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官府’來人了

“衛大哥,衛大哥,官……官府來人了~!”

視察完流民的安置情況後,衛朔帶着朱文正往回走,突然聽到前面傳來張二郎的叫喊聲。

朱文嘴角露出一絲嘲諷之色,指着來人道:“社長,好像官府來人了,恐怕咱們的精鹽被外人盯上了。來這個人肯定不是什麼官府的人,指不定是個哪個家族的代表,打着官府的幌子來打探咱們的虛實了。”

“呵呵,子文,每次提起官府、世家你的情緒總是憤怒的,這樣下去可不好,你要記住不要讓情緒左右你的決定,要想做大事就得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謝主公教誨!子文謹受教!”朱文躬身接受衛朔的教誨,在他看來這是衛朔將其視爲心腹的表現。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來人一定是王家派來的。距離上次約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想來對方有些按耐不住了。”衛朔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笑容道。

“哼!世家大族的貪慾是無止境的,他們絕不會眼睜睜看着製作精鹽的秘技一直掌握在咱們手中。眼前這個所謂的‘官府來人’不過是世家大族的試探之舉,想必社長心中已有對策。”

“哈哈哈,走吧,咱們去會會來人。”

當衛朔二人回到山寨會客廳的時候,一箇中年人正獨自坐在大廳上喝茶,這時張大郎走到衛朔身邊悄聲道:“來人自稱是郡守的長史,有機密事想跟社長商議。”

“哦?是嗎?!子文,走,隨我去會會這位長史大人。”

“哈哈哈,貴客遠來,衛某有失遠迎,望訖恕罪。”

正在沉思的中年人突兀聽到一陣說話聲,擡頭一瞧,只見一器宇軒昂的年輕人身後跟着個幕僚邁步走了進來。年輕人身上似乎有一種獨特的氣質,讓外人第一眼見到他就會不由自主的產生好感。

衛朔的出現讓長史覺得眼前一亮,如果說在沒見到衛朔之前,他會把對方想象成一個粗鄙的農夫,可當他見了衛朔第一眼之後就覺得此人不簡單。

忙收斂起驕矜之色,長史主動起身一作揖道:“在下受郡守大人所託,故前來拜訪嶗山上下。”

“長史大人有禮了,在下衛朔,添爲嶗山商社的社長,目前是嶗山上下的話事人,長史大人有什麼話可以直接跟我談。”衛朔坐到了主位上,朱文作爲幕僚坐在了他的下首位。

“剛剛我在路上看到嶗山上下井井有條,流民各得其所。我還以爲是什麼樣的人竟有如此手段,沒想到卻是出自衛社長之手,閣下如此年輕就創下如此大一片基業,在下深感佩服。”

“呵呵,長史大人過獎了,不知長史大人今日前來有何貴幹?”

“也沒什麼大事,前幾年青州劉伯根、王彌作亂,東萊、長廣二郡深受其害。郡內庶務多有懈怠,導致沿海的煮鹽業發展幾乎停滯不前。本人此次受郡守大人所託,奉命整頓郡內的製鹽業。”

看着一本正經的長史大人,衛朔突然覺得有些好笑,他強忍着笑意回道:“官府有意整頓郡內製鹽業,這是好事啊!眼下境內私鹽氾濫,官府早就該管一管了。可是這跟我們嶗山好像沒什麼關係吧?”

長史聽了衛朔的話好懸沒一口氣噎死,作爲目前本地最大的私鹽頭子,竟然大義凜然地要求官府打擊走私私鹽。不過,長史自個兒心裡十分明白,就算官府要打擊私鹽,也不可能打到嶗山頭上。

且不說王家已不可能放棄嶗山出產的精鹽,就是青州其他豪族暫時也不會任由官府肆意打擊嶗山,作爲世家利益的維護者,長廣郡自郡守以下各級官員自當秉持來自世家的意願。

很明顯眼前這個嶗山話事人是個明白人,他知道官府整頓鹽業影響不到嶗山,所以纔會大放厥詞。

長史尷尬地摸摸鼻子道:“這個,這個,郡守大人的意思是,長廣郡境內對鹽業的整頓離不開嶗山上下的支持。只要嶗山上下願意將旗下的製鹽業納入到官府的統一規劃當中,郡守府可以將嶗山及其周邊沿海地區劃歸嶗山管轄。”

