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

大明萬曆四十年四月十日,卯時兩刻,北京城北郊的百姓們不約而同的從各自的房屋中驚慌的跑了出來。

“地震了麼?怎麼感覺地面在抖動?”

“不像啊,就算地震,哪有抖這麼久的?而且還抖得極有節奏。”

“孩子他爹,你看那邊是什麼?”

衆人順着出聲的這個少婦手指看去,卻是先看到一片如林的槍尖,緊接着看到了槍尖下綁着的白幡,很快又看到了身着戰甲,外面卻披了一層白色孝服的諸多大明士兵。

這些士兵一手持槍,一手端着一塊靈牌。神色肅穆,但又動作整齊的,勻速的迎面而來。正是這數千人整齊而沉重的腳步聲,引起了地面輕微而有節奏的震動。

“當家的,好像朝廷前幾天是派人來通告過,說徵遼大軍要回京獻捷。”

“有這事?甲首呢?里正呢?”

“哎,這會別找他們的,趕緊把道路讓出來。”

“哦哦,理當如此,理當如此啊。看這白幡這麼多,這些走在前面的,都是爲國盡忠的勇士啊。”

按照朱由棟的安排,這一次回京獻捷,先由京營派出一千士兵,舉白幡,着孝服,端靈牌走在最前面。然後再是一些在戰場上被砍斷了手腳,但經過戰地救治已經性命無虞的傷兵。之後纔是各個軍鎮遴選出來的十餘個三百人方隊。

看着路旁的農夫農婦們自發的對着前方的扶靈方隊不停的鞠躬,此刻和朱由棟並肩而行的左軍都督府僉事,本次率領京營出征的參將,當世鎮遠侯顧大理深吸了一口氣:“殿下,至此方知我等武人亦有榮耀矣。”

“怎麼?鎮遠侯以前不覺得自己有榮耀麼?”

“哧~~”顧大理訕笑了一下:“臣的祖上是歷事太祖、惠帝、成祖三朝的老將,貴州建省也是臣的祖上一力促成。這些榮耀,臣不敢或忘。只是現在?”顧大理把手一攤:“我們武人多年來一直被人打壓、鄙視,哪裡還有什麼榮耀?臣記得小時候,父親以侯爵之尊,多次資助那些進京趕考的士子。可是這些傢伙中了進士當了官之後,哪個不對先父頤指氣使?我們以勳爵之位擔任武將都是這個樣子了,普通的將士如何,還用問麼?”

“鎮遠侯。”

“臣在。”

“以前的事,孤管不了,但孤保證,只要孤在一天,大明武人的榮譽,就必須要得到維護!”

“臣堅信殿下言出必行,臣也誓將爲殿下盡忠!”

“嗯,孤先入城了,今日獻捷,京營是東道,所以孤選了你來做總指揮,可得好好去做,武人恢復榮耀,當從今日開始。”

“臣誓不辱命!”

這一次行動,說是獻捷,其實在穿越者的引導後,其內容更像是後世的閱兵。

在收到萬曆回覆的感嘆號後,心神大定的朱由棟以極高的熱情開始操辦起這一次閱兵來。

大明已經歧視爲國守疆的武人太久了,按照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這一點來說,如果當兵註定要低人一等,那一個人但凡有點辦法,都不會去當兵。如此一來,整個社會的優秀人才,就和軍隊絕緣了。而用一個社會總體素質最差的一羣人去保家衛國?這樣的軍隊怎麼靠得住?

所以,必須要提振軍人的信心,要恢復武人的榮耀。哪怕因爲這樣做,再次重度刺激文臣們,朱由棟也在所不惜。

……

“孫臣朱由棟、臣楊鎬……拜見皇爺爺(皇上)。”

“免禮。”

君臣禮儀結束後,朱由棟道:“皇爺爺,請移駕承天門。一覽我大明各軍將士之雄姿。”

“哈哈哈,好,衆卿,隨朕來。”

明朝北京的皇城,其範圍比21世紀的故宮要大得多。21世紀的故宮,其範圍只是明朝北京的宮城——皇帝、太子、太后以及妃嬪們居住的地方。在宮城之外,是更大範圍的皇城——這裡是大內二十四監以及內閣六部的辦公區域,也是皇家各種倉庫、花園的所在地。

皇城的南門,是大明門。從大明門直走八百米,正對面的是承天門,左右兩側分別是長安左門和右門。按照朱由棟的安排,萬曆率領太子、未成年就國的皇子、各皇孫以及排的上號的內侍、大臣們登上承天門,在此城樓上,檢閱大明各軍鎮、衛所的部隊。

“皇爺爺,孫臣請旨,允許京師百姓靠近皇城城牆,一覽我大明將士的風采。”

“允准!”

