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二)

兩人沒有寒暄幾句,換了一身燕居常服的馮道就來了。

一頓飯吃下來,議定明日上午納采,下午問名。這一步其實就是互換庚帖,相當於訂婚。

由於馮道要充當陳佑的親長,所以媒人需要另請,這都有馮道來操心,陳佑要做的就是在家好好呆着。

兩天時間倏然而過,除了河南府傳來的捷報之外,沒有什麼值得一書的事情。

二十日上午,陳佑來到報慈寺外等着。

昨日納采和問名就都完成了,替陳佑當媒人的是三司使閻俊臣,也算是符合兩家的身份。

今天下午陳佑就將離京前往江陵,然後自江陵逆流而上趕往錦官府。現在來這裡,是見一見自己的未婚妻子。

等了沒多久,就有一輛掛着“李”字標識的馬車轔轔而來。

馬車的幕簾掀開一道口子,一張圓圓的小臉探出來,眼珠子滴溜溜地亂轉。看到陳佑之後,又立刻縮了回去。

緊接着馬車停下,一個臉上帶着些嬰兒肥的女使從車內探出頭來:“啊!是陳使君!”

這女使喊了一聲,跳下馬車,拿了一個木墩放到車轅邊上。

接下來陳佑就看到自己的未婚妻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被女使扶着下了馬車。

這少女雖穿着厚厚的冬衣,但看起來還是比較瘦弱,也不知是不是凍得,有一些些瘦削的臉上血色甚少,看上去頗讓人憐惜。

陳佑剛要拱手行禮,之前那個圓臉小孩就從馬車內鑽了出來,也不等少女去扶就跳下馬車,看向陳佑好奇道:“你就是姑丈嘛?”

聽到小孩這話,少女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紅暈,輕斥道:“小乙!”

這孩子看起來不過六七歲,被少女這麼一斥,撇了撇嘴躲到女使身後,只是眼睛還看着陳佑。

見到這副情景,陳佑輕笑着朝少女揖道:“李小娘子,在下有禮了。”

少女也朝陳佑作揖,只不過同陳佑相比,她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後。

互相見禮之後,陳佑才向那小孩笑道:“我是陳佑,你是誰啊?”

那小孩也不怕生,脆生生道:“我叫李益,大家都叫我小乙。”

少女連忙道:“這是我大哥家的孩子,聽說我今日來報慈寺上香,非要跟着,不意遇到了陳家哥哥。”

陳佑笑着點頭道:“李娘子喚我將明便是。”

少女臉上再次泛起紅暈,輕聲道:“將,將明,奴家小字阿閣。”

聽到“阿閣”二字,陳佑腦中突然閃過一絲靈光:“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好名字!”

卻原來這少女名爲李疏綺,名和小名就是出自這一句詩,而她的字“絃歌”,則是出自下一句“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兩人站在門口談了幾句,陌生感總算消散了一些,於是在李益的催促下,一行四人步入報慈寺。

兩人本就有婚約在身,再加上李益這個小傢伙做潤滑劑,一上午下來關係親近許多,就彷彿早已認識一般。

對李疏綺,陳佑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容貌算不上傾國傾城,但也算是清秀,只是看起來有些柔弱了點。

時近中午,陳佑目送李家馬車離去,自行前往馬行街上的酒樓,潘美、趙普等人預先定了一桌宴席,準備送一送他。

午後,準備完畢的陳佑帶着李家小娘子的庚帖乘着馬車前往江陵。

他身上還有王樸的敕命,王樸接了樞密都承旨的位子,同時還是黃門侍郎,正兒八經的參議中樞。同陳佑之前相比,不說天壤之別,那也是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

說不羨慕那是假的,但陳佑知道自己還比不上王樸,畢竟人家是一早就跟着趙元昌的。

只不過陳佑也不算太差,估計是爲了能更好地保護盧金嬋,陳佑得了一個西川行營都監的名頭,而原本的西川制置使則成了西川行營副都監。

這一次陳佑離京,也帶了不少人。

龐中和最終還是選擇跟陳佑一同去錦官府,當然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離家太久,想回家看看。這次陳佑是準備在江陵過了除夕再入蜀,龐中和也能同家裡人過一個年。

至於梅鬆,他最終選擇留在樞密院,陳佑也沒說啥,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說不得以後就需要他幫襯一把呢!

雖然少了一個梅鬆,但陳佑又多了一個名爲汪弘洋的幕僚。沒錯,正是原本楊邠的幕僚。

楊邠請辭之後,帶着此人來到陳佑家中。能被當朝宰相看重,汪弘洋自有其過人之處,一番考校後,陳佑便留下了此人。當然,要想被陳佑完全信任,還得再經歷一些事情才行。

除此之外,馮道還幫陳佑尋了幾個知曉軍事的幕僚。這些人或許戰略水平不行,但對於軍隊訓閱、糧秣後勤、行軍紮營等各有擅場。

這些都是經驗之談,陳佑雖然瞭解一些,但要想避免出錯,還得要這些有經驗的人來輔佐。

這也是後來紹興師爺能夠在官場興盛起來的主要原因之一了,只不過和以後的師爺不同的是,現在的幕僚大多是抱着先做幕僚再當官的想法。

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二十七抵達江陵城。

陳佑現在也是身披紫袍的朝堂重臣了,家門上的牌匾終於能再次換成“陳府”了!

只不過他現在還不顧上這等小事,安排好跟着自己的一干人等之後,梳洗一番換上常服,先去荊南節度使府拜訪李繼勳,緊接着前往江陵府衙拜訪權知江陵府事呂施彥。

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晚上呂施彥會同李繼勳一齊舉辦一場歡迎陳佑的宴會。

這幾天陳佑會特別忙,今天的拜訪和晚宴就不說了,年前還得在家中祭祀家廟,一是常規的新年祭祀,而是爲了完成納吉的儀式。

然後要同一幹拉關係老友故交吃飯喝酒,雖然這些人他都不認識。

陳佑這次看起來是被攆出京城,但再怎麼說也是三品高官,而且這麼年輕,經得起沉浮。是以不少南平被滅之後沉淪下來的南平舊人動起了依附陳佑的念頭。

對這些人,陳佑翻出了當年那本人情簿子,凡是上面沒有名字的,一概不見。然後又從陳行文那裡問了父親葬禮上來人的名單,這份名單上有名字的優先考慮。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四十七章眼下之事何爲重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三十二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六十八章狀況頻起意外生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五百三十五章 說諸葛皆是忠臣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九章城頭觀兵反意堅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四百五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四)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三十四章 千里澤國斷美夢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五十章突如其來召回京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