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

“於少將軍儘管放心,我們既然都是爲了殺突厥,那麼就應該彼此聯手。”侯秘對着於璽微笑着一拱手。

實際上侯秘和於璽之間的聯繫很快,雙方的人數相比於草原上動輒數百甚至數千的突厥騎兵,實在是太少了,侯秘這一次能夠憑藉五百人吃掉這麼一個突厥人人數和他們差不多的部落,主要也是因爲對方分散在各處,再加上猝然遭到襲擊,而且最後如果不是於璽的加入,恐怕勝負還難說。

因此侯秘這裡的五百人,於璽那裡的六百多人,無論是誰單獨活動在草原上都有些危險,合作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更何況既然現在雙方的上層都明確不能貿然發生衝突,那麼大家也就有一個合作的基礎。

“侯將軍客氣。”於璽微笑着說道,同時將侯秘等人上下打量。

上好的西北戰馬,還有他們身上這一身銀甲、看上去頗有殺傷力的短弩等等,的確讓於璽非常羨慕,他們這些將領還是可以得到這樣的裝備的,但是也就僅限於將領,下面的將士可做不到人人如此。當然其實這也是在南中等地的礦產逐漸被發現了之後,蜀中工坊才能這麼“奢侈”,在之前侯秘他們也好不到哪裡去。

真正吸引人的還是這些人頭盔上的白羽。

這是數百年前漢家羽林騎的標誌,而到了新的大漢,不僅僅是羽林騎可以佩戴羽毛,所有的騎兵都有這個資格,來彰顯他們大漢鐵騎的身份,只不過羽林騎作爲大漢軍中的精銳,羽毛全部染爲赤色作爲區分。

再看看自己的手下,胯下多數都是草原矮腳馬,雖然耐力足夠,但是衝擊力和爆發力可遠遠比不上西北馬,而且士卒們手中的兵刃也是各式各樣,有長刀和長槍,也有馬刀等等,對比漢家騎兵清一色的馬槊和腰刀,頓時讓人覺得自己是一隊遊兵散勇。

當然於璽並不知道侯秘這些人佩戴的腰刀也有玄機。

這腰刀可不是類似於馬刀那樣的彎刀,而是伸展筆直的長刃刀,在後世他們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唐橫刀。這種上馬、下馬都非常合適的刀刃是大唐騎兵賴以縱橫西域的銳器,李藎忱當然也不介意讓其提前面世。

實際上橫刀可以看做是中原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刀具的一個混血融合體,平直的刀刃非常考驗鍛造的技術,而毫無花巧的劈砍更是要求用刀者必須要有足夠的膂力,但是其帶來的傷害也是有目共睹的,對比與草原上的馬刀,這種橫刀並不算長,但是正好可以和馬槊互補,同時單手持刀和雙手持刀都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厚重的背部還可以拿來砸,可以說一刀多用。

後世的日本武士刀,追根溯源也可以追到唐橫刀的身上,算是日本人積極學習大唐文化的一個典型例子。而相比於日本武士刀,橫刀缺少了些許彎曲的美感,但是卻是不折不扣的戰場殺人的武器!

大巧不工,或許說的就是它。

當然現在的於璽還沒有意識到這種讓侯秘等大漢將士愛不釋手的刀具有多大的威力,他的目光在這些非敵非友的傢伙們身上轉過一圈之後,就落在不遠處那個被綁的結實的突厥首領身上。

這突厥首領身上全都是鞭痕,甚至滿是泥土的臉上還能看到一道道明顯的淚痕,也不知道他到底吃了多少苦頭。

“這傢伙的嘴倒是並不怎麼嚴。”侯秘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引於璽等人走入大帳。

於璽等將領打了一個寒顫。

是你們下手太狠了點兒吧。

侯秘似乎看穿了於璽等人的心思,一攤手:“一開始還真的不說,我們乾脆往他的腳底板上抹了點鹽巴,然後讓羊來舔,很快就說了。你們看那淚水都是笑出來的。”

這一次是齊齊倒吸涼氣,於璽有一種想要拔腿離開的衝動。

其實這些辦法也是軍中的白袍想出來的,這一次侯秘出塞,也專門帶了三名白袍,一來這些人蒐集情報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二來這能上馬的人自然是有一個是一個。

沒有想到這幾個傢伙還真不愧是搞情報的,三下五除二就用這種讓侯秘他們也腿軟的辦法把情報套了出來。當然了侯秘是不能暴露白袍的存在的,因此也只能把這個鍋背在自己身上,或許這個時候在於璽等人眼裡,自己都要變成一個酷吏了吧?

顧不上那麼多,侯秘伸手在輿圖上一指:“這一個部落是從東邊遷徙過來的,更或者換句話說是被你們北上的兵馬攆過來的。現在草原上已經變冷,突厥人南下劫掠不成,所以果斷轉而向東。”

“什麼?”於璽皺了皺眉,“這豈不是說突厥人不太可能直接在東邊和我們硬碰硬?”

“這個小部落只是先頭隊伍,後面殿後的肯定還有很多人,”侯秘皺眉說道,“但是突厥人就算只有一兩萬人,也足夠咱們西北喝一壺的,到時候騎兵壓過來,誰都跑不了。”

於璽頓時倒吸一口涼氣,是啊,楊堅在西北的地盤寥寥無幾,但是卻非常重要。對於突厥人來說,顯然天水、安定甚至武威這些地方都沒有什麼好搶奪的,真的要是改爲向西再南下的話,顯然關中是一個更好的選擇,甚至還有可能把北周的兵馬堵在河套,再來一次“白登山之圍”。

而於家鎮守的蕭關和平高郡,就是關中的西北大門!

還真是誰都跑不了啊。

“這幫突厥人還真是狗鼻子,聞得遠、跑得快。”於璽忍不住吐槽。

北周的兩支大軍北上,實際上都是想要尋覓突厥主力決戰的,但是現在看來突厥人顯然並沒有這個打算。

北周大軍前進,步騎協同、糧草殿後,大軍步步爲營向前推進,可是突厥人卻是整個部落往勒勒車上一搬,隨時都能走,而所有的青壯翻身上馬,轉而就是騎兵,拉去如風。

現在來看楊堅和宇文憲的想法顯然有些天真了,不過他們的首要戰略目標也是爲了收回北方被蠶食的土地,和突厥決戰只是次要目標,所以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五百八十一章 傷心地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一一八四章 聯絡宇文贇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一一四二章 風雪刀光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九百九十八章 戰俘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一八四六章 韓擒虎的殺威棒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四百一十三章 瀘州城上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一八二八章 不消停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八百一十一章 間隙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