“謝皇爺爺。”

在一切安排妥當後,朱由棟朝着身後的楊鎬點了點頭,楊鎬向萬曆告罪一聲後,拿起一把燧發槍,向天空打出了一顆信號彈。

此時早就率領受閱部隊來到長安左門外集結的顧大理,在看到信號彈後,立刻開始下令:“皇上下旨,閱兵開始,扶靈隊,出發!”

於是,站在承天門城樓上的大明君臣,首先看到的,便是肅穆的白衣,無數的靈牌。

面對此情此景,萬曆帶頭,皇子皇孫、衆多內侍、大臣,不管衆人心裡怎麼想,全部都深深鞠躬,拱手爲禮。

朱由棟的聲音在此時響起:“皇爺爺,父親,衆卿,本次征伐建州,我大明累計出兵九萬五千戰兵,三萬輔兵,歿於王事者,累計一萬五千三百七十人,因殘不能從軍者三千四百五十五人。現在經過承天門的,不過是京營的一千戰兵,其懷抱的,也不過一千靈牌而已。”

“我大明將士,威武。”

在扶靈隊走過後,是殘軍隊。他們或有袍澤攙扶、揹負,又或者自行杵着柺杖,隊列雖然不整,但仍勻速的通過承天門。萬曆等君臣,再次深深俯首。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

聽着殘軍們仍然聲音洪亮的叫喊,萬曆一開始嚴肅的表情稍稍好了一些:“棟兒,這些殘軍如何安置的?”

“孫兒已經跟各路軍將說好了,以後各級軍官的門房、更夫什麼的,都盡力使用殘軍。此外,還可將殘軍由軍籍轉爲民籍,讓他們就近安置。若是實在安置不下的,按我大明以前的慣例,每月發給糧食供養起來。”

“嗯。”點點頭後,萬曆轉身道:“衆卿,可都聽到了?”

“臣等明白了,稍候臣等會派人到太孫殿下處登記,儘可能招募幾名殘軍到臣等的院子裡做事。”

“很好,這個事情朕也帶頭,宮城是不能讓他們進來的,皇城的更夫什麼的,儘可能僱傭殘軍吧。”

在衆人的言談中,殘軍隊也緩慢的通過了承天門,緊接着的,便是熊廷弼親自率領的,由五百名身高相差不大的精銳組成的寬甸衛方隊。

他們穿着大明傳統的長身甲,頭頂清一色的紅色小旗,手裡端着已經改良到巔峰的燧發前裝槍,邁着整齊的步伐,氣勢昂揚的開了過來。

“皇爺爺,這便是熊廷弼在寬甸五年練出來的強軍了,薩爾滸一戰,寬甸衛斬獲建奴首級不下兩千。”

“嗯,真是強軍啊!”

“吾皇萬歲!大明萬歲!”

“哈哈哈~~衆將士威武!”

“皇上口諭!衆將士威武~~”

接下來,閱兵就進入了常規流程:山海衛、開原衛、遼陽衛、瀋陽衛、薊鎮、宣府、大同……各個軍鎮衛所的方隊,依次通過承天門接受萬曆的檢閱。而朱由棟則充當起了講解員的職責,一一的講明這些部隊在此次征伐建州的戰役中,其表現如何,犧牲如何,斬獲如何等。而萬曆自然也是逐一的誇讚,然後自有身旁的大漢將軍二傳四、四傳八的將這些誇讚,清晰的傳達到走過承天門的每一個士兵耳中。然後迴應皇帝的,便是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

最後走過來的,是朱由棟的親軍,橫海衛。

他們的軍服明顯和大明傳統鎧甲不同,事實上,得益於方山實驗室布料研究的成功,朱由棟給橫海衛的士兵們,配發了類似於後世解放軍07式樣式的軍服。

這樣的軍服,在這個時代,給所有觀者的刺激,當然是極爲震撼的。特別是當這支部隊臨近承天門時,領軍的麻承詔一聲“正步走”,然後全隊五百人整齊的變齊步爲正步,並將手中上了刺刀,靠肩斜立的燧發槍,刷的一聲向前伸出時。城樓上的衆人,萬曆帶頭,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

“壯哉!古兵法雲,千人如一,如臂使指,今日一見,方知不是虛言啊。”

“臣等恭賀皇上,如此強軍在手,我大明必將江山永固!”

“哈哈哈哈~~說得好!傳旨下去,朕要對本次伐遼的將士,重重封賞!”

“孫臣代本次出征的將士,多謝皇爺爺。”

“不惟如此,今日閱兵,朕感慨實多。朕意已決,由內庫撥專款,在西苑的越臺坡上修建英烈祠,自此以後,我大明曆次對外征伐陣亡將士的靈牌,都要進入這裡接受香火,代代不滅!”

“皇爺爺恩德,大明將士必感激涕零,日後必將誓死報效我大明!”

而在此之後的四月十八日,金陵日報開四版專版,介紹了本次戰事和承天門閱兵的盛況。而在這一期的報社評論上,其題目則是:英烈不容遺忘!

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二一七章 對法戰前準備(二)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