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奇兵制勝

李敢看看白起:“將軍,下令嗎?”

白起掃視一下戰場:“不要急,再撐一會兒。”

李敢命令秦軍將盾牌揚起,護住頭頂,最外面的用盾牌護住身前,只露出槍尖在外,如此一來,秦軍軍陣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烏龜殼,頭頂與四圍全是鐵盾,每有一人傷亡,另一人便拾起盾牌補上來。

但是這樣的軍陣只能防守,殺敵效果很差。

賀虎臣見秦軍盾牌陣很嚴密,自己人射箭已無用處,再次下令吹號,聽到號聲,那些步兵拋去弓箭,向前圍上來。其中一些士兵從腰間解下鏈子錘,衝上前去,猛砸秦軍的盾牌。

這種鏈子錘全身鐵製,重有十餘斤,半尺長的鐵柄上連着鏈子,鏈子盡頭是錘頭,十斤重,上面滿是鐵疙瘩,這東西要掄起來,砸到人便是骨斷筋折,**迸裂。用它來攻擊盾牌陣,也很有效果。

尋常木盾只要被它砸上幾下,就會成爲碎木塊,就算是鐵盾,連砸之下,執盾的人手臂也受不了,盾牌非脫手不可,不然就會將人手臂震斷。

一時間,戰場上金鐵交擊之聲大作。

這些鏈錘兵一手執盾,擋住秦軍刺來的長槍,一手揮錘猛砸盾牌,秦軍的盾牌陣開始出現缺口,幸好這時明軍怕傷了自己人,已不再射箭,但是騎兵在後面虎視耽耽,只要盾牌陣一破,就衝進去將秦軍分割開來。

軍陣中的白起明白,再不出奇招,自己的軍陣就要被攻破了。他向李敢一點頭,道:“發令……”

李敢向身邊的人一點頭,那幾個人早已準備好了,拉弓向天,接連射出了三支響箭。

賀虎臣一愣,暗想,難道敵軍還有援兵?他急忙四下遠眺,見四外靜悄悄地沒有一絲動靜,並沒有敵軍來援,這才稍稍放心。

可是就在此時,那些陷坑不遠的草地上突然泥土翻飛,有人從地底下鑽出來,手中的弓對準了正在攻擊秦軍軍陣的明軍士兵。

這些人從昨天夜裡就埋伏在此,他們不單單挖掘了陷坑,還挖出了幾條壕溝,這些壕溝只有一尺寬,半人深,秦軍弓兵在裡面坐着躺着休息,溝上用厚木板撐住,板上蓋了泥土花草,掩人耳目。明軍騎兵與步兵衝過來時,裡面的秦軍不動,此時聽到了響箭信號,這才一齊破土而出。

他們帶的不是弩,而是弓,可以連續發射,比弩快了不止幾倍。

明軍正在一心攻擊盾牌陣,哪裡想到身後會有敵軍突襲,步兵的盾牌只護在身前,防不了背後,秦軍五百名弓兵一齊放箭,如同潑天大雨一樣射了過來。

很多明軍還沒明白怎麼回事,便背後中箭,被射殺在地。那些騎兵也慌亂了起來,不少人被射下馬去。明軍陣形大亂,攻勢頓消。

此時白起下令:軍陣挺開,進攻!

所有的盾牌一齊收起,長槍挺出,整個軍陣如同刺蝟一樣,向前移動。

由於受到了兩面夾擊,明軍大亂,一時組織不起有效的防禦,不是被背後的箭雨射倒,就是被前面的秦軍刺殺,騎兵也被擠在自己人中間,衝突不動。

戰場的局勢立刻出現大逆轉。

賀虎臣看到了一切,他知道,自己的敗局已定。如果沒有這批突然冒出來偷襲的弓兵,明軍已經攻破軍陣,大獲全勝了。眼下他的全部人馬都壓了上去,突然敵軍前後夾擊,自己身邊只剩下幾十名親兵衛隊,不足以消滅敵軍弓兵。他只好鳴金收兵,下令全線後退。明軍騎兵聽到號令,一齊縱馬向後方逃去。馬蹄踏過自己人的頭頂,將步兵踩翻不少。

秦軍的五百名弓兵自然擋不住兩千餘騎兵,況且白起給他們的任務也不是堵塞後路,不讓敵軍逃走,只是讓他們聽到信號後,儘可能多的射殺敵軍。

明軍騎兵奔到壕溝邊,從秦軍弓兵頭頂上躍過,由賀虎臣帶領,退了下去。

可是那些明軍步兵就沒那麼好運氣了,他們已經傷亡了八九百人,剩下的一千來人也已經軍無鬥志,四散潰逃,秦軍士兵開始追殺逃敵。

這一仗共殲滅明軍兩千五百餘人,其中包括一千餘騎兵,賀虎臣帶着剩下的兩千騎兵和零星步兵,拼死逃了出去,已經不敢前進,退回駐地去了。

戰後查點人數,白起也吃了一驚,秦軍共傷亡了一千三四百人,如果不是他事先安排了埋伏,那麼這一仗很可能就以慘敗告終。

白起令秦軍掩埋死者,然後帶着剩餘部隊,拉着傷者與戰利品回華陰。

這一路上,白起都沒有笑過,他的心頭很沉重,這次較量使他對明軍的戰鬥力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看來秦軍的戰法確實過時了,回到華陰城之後,他要好好揣摸明軍戰法特點,改進自己的戰法,不然再打下去,秦軍就要吃敗仗了。

