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章 西北風

蕭世廉這些兵馬是準備轉向襄陽的,本來這就是李藎忱的計劃,一來從襄陽可以直接轉向漢中,準備支援西北的戰鬥,二來襄陽也是大漢這從西北到淮南的漫長防線上最重要的節點,肯定是要增兵的,大漢的三分之一主力自然不能留在嶺南。

“這倒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李藎忱斟酌說道,“根據白袍和侯秘傳回來的消息,於家這一次實際上多少也有一些主動出擊的意思,也就是說實際上於家也對於這種被髮配西北的活計不滿。”

楊素作爲一個從長安走出來的人,自然最有發言權:“這也在情理之中,藍田於氏也是關隴世家之中的頂樑柱之一,弘農楊氏和隴西李氏驟然一走,關隴世家可不可靠自然就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關隴世家這一次的分裂實際上也在情理之中,楊堅這個寒門外來戶終究不可能得到並不是沒有選擇的弘農楊氏的認可。隨着弘農楊氏和隴西李氏還有長孫氏幾個小家族的離開,關隴世家自然也就不再值得信任,誰知道這些有太多利益糾葛的家族之間會不會早就已經達成了什麼默契。

因此以於翼爲首的其餘關隴世家自然就被髮配到了遠離主戰場的地方。平高郡和蕭關重不重要?當然還是重要的,畢竟這是關中的西北大門,但是對於防範李藎忱來說,實際上又沒有那麼重要,李藎忱的大軍不可能轉入西北再南下的,他要是真的想要進攻關中,也是直接從漢中出斜谷道,畢竟陽平關在李藎忱的掌控之中。

所以於翼鎮守西北多少也有點兒被髮配的意思在其中,這自然也讓於翼有所不滿,楊堅讓他配合着探查一下突厥人還有大漢軍隊在西北的動向,於翼很乾脆的就把自己麾下的騎兵全都放出去了,多少有點兒想要搶功勞的意思。

“現在突厥人西來,於翼就算是想要坐冷板凳也沒有機會了,”李藎忱微笑着說道,“西北要熱鬧了,這倒是我們一個不錯的時機。”

楊素和蕭世廉都有些詫異,不過楊素旋即明白過來:“陛下是認爲藍田於氏身上可以做一些文章?”

伸手點了點面前的這一份奏摺,李藎忱沉聲說道:“不是可以做,而是我們已經在做了,侯秘這個處理的還是非常好的,至少要讓於家先不明不白的和我們扯上關係。”

“妙也!”楊素忍不住笑道,“楊堅雖然不算是生性多疑,但是藍田於氏因爲西北之戰和我們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恐怕他自己也得好好斟酌斟酌了,藍田於氏要真的靠不住,關中可也不好受。”

“所以朕就再加一把火,把這蜀中的兵力向西北調集,楊堅恐怕更得想想了。原本的時候西北無足輕重,只要關上平高郡的門就安然無憂,現在某的大軍就擺在他的門外,倒要看看他還信不信得過守門人。”李藎忱哈哈大笑。

而楊素也是微微頷首:“臣以爲陛下到時候應該讓長孫晟去安定,如果陛下還不放心的話,臣也願意代替陛下走一遭。”

蕭世廉看着相視之間笑容愈發猙獰的彼此君臣,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於家這樣會被你們玩殘廢的。

——————-

此時已經遠在靈武郡以北百里的一處山谷中,於璽看着地上的屍體,忍不住打了一個噴嚏,也不知道是因爲這山谷之中的風還挺大的,還是因爲血腥味道有些刺鼻。

不過顯然於璽認爲另有原因:“不知道是誰在背後算計某家。”

“少將軍可要多穿衣服啊,”侯秘微笑着說道,隨手把一個腦袋丟在地上,那是個瞪大眼睛、顯然死不瞑目的突厥人,“這鳥不拉屎的地方,若是受了風寒可就不好過了。”

於璽皺了皺眉,侯秘披着的衣服的確要比自己厚上一層,可是侯秘出身南方,受不了北地的風寒誰都不會多說什麼,但作爲一個不折不扣的北方人,於璽要是也多穿衣服,面子上就有些掛不住了。

而侯秘不再打趣於璽,實際上雙方這些天共處,摩擦雖然也不是沒有,但是總體而言還是很愉快的,尤其是按照曹忠和徐德言的意思,侯秘就應該保持這樣的合作態度,最後讓藍田於氏跳進黃河洗不清。

雖然還不知道李藎忱的態度,但是上官們已經肯定了,那也讓侯秘心中放下一些擔心。

現在這個山谷之中的突厥部落,已經是他們發現的第三個部落了,突厥人在廣袤的草原上遷徙,短短百里之間就有三個部落,絕對不是正常的事情,雖然這些部落的人數都不多,屬於典型的小部落,或許還沒有一些大部落的主帳、也就是首領的嫡系家族成員來得多,但是已經足夠說明很多問題。

突厥人正在逐步向西遷徙,並且一些規模雖然不大、但是還是頗有戰力——若不是料敵在先並且發動突襲,這一支千人聯軍的死傷肯定不會侷限在現在的幾十人。

這說明突厥並不是爲了保護這些弱小部落,而是把他們當做體量小但是戰鬥力卻也不差的前鋒前來試探一下水深水淺。

從目前來看,靈武郡應該是突厥人探查的主要目標,而之所以選擇靈武郡,一來這裡可以南下直撲西北甚至關中,二來渡過大河之後雖然是戈壁和沙漠,但是也不失爲東山再起的好地方。

不管突厥人怎麼盤算的,現在在靈武郡匯聚的漢民以及靈武郡南側的金城、平高都首當其衝。

既然突厥人想要靈武,就不可能讓金城和平高這兩個靈武的南部屏障掌控在敵人的手中。

因此在平高郡的於翼實際上已經沒有辦法掌控當前的局勢,西北亂局如此,若是想要保住藍田於氏,就只能隨波逐流的和李藎忱合作,至於這有可能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已經不是於翼可以在乎的了,更不是現在身在這突厥人的營寨之中的於璽能夠在乎的。

“看好眼前吧。”侯秘突然冒出來一句。

西北的風帶着寒意撲面而來。

於璽打了一個寒顫,旋即沉聲說道:“接下來你怎麼看?”

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四十五章 彌留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九十章 袁英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十二章 接槍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個老賊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兩千零九章 陸戰隊的強大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