衛朔聞言根本沒什麼反應,只顧低着頭喝茶,就是下首的朱文也不由得對郡守府的吝嗇充滿鄙視。別看郡守府說得好聽,將什麼沿海地區劃歸嶗山管轄,實際上就算得不到官府的授權,嶗山及其沿海地區也慢慢會被嶗山商社收攏旗下。

實在是嶗山這個地方,自幾年前王彌亂青州之後,早成了荒無人煙之地。再加上如今海盜氾濫,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都跑到了不其縣城當中。眼下除了衛朔這一波人外,整個嶗山附近已經沒其他人了。

官府想拿這麼一個空頭人情,就要把商社的支柱產業納入懷中,這算盤未免打得太精明瞭。且不提朱文在一旁暗自腹議官府的作爲,就是衛朔也不是眼皮子很淺的人,他絕不可能輕易答應下來。

長史大人等了半天,發現衛朔二人根本沒有任何反應,不由得感到一絲羞惱,可能他已經意識到官府的條件可能沒有讓眼前這個年輕的過分的社長感到滿意。

“如果衛社長還有其他條件的話,可以直接說出來,方便的話在下可以代郡守大人答應下來。”

哎,這不就對了!聽了這話,衛朔纔算是有了反應,只見他慢條斯理地放下茶杯,看着長史大人語氣堅定道:“官府想把嶗山的製鹽業納入統一管理,這事可以商量!不過,在這之前,官府得先答應我幾個條件。”

長史起身拱手道:“請衛社長明示!”

“其一,嶗山的製鹽作坊不得遷居他處,必須落戶嶗山;其二官府必須在一週之內爲我們嶗山提供一批數量不菲的糧草;其三,請郡守府委任在下爲嶗山鹽田使,負責管理嶗山周圍的製鹽業。”

長史眉頭緊皺,有些不滿衛朔的獅子大開口,可他又深知眼下郡守府對嶗山上下缺乏有效的制衡手段,就算明知對方在趁火打劫,他也不敢輕易翻臉。

如今青州局勢複雜,自苟晞戰敗曹嶷入主之後,世家在青州的勢力已大幅度衰退。眼下曹嶷初到青州,本地世家尚未摸清對方的底細,絕不敢在此時被曹嶷抓住小辮子。這也是爲什麼不其縣城內的各方勢力對嶗山上下只敢拉攏,卻不敢動用武力,生怕引來曹嶷的矚目。

“其他條件都好說,唯有有關作坊的問題咱們是不是再商量一下?”長史此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探製鹽的作坊。

這時身爲幕僚的朱文主動站起來唱起了黑臉:“長史大人有所不知,這製鹽作坊乃是我嶗山上下立身的根本,一舉一動必須得到嶗山商社股東大會的同意,否則就算是社長大人也無權干涉。”

“如果官府不能答應我們的條件,那商社只能繼續以私鹽的名義對外出售,而且嶗山沒了官府的認可,我們也少了繳了一份稅,這對嶗山上的百姓是有好處的。因此,如果官府不能拿出誠意的話,嶗山上下是不會願意讓官府插手嶗山的事務的。”

長史沉吟片刻道:“好吧,在下明白了,我會把這些原原本本的轉告給郡守大人。”

長史匆匆而來,很快就匆匆而去,幾乎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社長,你說郡守大人會答應咱們的條件嗎?”

“官府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哈哈哈,也是,他們已沒了其他選擇。”

第574章 反攻清算第87章 雷霆萬鈞!第222章 轟傳天下第180章 王浚圖謀自立第273章 處置宋該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563章 漢軍倒戈!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566章 坑殺羯胡!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182章 農牧場建設第602章 治蝗之議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35章 徐州新軍第269章 炮灰作用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168章 衛朔是誰?第245章 發行五銖錢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40章 刀盾結合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664章 弩破胡騎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513章 局勢將變第527章 江左又起波瀾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542章 石勒的雄心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199章 上谷寇氏是‘仙家’第126章 四月春耕第302章 宣威朔方第439章 陰差陽錯第368章 南洋風雲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225章 創立闡教第68章 離間敵人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0章 徐福島上會海盜第307章 三襲陽曲第237章 終遇莫含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306章 再襲定襄第525章 郗鑑獻策第533章 江左風起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457章 大戰之前第331章 實力碾壓第97章 水泥作坊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394章 孤立宗室勢力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50章 科舉攬人才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643章 決心西征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461章 有點兒不對勁!第367章 授劍儀式第442章 兩個夫人,豔福齊天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268章 毛寶初上陣第145章 玄菟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