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

閱兵儀式完畢後,自然是祖孫倆的私聊時間。

“棟兒啊,前些日子,心裡可曾對爺爺有過不滿?”

“呃,要說不滿肯定是有的,但不是對爺爺。而是對……哎……”

朱由棟這一年快要12歲了,得益於這具身體經過始祖強化,所以這會兒他的身高已經接近了一米六。加之這些年堅持不懈的鍛鍊,整個身材顯得特別的勻稱、矯健。

萬曆看着自己對面這位充滿了健康與活力,而且身上的氣場極爲自信的少年,心裡頭又是一陣情緒翻涌。

咦?我這是怎麼了?居然嫉妒起自己的孫兒來了?哎,先帝體弱多病,我又是個殘疾,常洛的身體不提也罷。我朱家有多久沒見到如此健康的儲君了?這樣還不好麼?我是皇帝,但我也是朱家子孫。把這個國家延續下去,是我的責任和使命啊。

收拾好了心情,萬曆開口道:“棟兒,你父親不過是受了一些奸臣的蠱惑,本質上還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你不要太計較了。畢竟,最終你也沒有損失什麼嘛。”

“是,皇爺爺放心,太子終究是孫兒的父親,孫兒無論如何,不會做出忤逆之事來。”

“嗯,這就好,不過你也不用受委屈。朕這些年,對臣子們確實過於寬仁了,以至於這些傢伙膽子大得沒邊了!哼,離間天家感情的事情既然敢做,那就必須付出代價。”

“是,孫兒堅信皇爺爺一定能秉公處理。”

在回到北京之前,無論是袁可立還是熊廷弼,甚至是楊鎬,都強烈要求朱由棟這次回去之後一定要殺人立威:大明的政治鬥爭,除了天順朝的徐友貞(殺了于謙)和嘉靖朝的嚴嵩(殺了夏言等很多大臣)外,在永樂以後,一般都是鬥到對方辭職認輸就算完事,總之是極少有要人性命的。但是這次不一樣了,太子身邊的人居然妄想搶奪太孫的產業!這不就是要廢了太孫的儲位麼?這還得了!你們既然敢做初一,那就怨不得我們做十五了。納命來吧!

所以,面對萬曆說要殺幾個人的事情,朱由棟沒有勸阻:他也很火大啊,尤其是七個穿越者裡已經有兩人登頂的情況下,他的緊迫感日甚一日。這會兒他也想殺幾個人來發泄一下。

殺人,皇族一般都是決定者而不是參與者。而在萬曆面前,朱由棟非常明智的沒有去問到底要殺誰:皇爺爺心裡還是有點疙瘩的,在裁決別人生命這一點上,還是不要去侵犯只能是皇帝才能擁有的權力的好。

於是話題順勢的轉到了其他方面。

“棟兒,此間事了後,這次返回南京,準備做什麼呢?”

“皇爺爺,這一次回去後,孫兒就準備清理黃冊庫了。”

“嗯。”捻鬚一陣長考後,萬曆擡起頭:“黃冊庫是國家根基,爺爺自然知道它的重要。但是要整頓,得罪的人可不少,說不得,國家要因此而動盪。”

“皇爺爺,利益攸關的事情,要讓大家心平氣和的接受是不可能的。說起來,剛纔皇爺爺說要在北京殺人,嘿嘿,孫兒一旦動了黃冊庫,那要殺的人,估計是成千上萬!”

在萬曆這種傳統的帝王看來,如果朱由棟真的有篡位的野心,那麼,在這個時候是肯定不會去動黃冊庫的:這時候去弄黃冊庫,一不小心儲位肯定沒有了,搞不好還得死無葬身之地。可以說,朱由棟的這個表態,完全打消了他的所有疑慮。

但徹底放心下來後就又是一陣患得患失:如此一心爲了國家,身體健康又有本事的麒麟兒,卻要去做這樣危險的事情。但凡有個閃失,大明的未來可能就沒有了!

但是,不整頓黃冊庫,大明根本就沒有未來!

哎,要是朱常洛那個混蛋兒子有這個孫子的一半就好了。

“……好,棟兒,你只管放心大膽的去做,爺爺給你一個保證,只要爺爺還在,無論你因爲黃冊庫的事情激起多大的亂子,爺爺都給你兜着!”

