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

“魏?”汴京中陳佑的魏姓下屬只有魏仁浦一人,只是他來作甚?

陳佑可還記得,自己想要招攬魏仁浦的時候,被委婉拒絕了。

疑惑歸疑惑,還是吩咐門房趕緊去把魏仁浦帶進來。

這個宅子並不大,陳佑收拾一番書桌,開門到書房門口的臺階上剛剛站定,魏仁浦就在門房的引導下朝這邊走來。

雖然天色暗了下來,但能看到魏仁浦此時還穿着常服,應該是散衙之後直接就過來了。

眼看就要走到跟前了,魏仁浦將手中包裹遞給門房,站定叉手行禮道:“拜見使君,一套硯臺,不成敬意。”

陳佑哈哈一笑:“道濟不必多禮,我已經不是承旨!”

說着右手虛引:“進屋說話。叫人送茶點過來,通知廚房備一桌酒席。”

後一句話卻是跟門房說的。

魏仁浦笑了笑,跟在陳佑身後走進書房。

分了主賓坐下,陳佑笑呵呵道:“道濟此來所爲何事?”

魏仁浦拱手道:“聽聞使君不日離京,下官特來拜會。”

“哦?可曾去過楊相公府中?”

“正午之時已經去過。”

陳佑點點頭,轉開話題道:“之前倒沒問過,道濟在調支房可還適應?”

“比之從前事情倒是少了一些,尚算輕鬆。”

看着魏仁浦,陳佑突然道:“道濟在樞府幹多久了?”

驟然談到這個,魏仁浦愣了一下,好一會兒才面露感慨道:“算來也有十年了!”

“十年了啊!”陳佑也不由感嘆一聲,“你可想過出樞府,到別處去?”

這是想再次嘗試招攬了。

魏仁浦自然能聽出陳佑的弦外之音,先後兩次招攬,足見陳佑對他的重視。只是蜀地偏遠,雖說錦官府素有天府之稱,但畢竟遠離中原。

這一去,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了啊!

魏仁浦想了又想,一時下不了決心,只得面露愧疚之色道:“使君看重於我,實乃吾之幸事,只是家中老母年事已高,倉促之間不能丟下老母遠赴蜀地,還望使君容我歸家稟告母親再做決定。”

父母年老,不便遠遊,在交通不發達的時候,這也是人之常情。

故而陳佑也點頭道:“這是我疏忽了,若是令堂同意,再說此事也不遲。”

之後兩人就默契地跳開這個話題,閒聊開來。

次日一早,陳佑便將《請試牛痘疏》遞交到政事堂。

之後一個上午都在城中轉悠,主要目的是觀察一下張昭發展的那些個細作。

中午還得同馮道一齊吃一頓飯,一同出席的還有大理寺丞李仁信。

據馮道所言,雙方商定在陳佑離開之前,先把納采和問名的程序走完。然後陳佑前往錦官府的時候走江陵那一條路,在江陵老宅的家廟中完成納吉之禮。

這樣,等陳佑一兩年後被調回京中之時,正好可以把納徵、請期、親迎一併解決了。

至於說陳佑一兩年後能不能調回京中,有馮道在,不需要擔心這個。

定下酒樓之後,眼看時間還早,陳佑便先回家。

剛走到門口,就聽門房道:“主人,家裡來了個潘將軍,正在偏廳候着。”

潘美來了!

一聽到潘將軍三個字,陳佑就知道潘美終於抵達汴梁了。

從詔書下達到今天,將將一個月。

也不怪潘美來得這麼慢,他可不是孤身一人回的開封,而是帶着一軍兵馬,這才走得這麼慢。他這還算快的,有從蜀地調入京中的現在還在半路上。

陳佑還沒走進偏廳,就聽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大哥可算是回來了!”

定睛一看,不是潘美又是何人?

當即大步上前:“仲詢今早到的?”

四隻手緊緊握在一起,很是有些就別重逢地激動情緒。

聽了陳佑的問話,潘美點點頭道:“正是!小弟我剛從宮內出來,就到大哥宅中來了。”

“坐下說話!”陳佑抓着潘美的小臂走進偏廳。

兩人坐下之後,陳佑才笑着解釋道:“叫仲詢久等了,某今日宴請大理寺丞李仁信,故而提前去酒樓看看。”

潘美面露差異之色:“這李寺丞是何等來歷,竟需大哥如此小心?”

陳佑嘿然一笑:“他乃是我未來的妻兄,你說我該不該小心點?”

“哈哈!”潘美也忍不住笑了,“是該如此!”

說到這裡,他開口問道:“說到這個,萬育哪去了?”

“萬育現在在樞密院當一個小吏。”陳佑解釋一句之後,突然朝潘美擠了擠眼睛:“正巧我今天中午沒空陪你,你就同萬育一齊吃頓飯如何?”

去年提親之後,潘美臉皮也厚了起來,裝着沒看到陳佑的神情,只是嘿嘿笑道:“如此正好!如此正好!”

說了幾句,陳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臉色稍正,問潘美道:“我過兩日就要去錦官府,仲詢你要不要留萬育在京中?”

“啊?”潘美皺起眉頭,“大哥不是樞密都承旨麼?怎地突然要去錦官府了?”

見潘美還不知道,陳佑只得將這幾天發生的事情介紹一遍。

聽完陳佑的分析之後,潘美總算是鬆了口氣:“這麼說來官家還是信重大哥的。”

說完這話,他終於想起來龐中和了,當下搓了搓手道:“至於萬育,還是看他自己怎麼想吧。”

潘美都這麼說了,陳佑也不好多說什麼。

兩人又談了一陣,陳佑自去往酒樓,潘美留在宅中等龐中和散衙歸來。

在酒樓等了沒一會兒,一個三十多的綠衣官員走進隔間,這邊是李仁信了。

雖然陳佑官職高,但面對未來的大舅哥,陳佑可不敢擺譜,連忙起身拱手:“李寺丞。”

李仁信也是笑着回禮:“李某來遲,還望陳使君恕罪。”

陳佑哈哈一笑:“是我來得早了!寺丞且坐,馮相公還得有一陣才道。”

李仁信含笑坐到陳佑對面。

今日是馮道坐主位,李仁信雖然是代表李家,但畢竟是小輩,只能坐在左邊的主賓位上,陳佑坐在右邊,算是作陪。

兩人沉默了一陣,陳佑當先開口道:“事先也不知寺丞喜好,只是隨便點了幾個菜,若有不合胃口的,還請寺丞原諒則個。”

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一十九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一)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一十三章 欲建新城悔前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六百七十三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三)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八十七章蜀中已亂周沈爭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