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正面迎敵

李巖道:“如果你現在定要人家嫁給你,一旦打起仗來,華陰萬一不保,你怎麼辦?是不是要帶着人家逃走啊?”李敢點頭:“那個自然,我再也不會拋下未婚妻了。”李巖繼續道:“可是帶着家眷,多有不便,一旦逃不掉,你死了固然而活該,倩娘呢?不是和你一塊死,就是落到明軍手裡。到那時,她可是賊軍家屬,定會死得慘不堪言。”

李敢聽着,臉上的汗都流下來:“那麼……那麼……”

李巖道:“那麼如果你不逼人家嫁給你,她只不過是個華陰城的婦人,就算華陰城失落了,明軍收復了城池,肯定不會屠城,那麼她還是過她的日子,等着你回來。等你們恢復了大秦江山,再來娶她。不是更好嗎?”

李敢聽了,這才恍然大悟。站起來向李巖一拱手:“多謝兄弟,愚兄明白了。”

他明白了,那邊的張儀可沒明白。

自打佔了華陰城之後,張儀幾乎每天都往吳心藍那裡跑。可是此時的吳心藍卻變了臉,硬是不讓他進。一見他來,必定吩咐夥計架出去,關上店門。

張儀隔着門縫央求,吳心藍只是冷笑:“你說你們是良民,那幹嘛還打進城來,殺人放火?我以前一直上你的當,如今不會了,你快滾,不然姑娘打斷你的腿。”

一連幾天,都是如此,張儀磨破了嘴皮和臉皮,也沒能進去。

第六天,張儀不來了,吳心藍以爲他死了心,卻哪裡知道,秦軍面臨着極大的危機,張儀無暇顧及她了。

就在前一天,派出去的斥候飛馬來報,西方和北方同時發現了大隊明軍,看樣子是衝着華陰而來的。北方的人馬少些,約有四五千之衆,至少有三千騎兵。西方的人馬約莫有一萬人,五千以上的騎兵。

得到這個消息,秦王立時召來幾位重臣商議對策。

王翦顯得不太在意:“咱手中有七千人馬,區區一萬多明軍,不可能攻下華陰的。”他說這話,是有道理的。自古以來,守城一方是佔便宜的。因爲有高牆堅城可以憑藉,比城外無遮無掩的攻方要有利得多。因此如果攻城,進攻一方至少要有三倍於守兵的人數,方可進攻。

如今明軍只有一萬多,兩倍於秦軍,想要攻下華陰,確實不容易。

這番話大家都同意,只是白起有不同看法:“王將軍說得對,可是如果只是固守,我們就會變得很被動,不如主動出擊,先消滅他一路。”

王翦點頭:“對,明軍從兩個方向,是想夾擊我軍。像一把大剪刀,我們可以先破其一路,剩下另一路,就不足慮了。”

白起道:“眼下敵軍離華陰尚有七十里,官軍不同於那些農民軍,定然已經想到我們會趁他們立足未穩,前去偷襲。”

范雎說道:“大將說得對,官軍可不同於整齊王,斥候報說,官軍每日只走三十里,就安營紮寨,不使士卒勞乏,防的就是我們這一手。”王翦道:“那我們就不偷襲,和他們拳頭對拳頭,光明正大的打一場。”

白起沉吟着:“北方一路有五千人馬,我們這裡也只有七千,還要留下兩千守城,最多也只能抽調出五千人馬。而且敵人騎兵衆多,我們的騎兵不足一千,這一仗,不好打。”

王翦道:“這個也不怕,連日以來,咱們已經打造了幾千把強弩,就是有一萬騎兵,也射他個落花流水。”

古代戰場,對付騎兵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強弩。這種弩有一米多長,一個人必須用腳蹬住弩身,雙手拉動弩弦,用全身之力才能上弦。所配備的弩箭最遠能射三百步,有效射程內,一箭過去,可以將人從馬背上射飛,若是射中戰馬,立時仆倒,殺傷力巨大。

若是將幾百把強弩排成陣勢,就算你千軍萬馬齊衝,也要付出極大的傷亡。

以前秦軍在對陣匈奴與趙國強勁的騎兵時,這種強弩曾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如今的秦軍也非常重視強弩的配備,一佔有華陰,馬上將城中的能工巧匠招集來,不分晝夜地打造。

王翦相信,明軍的騎兵在遇上強弩時,也一樣會潰不成軍,傷亡慘重。

可是白起的看法卻不相同,因爲在戰國時,騎兵的作用遠沒有今天那般強大,主要是因爲騎兵沒有馬蹬,騎士在馬上無法使用兵器,因此當時的騎兵只能用作騷擾和偷襲糧道之用,主力戰場上用處不大。騎兵也沒有像樣的護甲。

可眼下的明軍不同,白起在華陰城中已經見過明軍騎兵,可以來往衝突,勾刺砍殺,甚至還有的騎兵裝備了鐵製板甲,不易射穿。因此秦軍數百年來形成的戰法,此時還有多大效果,尚不可知。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一仗是必定要打的。