秦王聽說白起又打了勝仗,很是高興,親自出城迎接。可是看到秦軍回來的人數時,也吃了一驚。

這是秦軍與明軍第一次正面野戰,傷亡不小,看來明軍的戰鬥力也非同一般。

秦王犒賞了三軍之後,又一次召開會議,斥候已經報來,西路敵軍約一萬人馬,已經離華陰城不過八十里了。眼下華陰城的兵力,能打的只有六千,絕不能再出城去戰,只能堅守。

可是每個人都明白,秦軍一直以來,都是攻強於守。就算防守,也是進攻式的防守。這是由秦軍的軍法決定的。秦法規定,軍功以人頭爲賞,你在城頭守得再好,也搶不到人頭。如此一來,軍心受到打擊,積極性不高。

但是眼下的形勢,不想守也得守了。

此時李巖已經開始列席會議了,從秦王以下,沒有人再將他視爲小孩子,張儀也說出那次面見孫傳庭以前,李巖給他出的謀劃,秦王更加對李巖刮目相看,雖然沒封他官職,怕難以服衆,可以後的會議,都叫李巖參加。

商議了一會兒,秦王見李巖沒有說一句話,就問他:“李巖,你怎麼不說話?”

李巖這纔開口:“大王,不是我不想說,我只是在想一個人。”

秦王笑了:“在想誰?”李巖道:“我在想黃巢。”秦王也喜歡讀書,這些日子以來還真沒少看,也知道黃巢:“想他做甚?”

李巖道:“黃巢在反唐初期,屢次獲取,可到中了期之後,遭遇很大的失敗,直到過了江南之後,才一帆風順,這其中有一個道理。”

張儀有點感興趣了:“說來聽聽。”

李巖道:“當時的唐朝,蕃鎮割據,朝庭已經失去了管控力,因此黃巢一開始造反時,打下了幾個州縣,這時遇到的反擊力度不大。可是到了後來,起義軍佔的地盤大了,朝庭就以這些地盤爲誘餌,調動蕃鎮,蕃鎮的戰鬥力很強,因此地盤沒了,可是沒了地盤的黃巢過了江南,居然又鹹魚翻身了,這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就是流動作戰。”

張儀搖頭:“流動作戰?那會沒有後方,沒有穩定的補給和兵源,很危險的。”

李巖道:“危險不危險,那要看時局而定。流動作戰也有好處,軍隊飄忽不定,可以隨便進攻任何一個州城府縣,令敵人防不勝防。每打下一個縣城,就可以充實軍糧,財物,兵器,馬匹。等到敵軍大舉來攻時,又可以一走了之,令敵人戰無可戰,拖着他們的鼻子走。這樣一來,我軍到哪裡都是進攻,而敵軍只能到處防守。”

第257章,奇兵2第346章,以和爲貴3第476章,國危顯忠卿1第333章,紅顏有淚5第317章,相見歡2第360章,佳人如玉7第522章,古今幾人曾會5第564章,新局面6第190章,合兵一處4第332章,紅顏有淚4第324章,兄弟情義1第310章,局中謀4第460章,患難見真情2第251章,死戰4第486章,關山九萬里2第599章,英雄淚3第479章,國危顯忠卿4第六十九章,各奔東西第474章,聞鼓思良將8第128章,關中的危局8第133章,關中的危局13第400章,定風波3第468章,聞鼓思良將2第499章,指點濤生雲滅1第275章,子午谷3第465章,患難見真情7第九十五章,西安的危局9第182章,奇謀脫困6第511章,一時多少豪傑4第223章,被擒10第249章,死戰2第402章,定風波5第237章,險招4第533章,浪花淘盡英雄7第349章,以和爲貴6第503章,指點濤生雲滅5第295章,乾坤亂7第253章,死戰6第四十七章,禍不單行第九十二章,西安的危局6第495章,吳鉤霜雪明2第166章,心腹之患4第221章,被擒8第八十二章,潼關的危局5第457章,勝敗尋常事7第589章,風雲詭4第592章,風雲詭7第587章,風雲詭2第434章,江南好6第162章,圍魏救趙9第三十七章,華陰之戰第九十六章,西安的危局10第八十五章,潼關的危局8第十九章,窈窕淑女第603章,英雄淚7第155章,圍魏救趙2第八十七章,西安的危局1第518章,古今幾人曾會1第363章,禍不單行2第265章,破軍計5第119章,白起的危局8第259章,奇兵4第545章,強虜灰飛煙滅10第602章,英雄淚6第444章,煮酒論英雄2第463章,患難見真情5第129章,關中的危局9第524章,古今幾人曾會7第138章,西安之戰1第448章,中原任縱橫3第二十二章,王於興師第414章,關河令5第四十二章,討明檄文第九章,修我戈矛第563章,新局面5第424章,破陣樂2第587章,風雲詭2第389章,霜天曉4第478章,國危顯忠卿3第243章,退敵1第177章,奇謀脫困1第207章,決裂5第401章,定風波4第586章,風雲詭1第585章,大陣仗18第五十六章,後備良將第九十六章,西安的危局10第561章,新局面3第239章,險招6第187章,合兵一處1第570章,大陣仗3第203章,決裂1第305章,天下事8第228章,奇計5第578章,大陣仗11第364章,禍不單行3第545章,強虜灰飛煙滅10第286章,生死劫7第483章,國危顯忠卿8第109章,秦王的危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