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王敦‘入朝’

?永昌元年,十月,燕王妃裴穎兒攜衛府其他幾房女眷、部分孩子安全抵達洛陽。在過去十年裡,裴穎兒、司馬嫣等妻妾相繼爲衛朔生下了十一個孩子,其中男孩七個、女孩四個。

年齡最大的長子衛崢今年已八週歲,正在就讀於遼東蒙學學堂,而年齡最小的孩子是纔剛滿週歲的小女兒衛嬋,乃裴穎兒所出。

“哦,小寶貝——”

洛陽衛府內,衛朔小心翼翼的抱起嬰孩小女兒衛嬋,猶如抱着一件世間最珍貴的稀世藝術品一樣,愛不釋手。剛剛睡醒的小衛嬋,打着哈欠,肉肉的小手在在空中揮舞了兩下,可愛的樣子一下子擊中了衛朔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最近衛朔不是忙着坑殺羯胡,就是與各方勾心鬥角,整個人彷彿充滿了戾氣,變得暴躁而不安。直到看到家人那一刻,他全身的疲勞、負面情緒全被這突如其來的幸福趕給趕跑。

他輕車熟路地抱起小衛嬋,手指輕輕劃過小衛嬋細膩的皮膚,一種血脈相連的觸動在心底油然而生。

小衛嬋似乎感到不舒服,她輕蹙秀眉,小嘴兒嘟嘟幾下,迷迷瞪瞪睜開了眼睛。一雙圓溜溜的黑眼睛,看着眼前有些陌生的臉,小嘴一撇立即高聲哭了起來。

“哈哈,小傢伙兒你哭什麼?不認識爹爹了嗎?”

шωш ▲tt kan ▲co

衛朔低着頭逗弄着小衛嬋,甚至俯下身子想要去親小傢伙兒的臉頰,沒想到小衛嬋哭得愈加響亮了。

裴穎兒看着正逗弄孩子的衛朔,臉上不禁露出舒心的笑容。她非常瞭解自己丈夫,別看在外人眼中衛朔是個威震天下大司馬,可在孩子眼中他卻是個慈愛的父親,在家中很少看到衛朔對孩子嚴厲教導。

衛朔一邊逗弄孩子,一邊向妻子裴穎兒關心道:“這一路上還順利吧?冀州剛剛收復,雖說大體上還安全,但各地還有不少佔山爲王的土匪、強盜。原本想着等明年再接你們來洛陽,卻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來了。”

“夫君多慮了,有二郎帶大批護衛隨行保護,即便冀州剛剛收復,也沒有哪方強盜有膽子敢打劫燕王家屬。”

“聽說陛下駕崩了,這事對遼東沒有影響吧?”裴穎兒有些擔憂的問道。

最近一段時間裡遼東真是有點亂,不少人打着各種旗號跑到她面前,明裡暗裡鼓動她向衛朔勸進。好在裴穎兒知道什麼事該摻和,什麼事不該過問。

“怎麼?有人跑到你面前嚼舌根了?哼!有些人總想着走捷徑,卻不想想捷徑若是那麼好走,這天下也不會有那麼多失敗者。總之,這事你不要管,我自有打算。”

“妾身明白!”

……

在先皇葬禮剛剛結束,新天子司馬紹第一道詔書就頒給了大將軍王敦:加黃鉞、班劍、武賁二十人,奏事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最後還以極爲懇切的語氣請求王敦回京輔政,且先不說其中天子有多少誠意,單單這番姿態卻讓外界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詔書是剛剛回到建鄴的郗鑑送來的,郗鑑此次前來武昌,一則是充當宣旨使者,二則是親自考察一下大將軍底細。

王敦沒料到郗鑑會主動送上門,儘管他已對郗鑑恨之入骨,但因郗鑑打着朝廷天使的名義,只好以禮相待。

酒過三巡,王敦有心試探郗鑑,便以言戲之:“人言我朝開創以來,名士輩出,依我看,碌碌之輩亦衆多,譬如樂廣,就是一個庸才而已,傳來傳去,神乎其神,若論才能,他如何比得了滿奮?”

“大將軍差矣!”

郗鑑多聰明,哪裡聽不出王敦話中嘲諷之意,便面無表情道:“品評一個人,當以德爲先。據在下所知,樂廣爲人處世平淡和善,不欺生,不凌弱。愍懷太子被賈后所廢,在朝文武前往送行,統統被扣。彼時樂廣身爲河南尹,卻暗中釋放了這些人,這件事大將軍應該比我更清楚吧?至於滿奮,失節之人耳,固有五車之才又有何用?”

