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

經過這段時間的交流溝通,拿到這一次兩府議事上的推舉名單隻有兩人,一位是兵部尚書李榖,另一位是河南尹胡承約。

李榖自不必說,是王樸推舉的。

而胡承約卻是得到了溫仁福提名。

溫仁福提他,或許是考慮到他也算是潛邸舊人,又或許是想到他和宋敏貞、陳佑關係不錯。不過這些只能說是加分項,真正讓溫仁福推舉他的,一定是他答應了溫仁福某些條件。

陳佑不知道他們私下裡交換了什麼樣的條件,而且胡承約之前沒有來同他溝通一下。

聽着兩派人馬言語交鋒,陳佑暗自思量他該如何自處。

因爲寧強的事情,陳佑不能反對李榖的提名,那就只剩下兩不相幫以及反胡助李兩種選擇。

正考慮着,已經有了些經驗的趙德昭突然點名:“少保如何看?”

陳佑收斂思緒,直接開口:“回稟官家,臣以爲,李榖、胡承約皆可擔當重任。”

他這話出口,溫仁福嘴角上揚。

陳佑下一句是:“不過官家增設參知政事不僅僅是爲了提拔有能力者,更是想要政令通暢,臣以爲,選擇何人擔任參知政事,當以此爲基準。”

趙德昭聞言點頭,雖然陳佑沒說具體人選,但他感覺陳佑說得很有道理。

其實換句話,陳佑的話雖然有道理,但是並沒有什麼用。

議事之前,母親盧金嬋囑咐他不要讓王樸得逞,可眼下支持溫仁福只有李繼勳,這叫他十分猶豫。

他可是記的清清楚楚,當年在廬州時,陳佑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申要站在大多數人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

“宋副樞怎麼看?”

無奈之下,趙德昭又提問宋敏貞。

在趙德昭看來,宋敏貞同胡承約關係好,應該會支持胡承約。

不出所料,之前一直沒開口的宋敏貞聽到問話,沒有太多猶豫直接就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回稟官家,臣以爲河南尹胡承約更爲適合。”

說着,他瞅了一眼馬青,繼續道:“李榖只是兵部尚書,全國軍事有樞密院負責,沒有必要讓兵部尚書參知政事。況且。”

他頓了頓,面色平靜地緩緩說道:“若真要兵部尚書參與兵事,不若叫其同知樞密院事。”

“臣附議。”

馬青乾脆地開口,說完之後重又低首垂目不言不語。誰也不知道他贊同的是胡承約參知政事,還是讓兵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

見馬青和宋敏貞都支持胡承約,趙德昭立刻道:“既然如……”

“啓稟官家!”

偏偏就在趙德昭說話的一瞬間,趙普站起來高聲呼喚。

趙德昭被打斷之後有一瞬間的慌亂,而趙普此時也有些茫然失措。

好在趙德昭反應過來趙普有話要說後,甚至沒有考慮他會說什麼,直接就下意識地開口:“趙參政有什麼建議?”

陳佑看向趙普,宋敏貞或許考慮到往日情分,但馬青之所以支持胡承約,實際上要想讓溫仁福在政事堂能抵擋住王樸的壓力。

以趙普的老辣,不至於想不到這一點。

他會怎麼說,陳佑很好奇。

聽到問話,趙普冷靜下來,沉穩開口:“啓稟官家,臣以爲宋副樞所言有誤。樞密院是樞密院,兵部是兵部,若真如副樞所言,索性把兵部併入樞密院算了!再者言,軍國大事,不僅僅是樞密院是事情,也離不開政事堂的支持。讓兵部尚書參知政事正好可以溝通兩府,豈不比河南尹重要得多?”

陳佑目露異色,他一時間想不清楚趙普這番表態的用意。

“臣附議!”

這次是竇少華,政事堂的分工中,王樸把這次三司和戶部改革交給他負責,讓他不再是一個空頭宰相。他自然投桃報李支持王樸,更別說趙普這番話對增加政事堂權力有好處。

緊接着,王樸也開口了:“臣附議。”

大家都表態了,焦繼勳來回看看,本着少說少錯的原則,最終和陳佑一般閉口不言。

雙方支持者差不多,趙德昭依然猶豫,不知該作何決斷。

就在殿內僵住的時候,王樸再次開口:“此事任由官家決斷,臣等伏惟聖裁。”

他話音落下,其餘等人盡皆道:“臣等伏惟聖裁。”

不得不說,王樸這一句話,就叫趙德昭對他的印象好了許多。

小孩子嘛,總是對那些認可他的人比較有認同感和親近感。

“既然王相公這麼說了,那就任命胡承約爲參知政事吧。”

趙德昭話音落下,諸人一同領旨。

陳佑這時候突然反應過來,王樸突然放棄爭奪,除了在趙德昭面前退讓,也是給他陳佑上眼藥啊!

原本東宮舊屬陳佑權勢最大,所以他才能順利成爲領頭人。現在胡承約參知政事,再有溫仁福的支持,也夠資格在東宮拉起山頭了。

河南府衙,胡承約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他知道今天的兩府議事極有可能會定下參知政事人選,心裡躁動不安,難以耐着心思處理政務,只能坐在這裡等待。

也不知過了多久,親信書史突然快步進門:“使君!成功了!”

胡承約陡然睜開眼,盯着興奮的書史,待聽到“溫相公遣人來說,詔令使君參知政事”時,他鬆了口氣,整個人都放鬆下來。

隨即臉上擠出笑容:“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忙吧。”

見他如此,書史也平靜下來,恭敬退去。

胡承約靠在椅子上,呆了許久,然後長出一口氣,臉上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笑容。

接下來,要先去找宋敏貞,然後再去尋陳佑。

他還只是個參政,不想同陳佑他們鬧得太僵。

一家歡喜一家愁,李榖早於胡承約得知消息。先後兩次有希望,又兩次都希望破滅,李榖這時候真的有些灰心喪氣。

只是他不好說什麼,聽到王樸召見,還得打起精神過去。

見面,行禮,坐下,李榖強笑道:“不知相公尋榖來是爲何事?”

“想必惟珍已經知道兩府議事的結果。”王樸淡漠開口,語氣沒有絲毫起伏。

“嗯,榖已經知道了。”李榖點頭。

第一百二十章士兵委員可行否?第五百四十五章 縱獸於林起羅網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九)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