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

平城和中原之間消息來往一直不算順暢,所以必須得提前一步讓那邊做好準備。幽州的白袍人數也不算非常多,現在能不用最好是不用,獨孤永業是一個很敏銳的對數,一旦被他察覺之後,脆弱的幽州白袍有可能會被連根拔起。

那就得不償失了。

“已經派人八百里加急前往,現在算日子也應該要到了。”鮑興急忙說道,想到這裡,他不由得感慨一聲,“若是能夠打通晉陽到雁門一線,和平城之間的消息往來就更方便了。”

李藎忱笑道:“會的,而且應該就在不遠之後的某天。”

鮑興和李淵等人都不由得提起一口氣。

拿下河內之後,戰局更加明朗。

原本看上去遠在天邊的目標,正在一步步實現。

而李藎忱的目光則久久停留在輿圖東側的蒼茫大海上。

橫渡萬里,老天爺也得給面子啊。

————————

對於沁水兩岸摩拳擦掌準備北上的漢軍將士們來說,青州本來就是很遙遠的東線戰場了,而青州以東的蒼茫大海更是遙不可及,但是那個地方對於他們的海軍袍澤們來說,同樣是戰場。

一艘艘三桅鉅艦破浪前行。

春夏之交,本來就是海邊漁民日常出海捕魚的日子,風平浪靜,最適合於航行,時間再早一些的話,海上會比較冷,而時間晚一些的話到了盛夏天氣炎熱不說,還有可能會伴隨有暴風暴雨。

現在大漢的戰船還沒有強大到能夠在狂風駭浪之中如履平地的地步,若是時間再晚一些,恐怕王昌就會傾向於率領海軍沿着海岸線而不是直接跨越大海前行。

當然了王昌並不知道的是,現在他所航行的這一片海域並不是莽蒼大洋,而是後世渤海的位置,其實應該算是內海,只不過這個時代對於遼東等地的瞭解和探索還沒有那麼充分。

早年兩漢時期固然曾經建立起來對遼東甚至高麗的統治,但是亂世經年,相關的資料文書多數都已經在戰火中散佚,留下來的隻言片語並不能作爲依憑。

因此這次王昌率領海軍北上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在幽州選擇合適的登陸地點進行登陸,還有一個就是摸排遼東甚至高麗的海岸線,爲大漢拿下幽州之後繼續向北和向東拓展邊境打基礎。

這些地方多數地廣人稀,而且內部封閉、自成一體,如果派遣白袍前往的話,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說,而且白袍不見得就能夠融入對方的社會之中,很有可能會因爲外人的身份而被排斥和懷疑。

固然白袍將士也都已經做好了隨時犧牲的準備,但是這樣獲取的情報是不是就是準確的尚且還得兩說。不準確的情報,要了又有什麼用,甚至有可能造成誤導。

所以王昌更傾向於通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來完成對這片土地的重新探索。

在南洋多年的經驗讓海軍的將士們更加相信自己手中的刀槍和腳下的戰船,他們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和閒心等待着獲取對方信任之後,對方主動把情報送上門來。

需要情報,那就用刀劍去拿,這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對此李藎忱並沒有反對。

他很清楚,現在的遼東是奚人、契丹人和高麗的地盤。前兩者在這個時代依舊保持着遊牧的狀態,說是草原上民族的分支也沒有什麼錯,對於中原王朝也一直都是恭恭敬敬,他們的崛起得到唐末。

而高麗,則是現在遼東的霸主。歷史上隋唐兩代爲了和高麗爭奪對遼東的掌控,曾經爆發曠日持久的戰爭,甚至隋朝的滅亡可以直接和隋煬帝三徵高麗掛鉤,而唐太宗這一代梟雄人物也不得不承認,遠征高麗絕對算不上一場大勝,充其量就是慘勝。

以華夏之大去進攻不過尺寸之地的高麗,最終換來慘勝,實際上就已經算是失敗了。

李藎忱發展海軍的衆多目的之一,就是爲以後跨海遠征高麗做準備。所以現在讓海軍去摸一摸高麗的老底並不是什麼壞事。

“算日子應該還有四五日就能夠抵達幽州。”王昌站在甲板上,舉着千里眼。

風吹動他的衣袖,獵獵作響。

而在王昌的身後,海軍陸戰隊主帥,大漢平海將軍羅毅正趴在海圖上比劃着什麼。

“仲繁(王昌表字)兄。”羅毅喊道。

王昌回頭:“怎麼了?”

“關上窗戶,風太大。”

看着輿圖已經掀起來快要打到羅毅的臉上了,王昌不由得一笑:“你就不會拿東西壓一下?”

“你就不會不看了?”羅毅反駁道,“從早看到晚,都是茫茫大海,有什麼好看的。”

王昌翻了翻白眼:“某要是不盯着的話,跑偏了怎麼辦?萬一直接把你們送到高麗去了,那某這個海軍主帥就可以拍拍屁股讓賢了。”

“送到高麗去,就先把高麗打趴下唄。”羅毅笑道。

“你倒是樂觀。”王昌有些急躁的來回走動,“若是我們真的跑到了遼東甚至高麗去,那幽州那邊怎麼辦?平城的漢軍應該也在等待着我們前往會合。”

羅毅伸手拿過來硯臺之類的把輿圖壓住:“不樂觀又能怎麼樣?既然是在大海上,我們既要靠自己又只能看天了。到了遼東就先蕩平遼東,到了高麗就先蕩平高麗。幽州不過只是宇文憲的後方罷了,而遼東和高麗又是幽州的後方,我們把幽州的後方都給收拾了,那麼就算宇文憲能夠跑到幽州又能怎麼樣?還不是得束手就擒?”

王昌怔了一下。

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六百六十五章 突擊訓練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禮物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一二九二章 沒得選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負的沈姊姊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一三三一章 困獸猶鬥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見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二零二三章 楊素打算拉一把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爺的玩笑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