,胥是輪換性質的差。)

比如說各級縣衙的衙役,他們就既不是官,也不是吏,而是民。只不過是到縣衙服徭役的民。

按照大明律法,服徭役,是十年一次,一次一年。而且這一年裡,你非但不能照顧家人和自己的田地,還得自帶乾糧去給國家當差。

所以,服徭役,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那就是涉及到家庭能否維持,自身能否活下去的大關礙。但如果能夠到縣衙裡去服役,那就非但不會有什麼危險,反而是生髮的好機會了。事實上,二百多年下來,縣衙裡的衙役,很多都已經是子承父業,出現世襲了。

總之,這一部分的役民,纔是大明各級政府公務執行力的主要執行者。而這部分的役民,是絕對沒有任何薪俸的。

而這一塊有多少呢?至少也不下十萬。

他們沒有任何薪俸不說,還得拋棄家裡的土地來應差。你說,若是他們進了縣衙應差,手裡有了那麼一丁點微末的權力,會不會拿來搞權力尋租?

絕對、一定,以及肯定。

所以,這一部分人員的錢得算到預算裡去——不是直接給這部分人發工資,而是國家造一筆這樣的預算,用這筆預算僱傭無業年輕男子——這樣的人在大明這個以農業爲主的社會裡簡直不要太多——這就是臨時工啊!

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組閣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