哼,這話我信了纔有鬼呢!這次東林黨發起的彈劾,你心裡要是沒有動搖怎麼會拖了好幾天?不過呢,我要做的,是我必須得去做的。有沒有你的支持,我都要去做。否則,現在我可以苟活,但將來還不是死無葬身之地!

“是,多謝皇爺爺,孫兒對爺爺的支持和信任,一直都心存感激,並時時以此來激勵自己的。”

“嗯,在你去南京之前,遼東的事情,爺爺還要聽一聽你的意見。”

就在祖孫倆在對大明官場的人員配置開始深入的交換意見的時候,東廠大牢內。

“王安,你招也是不招?”

“呼哧~~呼哧~~李恩,你這馮保的餘孽,咱家招什麼?太子在此事上確實完全不知情,你還想咱家招什麼?”

“說什麼混賬話呢,咱家是馮保送進內書堂的,難道你就不是了?還有,咱傢什麼時候問過太子知不知情了?咱家問的是你們慈慶宮有哪些選侍、宦官知情!”

作爲能做到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人,李恩的智商、情商都極高。他非常清楚,萬歲爺這次是動了真火,要給太子一點顏色看看。但無論如何,萬歲爺沒有要廢了太子的意思——如此怎麼傳位給太孫呢?所以,王安必死。但太子,是絕對不能牽扯到的。

但是呢,現在看起來太孫的權柄將進一步放大,再說了,自己也受了魏忠賢那麼多好處。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要通過這件事討好一下太孫。

不過在不能牽扯到太子的情況下,確實無法直接討好太孫。那就只能是討好太孫的親孃了:太子妃對太子一天到晚各種風流,長期不到她的房間裡去的憤怒和幽怨,在大內並不是秘密。所以李恩在和魏忠賢通氣後,就想通過王安,把目前最受朱常洛寵愛的幾個選侍給牽扯進來:你們敢和太孫的親孃爭寵?那就先去閻王那裡報到吧。

誰知道這王安竟然如此硬氣,連這樣無關緊要的人也不肯攀咬。這就讓李掌印感到很沒有面子。

“用刑!繼續用刑!你們這些幡子不是號稱沒有你們拿不到的口供麼?那就繼續給我好好招待王公公!”

就在東廠的大牢內迴盪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慘叫時,另一邊,禮部尚書郭正域的家中,也是被一片悽慘絕望的氣氛籠罩。

“官人,真的要這樣做麼?你和沈鯉、呂坤他們不是一向交好麼?他們都是太孫的老師。請他們出面說情,就不能保住你的性命麼?”

“哈哈哈,夫人啊。”郭正域此時正站在一根木凳上,手裡拉着懸在屋樑上的一圈白布:“所謂萬曆三大賢,那都是下面的年輕人吹捧出來的。再說了,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既然是三大賢,誰纔是第一賢呢?爲夫和那兩位的關係,離生死之交可遠得很。而且這次還涉及到儲位之爭的事情,那兩位可是太孫的老師,就像爲夫是永遠無法改變立場的太子一黨一樣,那兩位也是定死了的太孫黨。遇上這事兒,他們不推一把已經是有君子之風了,怎麼可能伸手救援呢。”

“官人,即便如此,我們去興華宮外下跪認錯不行麼?太孫殿下推廣番薯,教導百姓進行牛痘種植,號稱萬家生佛……”

“哈哈哈哈~~婦人之見!夫人,太孫是未來要做皇帝的人,對百姓好那是理所當然。但是爲夫這次是去動了他的儲位,他不會放過爲夫的。而且,這會兒真正希望爲夫死的,不是太孫,而是東林黨啊!”

說完這話,郭正域也不解釋,很是決絕的將頸項放進了那個圈子:“夫人,爲夫必須要走,否則你和孩子們都難逃一死!皇家做事是有底線的,但東林黨做起事情來可沒有底線。爲夫走了之後,你只管向禮部報告爲夫在家暴病身亡,如此,你和孩子們才能保全!告訴兒子們,以後考個舉人也就是了,千萬不要入仕,千萬不要入仕啊!”

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二零九章 玉衡搖光結盟(一)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