當年王敦亦爲送行愍懷太子送行官員之一,郗鑑此話就差指着王敦鼻子罵忘恩負義。

王敦的臉“騰”的紅了,出言爭辯道:“愍懷太子被廢,危機四起,守節之人可謂少之又少,滿奮也沒有把事情做絕,可見並不比樂廣差。”

“大丈夫處世,既以身許國,當上效忠天子,下安撫黎庶,怎能偷生苟活?司馬倫狼子野心,陰謀篡位,爲人臣者當以死相爭,滿奮所爲,可謂倫理盡失!”

郗鑑的話字字刺向王敦的痛處,列席相陪的錢鳳、王含等人見大將軍臉色發白,趕緊遞眼色示意殺了郗鑑。

然王敦雖氣得把拳頭攥得死死的,好半天才鬆開,但最終尷尬一笑,招呼郗鑑繼續飲酒。

一直到宴席結束,看着郗鑑遠去的背影,王敦方纔轉過身對錢鳳說:“郗鑑此人,才高膽大,又出身陳留高門,與各大世家子弟交好,此次更是宣旨天使,老夫不能冒然就這麼把他殺了,不然無法對茂宏等世家子弟交代。”

錢鳳想了想,也不以爲然道:“一個郗鑑不足爲慮,我擔心的是義興、會稽一帶的周家勢力太強,一門五侯啊,特別是那個周札,慣於見風使舵,宜儘早圖之。”

“這件小事就交給沈充了,沈家不也是三吳的望族嗎?會有辦法的。”

深夜,武昌大將軍府,送走郗鑑後,王敦手裡握着新皇司馬紹下的詔書。

纔看了一行,他不禁嗤笑一聲:“孤子紹頓首?如此謙卑之詞,這是做給誰看?不知道的又要說老夫犯上!”

“陛下請大將軍回建鄴輔政,此乃天賜良機,不如不將計就計……”謀主錢鳳用右手在胸前做了一個揮刀動作。

“不可,不可,此事不可草率。現在朝堂上究竟有多少人與老夫一心,還不得而知。老夫堂弟王茂弘受先皇重託,位列輔政大臣之位,必然是站在那個鮮卑黃鬚兒一邊。”

想到與自己漸行漸遠的王導,王敦不禁感到幾絲憂慮。

他狠狠地拔出佩劍舞了幾下,在燭火的映照下,劍鋒如霜冷如水涼,寒人肌膚。

最終王敦思索再三,覺得剪除司馬紹的時機尚未成熟。他認爲當下應該趁着司馬紹羽翼未豐,先逐步剪除其臂膀,等日後時機成熟,再一舉罷黜司馬紹,另立天子。

而在王敦看來,司馬紹幕僚中,唯有剛剛就任中書令的郗鑑讓他忌憚。

想到這裡,王敦便指示錢鳳代他擬寫奏摺,向朝廷索要郗鑑來做大將軍府的左司馬,

同時爲了安撫司馬紹,王敦又在奏摺中舉薦庾亮爲中書監。

當王敦的奏章到了朝廷之後,天子司馬紹很快就看明白了其中深意。朝廷若想讓王敦回潮輔政,必然得答應對方提出的要求,這是一種交換。

司馬紹舉棋不定,他擔心郗鑑的人身安全。

不料,郗鑑倒是泰然自若,自信能夠全身而退。

而庾亮也認爲,郗鑑此時到王敦那裡,還可以探得一些虛實。

“陛下,大將軍離開武昌,猶如猛虎離開山林,對朝廷而言更能從容佈局。而臣去了大將軍府上,不但可監視王敦黨羽密謀,還能暗中拉攏大將軍幕府中心向晉室之人。”

聽了郗鑑這一番言語,天子司馬紹這才勉強同意郗鑑前往大將軍府任職。

很快天子的回覆就到了武昌,不過大將軍王敦並未入朝輔政,而是親率大軍進駐姑孰(今當塗),建立行營。(。)

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132章 裴家的爭論第650章 高車與嚈噠第498章 紛紛擾擾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361章 水師前出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632章 逃亡燕國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94章 欲修洛陽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90章 初見蘇峻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35章 徐州新軍第26章 在徐州的第一筆交易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435章 出巡之調查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186章 終議親第203章 戰後餘波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543章 遼東挖坑第630章 王敦將死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186章 終議親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622章 謝艾的打算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83章 清河公主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330章 重鑄榮耀第327章 騎兵奪城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659章 出兵龜茲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660章 前哨戰第125章 水師、港口第179章 再見雙姝第27章 途經郯縣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304章 有人要作死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290章 盧水胡精騎?屁!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52章 祖逖衛朔初相見第648章 暗潮涌動第362章 爲石勒編織的網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530章 西海大捷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1章 裴穎兒的好意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472章 祖逖之死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547章 雙方調整第642章 平定蜀地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656章 進退不得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597章 不同的選擇第23章 南下徐州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158章 司馬鄴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