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遭遇突襲

秦王點頭:“說得有道理。”

李巖繼續道:“而且還有一點,我們這麼幹,能將陝西的局勢搞得更亂,敵軍疲於奔命,那麼其他的農民軍就可以趁機而起,令明軍四面受敵,到時候我軍再圖發展。”

秦王瞧瞧了衆人,問道:“大家同不同意?”

王翦道:“如果固守華陰呢?不是一樣可以拖住明軍主力?”

李巖道:“固守絕不可行。一旦我們被圍死了,明軍可以源源不斷地調集大軍前來助戰,到時候我們坐困愁城,糧食不繼,又突不出去,必然滅亡。而且城中百姓尚未心服,不會與我們同仇敵愾,萬一譁變起來,控制不住。”

這番話,層次分明,說理透徹,不容人不服。

秦王連連點頭:“李巖說得好,我們眼下的實力,還不能佔據陝西,要先圖發展,再行決戰。”

他看着白起:“即刻下令,明日晚間撤出華陰,不要擾民,悄悄出發。”

王翦問道:“大王,我們撤出華陰,去哪裡呢?”秦王想了想:“西北兩邊是敵軍方向,東面是潼關,我們只能撤向南方,繞過華山,去商洛山一帶流動作戰。另外還要命令潼關守軍,也撤向商洛山。”

衆人一商議,這不失爲一個好辦法,便分頭下去準備了。秦軍立刻開始忙活起來,將糧食財寶裝上馬背,還要收整兵器,營帳,直忙活了一天,大略都準備齊全了。

李敢接到命令,帶着虎符去潼關將守軍帶到洛南去會師。這是白起的主意,大軍分兩路而行,一來有個呼應,二來也避免目標過大,行動不便。

因爲這是獨當一面的行動,李敢勇力十足,可是機智不足,在他的要求下,秦王同意讓李巖陪他同去。

秦王一再叮囑李敢,千萬要保證李巖的安全。就算秦王不下令,李敢也這麼盤算的,因爲這是他的結義兄弟。

第二天黃昏,斥候來報,西邊的敵軍距離華陰只有二十里了,秦王一聲令下,秦軍開始撤出華陰。

趁着夜色,李敢來到倩孃家中,這些天以來,他一直不敢見倩娘,怕給人家栽上一個通匪的罪名,此時要走了,無論如何要去道個別。

李敢輕輕地敲門,老神仙開了門一瞧是他,急忙讓進來,然後將大門緊閉。

倩娘正在屋中配藥,一見李敢,紅了臉請他坐。李敢手足無措:“倩娘,我這次……我是來……我要走了……”

倩娘一聽:“走了?要去哪裡?你們都走麼?”

李敢點頭:“明軍打來了,人很多,我們只能先撤走。不過你放心,我們很快就能回來……那時候,就再也不走了,那時候,我再與你提……提一件事。”

倩娘輕輕搖頭,她已經知道李敢對自己的情義,可是她立志爲丈夫守節,不願意再提及婚事了。

李敢此時也不好多說,只是要倩娘保重身體,以圖後見,然後拜別了老神仙,出門而去。此時李巖已經在城門口等他了,二人帶着十名秦軍,向潼關進發。

他們走了,張儀卻連吳心藍的面也沒見到,他去辭別,可是人家根本連門都不開,張儀又不敢大聲叫,怕給吳心藍添麻煩,最後只得寫了一封書,從門縫中塞了進去,然後連連嘆氣,拍馬離開。

秦軍悄悄開了南城,迤邐而行。將近七千人馬,浩浩蕩蕩地向商洛山進發。只要沒有阻礙,兩天之後,他們會到達洛南,在那裡與潼關的人馬會師,然後襲擊明軍防守薄弱的縣城,將明軍主力一點點拖垮。

大隊人馬出了華陰,向南走了不遠,前面已是華山,先頭部隊繞山而行,不時經過一兩個村莊,也是靜悄悄地,沒有燈火。走了一夜,到天明時,已經離華陰數十里了。

此處離洛南尚有百餘里,斥候來報,周圍未見明軍蹤影。於是秦軍便安營休息。他們帶着輜重,走得不快,這百餘里的路程還要走一天一夜,而潼關的人馬都是步兵,按此估計,潼關的軍隊應當比他們晚到。

爲了避免暴露行蹤,秦軍白天宿營,夜間行軍,又經過一夜的行程,來到了洛南北方四十里的地方。這個地方叫箭尾坡,洛河河水由坡下蜿蜒流過。

來到這裡時,已是將近黎明。

秦王看了看他的軍隊,大家都有點疲憊了,畢竟夜間行軍,黑燈瞎火的,遠不如白天走得順暢。於是他下令全軍,就在坡下休息,造飯。

此時天色未明,涼風習習,大家走了一夜,正好餓了,於是開始挖竈,埋鍋,煮米……還有人點起火堆,將帶來的牛羊肉烤上一烤,好大快朵頤。

連白起也沒有想到,此時不遠的地方,正埋伏着一隊人馬,爲首的一員大將,面目粗豪,虯髯虎目,騎一匹烏龍駒,手中握着大砍刀,刀頭足有三尺長,加寬加厚,叫做***。

此將看着坡下造飯的秦軍,微微一陣冷笑,命令身後的衆軍:“上弦……”