秦王令白起與王翦率兵出擊,先擊潰北方來的明軍。留子義在城中,守住華陰。

白起與王翦得令,挑選了五千精兵,其中有五百長矛手,五百弩手,一千刀牌手,三千長槍兵,出城迎擊。

他們沒有帶騎兵,因爲此時秦軍軍中騎兵不多,戰馬也少,軍士們也還沒完全熟悉馬蹬,不能盲目使用。

五千人馬出了華陰,向北而來。

卻說北面這支人馬,總兵是賀虎臣,此人在明軍中以驍勇著稱,手下的五千精兵戰鬥力強悍,這五千人裡,有一半是鐵甲騎兵,這些騎兵身穿輕制明光鎧,機動能力不受影響,可以長途奔襲。曾在甘肅境內連破數萬農民軍,威風赫赫。

眼下賀虎臣也聽說了華陰城的事,還親眼看到了那張告示,對上面所寫,他也只是冷然一笑,絕不相信。世上哪有這樣的事,秦始皇能活到現在?

就算能活到現在,我賀虎臣就是楚霸王,一樣滅了你。

自從接到洪承疇的軍令,賀虎臣立刻進兵,初時日行八十里,等到離華陰尚有百里之遙時,他命令部下緩緩而進,一天只走三十里,而且要派出斥候,四方打探。

賀虎臣能做到總兵,絕不是一勇之夫,他是有頭腦的。一方面他是怕敵人偷襲,另一方面,他也在等另一路人馬,合圍華陰,免得自己孤軍深入。

果然這一天,離華陰城不到七十里了,隊伍正在行軍,有斥候來報,說有一支人馬出了華陰城,迎面而來。

賀虎臣問:“有多少人,裝備如何?”

斥候回稟:“約有五千來人,都是步兵,沒有騎兵。”

賀虎臣哈哈大笑:“用步兵來戰騎兵,看來爲首將領是昏了頭啦!他們離此還有多遠?”斥候道:“大約五十里。”賀虎臣下令:“再走一段路,全軍紮營。”

他帶着人馬走出七八里路,眼前地勢平坦,左近還有兩個已經燒壞的村子,賀虎臣下令紮起大營。所有人立時忙亂起來,紮營帳,排鹿柴,設刁斗,舉火爲炊。一片歡騰。

賀虎臣親自帶着幾十個親兵,騎上快馬,向前探看,他們跑出二十餘里,策馬上了一處小山,遠遠望去。果然看到遠處一片黑壓壓的人羣,正向這裡開來。賀虎臣粗略的一算,果然約莫五千人,沒有騎兵,都是步軍。而且隊伍不整,也沒有旌旗,怎麼看都是一幫民軍。

看了片刻,賀虎臣放心了,吩咐回營,夜間派出人馬嚴加巡視,以免被劫寨,準備明日一戰。

與此同時,秦軍那邊也正在準備。

第462章,患難見真情4第342章,空前決戰9第503章,指點濤生雲滅5第596章,風雲詭11第571章,大陣仗4第418章,怨王孫1第215章,被擒2第172章,兵困絕谷4第124章,關中的危局4第九十四章,西安的危局8第200章,決戰關中6第274章,子午谷2第276章,子午谷4第231章,奇計8第546章,強虜灰飛煙滅11第468章,聞鼓思良將2第567章,新局面9第109章,秦王的危局7第384章,餘勇可賈7第568章,大陣仗1第348章,以和爲貴5第169章,兵困絕谷1第115章,白起的危局4第十章,與子偕行第313章,局中謀7第285章,生死劫6第604章,英雄淚8第578章,大陣仗11第564章,新局面6第227章,奇計4第182章,奇謀脫困6第593章,風雲詭8第四十章,關寧鐵騎第483章,國危顯忠卿8第十三章,前世冤家第104章,秦王的危局2第445章,煮酒論英雄3第347章,以和爲貴4第210章,決裂8第141章,西安之戰4第109章,秦王的危局7第328章,兄弟情義5第186章,奇謀脫困10第九章,修我戈矛第六章,與子同袍第328章,兄弟情義5第572章,大陣仗5第244章,退敵2第六十八章,人心難測第304章,天下事7第426章,破陣樂4第360章,佳人如玉7第508章,一時多少豪傑1第183章,奇謀脫困7第430章,江南好2第258章,奇兵3第383章,餘勇可賈6第395章,破陣子3第456章,勝敗尋常事6第404章,楚雲深2第214章,被擒1第188章,合兵一處2第二十一章,人實不信第415章,關河令6第273章,子午谷1第327章,兄弟情義4第557章,氣吞萬里如虎6第117章,白起的危局6第378章,餘勇可賈1第598章,英雄淚2第556章,氣吞萬里如虎5第225章,奇計2第441章,賀新郎4第232章,奇計9第525章,古今幾人曾會8第198章,決戰關中4第592章,風雲詭7第332章,紅顏有淚4第274章,子午谷2第325章,兄弟情義2第165章,心腹之患3第356章,佳人如玉3第463章,患難見真情5第一卷,立足之地 第一章,王者不死第358章,佳人如玉5第301章,天下事4第273章,子午谷1第171章,兵困絕谷3第226章,奇計3第524章,古今幾人曾會7第四十七章,禍不單行第276章,子午谷4第136章,關中的危局16第274章,子午谷2第462章,患難見真情4第583章,大陣仗16第302章,天下事5第279章,薄倖名3第298章,天下事1第494章,吳鉤霜雪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