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

古往今來,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而代地,就是曾經的趙國最後盤踞的地方,八萬殘兵沒於一戰,宣告了那個曾經的戰國北方霸主的覆滅。

如今,在這一片曾經被稱爲“代郡”或者“代國”的土地上,除了偶爾路過的遊牧部落之外,幾乎很難看到諸如中原的塢堡這種農耕民族的居住點。三百年的紛飛戰火,早就讓一切都面目全非。

這個代郡城也已經荒廢了很多年,北齊時期在這一片土地上設立了北燕州,其州府在涿鹿一帶,而代郡這裡幾乎已經遊離在朝廷的統治範圍之外。

不過之前獨孤永業率軍進攻平城的時候,曾經在這裡短暫的屯駐,整理了一下城池內部,再加上地處塞外,城池本身受到雨水破壞較小,基本還維持着原來的模樣,當然城垛、敵臺之類的早就不復存在了,只是四面土牆和城門還在。

現在倒是便宜了牛弘。

代郡周圍的土地已經開始開墾,而城池裡因爲沒有多少居民,所以與其稱之爲城池,倒不如說是一個巨大的屯兵要塞。

而從代郡繼續向東,沿途的涿鹿等地,十有八九也都是類似的情況,好不到哪裡去。

李靖愈發的能夠理解,爲什麼獨孤永業曾經一路越過這些名存實亡的郡府,一直推進到了距離平城不遠的地方,結果白狼堆一戰後,又果斷的一路跑回了居庸關,甚至隨着牛弘出城向東而來,獨孤永業把留在城東南側原本打算和宇文純相互配合的那一路偏師也抽掉了回來。

原本李靖和牛弘等人都以爲是獨孤永業這個小子生性多疑,害怕軍隊如此散開,會和白狼堆之戰一樣中了埋伏。

現在他們已經明白,恐怕更主要的還是因爲這些沿路郡府早就空空蕩蕩,一來沒有補給,二來這城池在漢軍的火器和霹靂車面前就和紙糊的一樣,留在這裡也沒有意義,還不如直接向東退入居庸關。

而且這些郡府和平城一樣,是暴露在長城之外的。想要在這些郡府站穩腳跟就需要進行耕作,而只要開始耕作,有居民陸續來這裡定居,那麼草原上的那些餓狼們就會蠢蠢欲動。

之前薛延陀人並不敢招惹駐紮在平城的漢軍,因爲他們很清楚憑藉自己的實力去招惹韓擒虎,將會很好的演繹什麼叫做“以卵擊石”,但是現在漢軍爲了防守各處郡府逐漸分散開來,自然而然就會給薛延陀人以機會,到時候薛延陀人爲了糧食南下,倒要看看這些漢人又要如何應對。

“獨孤永業這些天沒有什麼動靜?”李靖走進代郡府衙。

說是府衙,實際上就是城中少數幾個還能夠住人的房子罷了。

“獨孤永業老實得很,這傢伙好像還真的就潛心在燕山下種地了。”牛弘皺着眉頭說道,“甚至還沒有薛延陀人能搗亂呢。我們入駐代郡不過半個多月,薛延陀人的哨騎已經來了六七次,平均四五天就得來一次。”

李靖笑道:“去年薛延陀人想要南下進攻幽州,結果沒有佔到任何便宜,上個冬天恐怕他們不是那麼好過,如果薛延陀部的首領們還想要維持自己對部落的統治,肯定今年冬天不能再讓部落受凍捱餓了,尋找目標南下劫掠是必然的。”

跺了跺腳下的這片土地,李靖緊接着說道:“看來在薛延陀人的眼中,咱們就是軟柿子。”

“不過現在正是草原上水草豐美的時候,薛延陀人南下劫掠的可能並不大,關鍵還是冬天。”牛弘擔憂的說道,“到時候風雪一下,代郡、涿鹿等地和平城之間甚至相互之間的聯繫中斷,就是薛延陀人各個擊破的最好機會,到時候我們春耕剩下的糧食很有可能就會便宜他們了。”

李靖手指交叉,若有所思。

牛弘則心疼的說道:“說什麼也不能便宜這些薛延陀人。”

“那我們就得儘快拿下幽州,這樣形成從平城到代郡再到幽州的一條防線,而不是代郡孤懸塞外。”李靖緩緩開口,“尤其是要在今年入冬之前,不然的話,某覺得我們更應該主動撤退回平城,以避免戰線拉得太長。我軍以步卒爲主,行動力到底還是比草原上的騎兵差,一旦戰線被切割,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一座居庸關,也不是那麼容易撬開的。”牛弘感慨。

“所以就必須要和海軍陸戰隊配合好,”李靖的手在輿圖上劃過,“牛叔你且看,海軍陸戰隊若是能沿着?水一路向西北,那麼可以直插獨孤永業的後路,到時候獨孤永業還顧得上居庸關麼?”

牛弘看向他,有些遲疑。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牛弘的意思還是很明顯的。某也知道這是最好的辦法,可是海軍陸戰隊靠譜麼,畢竟這幫傢伙是在水裡撲騰的,上岸之後能不能打得過獨孤永業恐怕還得兩說吧?

獨孤永業在幽州種地,這是明面上的。

而根據白袍近期傳來的消息,北周甲騎所用的鐵甲,很有可能就來自於幽州的冶鐵窯,不然的話除此之外白袍沒有在冀州或者河東的任何地方發現大規模的冶鐵設施。

也就是說獨孤永業本身也應該是有甲騎的,只不過他從來都沒有讓甲騎上陣過罷了。

“對海軍陸戰隊,某是有信心的,他們手中裝備着最先進的火器,就算是正面對上甲騎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更重要的是,他們跨海遠征,本來就應該在獨孤永業的意料之外,只要能夠打獨孤永業一個措手不及,那麼根本就不會有甲騎上陣的機會。”李靖回答了牛弘實際上並沒有說出口的問題。

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獵物已定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三章 鄰里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六三零章 面聖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四二六章 樑睿之死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九十章 袁英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兩千零九章 陸戰隊的強大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兩千零七章 說好的輕兵呢?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麒麟才子”徐陵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八十章 款待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一八七三章 給辛永達唱一出好戲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二零七四章 黃金的分配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