他身後有數百名弓箭手,聽了號令一起拉動弓弦,對準了秦軍,隨着那將官大刀一揮,箭似飛蝗,向着秦軍射去。

正在造飯的秦軍做夢也沒想到,會在此地突遇襲擊,箭雨飛來時,大多數人都未在意,等到中箭之人慘呼倒下之時,這才意識到不好。急忙抄起盾牌刀槍。

明軍射出第二輪箭雨,然而此時秦軍已經有了防備,那將領見了,一揮手中刀,喝令衝鋒。

馬蹄聲驟然響起,數千名騎兵從埋伏處衝出來,揮舞着馬刀,向秦軍衝去。

秦軍固然是精兵,可是在黑夜之中,驟遇突襲,一時也組織不成陣勢,況且敵軍衝來的速度極快,沒等列陣時,已經衝到眼前了。

這支明軍爲首的正是洪承疇手下的悍將賀人龍,人稱賀瘋子。

原來洪承疇極是奸狡,他雖然派出賀虎臣從北面進攻,白廣恩和賀人龍從西面進軍,但暗中卻吩咐白廣恩,途中多拉百姓,以鼓譟聲勢,造成人多勢衆之象,迷惑敵軍,然後派賀人龍抄小路從南面攻擊華陰。

按他的想法,敵軍或許會死守華陰,但是可能性不大,因爲死守意味着失去主動性,如今幾乎所有造反的農民軍,都不會死守一個地方。敵軍更有可能的是退出華陰。可是會退向哪裡呢?

首先西北兩方皆有明軍,敵人不會向這兩個方向退卻,西邊是潼關,退守潼關,結果與死守華陰一樣,因此敵軍最有可能的退兵方向是南方。

洪承疇密令賀人龍,從南方抄過去,一路上多多打探,如果遭遇敵軍,最好是趁敵軍鬆懈時來個突然襲擊。

賀人龍做得不錯,派出的斥候早就發現了秦軍,報與他知,於是賀人龍下令人馬不許點火把,遠遠地跟着秦軍,等他們紮營時,再猛烈衝擊。

果然,明軍的突襲收到了奇效。

此時的秦軍已經分散,倉促聚集時,各兵種之間無法配合,一時有些慌亂,明軍騎兵就在這個時候衝了過來。

秦軍立時被衝散。

三千明軍騎兵在營地中縱橫馳騁,來往衝殺,所到之處,人頭亂滾,鮮血飛濺。

白起急忙下令,衆軍死戰。他知道此時再組織軍陣,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各自爲戰。於是秦軍拼死抵擋。明軍也開始有了傷亡。

賀人龍一見秦軍已經被衝散,而自己的騎兵都聚在一處,殺傷力變弱,便大聲發令,讓騎兵分散開,以旗官爲統,五十人一隊,開始混戰。

洪承疇平時統兵極嚴,訓練有方,因此即使有黑夜混亂之中,仍可以調度自如。衆軍跟着自己的旗官,開始四處剿殺秦軍。

白起跨上戰馬,四下尋找秦王,他明白,秦軍太低估明軍,只想着對方會從西面和北面進攻,沒想到南面也埋伏了這麼多騎兵。

秦軍此戰必敗。

當務之急,是要找到秦王,將他護出去。

第六十六章,內亂不止第二十七章,亂我心曲第十六章,既見君子第563章,新局面5第十章,與子偕行第九十八章,西安的危局12第548章,強虜灰飛煙滅13第605章,英雄淚9第147章,節外生枝1第四十一章,一戰成名第171章,兵困絕谷3第109章,秦王的危局7第六章,與子同袍第261章,破軍計1第445章,煮酒論英雄3第274章,子午谷2第335章,空前決戰2第408章,楚雲深6第158章,圍魏救趙5第183章,奇謀脫困7第485章,關山九萬里1第156章,圍魏救趙3第396章,破陣子4第432章,江南好4第538章,強虜灰飛煙滅3第519章,古今幾人曾會2第432章,江南好4第284章,生死劫5第136章,關中的危局16第290章,乾坤亂2第603章,英雄淚7第141章,西安之戰4第295章,乾坤亂7第七十八章,潼關的危局1第213章,決裂11第546章,強虜灰飛煙滅11第402章,定風波5第536章,強虜灰飛煙滅1第366章,禍不單行5第585章,大陣仗18第510章,一時多少豪傑3第197章,決戰關中3第108章,秦王的危局6第602章,英雄淚6第281章,生死劫2第六十一章,娘子治軍第298章,天下事1第548章,強虜灰飛煙滅13第278章,薄倖名2第354章,佳人如玉1第213章,決裂11第360章,佳人如玉7第202章,決戰關中8第196章,決戰關中2第273章,子午谷1第337章,空前決戰4第315章,局中謀9第476章,國危顯忠卿1第376章,烈烈西風7第408章,楚雲深6第125章,關中的危局5第344章,以和爲貴1第485章,關山九萬里1第547章,強虜灰飛煙滅12第125章,關中的危局5第237章,險招4第249章,死戰2第294章,乾坤亂6第159章,圍魏救趙6第413章,關河令4第413章,關河令4第287章,生死劫8第347章,以和爲貴4第444章,煮酒論英雄2第十章,與子偕行第276章,子午谷4第351章,以和爲貴8第530章,浪花淘盡英雄4第581章,大陣仗14第405章,楚雲深3第十五章,范雎被擒第290章,乾坤亂2第241章,險招8第183章,奇謀脫困7第448章,中原任縱橫3第103章,秦王的危局1第358章,佳人如玉5第136章,關中的危局16第486章,關山九萬里2第374章,烈烈西風5第477章,國危顯忠卿2第298章,天下事1第476章,國危顯忠卿1第278章,薄倖名2第八十四章,潼關的危局7第540章,強虜灰飛煙滅5第314章,局中謀8第191章,合兵一處5第342章,空前決戰9第230章,奇計7